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21-12-09窦新媛闵春香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7期
关键词:甘精糖化降糖药

窦新媛 闵春香

摘  要:目的  探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青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糖情况、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体质量指数、酮症酸中毒发生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比单独应用降糖药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不但能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更为合理的范围内,还能减少血糖的波动,降低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长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143-03

糖尿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须终身服用降糖药物进行治疗[1],以避免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有研究[2]显示,强化血糖控制能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更合理的范围内,不但能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当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7%时,能明显减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威胁性[3],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达标率相当低,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单纯应用口服降糖药已经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此时应联合胰岛素治疗,以改善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2月青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7.49±4.16)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08±0.49)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7.53±4.18)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04±0.4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与《内科学》(第7版)[4]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一致,并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②病程超过1年,且口服降糖药3个月血糖仍然无法良好控制;③年龄<80岁。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损害者;②合并存在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③存在精神疾病者;④正处于妊娠期间或者哺乳期间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方式,用药为格列吡嗪控释片(生产企业: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634,规格:5 mg×14片),清晨口服5 mg,1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其中口服降糖药治疗的药物、剂量、用法均与对照组相同,长效胰岛素治疗则采取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生产企业: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052,规格:3 mL:300 U(笔芯/预填充)],初始注射剂量为0.2 U/kg·d,治疗4 d后开始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逐渐增加到3 U/kg·d,直到患者的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水平、体质量指数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血糖指标包括:空腹/餐后2 h的血糖数据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数据。血糖检测时间分别为治疗前1日、治疗3个月后,检测仪器为鱼跃586型智能血糖仪(生产企业: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检测标本为指尖血。

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患者糖尿病症状加重,pH<7.3或碳酸氢根<15 mmol/L。低血糖诊断标准:血糖<4.0 mmol/L。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治疗前低,且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酮症酸中毒、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且超过90%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5]。2型糖尿病发生的病理机制特点在于:血糖高、胰岛素相对缺乏、胰岛素抵抗等,如果不积极控制血糖,会逐渐引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视网膜病变等情况,并引起心脏衰竭、肾脏衰竭、失明等,十分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严重时可缩短患者的寿命[6]。因此,臨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控制血糖水平,延缓胰岛细胞功能的衰竭,以改善患者的病情。以往,临床常使用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虽然患者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需多次注射胰岛素辅助治疗,但此方法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症状[7]。临床应采取其他方式将血糖控制在更为合理的范围,并减少波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酮症酸中毒发生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应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的作用,在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体质量指数的同时,可减少血糖的波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安全性更高。这可能由于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在pH中性注射液中溶解度非常低,而在pH酸性注射液中能完全溶解[8],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能持续、少量释放甘精胰岛素并形成微细的沉积物,使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平稳、无峰值、长效,起效时间比中效胰岛素更慢,但作用更为平稳、时间更长[9],有助于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也能将血糖维持于更为稳定的范围,可预防酮症酸中毒、降低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比单独应用降糖药具有更显著的效果,不但能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更为合理的范围,还能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秋霞,谢文静.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北方药学,2019,16(6):161-162.

[2]严广德,张志丹.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79-80.

[3]李素芬,石节丽,李瑞霞,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2型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10-13.

[4]贺立山,翁孝刚.内科学[M].7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

[5]许桂煌,张莹,郑思远,等.不同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胰岛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西部医学,2020,32(6):832-835.

[6]刘小勇.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8):169-171.

[7]李延兵.在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可滴定的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固定比例复方制剂iGlarLixi与甘精胰岛素或利司那肽单成分治疗的获益:LixiLan-O随机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28(10):794-798.

[8]章孟星,周英凤,钟婕,等.口服降糖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0,47(3):339-351.

[9]蔡宝石,李玲,李梅,等.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胍类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20,41(6):774-776,789.

猜你喜欢

甘精糖化降糖药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比较观察联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格华止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时机
常吃煎蛋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