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小血管病伴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相关分析

2021-12-09潘光明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7期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

潘光明

摘  要:目的  分析影响脑小血管病伴有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吉林省敦化市医院收治的60例脑小血管病伴随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出血转化情况。根据溶栓后出血转化脑小血管病的判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n=15)与非出血转化组(n=45)。应用Logistic回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脑小血管疾病影响特点以及溶栓后出血影响因素。结果  非出血转化组患者的年龄、基线舒张压高于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高血压、糖尿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出血转化组患者的脑白质高信号严重水平、脑微出血分级情况高于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程度、聚氯乙烯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基线舒张压、年龄。将轻度脑白质高信号作为参照标准,重度脑白质高信号和出血转化存在独立相关性联系;将无脑微出血作为参照标准,多发脑微出血和出血转化存在独立相关性联系。结论  基线舒张压、年龄、轻度脑白质高信号、无脑微出血是有关于脑小血管病伴有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的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医师提高警惕,才能强化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出血转化;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036-03

在缺血性脑卒中当中,脑小血管病的发病率一般达到15%~20%[1],脑小血管病有着显著的隐匿性、病程进展缓慢的特点。现阶段,社会大众对脑小血管病缺少重视意识。当发生脑小血管病伴随急性脑梗死情况,临床可合理运用静脉溶栓干预方法,然而溶栓后出血也是无法预测与累及生命健康的并发症[2]。研究学者对关于脑小血管病伴随急性脑梗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能否使出血转化增加已经展开深入的临床研究,但是还未达成共识[3]。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脑小血管伴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为脑小血管病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出血风险、临床出血转化进行有效判定,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7月吉林省敦化市医院收治的60例脑小血管病伴随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出血转化情况。根据溶栓后出血转化脑小血管病的判断标准,将患者划分为出血转化组(n=15)与非出血转化组(n=4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4]有关脑小血管病伴随急性脑梗死疾病的标准;②临床资料保存完整。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者;②存在精神疾病史者;③中途转院治疗者。

1.3  方法

时间窗内不超过4.5 h应用rt-PA(生产企业:北京麦迪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10,规格:48人份)静脉溶栓治疗干预方式,理论剂量标准为0.9 mg/kg,实际总剂量不超过90 mg,前1 min静脉推注剂量为10%,余下90%需要在1 h内以静脉滴注方式注入,前2 h每间隔15 min对患者实施1次血压、血糖监测。24 h后组织患者复查头颅CT(生产企业:飞利浦,型号:64排螺旋)或者MRI(型号:GE 1.5T光纤磁共振),对溶栓后是否存在出血现象进行客观评价。对于没有出血现象的患者行抗血小板、调节供血等治疗干预。

1.4  观察指标

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下)》[5]为参照标准,静脉溶栓24 h之后,对患者进行头部CT或者MRI复查,对是否存在出血转化情况进行客观评定。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溶栓后出血转化脑小血管影像资料情况。其中,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疾病史;溶栓后出血转化脑小血管影响资料情况包括脑白质高信号分度、脑微出血分级、腔隙性脑梗死、聚氯乙烯分级情况。溶栓后出血转化脑小血管病的判断标准:脑梗死后首次头颅CT或者MRI没有发现出血,再次头颅CT或者MRI检查发现颅内出血;或者根据首次头颅CT或MRI确定出血性脑梗死。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组间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溶栓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

非出血转化组患者的年龄、基线舒张压高于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高血压、糖尿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溶栓后两组患者的出血转化脑小血管影像资料对比分析

非出血转化组患者的脑白质高信号严重水平、脑微出血分级情况高于出血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程度、聚氯乙烯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溶栓后出血转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情况

在差异性对比分析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展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基线舒张压、年龄。将轻度脑白质高信号作为参照标准,重度脑白质高信号和出血转化存在独立相关性;将无脑微出血作为参照标准,多发脑微出血和出血转化存在独立相关性。见表3。

3  讨论

脑小血管病伴随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表现出的出血转化现象,已经得到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临床研究通常以脑小血管病的单一影响因素分析为主,还未达成统一共识。基于此,本次临床研究进行了脑小血管病伴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研究效果表明:将无脑微出血作为参照标准,少量脑微出血的出血风险和无脑微出血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去对脑微出血的患者展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干预,治疗安全性方面存在矛盾[6]。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合并多发脑微出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概率升高。脑微出血可体现脑内小血管附近含有铁血黄素渗透情况,脑微出血进一步表明血管达到临近出血的状态,发作机制是微出血计数较多,脑内小血管受损较为危重,导致出血发生率升高。

本次临床研究表明,重度脑白质高信号是溶栓之后出血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出血转化组和非出血转化组相互比较,将轻度脑白质高信号作为标准,中度脑白质高信号出血转化风险和轻度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白质高信号与轻度相比明显偏高。相关研究人员认为,脑白质高信号在静脉溶栓治疗后,不会使出血转发的风险升高[7];另外,韩大东等[8]的研究强调,脑白质高信号会使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升高。然而,本次研究显示,重度脑白质高信号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升高,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脑白质缺血性改变也会升高。李克颖等[9]的研究说明,高龄是评估静脉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结果证实,高龄严重脑白质高信号患者大于轻度,为此,在治疗期间,容易使出血转化的发生概率升高,临床医师应该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头颅CT或者MRI的脑白质高信号表现加以重视,以便客观评估患者静脉溶栓的风险性,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基线舒张压、年龄、轻度脑白质高信号、无脑微出血是脑小血管病伴有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的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医师提高警惕,才能强化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克颖.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6):759-761.

[2]张诗煜,田力,李进伟,等.脑小血管病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9):776-780.

[3]刘雪云,李坦,王濯.脑小血管病总体负荷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3):209-215.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4):252-265.

[5]郭偉,李斗,彭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下)[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4):287-291.

[6]黄丽红,刘光维.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不良预后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2):1352-1359.

[7]虞亚蔚,张学梅,陈小燕.急性脑梗死病人静脉溶栓后发生脑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7):2685-2687.

[8]韩大东,徐春晶,吴小芳,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4):147-150.

[9]李克颖,李莹,林萍.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9,44(9):1074-1075.

猜你喜欢

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