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导读中的应用

2021-12-09丁富春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名著导图教师应

思维导图是思维领域的重要辅助工具,核心价值在于依托多样化的形状与形式,从中央发散,借助图片、符号、曲线、词汇等多种模式搭建系统结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能逐步使学生围绕具体目标形成结构化、层次化的语文阅读思维。简单而言,思维导图可针对性地提升初中生的逻辑能力与评价能力,其对于阅读理解教学与写作构思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将思维导图与名著导读教学相融合,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描绘故事脉络与人物关系,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主旨,强化其语文核心素养与学科思维。基于此,围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阶段语文名著导读进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托思维导图,带领学生预习课文

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名著导读课程主要的教学对象为性格叛逆、知识体系不健全的初中生。多数初中生尚未建立完善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架构,这对名著导读课程带来了较大难度。在名著导读课程体系中,学生自荐、学校推荐、教师推荐数目均具有极强的文学性、思想性;而文本的篇幅较长,内容相对复杂。这意味着初中生在阅读名著时,不但需要浏览名著内容,还应深入思考名著核心思想。当前多数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使得学生很难持续阅读篇幅较长的名著;而由于初中生的思维逻辑不完善,其对于思想性、文学性较强的文字也无法深入理解。同时,在名著导读课程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语文教师也不注重阅读思维培养,主要沿袭教学任务布置的传统模式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这很可能使小学生出现厌恶、抵触情绪,进而阻碍名著阅读进程。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应革新传统提前布置课文预习任务的方式,依托思维导图开展辅助性的预习活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名著导读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拆分文本中的知识重点,系统性地分类、归纳、梳理章节脉络,着重理解文本中的重点词汇,进而强化自身的阅读思维与预习效率。比如,在围绕统编版教材《社戏》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时,教师可明确思维导图的中心点为鲁迅先生童年经历与看戏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师可督促学生绘制中心点,明确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为社戏的三次观赏经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将一级分支向外延展,持续丰富思维导图的内容。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可逐步深入领悟鲁迅先生的童年美好记忆以及其对于童年经历的怀念之情。此外,教师也应明确意识到初中生仍然不具有成熟的阅读思维,若仅依托传统阅读方式,则很难完全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因此,教师可督促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其深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内涵,潜移默化地增强其阅读思维,培养其阅读习惯,这也有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

二、依托思维导图,带领学生精读课文

当前,社会各界愈发重视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部分中学逐渐将名著阅读融入于语文考试范围。在此背景下,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持续加大名著导读教学在日常阅读教学中的占比。但是,部分教师依然过度看重名著导读教学的功利性因素,这也使得名著导读教学逐步脱离预期目标。在应试教育的关系影响下,教师与学生更热衷于追求卷面成绩,主动接触名著阅读,但这不利于提升初中生的名著导读兴趣与积极性。在名著导读教学活动中,甚至有教师直接将历年语文试卷与名著导读相关的考试题目呈现给学生,带领学生分析题目的出题思路;部分教师也主要将名著导读习题作为课堂讲解的重点,以期带领学生分析题目的解题思路,强化其语文成绩。但是,若教师无法有效落实名著导读教学的核心要素,只是开展功利性极强的名著导读教学活动,则无法强化学生的阅读素养,更不能使其形成正确的习惯;相反,这种孤立性的教学模式很容易激发学生逆反心理,加重其学习负担,为后续的深度阅读与自主阅读教学造成阻碍。

在名著导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托思维导图精读课文,抛弃传统的功利思想,带领学生深入感悟名著的精神内涵。教师可带领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课文主体结构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感悟水平,深入理解课文大意。比如,在围绕散文性质的名著进行导读时,教师可带领初中生从文章主题结构、描写手法、文章内容、写作顺序等多个维度绘制思维导图,将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可将班内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组织各小组深入探讨相关问题,重点强化初中生的阅读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完成上述阅读任务后,教师可设置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各小组表达自身的观点与见解,活跃语文教学氛围。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动脑对于名著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可深化学生对于名著内容的感悟、认识与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更多地引入肯定、赞扬、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可给予肯定、鼓励、表扬,使小学生不知不觉地产生名著导读的兴趣与信心。思维导图是思维领域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而依托思维导图所开展的名著导读教学,有助于提高课文精读质量,切实增强学生阅读素养与语文阅读思维。简而言之,教师应深刻领悟名著导读教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带领学生感悟语文知识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对于语文教学的推动作用,深入领悟名著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

三、依托思维导图,梳理教材结构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各学科会相互抢占课时安排,挤压学生本就不充裕的语文学习时间。当前,语文课程始终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普遍忽视,而阅读教学时间也经常被压缩;社会上各类型的辅导班也二次挤压了学生本就不足的阅读空间。近些年,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使得学生能够轻松接触到互联网信息,这也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學习时间与学习经历。部分学生将课余时间用于观看快手、抖音等软件,极少能够抽出时间阅读名著。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详细梳理教材内容,文本脉络,深化自身对于教材结构的认知。

对于名著导读课程而言,教师也要意识到思维导图的教育价值。思维导图主要依托多样化的形状与形式,从中央发散,借助图片、符号、曲线、词汇等多种模式搭建系统结构,逐步使学生围绕具体目标形成结构化、层次化的语文阅读思维。因此,教师可依托思维导图工具,梳理教材主题脉络,深入认识名著导读教学的架构。同时,教师也可依靠思维导图明确导读的核心理念以及教材的基础架构,发挥个人教学优势,累积教学经验,逐步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当前,名著导读主要包含自主阅读、专题推荐、读书方法引导、评价等部分。若教师将上述部分相融合,则极易陷入到庞杂的内容陷阱中,难以提升名著导读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教师应借助思维导图分别梳理上述五部分内容,挖掘五部分的关联性,分别将其与新课程标准相融合。例如,教师可将上述部分作为一级分支绘制思维导图,逐步丰富思维导图内容。在思维的发散过程中,教师会逐渐产生具有个性化的构思,逐步感悟教学目标。

四、依托思维导图,开发学生语文思维

将名著导读教学与思维导图相融合,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度,活跃整体教学氛围。在围绕语文名著开展专题探究活动时,教师应明确探究主题主要涵盖名著导读篇目内容以及衍生性话题,而探究主题还具有共性讨论、开放性、发散性的特点。因此,在名著导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展现思维导图的优势,锻炼初中生的语文思维。例如,在围绕《骆驼祥子》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布置名著阅读周期,结合时间周期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专题讨论课程,收集与名著相关的视频并将其作为内容发展分支。

为践行上述理念,教师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教师可将《骆驼祥子》中的场景作为思维导图分支,提炼出大杂院、车营、车场、曹家等场景,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地点进行联想,深入理解《骆驼祥子》中的人物与事件。同时,教师也可明确“买车”故事为名著阅读的关键点,结合人物情节的具体发展脉络,对上述元素进行串联。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依托分组讨论的合作方式,逐步完善思维导图的内容。当各小组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任务后,教师可督促各小组展示成果,引导各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文本内容;借助教师与各小组共同合作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教师还可进一步带领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与完善,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深刻意识到思维导图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以及其对语文教学的推动作用。借助思维导图延伸并拓展学生思维,创新名著导读方法,结合需求设计优化整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名著导读课程品质,强化名著导读效果。

丁富春,甘肃省武山县渭北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名著导图教师应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