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癌痛护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2021-12-09石国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7期
关键词:生活质量应用效果

石国艳

摘  要:目的  探究规范化癌痛护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改善。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癌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规范化癌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晚期癌痛患者而言,给予其规范化癌痛护理效果尤为显著,且能够使其焦虑和抑郁状态得到改善,减轻癌痛程度。

关键词:规范化癌痛护理;晚期癌痛;生活质量;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096-03

晚期癌痛通常伴有十分复杂的慢性疼痛表现,癌痛不仅增加患者机体痛苦,还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并且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時间,使其生活质量水平降低[1]。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治疗,不但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而且能延长生存时间。故此,有效评估癌痛是治疗的关键。规范化癌痛护理是缓解癌痛的有效护理方式,其通过评估患者癌痛程度,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达到缓解疼痛目的[2]。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规范化癌痛护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癌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3.51±2.21)岁;疾病类型:肺癌18例、乳腺癌12例、肝癌4例、肠癌4例、胃癌2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3.68±2.54)岁;疾病类型:肺癌19例、乳腺癌11例、肝癌4例、肠癌4例、胃癌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和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经影像学以及病理检查确诊[3];②预计生存时间在3个月以上;③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意愿,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①合并原发性精神障碍、痴呆;②伴有严重脏器功能减退和衰竭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护理:患者和家属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以热情态度迎接,并告知其院内环境相关知识,指导其合理饮食和用药,并告知其护理期间的注意事项,使其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

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癌痛护理:①疼痛评估。成立癌痛评估小组,与患者的诉求以及主观因素结合,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选择(FACT-C)量表实施评估,从患者疼痛直至规范化护理半小时后作为评估时间,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详细记录。②癌痛护理。将癌痛评估护理记录单进行完善,并告知主管医生疼痛评分情况,与结果结合,制订治疗方案。对于存在剧烈疼痛者,按照三阶梯镇痛原则指导患者进行合理和科学用药,同时在患者更换药物时,需积极评估其疼痛情况,并结合患者感兴趣话题,与其进行积极交谈,使其能够转移注意力,如聊天、听音乐等,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而对于疼痛程度较轻者,可采用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和音乐疗法,进行放松治疗。③心理护理。首先给每位患者建立一份心理健康档案,并给予其针对性、专业的心理疏导,同时告知患者有关病情相关知识,如治疗方案、药物的不良反应、病情和预后等,消除患者顾虑,减轻心理压力,维持平稳心境,避免因恐惧和药物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1.4  观察指标

在患者护理后,评估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包括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疼痛程度和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自评量表进行评分,一共包括四个维度,即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评分标准为0~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心理状态用两个量表实施评估,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DS),该量表的临界值为50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低。疼痛程度和疼痛评分:选用视觉模拟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实施评估,用0~10分表示无痛~剧烈疼痛,其中无痛为0分,剧烈疼痛为10分,若患者分数越高,疼痛则表示越严重;轻度疼痛得分为0~3分、中度疼痛得分为4~7分、重度疼痛得分为8~10分。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轻度疼痛占比82.50%、中度疼痛占比15.00%、重度疼痛占比2.50%均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环境的改变,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而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4-6],其主要是由于人体邻近血管、软组织、骨组织、内脏、神经、淋巴管等受到癌细胞的浸润或侵犯,并且压迫或刺激人体神经所致[7]。随着癌痛患者不断增加,癌痛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并倡导患者在无痛中度过最后的时光。癌性疼痛通常持续且剧烈,并且患者无法忍受,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且可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自杀倾向[8]。

国外研究表明,多数医护工作者缺乏对于癌痛专科管理的认知,并且无法正确认识癌痛,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疼痛得到改善。规范化癌痛护理主要是结合患者心理特点和疼痛程度所制定的一种护理[9]。首先,护理人员不仅给予患者规范化镇痛治疗,并予以松弛疗法相辅,能够使患者疼痛程度得以减轻,建立患者治疗自信心,提高依从性;其次,医护人员应保证自身仪容仪表,并在护理中保持亲和力,从而拉近护患距离,消除患者顾虑,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以利于减轻疼痛[10]。本研究显示,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规范化癌痛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规范化癌痛护理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患者维持平稳心境,消除负面情绪。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规范化癌痛护理的优势,并且表明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机体疼痛程度得到缓解,并且减轻机体疼痛感。

综上所述,对于晚期癌痛患者而言,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效果尤为显著,其能够使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胡婷婷,任红艳,徐晓霞,等.规范化疼痛评估及同伴教育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6):799-803.

[2]彭娜,柯世莉,邱昊.全方位疼痛管理模式應用于建立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临床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3):356-358.

[3]安徽省肿瘤质量控制中心癌痛专家组.安徽省癌症疼痛诊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J].安徽医药,2020,24(5):1041-1047.

[4]饶锟.规范化疼痛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疼痛状态和心理应激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229-231.

[5]谷培栋.晚期癌痛患者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研究[J].河北医药,2020,42(3):441-443,447.

[6]刘春艳,罗慧,葛倩,等.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在中重度癌痛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253-256.

[7]张立侠,赵伍忠,潘广芹.循证式规范化无痛随访对提高癌痛患者心理健康及生命质量的效果[J].广东医学,2020,41(20):2106-2109.

[8]于文华,杨红,陆宇晗,等.美国疼痛协会患者结局问卷跨文化调适及在癌痛患者中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5):331-336.

[9]张晨宇,刘波,孙长亮,等.多角度药学服务对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用药依从性、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20,35(12):2077-2079.

[10]魏旋,王新林,许婷,等.规范化癌痛护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临床体会[J].现代肿瘤医学,2019,27(23):4280-4282.

猜你喜欢

生活质量应用效果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