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2-09张玲莉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7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人文关怀应用价值

张玲莉

摘  要: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筛选济南市优抚医院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抽签分组,49例被纳入关怀组,49例被纳入常态组,前者行人文关怀,后者行常态护理,研究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实施,评估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关怀组的PANSS、BPRS评分低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怀组生活质量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可改善生活,减轻精神症状严重程度。

关键词:人文关怀;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护理影响;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121-02

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病变,根据精神状态,有恢复期和发作期,恢复期症状较稳定,仅有轻微情感、认知障碍等。该病病理机制复杂,恢复期内若有情绪关怀不当的情况,会增加急性发作率,加重精神病变程度[1]。处于发作期时,需强化药物治疗,而恢复期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很难抑制精神症状的复发,常增加患者及家庭的压力。常态护理能根据患者精神症状指导用药,规范患者活动,但未切实关系到精神需求,生活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还会延长治疗时间,加重精神障碍程度,不利于病情恢复。人文关怀围绕患者实施,站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拓展护理范围,加速精神症状恢复,预防分裂症的反复[2]。本研究旨在判断人文关怀的价值,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济南市优抚医院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抽签分组,组别命名为关怀组、常态组,每组49例,研究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实施。关怀组病程0.8~12.0年,平均病程(6.81±1.72)年;女22例,男27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0.58±3.01)岁。常态组病程为1.2~13.0年,平均病程(7.05±1.95)年;女21例,男28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41.33±3.9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②均处于恢复期。

排除标准:①急性发作者;②焦虑症、抑郁症者;③脏器功能损伤者;④精神分裂症病历资料缺失者。

诊断标准[3]:①存在言语幻听;②存在思维逻辑障碍;③存在思维松弛、破裂;④有原发性妄想;⑤思维被插入;⑥思维被控制。符合以上其中两项可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1.3  方法

常态组实施常态护理。①健康宣教:讲解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设置咨询台,在患者有疑问时为其提供解答;②用药指导:根据精神病症状,调整用药,阐述用药的重要性,在用药时间督促患者用药;③精神评估:定期进行认知、意识检查,判断精神症状,调整治疗护理措施。

关怀组实施人文关怀。①人文环境关怀:减少病房内尖锐物品,增加安全检查,防止精神症状发作时造成的自我伤害;保持地面清洁,摆放花卉,模仿院外环境,减轻患者压力;睡前关窗降噪,嚴禁抽烟饮茶;②人文训练关怀:制订训练计划,增加沟通,保持认真态度,训练患者交流能力,指导患者冥想,开展室外活动;③人文情绪关怀:保持亲切态度,增加和分裂症患者的沟通频率,了解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来源,鼓励安慰患者,列举分裂症护理优良案例;④人文健康宣教:在患者清醒时为其讲解分裂症相关知识,阐述分裂症病理机制,讲解护理的作用及计划;制定分裂症知识手册,摆放在病房内;⑤人文用药指导:阐述用药的重要性,列举不规律用药对分裂症的影响,督促用药后,需检查口腔,防止患者藏药;⑥人文运动关怀:恢复期内可增加运动时间,但运动中仍需限制运动形式及运动量,减少危险性运动;⑦人文饮食关怀:询问分裂症患者的饮食偏好,合理配比营养元素。

1.4  观察指标

精神症状评估参考两个量表,一是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二是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量表)。PANSS量表有阴性、阳性和一般症状,其中阴性症状涉及分值为49分,阳性症状涉及分值为49分,一般症状涉及分值为112分,共210分;BPRS量表有18个项目,共126分,两者分值和精神症状为负相关关系。

生活质量评估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量表),涉及内容有六项,各项100分,和生活为正相关关系,具体内容有信仰、生理、心理、独立、环境、社会。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精神症状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PANSS量表、BP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关怀组的PANSS量表、BPRS量表评分低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关怀组生活质量高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综合性病变,发病后可出现认知、思维障碍。和其他精神病患者相比,该病患者接触难度低,但各精神病院为提升管理效率,常行封闭式管理,减少了患者和外界的接触 [4]。及时清理病房内尖锐物品,增加安全检查,能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通过调整病房摆放,模仿院外环境,可平复心情,减轻压力。睡前关窗降噪能保证充足睡眠,改善精神症状,防止分裂症的反复发作。增加康复训练是改善认知、精神障碍的重要内容,根据分裂症发作情况,制订针对性计划,可提升训练效果。增加沟通、冥想训练、室外活动等均能提升患者人际交往能力,在不断护理中可改善患者自控能力,预防分裂症复发,加速病情恢复[5]。增加情绪关怀,针对具体不良情绪调整护理措施,增加沟通、鼓励安慰、列举案例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彻底改善患者分裂症症状。恢复期内患者多有清晰意识,可把握时机讲解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摆放知识手册,纠正患者对分裂症的认知,规范自我治疗护理措施。临床治疗期间,除监督用药外,需检查口腔,减少藏药事件,增加药物疗效,加速分裂症康复[6]。

本研究中,护理前评测的BPRS分值关怀组与常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测的BPRS分值关怀组低于常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陶丽丽[7]等学者的研究中,护理前评测的BPRS分值观察组为(42.03±7.92)分,对照组为(41.97±8.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测的BPRS分值观察组[(21.31±5.85)分]比对照组[(28.31±6.04)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与本研究一致。提示人文护理能发挥显著价值,使用期间可经多途径缓解精神症状,降低分裂症严重程度,在恢复期内可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利于缓解认知、精神障碍。

综上,人文关怀能减轻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晓春.基于人文关怀理念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9):1222-1223.

[2]戴进军,罗尧岳,虞建英,等.康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文关怀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6):448-453.

[3]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4]张玉兰,陆雪山,邓倩君.人文关怀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6):158-159.

[5]黄昌群,覃远丽,李华军,等.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4):132-135.

[6]卢小媚,苏小敏,叶慧华.人文康复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8):186-188.

[7]陶丽丽,肖垚,秦萍.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165-166.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人文关怀应用价值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