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动态变化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2021-12-10李宏颖齐玥莹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病程细胞因子重症

李宏颖 齐玥莹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儿科诊疗中心,内蒙古通辽 028000

重症肺炎能够对感染控制产生影响,并影响其他受损器官修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所以临床对于抗感染治疗一直非常重视,虽然当前抗生素正不断更新和应用,但重症肺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却未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表明单纯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已无法有效地对炎症进行控制,仍会导致多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所以需要对重症肺炎免疫病理机制进行探讨,在重症肺炎转归方面,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平衡受到破坏,将会导致机体损害发生[1],所以需要研究重症肺炎患儿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随病情变化的发展特点,并需要探讨其与患儿预后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依据。因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通辽市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动态变化与预后之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通辽市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按照患儿病程第7天转归情况及疗效判断标准将其划分两组,第一组为好转组(n=60),第二组为恶化组(n=60)。恶化组:男女比为38∶22;年龄1~6岁,平均(3.8±0.4)岁;病程1~4 d,平均(2.07±0.21)d;根据小儿危重症评分得出,该组重症病例17例,危重病例32例,极危重病例11例。好转组:男女比为39∶21;年龄2~6岁,平均(3.6±0.3)岁;病程1~4 d,平均(2.04±0.20)d;根据小儿危重症评分得出,该组重症病例19例,危重病例31例,极危重病例1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中重症肺炎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了解、知情,并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研究已征求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所有患儿均需排除早产病史、气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胸廓畸形、结缔组织病、哮喘及既往有反复喘息等可能影响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疾病。

分组标准:按照患儿病程第7天转归情况及疗效判断标准将其划分两组,疗效判断标准[3],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4项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有好转,但达不到显效标准。无效:用药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者。经过7 d综合治疗后,痊愈、显效或进步的患者纳入好转组,无效或死亡的患者纳入恶化组。

1.2 方法

1.2.1 血清标本采集 入组患儿在病程的第1、3、7天由儿科专业护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抗凝,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置-70℃冰箱内保存待测。

1.2.2 诱导痰液标本采集 通过超声雾化吸入3%~5%的高渗盐水诱导受试者排痰,其方法有两种:①在固定时间间隔内吸入浓度渐增(3%、4%、5%)的高渗盐水,每次间隔7 min;②吸入高渗盐水的浓度固定,逐渐延长吸入时间。两种方法所得痰液量、细胞及生化成分无明显差异。待有痰时清洁口腔后吸出深部痰液3~6 ml;若痰液不够,用4%高渗盐水重复上述操作,将收集到的痰标本置于4℃保温桶中,送实验室处理。测定痰液的总体积;加入等倍体积新配制的0.1%二硫苏糖醇振荡混匀;放入37℃水浴箱孵化30 min;加入与Dulbecco等体积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缓冲液振荡混匀5 min,筛网过滤后,将细胞悬液以25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置于-40℃保存待测。所有痰标本于抽取静脉血后3 h内留取,细胞沉渣经稀释、涂片、染色后每高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为合格痰标本。

1.2.3 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及诱导痰上清液中的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1.2.4 重症肺炎患儿预后评测 主要通过重症肺炎预后PORT评分系统(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4]来完成预后评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本研究所选观察指标为患儿病程第1、3、7天所监测的IL-6、IL-10、TNF-α以及PSI评分,其中,IL-6、IL-10、TNF-α通过ELISA法测定;PSI评分通过重症肺炎预后PORT评分系统评测,入组患儿在病程的第1、3、7天由专业儿科医生进行PSI评分,包括年龄、性别、肿瘤、肝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精神状态改变、呼吸频率≥30次/min、收缩压<90 mmHg、体温<35℃或≥40℃、脉搏≥125次/min、动脉血气分析pH<7.35、血尿素氮≥11 mmol/L、血钠<130 mmol/L、血糖≥14.0 mmol/L、红细胞压积<30%、PO2<60 mmHg和胸腔积液20个参数。年龄加上其余19个参数(评分10~30分)算出总分(女性患者减去10分)。总分<50、51~70、71~90、91~130和>130分别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M(P25,P75)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动态监测结果比较

两组病程第1天血清和痰液标本中的IL-6、IL-10、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病程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和痰液标本中的IL-6、IL-10、TNF-α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血清动态监测结果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血清动态监测结果比较(± s)

组别 n IL-6(pg/ml) IL-10(pg/ml) TNF-α(ng/L)第1天 第3天 第7天 第1天 第3天 第7天 第1天 第3天 第7天好转组 60 52.46±5.17 42.91±4.28 26.71±2.64 7.62±0.74 5.19±0.52 3.62±0.36 12.91±1.24 6.38±0.63 4.06±0.41恶化组 60 53.07±5.29 50.46±5.03 40.17±4.02 7.83±0.76 10.46±1.03 13.21±1.33 13.36±1.32 11.92±1.27 10.08±1.03 t值 0.657 5.083 6.481 0.692 6.194 8.029 0.863 6.182 6.263 P值 0.067 0.046 0.037 0.061 0.039 0.021 0.058 0.041 0.043

表2 两组患者诱导痰液细胞因子动态监测结果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诱导痰液细胞因子动态监测结果比较(± s)

组别 n IL-6(pg/ml) IL-10(pg/ml) TNF-α(ng/L)第1天 第3天 第7天 第1天 第3天 第7天 第1天 第3天 第7天好转组 60 91.27±9.04 70.24±7.02 35.09±3.52 9.48±0.93 7.39±0.73 4.07±0.41 15.48±1.54 9.83±0.94 6.42±0.64恶化组 60 92.91±9.23 82.64±8.21 72.26±7.19 10.08±1.01 12.23±1.26 15.82±1.57 16.32±1.67 14.93±1.48 11.36±1.13 t值 0.841 6.084 8.637 0.738 6.194 8.029 0.794 5.637 6.796 P值 0.057 0.044 0.014 0.064 0.039 0.021 0.063 0.047 0.032

2.2 两组患者PSI评分比较

两组第1、3、7天的PS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第1天的PSI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病程第3、7天的PSI评分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SI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PSI评分比较(± s,分)

注:t1、P1代表第1天和第3天数据比较;t2、P2代表第1天和第7天数据比较;t3、P3代表第3天和第7数据比较

组别 n 第1天 第3天 第7天 t1值 P1值 t2值 P2值 t3值 P3值好转组 60 96.52±9.64 68.42±6.82 48.63±4.72 8.081 0.024 12.914 0.007 6.807 0.027恶化组 60 96.38±9.61 81.72±8.07 69.71±6.84 5.471 0.047 8.01 0.023 6.087 0.034 t值 0.874 5.963 6.921 P值 0.061 0.046 0.028

2.3 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水平与PSI评分呈现明显正相关。见表4。

表4 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当肺部受病原体侵犯时,肺泡巨噬细胞不仅能够形成促炎因子对病原体进行清除,使受损组织得到有效修复[4-5],而且还能够释放抑炎因子对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进行下调或平衡[6],重症肺炎能够导致肺局部发生感染,还能够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发生,所以重症肺炎患者机体之中的抑炎因子和促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对于患者病程转归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7]。儿童机体发育尚未完全,容易出现肺炎,且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8],但无论患者是儿童还是成人,均需采取上述方法来促使患者病程转归。IL-6属于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发生后,其主要作用在于对机体多细胞形成促炎作用[9],从而使肝细胞能够释放更多的急性反应蛋白,而IL-10则属于内源性抑炎因子的一种,能够抑制免疫应答,并且还能够对机体形成的生长因子和多细胞因子发挥抑制作用[10]。有研究表明,IL-10是诊断肺炎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当患儿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时,IL-6与TNF-α一般呈正相关[11-12],当炎症反应发生后,巨噬细胞的激活会导致TNF-α增加,而TNF-α能够促使炎症细胞黏附游走及浸润[13],从而导致肺组织受到严重损伤,因此,这三项指标均与患者的病程密切相关[14],所以需要对这三项指标进行动态变化监测,通过对血清、诱导痰液标本细胞因子进行监测,能够使医生了解患儿肺部损伤的程度,从而采取适当治疗,进而使疗效得到提升,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在本研究中,两组病程第1天的血清和痰液标本中的IL-6、IL-10、TNF-α以及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病程第3、7天的血清和痰液标本中的IL-6、IL-10、TNF-α以及PSI评分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水平与PSI评分呈现明显正相关。卢惠丹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重症肺炎组血清IL-6、IL-10和APECHE Ⅱ评分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进行动态变化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受时间及其他条件限制,本研究在进行研究观察过程中仅选择了患者7 d的病程,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在对此方面内容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尽量摆脱时间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对患者长期病程开展研究,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患儿血清及诱导痰液细胞因子进行动态变化监测,能够有效地判断病情进展,并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依据,应予以推广。

猜你喜欢

病程细胞因子重症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重症不惑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