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大课堂效果研究

2021-12-10柯西英

职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技校人文素养历史教学

柯西英

摘 要:梁启超在《中国历史法研究》中说:“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知识之记录,无不丛纳之于史。”历史是经验、教训、借鉴,具有丰富的内容,包罗万象,人们可以在其中汲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的知识,从而丰富自身的人文学科素养,直接促进对其余学科的学习和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本文探讨了开设文史大课堂的要点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关键词:技校 历史教学 人文素养

一、技工院校开设历史大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技工院校学生历史基础较薄弱

一些学生因技工院校就业率高而报读技工院校,还有的学生是因为中考高考失利才选择了上技工院校。而绝大部分在技工院校就读的学生历史基础相对较薄弱,他们对于基本的文史知识了解非常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开设文史大课堂、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无疑非常必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仅有少数技工院校把历史学科作为公共基础学科和语文等科目一起排课。

(二)大部分技工院校没有开设历史课程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提出“人文与技能并重,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举”的人才培养目标。技工院校不仅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历史大课堂的效果分析

(一)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历史教育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启发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上。教师在开设历史大课堂的过程中,应借助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厚植学生为了国家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报国情怀。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融入具体的教学目标中,以生动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体悟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了解中国重新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发展历程,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具体来说,不妨将教学目标定为:一是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古代思想家的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二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深入了解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增强学生的使命感。

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历史学科作为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涵盖了政治、文学、地理、艺术等知识,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不仅开设了历史大课堂,还有文化大课堂。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拓展途径、搭建平台。通过历史和文化大课堂,传授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知识,激励学生增强文化自信,使其更勇敢地面对以后工作和生活的困难。

2.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各类内容丰富的博物馆是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最好资源。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在开设历史大课堂、文化大课堂的过程中,就很好地利用了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中山纪念堂、陈家祠等历史文化遗迹与资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历史、文化知识教育。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大有裨益。

3.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讲盛唐历史,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包容而自豪;学两宋历史,学生懂得了发展军事科技的重要性;看晚清历史,学生明白了闭关锁国的危害;看近现代史,学生深刻体悟到中国革命之艰难、新中国建立的艰苦卓绝、无数英雄的奋斗牺牲……

经过一年多开设文史大课堂的探索,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学生得到历史文化知识的滋养,增强了文化自信,厚植了爱国情怀,综合素养水平明显提高。

(二)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养成知史学史的习惯

1.技工院校历史教学要善用史料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突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当教师在利用仅有的教材进行教学时,显然很难满足现阶段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需求,所以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本这一载体,更要延伸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切实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首先,以清朝历史的教学为例,教师选取的补充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就材料的典型性而言,“鸦片战争”作为该时期的典型事件与重点教学内容,教师只需要选取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内容即可,不管是文献资料还是相关纪录片,都能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而史料的启发性则主要是指教师所选用的史料必須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思考。

其次,尽量选取直观性的史料。技工院校的学生与高中学生相比知识基础有很大差距,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的实际情况,教师选择直观性的史料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史实。

最后,对于辅助性史料的选择,还应该考虑其通俗性与趣味性。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切入:一是尽量选取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材料,如从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历史故事切入,顺势导入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在课下也会出于好奇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二是技工院校的文言文教学也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补充,将语文课与历史课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教育资源

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进行教学,往往更能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这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利用本地的历史资源,必要时还可以带学生去参观本地的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这些做法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好奇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

(三)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

1.讲述法

顾名思义,讲述法是教师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普遍性并不意味着它的教学效果就一般或者较差,相反,正是由于它的普遍性而更考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相对较差的学生,因此为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必须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个人魅力。在开阔自身专业知识视野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调动学生的情绪,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2.讨论法

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应有所创新。首先,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准备材料是前提,而课前准备材料对于技工院校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为课堂讨论准备丰富的资料。其次,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能力、经验积累等情况创设相关的情景,突出讨论法教学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与互动性强的特点,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再次,教师的有效引导也是讨论法运用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在讨论法的运用过程中,发挥自身组织者与领导者角色的作用,比如当学生讨论陷入僵局时,教师要给予其及时的引导,同时,对大胆发言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鼓励。最后,教师还要做好相应的讨论总结。

(四)通过改进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信心

1.试卷测试法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开展历史大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價值观与情感态度,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历史基础知识,教学很难顺利开展。例如,教师在讲“鸦片战争”一节内容时,如果学生对历史背景、事件发生过程、战争的结果及清政府与英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等没有印象,就无法通过学习这段历史实现思想升华并得出 “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换言之,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靠试卷检测更为有效。但在进行测试时,切记这种测试重点并不是要考学生鸦片战争哪一年开始等基础常识,而是应该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背后的国家实力、社会环境等的认知,当然也不能过于追求知识的难度,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在基础内容上适当增加难度即可。

2.历史习作法

这种评价方法更能考查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以“鸦片战争的评述”为例,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是以这一历史事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论述的,据此,也可以察觉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往往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历史基础较差,他们收集、整理与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还不太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评价法,让成员各司其职,以每组的完成情况与学生各自的分工为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历史学习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历史模型制作法

技工院校学生在动手能力上相较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要强,因此,采用历史模型制作法更适合技工院校学生。各专业学生还可以发挥优势,如服装专业的学生制作清朝服饰、机电班学生制作相关器皿等,在历史与专业内容的结合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也会变得更浓。而这种方式一改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固有认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历史课堂。

三、小结

大道至简,其意邃远,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必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学习,奋勇向前。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即在技工院校开设历史大课堂,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不能仅限于理论与口号,而是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要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

无论教师有多深的教学阅历,上好历史大课堂的课永远是“追求卓越,从每堂课开始”。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历史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彭菊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5(5).

(作者单位: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校人文素养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