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计量管理

2021-12-10杨兴民伍晓刚通信作者李蓓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计量医疗医院

杨兴民,伍晓刚(通信作者),李蓓(通信作者)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医学工程科 (湖北襄阳 441000)

建立健全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医疗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我国医疗事业改革的重要宗旨[1]。通过不断强化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计量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医疗设备安全、有效地运行,对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通过探讨当前我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提升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计量管理水平,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购置前缺乏论证

医院在购置医疗设备前,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缺乏对预购医疗设备的相关论证,且对质量控制和计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所购医疗设备闲置或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不仅降低了医疗设备的利用价值,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增加了医疗风险的发生率[3]。

1.2 购置时缺乏控制

医院在购置医疗设备时,对医疗设备运行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疏忽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致使对新购医疗设备的质量把控不严,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3 验收时缺乏控制

验收是新购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前的关键环节,需依据合同条款对其配置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安装情况、实际病种检查或治疗试运行及存在的其他问题逐一落实、全面验收。但目前多数医院对新购的医疗设备缺乏验收控制,难以保证新购设备的完好性、配件的齐全性、运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4 使用中缺乏控制

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缺乏对质量和计量的控制管理,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日常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欠缺相关专业知识,加之管理制度不健全,不仅难以保障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增加了设备的维修率及维修费用,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周期,从而难以保障医疗设备的诊治性能,增加了医疗风险的发生率。

1.5 使用中缺乏维修管理

部分医院对医疗设备维修缺乏主动性、预见性的管理意识,难以做到早发现、早管控、早预防,造成使用中的医疗设备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能,增加了医疗风险的发生率。

1.6 老旧医疗设备缺乏报废管理

加强对老旧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但多数医院未能及时对老旧医疗设备进行报废处理,仍存在一些使用年限长、型号过时、结构陈旧、技术落后、性能不良的医疗设备,降低了临床诊治水平,增加了医疗风险的发生率。

2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计量管理策略

2.1 购置论证

医疗设备能否正常有效地运行,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治效果,因此,医疗设备的购置论证是质量控制和计量管理的首要环节。既往一些医院只注重经济效益,在购置设备时往往对质量控制和计量管理的重视不够,导致所购设备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且在使用过程中易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因此,设备购置前需开展全面论证,除考虑经济效益外,更应注重设备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2.2 购置控制

医院在购置医疗设备时,必须严格把控质量和计量的双重关卡,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同时,需严格树立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杜绝购置无经营许可证、无合格证书的产品,充分考虑所购设备的有效性、准确性及安全性,将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危害降低至最小程度。

2.3 验收控制

医疗设备运输过程中的环节较多,不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测的情况,且每个环节均可能导致质量受损或计量误差,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对新购设备应遵照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工作理念,严格把控设备验收标准。当设备运抵后,需对其型号、外观、配件、数量等实施严格把控,以确保所购置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以磁共振仪为例,需核定其成像清晰度、分辨力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验收人员需严谨、认真地做好验收工作,以确保设备外观完好、配件齐全,提升其运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4 使用控制

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好设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工作,以保障其诊治性能稳定可靠,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设备安全使用和管理制度十分必要[4]。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以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设备使用行为,避免因非规范操作对设备造成损害,减少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其次,采用台账模式对设备实施分类管理,由专人负责计量检测和设备测定;此外,可邀请相关技术专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其对设备的认识水平和使用技能。

2.5 维修管理

维修管理对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对医疗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及早地进行主动性、预见性的干预,力争做到早发现、早管控、早预防。首先,需建立日常巡检制度,由设备使用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质控员,监控和指导医务人员的设备使用情况;其次,要强化各科室设备的日常检测工作,以及早消除故障隐患;同时,需加大对老旧设备的管控力度,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巡检等方式,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加以处理,从而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此外,需定期对设备性能及计量指标进行检定,可邀请医学工程科相关人员每季度上门检测1次,若医院缺乏自检能力或检测技术水平有限,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检定工作,以避免因长期未使用导致的设备性能不稳定或计量失准。

2.6 报废管理

报废管理是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医疗质量的保障、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及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5]。医院需以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标准,充分体现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遵循医疗设备报废流程和报废标准,对经批准需报废的一些诊治性能较低的医疗设备,由设备主管部门统一进行强制性报废处理,从而为顺利开展各项医疗诊治和科教活动提供有效保障[6]。

3 小结

以患者安全为中心是我国医疗改革的主要宗旨,体现了医疗行为的人性化理念。对医疗设备质量与计量实施严格管理,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的诊治价值,避免或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对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购置论证、购置控制、验收控制、使用控制、维修管理及报废管理6个方面总结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计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确保医疗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进一步减少医疗设备质量事故,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计量医疗医院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