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意象为突破口,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

2021-12-09李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谐音古诗词意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古诗词意象丰富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意象的情感基调,探究意象谐音中隐藏的文化内涵,分析意象的特征并挖掘其象征意义,在角色体验中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给意象分类,从而建构完整的意象认知体系。意象指的是表意之象,作者在创作诗文的时候常常用某些物体展现自己心中所想,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感情。在初中语文中,课本中收入了不少经典古诗词作品,如果教师能让大家以意象分析为突破口,展开鉴赏,则能促使学生提升鉴赏能力,提升古诗词赏析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感受情感基调

欣赏作品的意象能让学生体会作者心中所想,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就能好地理解作品的中心内容。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展开想象,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和作者形成共鸣,从而将作品内容和情境结合在一起,快速进入到古诗词赏析中。

《蒹葭》是一首唯美的作品,展现了“蒹葭、白露、伊人、水”等富有意境的意象。教师设置了多媒体课件,展现了茂密的芦苇和美丽的女子,并播放了优美的歌曲《在水一方》,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表示:“我感觉作者是为了自己的思慕之人而创作了这样的作品,展现出了对其的思念之情。”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作者所说的‘伊人又到底是什么人呢?作者为何要将蒹葭融入到作品中,想要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什么情感呢?”学生提出:“蒹葭能制造如梦似幻的场景,让人觉得伊人隐藏在其中,可以看到,但是无法接近,这样就增添了神秘的感觉。”还有学生认为:“这里的伊人可能指的是自己心爱的人,但是也有可能指代自己的朋友,甚至象征一种人生的追求,有可能具有更深刻的寓意。”由于学生进入了特定的情境,所以能深入感悟作品的情感,挖掘深意。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符合作品情境的音乐、图片、视频,能促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感受作品,从而提升审美感悟。利用提问的方式能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深入探究作品情调。教师要结合古诗词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促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

二、探究谐音,认识文化内涵

谐音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方式,用语音作为桥梁,借用某字来表达另一个字的语义,这样就能更含蓄委婉地表达微妙的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意象的谐音,并思考从中能否感受到中华文化含蓄内敛的特点。

《春望》中的意象都展现了国破家亡的场景,体现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师引导学生在这首诗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并尝试挖掘意象中隐藏的文化内涵。教师首先进行启发:“在这首作品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花溅泪、鸟惊心展现了悲伤之情,其实在古诗词中还可以将意象和各种其它的手法结合起来,展现出更深刻的寓意,大家可以寻找一下。”如有学生发现了谐音双关的写作手法,如“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用柳树表现依依惜别的寓意,还有学生发现了“道是无晴却有晴”等诗句,发现作者用“晴”谐音“晴”,代表情感,体现痴心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为何要在展现意象的时候加入各种特殊的写作手法,是否有特定的文化寓意。学生提出:“运用了拟人、谐音等手法后,让作品有了更多的隐藏寓意,我认为这能体现中国文化含蓄的特点。”由此学生增长了见识,挖掘出了意象的文化内涵。

由于课本中运用谐音的古诗词数量较少,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课外拓展分析活动。学生可以自主阅读各种古诗词,并尝试找出运用了谐音手法的意象,说说它和哪个字谐音,代表了什么寓意。这样能让学生博览群书,促使他们提升阅读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也会更深入。

三、分析特征,探究象征意义

象征式意象也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作者常常借助某個具体事物,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如菊花象征顽强、高洁、坚贞,梅花象征冰清玉洁、不媚俗,夕阳象征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意象的特点,并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象征意义。

在学习《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尝试探究其中的象征意味。如围绕“九万里风鹏正举”这一句,学生可以分析一下“鹏”这个意象,并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用其象征什么意思。如有学生发现“鹏”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在《庄子·逍遥游》中就提到过“大鹏”,说它能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结合上下文可以发现,这首作品展现的是海天苍茫的场景,体现出了作者的想象,也展现出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由此学生认为这里的“鹏”象征作者不羁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了作者想要纵横天地间的豪杰情怀,作者用此意象体现出了自己豪放的性情。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的古诗词作品,看看其中是否也有什么意象具有象征的意思。如有学生认为古人常常用“冰雪”象征高洁的情怀,展现晶莹剔透的内心世界,用“黄叶”展现凋零的状态,又或者体现美人迟暮的悲哀。

由于同一个意象常常有各种不同的象征意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展开思考,说说各种意象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是否有特定的含义。这样学生能提升想象能力,也能学会如何在具体形象中抽取出抽象意义,他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四、角色体验,理解主题思想

由于意象都蕴藏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所以要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意象,就要促使他们和作者形成共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索作者的背景资料,了解其在何种情境下创作了作品,然后展开角色体验的活动,尝试将作者的内心状态演绎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何将情感寄托在特定的意象上,从而促使他们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使至塞上》中展现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具有大漠特点的意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并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教师引导学生搜索作品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活状态,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怀。如有学生发现这是作者王维远赴边疆慰问将士的过程中创作的作品,同时也了解到作者当时正被他人排挤,所以内心有着孤独、寂寞、悲伤的情感。在整合了这些信息后,学生演绎了王维来到边疆,和边塞战士交流的场景,并体会其内心的情感。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这首作品首先体现了边疆战士的乐观精神,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都给人壮阔的感觉,能让人生出豪迈的感觉。”还有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分析:“我认为‘单车、孤烟等意象展现出了孤独感,所以我觉得这里也体现出作者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由此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的复杂情感,感受到慷慨悲壮中带有一丝豁达的情怀。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同时也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后写一下作者的内心感受,这样不仅能促使他们理解作品主题,更能让他们的创作表达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

五、分门别类,建构认知体系

促使学生展开知识的自主建构,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要鼓励学生总结归纳读过的各种古诗词,挖掘出它们的意象,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从而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这样有助于促进他们展开有意义学习,能让学生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过程。

《钱塘湖春行》中展现了早晨美丽的风光,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在阅读后找出“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意象,还引导他们进行整理归纳,回忆一下自己学过的古诗词,分别列出其中的意象,然后进行自主建构,归纳整理。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标注各个意象的象征意义,然后按照象征意义的不同进行归纳整理,此外,学生还可以说说各个意象体现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然后进行归类。如有学生按照写作手法进行归类,将意象分为象征式意象、物语式意象、谐音式意象、借代式意象等几个大类,并分别列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诗句。如“巾帼”这个意象本来是女子的头巾,后来就用来指代妇女,这就是一个借代式意象。又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乱花、浅草”用直观、整体的方式展现了早春景象,所以是物语式意象。

在学生分类整理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指导他们掌握各种高效的分类方式,如可以给各个意象设定关键词,标注出它们的象征意义,然后再进行归类,又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画出各个意象和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的联系。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全面掌握意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古诗词赏析有助于促使学生把握住意象进行分析,能让大家养成品味古诗词的良好习惯。这样学生就能从外到内,逐步感悟作品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提升诗词赏析水平。

李玲,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谐音古诗词意象
踏青古诗词
勇闯长龙阵
《谐音词里的民俗》
谐音词的规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绝妙的数字灯谜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