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校企合作,助力专业发展

2021-12-10彭春古毅

职业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彭春 古毅

摘 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职业教育法》这两个文件明确了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这两个文件强调,要着力发展职业教育,产校联合,深度挖掘培养人才、塑造人才的方法,促进全社会共同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校企合作 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变革的着力点。校企合作能否落到实处,校企合作能否深度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校企合作专业是否能够发展成为学校特色乃至王牌专业,这是每一所职业院校都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人才培训能力得到提升,依托地方经济发展,各专业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使专业的整体面貌发生变化,社会声誉大幅度提高。

一、确定校企合作工作的目标与任务

校企合作重在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引进企业技术人才参与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特别是在合作培训、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等方面要展开深度合作,将产、学、研、用四者紧密结合,学校筹集大量经费,积极投身于此项建设。学校有什么,企业有什么,要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学校与企业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创建配套的实训环境,着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校企合作工作的主要举措

(一)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1.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及工作机构

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领导委员会,致力于发展最优化的校企共建专业,突出抓好学校专业质量特色。

2.完善内部管理与校企合作工作的配套制度

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与学校合作的配套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提前适应企业工作氛围,同时遵循校内纪律,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建立与专业相适应的科研项目开发、校外实践基地管理、顶岗实习、师资培养等制度体系。

3.建立校企合作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

制订《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办法》,加强绩效考评,对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表彰奖励。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双赢局面。一方面,从地区经济发展入手,另一方面,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重,最终实现双赢。学校与企业相互扶持,相互合作,致力于推动校企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二)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提升学校校企合作能力

1.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在常规的校企合作基础上,还要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与多个企业在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员工培训、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多途径合作。多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专业教师通过实践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并将自己在企业所学运用到教学中,将“要学生学”的状态变为“学生要学”。

校企合作活动的范围可再拓宽一些,不局限于学术和科研活动,可以再适当地增加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教师们在休闲、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专业教师对企业的了解和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的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能力发展,还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审视自身不足,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2.深化校企合作,服务社会发展

通过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课堂”五个共建达到校企合作内容深化、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牢记“学无止境”这句话。面对校企合作专业,教师要重视个人角色的转变,由学校型教师转变为社区型教师,由理论教学转变为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教学。

3.开展特种作业优势,服务地方企业

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校企合作最直接的内容。依据地方特色经济,打造地方特色专业,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就是校企合作的本质所在。学校构建特色服务平台,明确企业发展要求,培养相应人才,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三、巩固校企合作工作的成果与成效

(一)创新合作模式

打造人才共育模式。对接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共建校外教师培训基地,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新技术应用的讲座、实训指导、毕业设计指导、顶岗实习指导等多项工作。

(二)拓宽合作项目

育人与教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教学与就业结合。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衔接,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的岗位,保证工作无忧;学校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供给无忧;社会为学校和企业提供发展的大平台。三者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有培养学生的独特优势——培养对象集中和教学经验丰富,企业有培训环境和设备优势,二者都可为学生的培养做出巨大的贡献。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校企共育人才的实践中,努力实现校企深度对接,深度推进协作共育模式,促进人才质量显著提升。统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双证书获取率、用人单位满意率,让数据“说话”,监督校企合作工作的落实。

(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汇总企业人员培训成果,内容包括特种设备作业、上岗证、操作证培训等;总结校企共育人才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经验,不断提高站位、严格要求、深化执行。继续加强校企合作体制上的突破,对教师加强培养,转变教师的人才观念和育人观念。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管理组的职能与职责,为专业建设提供持续支撑;加大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力度,继续加强教师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大赛指导、企业实践等方面的培训,促进师资队伍能力的持续提升,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献:

[1]李冬霞.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品牌模式探索与实践[J].品牌研究,2019(23).

[2]郝小琳.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2(2).

[3]张庆发.中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1).

[4]李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导刊,2012(25).

[5]李凤彦.校企合作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08(23).

[作者单位: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