“我的三次创业”
——与改革开放俱进的新华社事业开拓
2021-12-11闵凡路
□ 闵凡路
□ 2021年4月27日,闵凡路在新华社“口述社史”微党课上给年轻同志讲其三次“创业”的故事。
我是新华社的一名老兵。在庆祝建社90周年之际,被授予“新华社卓越贡献奖”,深感荣幸。
我从1957年大学毕业走进新华社,至今已有64 个年头,我从事过翻译、编辑、记者工作,担任过部门、分社和总社的业务领导职务。我见证并亲历了新华社的成长与进步,成功与辉煌。如今的新华社已是人才济济,事业蒸蒸,享誉全国,驰名五洲,实现全媒体,走向现代化,跻身国际一流世界性通讯社行列。我自己一生服务新华,奉献新华,是人生的幸运;能与众多优秀前辈、同辈、后辈一起奋斗前行,也是我的荣幸。
我在新华社的三次创业,实际上也是新华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这一辈人所开创的一些事业。作为亲历者,我来讲一讲《半月谈》、新华电视、《新华每日电讯》的诞生。
创办《半月谈》
《半月谈》是在1980年5月创办的。当时的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正处于拨乱反正时期,老百姓对于社会上各种问题、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不甚了解,当时中宣部就提出要办一本类似当年《时事手册》这样的刊物,给基层群众讲讲时事政策。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新华社。
当时的新华社社长是曾涛,副社长是穆青。1979年底开始筹办《半月谈》。我当时在辽宁分社任副社长,专门把我调回总社主编《半月谈》杂志。那真正是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那个时候只有工字楼4层一间小办公室,配了一部电话,一辆旧自行车。十几个有梦想、有激情、谁也没有办过杂志的人,从东南西北调到一起,互不认识。经过半年多的筹备,1980年5月10日,《半月谈》正式出版。当时发行量是29万。谁也没有想到就这样一个刊物,从1980年起,每年有上百万发行量的激增,到它创刊5周年的时候,已经发行500万。到1992年我离开《半月谈》的时候,发行量达到724万,被称为中国乃至亚洲发行量最大的杂志。
《半月谈》的成功,我认为归功于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天时,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地利,背靠新华社——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极为雄厚;人和,有这么一群埋头苦干、勇于创新、争创一流的人,而且有中宣部、总社分社同志以及各个地市委通讯员的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奋斗下,像飞翔一样,《半月谈》起来了。好多人都说,没有想到一个小版本《半月谈》,能够走到今天。穆青当时给我们题了8个字:“辐射全国,影响一代”。当时我还给它编了一个顺口溜,丰田车的广告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我改编成:“人间处处有人烟,有人烟就有半月谈”。
□ 上图为《新华每日电讯》试刊时,闵凡路(正面坐着穿白衬衣者)与编辑们研究版面。
□ 下图为《新华每日电讯》刚创刊时,闵凡路(左二)与编辑们上街宣传推广。
《半月谈》成为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本杂志,直到现在它还是百万级的大刊。它的成功还得益于两个定位:
一是内容定位——时事政策。多年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始终不变搞时事政策。
二是读者定位——面向基层读者。我们是面向基层读者的,不是给高层看的,但是只要是基层看的,高层也看。习仲勋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国务院工作的时候,给社长曾涛打电话说,能不能把《半月谈》杂志送我们国务院领导同志,我们订也可以。曾涛就跟我说,赶快送。这就说明高层也在看。
创办新华电视
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是创办新华电视。
我在《半月谈》的时候就想,我们要与时俱进,不能满足于一个小版本,我们要向电视领域进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半月谈》的事业很红火,不仅仅有《半月谈》公开版、内部版、时事手册、时事报告,后来还有朝文版、蒙文版、维文版。能不能搞个音像版?当时有个机会,1991年,国际上发生了海湾战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大事件大变局。当时主管中央思想宣传工作的李瑞环同志找穆青谈话,他说现在下面的人对国际形势看不太清楚,能不能找些新华社记者做形势报告,然后制成录像带,发给基层,帮助大家认清形势。
穆青社长就找了我、姚云、王崇杰、李长久、芮英杰等几个人,说你们能不能把这个任务担起来,先在北京市、中央机关、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报告会上讲,然后录成录像带下发。
我们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回去以后开了一个《半月谈》编委会,当时我就提出把制作音像节目的任务承担下来。《半月谈》当时有一定自主经营权,手中还有一些资金。大家赞成成立一个《半月谈》电视部,由杨力和何晓彤负责。
就这样,《半月谈时事报告音像版》出来了,第一个报告是我主讲的《世界的变动与中国的机遇》,后来又做了《90年代世界商战》《苏联解体——历史的悲剧》《海湾战争与中东局势》等。其他同志讲了世界经济形势等。第一期就发行了1500套,很受欢迎。
后来,烟台电视台台长找到杨力,说你们的音像版很好,能不能把它变成电视,在电视台播出,看的人会更多。《半月谈》编委会讨论以后,觉得可以在音像版基础上做成电视。
经过一段准备,一个新的电视节目《国际时事半月谈》诞生了,每期15分钟。做电视得有主持人,当时也没有多余的钱去外面请人,大家就说,老闵,你不就是国际问题专家吗,你就主持吧!我和李峰同志就变成了主持人,主持了好几年,他们说这叫“资深主持”。
烟台电视台当年是地市电视台联盟的主席单位,加盟者有150家电视台,覆盖150个地市。这样新华电视一下声名鹊起了。
那个时候办电视,我们没有什么条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当时技术局跟我们一起做这个节目,他们有资料有设备,我们做策划,请国际部、参编部的同志来讲国际时事。后来,《国际时事半月谈》逐渐改成《每周世界风云》,每周出一期节目。
1993年,我们的电视已做得很红火了,社领导决定成立新华音像中心,成为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这个中心就是现在我社音视频部和CNC的前身。
创办《新华每日电讯》
1992年春天,新华社干部到郊区去植树,我跟穆青等一些同志在一块儿挖土、浇水。休息的时候,我跟穆老头说,咱们新华社能不能办一份报纸?我说现在的《新华社新闻稿》,每天一本,新华社的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港台澳新闻集于一册,发行量只有600份。新华社很需要有一个集中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让更多读者也能看到。我们能不能自己办一张新闻报?我当时甚至说可以由《半月谈》出钱来把这事张罗起来(那时候我还是半月谈的总编辑)。穆青听了以后挺兴奋,他说可以考虑!
1992年5月底6月初,新华社华东分社社长会在安徽黄山召开。当时我作为《半月谈》总编辑参加会议。分社社长们在讨论的时候,呼声很高的一个话题就是我们新华社写了这么多报道,落地难,《人民日报》登一点儿,地方报纸登一点儿,但是零零散散;我们的一些大稿长稿,人家就给个豆腐块,有些甚至是零采用。我们太需要有一张报纸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把我这个想法说了,我说春天跟穆青谈过能不能办一张新闻报,穆青说可以考虑。大家说那太好了,咱们赶快写一个简报,呼吁创办一张新华社报纸。时任安徽分社采编室主任沈祖润写了一个简报发到总社,创办新华社报纸的建议被穆青、郭超人同志圈阅“同意”。这事传开后,新华社特别是地方分社一片欢呼。穆青、郭 超人同志很慎重,为此又去征求了李瑞环、吴冷西、胡乔木等同志的意见,他们都说可以考虑,表示支持,还提了一些建议。
《新华每日电讯》正式开始筹办了。1992年8月,社里把我调出半月谈,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国内部主任。当时社里决定以国内部为主体办这份报纸,从其他部门又调集来一些编辑。国内部的同志也都没有办过报纸,但是大家劲头很足。社里很重视,要求举全社之力,办好《新华每日电讯》。经过三次试刊,开始4个版,后来8个版,大家感觉不错,穆青、郭超人、南振中等都觉得不错。经过四个月,1993年1月1日,《新华每日电讯》正式创刊,当时发行量11万份。28年过去,现在《新华每日电讯》成为发行量160万份的百万级中央大报。
新华社有了这样一份报纸,我们所有的重点稿件,都能在头版展示,组织的各种专题,都能在报上体现出我们的编辑意图。这确实对新华社的发展很重要。
最后,我想说,这三项事业的成功,都是新华社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为参与这几次创业而感到自豪。当年一块儿创业的同志都是作了贡献的。有些人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但他们对新华社相关事业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