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1-12-09谢建花

学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

谢建花

摘 要:作文生活化是当前语文教师关注的新课题,它是根据写作要以生活为基础的理论提出的,要求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素材,写出对生活的体验。学生只有在深入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但是,当前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缺乏生活实践,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健全等,要使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在教学中做到作文命题生活化,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推进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6-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9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如果作文教学脱离农村的生活实际,那么教学效果则不会理想。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停。”叶圣陶的生活理论充分说明了生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生活化的作文就是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感受时代脉搏,体验和揣摩丰富的生活语言,在生活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并将生活中的感悟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有创意地进行表达,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真实情感。那么,如何使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呢?本文通过剖析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生活化作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新的教育理念,教师自身还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以指导学生写作。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很多语文教师采用的依然是程式化的“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虽然生活化教学理论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再加上语文教师的工作繁重复杂,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提升自我,对于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课题关注度不够。

(二)学生缺乏生活实践

生活化的作文要求学生参加更多的生活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目前初中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大多过着“两点一线”或者“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都是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住宿生更是局限于家、食堂和学校,生活单调、乏味,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又多是在题海中遨游,依然缺乏活动的机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造成下笔时困难重重。

(三)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健全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领悟不同,表达能力也有差异,因此不同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也不尽相同。但是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存在评语简单化、模式化,情感缺失等问题,教师更多的是遵从应试教育的导向,以中考作文得高分为目的,导致作文评改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軌道,缺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关注以及对学生情感的人文关怀。这种评价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态度,制约着生活化作文的发展。

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一)作文素材生活化

生活是作文素材的宝藏,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脱离了生活这个源头,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必然缺乏“真材实料”,甚至贻笑大方。

1.农村的自然环境良好,风景优美,这些都是学生最好的写作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农村特有的地方和风俗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农村相对于城镇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农村的学生更容易贴近自然,有更多与山水、田园为伴的机会,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跋山涉水”“游山玩水”,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农村的自然风光,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每一个日出和日落,每一次的大雨和晚霞,都会在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里变得多姿多彩。学生的这些真实感受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2.农村地区都十分重视传统习俗,有一些地区还保留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河南确山的打铁花,吉林榆树的东北大鼓,河北唐山的皮影,等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采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人文特色,为今后的写作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教师还要因时制宜,利用特殊的节日开展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作文写作。

3.相对于城镇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参与农业劳作的机会更多,也更有感触,劳动场景对他们来说印象深刻,这些都是写作最好的素材。教师要给学生留一些参加农村劳动的作业,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将每一次的劳动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牢牢捉住这些鲜活的题材,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写,言之有物,并且写得生动。这样的习作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可谓“一举两得”。

4.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校每天发生的事,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学校每年应不定期举办一些文娱、体育活动,比如运动会、元旦联欢会、辩论赛、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学生筹办比赛的准备过程、比赛时的紧张心情、比赛的激烈场面等,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都能成为学生练笔的机会。

(二)作文命题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作文命题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形式上,中考作文淡化了文体的限制,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在内容上,中考作文命题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命题的生活化,切实实现生活化的作文教学。

1.捕捉“生活现象”设计作文命题。例如以“发现”为题目,这类作文命题不设置障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可以选取身边的人和事作为题材,可写的东西非常多,不会出现偏题、离题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多主题地发挥写作能力。

2.创设“生活情境”设计作文命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作文命题,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件、场景中进行作文训练,从而激发其写作热情。例如命制“我忘不了那个场景”类作文题,可以让学生从平凡的小事中感悟人生哲理,发现生活中的美。

3.走进“生活”天地设计作文命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实践活动,并通过文字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作文命题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例如,“原来那么简单”“通过那次_______,我懂得了”这类作文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既对写作内容有一定的限制,又给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使其可以表达出具有个性色彩的见解和感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生活、探寻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三)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

有了汩汩流淌的“活水”,还需要把水巧妙顺利地引入“田”中,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

首先,准备阶段生活化。生活化作文与传统作文形式的区别就在于准备阶段,传统作文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而生活化作文则重视素材的积累。教师在命题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观察和积累任务,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悟,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写作时间和空间,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对平时视若无睹的事物产生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为学生搭建起作文写作与生活的桥梁,并能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写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往往不够留心,时间一长容易遗忘一些细节,导致写出来的作文不够生动形象,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这是教师布置作文的绝佳题材。教师可以利用攝影设备或者手机将运动会的全过程和比赛的激烈场面拍摄下来,在作文课上反复回放、定格,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回忆,就能眼中有情境,从不同角度写出的运动会才会更加细腻、真实和具体。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或者图片,使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产生直观感受,为写作提供更加形象的生活素材。此外,教师还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课文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

最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拘泥于教材,不拘泥于学科,要进行学科整合,在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拓宽语文学科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例如,在美术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想象作文或关于美的感受;在物理实验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纪实作文。这些作文素材都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写作时必然能信手拈来。

三、结语

要想让农村学生的作文体现生活之美,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就要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农村的地域特点,将学生引入广阔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从爱作文到爱生活、爱创造。

参考文献:

[1]尚再创.生活有源,下笔有言——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探析[J].好家长,2019(56).

[2]崔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4).

[3]杨建华.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践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

[4]温婉珍.贴近生活 丰富内容——初中生活作文实践探析[J].课外语文,2018(4).

[责任编辑 康兰明]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