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2021-12-09董永明

学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互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董永明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夯实学生基础概念知识,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良好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师生互动、有效设计与选择问题、突出问题要求、創设教学情境、注重合理引导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6-01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80

核心素养是数学的“灵魂”,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品质、主体能力等进行充分展示。眼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也是对高素质人才进行培育的关键落脚点。现阶段,虽然有很多学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是其后续发展空间却非常有限,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并不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导致数学能力发展受限。因此,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务必要加强对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将教学重心放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设计方面,进一步促使学生基于“问题—互动”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

一、高中数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问题—互动”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加以呈现,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培养核心素养为首要任务,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眼下实践教学的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缺少实质性、忽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式单一等。

(一)教学内容缺少实质性、过程性

当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在知识讲解环节普遍会将课本知识笼统地“灌输”给学生,并不注重全面说明该章节内容于相关教材而言有何种效果和作用,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相应知识点间的连续性进行仔细梳理,导致各章节内容被割裂开,打乱了各项知识点之间所具有的连贯性、系统性。其次,有些教师在给学生讲授相关的概念性知识后,不注重引导学生将其与之前学习的相似概念进行比较研究,导致学生很难正确认识到这些概念知识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相似性,因此也就很难全面认识并深化相关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内涵[1]。最后,高中时期学生课业繁重,教学时间紧凑且有限,有的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会忽略对知识生产过程的细致讲解,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加大了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的学习难度,这些学生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真正消化好诸多新知识。长此以往,这些状况将会严重打击到学困生群体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导致学习知识时比较压抑,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增强。

(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新课改实施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三维教学目标中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广大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开始转变教学理念,将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方面。但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是,一些教师没有正确掌握关于情感教育的落实途径,很可能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2]。此外,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还有教师把该课程需要树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直接告诉学生,虽然凸显出很强的教学目的性,但是难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在判定本节课需要达成的情感目标是否得到落实时,由于缺少针对性评价体系,造成判断失误,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感知比较模糊,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填补其情感世界的空白。

(三)师生交流低效化

高中数学中“问题—互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问题的设计者,也是问题解决的引导者、评价者。然而在问题设计环节,很多教师都不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兴趣爱好,最终导致不能灵活调控问题设计难度。此外,在问题解决与评价的环节中,教师不能全面照顾到每一位学生。通过研究“问题—互动”教学实施后的评价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在自己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才会解答问题或提出问题。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很多教师都会点名让其他学生进行回答,并未想到要及时给予学生以引导,忽视了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的心理感受,导致其自尊心受挫,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间更难展开高效的互动交流[3]。

(四)问题驱动教学形式化

“问题—互动”教学法的实施流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评价结果”,从始至终都将问题贯穿于完整课程中,具体教学时由于教师侧重不同,会取得不同效果。现阶段,虽然高中数学中“问题—互动”教学赢得学生的热烈反响,得到较高的参与度,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主要原因是很多教师都太过看重怎样提出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以及判断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否与教师期望的保持一致,问题牵引着教师与学生的一举一动,导致“问题—互动”教学流于形式[4]。殊不知,“问题—互动”教学的有效落实还应关注学生驾驭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提出并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提高数学学科的素养,还能使数学教师具备明确、清晰的教学思路,以此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指明方向。

(一)基于问题导向,增强师生互动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数学符号所具备的复杂性、理论性、抽象性非常强,一味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前提条件,不断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此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应用“问题—互动”教学法,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确保“问题—互动”教学的应用实效性,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凸显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分解重难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要设置具体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能力迁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锻炼其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不断夯实学习基础。

(二)有效设计与选择问题,积极互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深入剖析问题和互动二者的联系。高效互动交流的前提是合理地提出问题,这也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给予其有效指导的先决条件。在设计和选择问题的整个环节中,教师必须围绕课本内容,确保问题设置合理化,使其更契合教材。此外,教师还要控制问题排序和提问频率,提高设问的实际效果,从而引起学生关注,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思考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能得到相应提升。除此以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数学课的关键素养塑造规律,将其与数学内容进行合理联系,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以问题为驱动力,使数学内容和问题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关联,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深入思考与分析,在无形中培育其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三)突出问题要求,体现互动主题

在运用“问题—互动”的教学方法时,教师还要重视突出问题要求。“问题—互动”并非只是教学形式的转变,其优势还在于传统教育理念的自主创新,使过去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动态的整体。在数学课程的设置方面,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将互动交流方法和思维训练进行有机结合。此外,高中数学知识内容广泛,知识点繁杂,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时扩展和更新学生的问题类型,从而拓展其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其核心素养。

(四)情境创设,案例导入

在“问题—互动”课堂上,教师应从特定角度考虑,科学规范地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开展基础理论的分析,以此为基础给学生构建高质量的理论分析空间。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应用多媒体教学完成情境创设,拓展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案例教学,基于不同类型的表述,引导学生发现关键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使高中生可以将认知能力形象化。教师应在不同的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际例子对课堂教学进行解释,然后对实际操作进行基础分析和探索,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五)注重合理引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是课堂教学得以落实的前提,高效的“互动”离不开有效的引导。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不能合理地把握逻辑思维的取向,不能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也不能正确区分知识运用是否準确、解题是否有效、答案是否正确等,此时,教师必须以课堂教学活动为有效的媒介,采取启发和引导等教学手段,重视挖掘关于问题的知识,积极带领学生阅读数学材料,学习新的概念知识,让学生更加看重分析和审题,挖掘题目内的隐藏条件,从而学会联想、对比、猜测、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和关键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问题—互动”逐渐成为高中数学课堂上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基于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间的交流展开,围绕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促进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因此,进行实践教学时,教师必须充分发挥“问题—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润启.试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32.

[2]姚远洋.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22):166.

[3]王国庆.试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与“问题—互动”教学[J].安徽教育科研,2020(14):22.

[4]许树川.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培养[J].读写算,2020(12):72.

[责任编辑 康兰明]

猜你喜欢

互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