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跟党走 矢志不渝为人民
——写在新华社建社90周年之际
2021-12-11吴晶王思北高蕾董博婷
□ 吴晶 王思北 高蕾 董博婷
时间的刻度,只有标注于伟大征程方显意义。
新闻的力量,越是沉淀于历史深处越显厚重。
在新华社建社9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新华社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勉励大家“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华社考察调研并在新华社建社85周年之际发来贺信,对新华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
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华社遵照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充分发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凝聚万众一心、砥砺前行的磅礴伟力。
从烽火硝烟中诞生成长,新华人始终忠诚于党,与党的事业同心同行
1931年11月7日,江西瑞金叶坪村中央苏区的一间民房内,靠着从敌人手中缴获的电台,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发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电讯,红色电波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如闪电刺破长空,如“茫茫黑夜中的灯塔”,点亮亿万劳苦大众心中的希望。
如今,备受欢迎的“独一无二的报纸”《参考消息》的前身,也在那时应运而生。
此后担任红中社秘书长的任质斌曾回忆:“我们热情地报道苏区人民在各条战线上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英雄事迹,传播了对敌斗争和建设苏区的各种经验,大大鼓舞了苏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1935年11月,中共中央机关迁驻陕北瓦窑堡,红中社在这里恢复因长征一度中断的文字广播,通过电波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7年1月,中共中央到达延安后,决定将红中社改名为“新中华社”,简称“新华社”。
党领导的抗日烽火燃遍全国,新华社的分支机构也随之遍布各抗日根据地。
1943年秋天,美国评论家艾金森到新华社参观。看到土窑洞里原始的收报机,他不禁感慨:“我发现,你们的青年都是有信心、有崇高理想的人,这就是你们取得胜利的根本。”
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作为“四大队”跟随党中央转战陕北。毛主席曾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毛主席不仅对新华社工作做出许多重要指示,还为新华社撰写修改大量稿件,留下大量传世名篇。今天,他手书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被制作成大型铜版画,悬挂在新华社新闻大厦一层,激励着新一代新华人。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随着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新华社事业从此翻开新的篇章。
从报道抗美援朝战争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推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到实行农村大包干报道,从决战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个重大事件被永远记录在新华社的新闻作品中。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瞿独伊获颁“七一勋章”。这枚沉甸甸的勋章,铭记着这位百岁老人为党的新闻事业不懈奋斗的功勋,更熔铸着她从父亲、曾任红中社社长的瞿秋白身上传承的红色气质。
先辈舍命求索,后辈矢志追随。在开国大典上用俄语向全世界播报毛主席的讲话,与爱人共同创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瞿独伊毕生的信念与追求,正是新华人同党和人民的事业血脉相连、风雨同舟的写照。
始简今巨。昔日的“茅屋通讯社”“马背通讯社”“窑洞通讯社”,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拥有200多个分支机构、日均发稿8000条,全球新闻机构用户8000多家,报刊集群总发行量超过600万份,各类新媒体终端账号覆盖10多亿受众。
九十载岁月如歌,担使命初心如磐。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华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魂工程”为引领,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社”“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力求在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性进展,更好地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智库职责,更好地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在艰苦卓绝中发展壮大,新华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书写精彩篇章
“勿忘人民”——穆青生前最常写也最爱写的4个字,正是一代代新华人始终秉持的坚定信念。
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的二楼,有一面特殊的烈士墙,这是为纪念150多位新华社英烈而设立的。
一个新闻机构的发展历程中牺牲过如此多的新闻工作者,这在中外新闻史上十分罕见。
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的瞿秋白,在抗日烽火中英勇捐躯的何云,为人民解放舍身报国的萧逸,长眠在朝鲜战场的郭普民,“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遇难的沈建图……同千千万万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中国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生命的先烈一样,他们的英名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他们的故事永存于党的新闻事业的长卷中。
1942年6月2日,太行山区,时任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华日报》(华北版)经理部秘书主任的黄君珏被日军包围,向敌人连续射击后纵身一跃跳下悬崖,这一天正是她30岁的生日。
1953年8月4日,志愿军总分社记者周斯杰为了能尽快赶到前方采访,跳上一辆吉普车冒险闯雷区,车子开出百米左右不幸触雷,壮烈牺牲。
1999年4月9日,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邵云环在生前最后一篇记者手记中写道,比起北约轰炸、断水断粮,自己最担心的是不能及时发稿……
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相比普通士兵,新华社记者只多两样“武器”:钢笔和相机。他们的照片记录下亿万同胞顽强抗争的姿态,笔下流淌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
1944年9月1日,一个新的无线电讯号从中国延安传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西海岸,电波的内容来自当日正式开播的新华社英文文字广播。
不惧山高路远,一路风雨兼程。从这一天开始,新华社的对外英文报道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
1955年,毛主席提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从此,新华社踏上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征程,为传播新中国的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当党和人民召唤,新华社从未缺席;每到重大事件发生,新华人总在现场。
战争年代,《工农群众踊跃加入红军》《雁翎队》发挥“唤起工农千百万”的作用;建设时期,《开国大典》《英雄登上地球之巅》《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吹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号角;改革岁月,《中南海的春天》《伟大的转折》《鱼水新篇》记录“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气象;新时代,《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钟华论:伟大的精神之源,奋进的磅礴力量》抒写“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
战争年代,老一辈新华儿女以笔为枪、冒死冲锋。和平时期,新一代新华人以勇敢和无畏,向险而行。
“当时也没有想过危险,就是一门心思想着把报道做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多次深入武汉“红区”采访拍摄的年轻记者熊琦说。
从抗洪抢险的荆江大堤到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从高寒地带的生命禁区到巡航钓鱼岛的广阔海域,从珠峰测量的地球之巅到深邃神秘的大洋深处……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新华社记者冲锋陷阵的身影。
于时代大潮中挺立搏击,新华人始终牢记情系人民,把一腔赤诚灌注于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
“我知道那些手里全是老茧、眼里心里都是大伙儿的人们,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要什么。知道了这些,就能明白自己的责任。”新华社建社90周年之际,由新华社青年职工编创的话剧《人民记者——穆青》首演现场的一幕,引得掌声如潮。
写下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等把“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当作“神交知己”,笔记本、稿纸上常常满是泪痕;采访常年与风沙搏斗的植树老人潘从正时,穆青同老人合挤一张床、同栽一棵树;为了让笔下的人物“写一个、活一个、响一个”,他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四进宁陵,八去辉县,两上红旗渠。饿了,就在路边啃烧饼;累了,就在老乡家的炕上躺一宿……
“老头儿平时并不善言谈,但一到基层走进农民中间,整个人就活跃了起来。农民也爱和他‘侃大山’,和他有说不完的话。”曾经在穆青身边工作的同志这样回忆。
“勿忘人民”——穆青生前最常写也最爱写的4个字,正是一代代新华人始终秉持的坚定信念。
“一颗种子,唯有扎入泥土,才能生根、发芽、开花。一个记者,唯有投身人民之中,才能收获、丰富、成长。”抱着这样的信念,新华社记者张严平一路跟随乡邮员王顺友走过崎岖寂寞的马班邮路,含泪写下《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锻铸出直抵人心的名句——“尽管他朴实如石,但是他又挺立如山。”
新华人为人民立传。从刘胡兰、黄继光、雷锋、王进喜、吴吉昌,到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黄大年、张富清……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传遍千家万户,一批批典型人物报道闪耀时代光芒。
新华人为人民立传。从刘胡兰、黄继光、雷锋、王进喜、吴吉昌,到孔繁森、杨善洲、李保国、廖俊波、黄大年、黄文秀、张富清,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传遍千家万户,一批批典型人物报道闪耀时代光芒。
“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多少年过去,《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敢向时代潮头立,沧海一粟也永恒。”
因为离百姓足够近,报道能唤起炽热如火的感情;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新闻就有了永不褪色的生命。
“肩上扛的是生活,怀里搂的是希望。”11年前,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捕捉到的一位“春运母亲”,让千万读者泪目。
照片中,她一手拎着破旧双肩包,一手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孩子,虽然被高过头顶的巨大行囊压弯了腰,却依然眼神坚定、迈向前方……
经过11年的苦苦寻找,今年2月,记者终于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岩乡桃园村,与“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重 逢。镜头中的她,虽然依旧辛劳,却有了更好的生活、更安稳的家。
回访报道发出后,亿万网民为之动容,不仅因为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巨变,还看到了“真实的奋斗圆梦”,更感受到永恒不变的“爱与温暖”。
报道真实而平实,足迹深刻而清晰。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怎样纷繁多元,新华社记者秉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不仅把党的声音传递到人民群众之中,也从人民群众中间汲取用之不竭的灵感,写下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佳作。
“真心为民办事 倾心替民解忧”——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成就巡礼展”上,一面基层群众送给新华社“民生直通车”栏目的锦旗引人注目。
自2019年创办“民生直通车”栏目以来,新华社记者为10年未拿到房本的房主呼吁,为5年未享受小区供暖的居民奔走,为制造业两端求解“用工难”,把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当成自家事……他们以事实揭示真相,请权威回应热点,有力推动一批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
满腔热忱,就有直抵人心的温度;耕耘不辍,方有力透纸背的锐度。
20世纪80年代,有些四川农民外出务工,把新华社出版的阐释中央政策的刊物《半月谈》挂在扁担上,走到哪里就挑到哪里。他们觉得,这份刊物就像一条扁担,一头担着中央的精神,一头担着百姓的期盼。
民众关切什么,就把采访镜头对准什么;民生痛点在哪里,就把舆论监督指向哪里。
2000年,围绕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实际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等问题,新华社推出深度报道栏目“新华视点”。《划时代的决定——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废止农业税条例之日》《3万亩“私家湖泊”为何如此任性?》《世界性难题的中国解决方案——透视医改方案中的创新之处》……“新华视点”栏目积极引导,深入调查,理性分析,翔实报道,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
2020年1月17日,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向新闻战线和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发出倡议,号召向新华社西藏分社学习,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工作,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新华人以实际行动,始终践行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近年来,新华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0余个驻外分社组成的全球新闻信息采编发网络,每天以15个语种为逾5000家海外媒体机构用户提供服务,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粉丝量超过2.3亿。
在风云激荡中砥砺奋进,新华人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为早日建成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努力奋斗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历经两年建设,新华社承建的我国媒体融合生产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佳音频传:
围绕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开展科研攻关,实验室已获40多项专利软著授权,提交5项行业标准。自主研发40多款智能机器人,不仅应用于新华社采编业务,还参与29个省区市融媒体平台建设,常态化服务媒体1000多家。在5G、人工智能、卫星遥感、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支撑下,“卫星新闻”“5G+8K+卫星”直播、“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等新型报道样态应运而生;视频智能化生产系统“媒体大脑”持续迭代升级;为紧抓5G融媒体发展机遇,实现“换道超车”,一个自主掌控、技术先进的5G融媒体新型传播平台正在抓紧建设。
作为新华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先导工程”和“引擎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在提升报道质量、做强传播平台、优化人才结构、促进资源共享等方面为新华社提供发展新动能。
从摩尔斯电码到汉字模写广播,从油印出版到激光照排,从传真发稿到通过海事卫星、便携卫星站实现全球传输……90年来,新华社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技术变革前列。
新华人不会忘记邓小平同志为新华社的题词:“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从创办《经济参考报》到开创经济信息事业,从创办《半月谈》《瞭望》到创办《新华每日电讯》,从创办新华网到创办新华社客户端,从开设外文互联网专线到建设国家高端智库……新华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华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把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报道作为落实“政治家办社”方针的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强化对总书记各类报道的统筹、策划,建立专门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内容形式,已播发有关习近平总书记的各种形式报道6万余篇(件),共推出500多组全网累计浏览量过亿的融媒体产品。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期待》《风卷红旗过大关》《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彩答卷》等传统报道浓墨重彩,全方位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的治国理念与伟大实践;《领航》《大道之行》《心中的牵挂》等融媒体产品成功破圈;《习近平带领百年大党踏上新时代新征程》《“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等对外人物特稿视角独特,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的胸襟与风范;“第一观察”“第1 视点”“学习进行时”“学习快评”“习近平时间”等品牌栏目形成传播矩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最强音。
挺立时代潮头,把准时代脉搏,新华社以主流思想引领多元舆论,以主流价值凝聚社会共识,为党心民意画出最大“同心圆”。
重大历史节点,《关键抉择,必由之路——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人间正道是沧桑——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等长篇通讯深情礼赞,气象万千;决战脱贫攻坚,《答卷》《梁家河的新生活》等作品记录变迁,鼓舞士气;抗击新冠疫情,《风雨无阻向前进》《英雄之城》等报道抒写史诗,凝聚力量;庆祝建党百年,《望北斗》《红色足迹》《红色百宝·奋斗百年》等全媒产品情理交融,感人至深;投身国际舆论斗争,《青山遮不住——从经贸科技动向看中美合作发展大势》《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从精准处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看中国之道》等述评主动出击,回应关切……
今年年初,新华社为纪念建党百年率先推出的H5《2021,送你一张船票》成功破圈,全网浏览量近5亿次。
“新时代新使命,要以‘我们依然是我们’的政治定力坚守本色,以‘我们还要超越我们’的勇气锐意进取。”参与报道的年轻记者张书旗说。
面对新闻传播分众化、差异化、对象化的新特点,新华社积极打造主流网红记者:张扬用Vlog带观众走入全国两会“台前幕后”,将宏大主题与个体叙事有机结合,以“正能量”带动“大流量”;徐泽宇以系列视频记录抗疫一线见闻,王迪迩英语脱口秀在海外“吸粉”无数,将专业性阐释融入个性化表达,让中国观点越辩越明。
近年来,新华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80余个驻外分社组成的全球新闻信息采编发网络,每天以15个语种为逾5000家海外媒体机构用户提供服务,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粉丝量超过2.3亿。
2019年1月30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新华社成为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国际通讯社。新华社成为30多年来国际奥委会唯一新承认的、第一家非西方的国际通讯社。
胸怀世界,放眼未来。
今年以来,新华社高端智库以全媒体形态向全球陆续发布《中国减贫学——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中国减贫理论与实践》《人民标尺——从百年奋斗看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等报告,让海内外读者看到了“中国故事”,让学者读到了“中国学说”。
通过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发起建立世界媒体峰会、金砖国家媒体高端论坛等机制,新华社成为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让中国更好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九十载奋斗辉煌,再出发豪情满怀。
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新闻大厦形同如椽巨笔,巍然挺立。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何平的话表达了全体新华人的共同心声:90年来,新华社因党而生、为党而歌,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手中的笔继续书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充分发挥引导舆论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更好地担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