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历史资源运用策略探究

2021-12-09郑如华

考试周刊 2021年8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不仅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能力,更重视学生内在品德和修养。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的主要学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道德品质,而历史资源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文章从目标、内容、方法三个角度分析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资源的内在联系,从教学原则、教学模式的角度,探索道德法制课堂中历史资源的运用策略,以期提高道德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历史资源;策略

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源的意义

小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必须重视小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道德和法制的培养。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是指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教育来引导人,提高人的思想水平和境界;树人是指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将历史资源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历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历史,体验历史情怀,形成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

二、 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的内容树立和体系构建

我们已经明白了历史资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性,可是如何利用历史资源?利用哪些历史资源呢?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发需要系统性的思维,我们在全面把握历史资源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分类和利用。通常来说,历史资源分为三类,一是历史遗址,包括革命老区、历史根据地、著名战争、革命事件及活动的遗址、名人故居等;二是纪念场所,包括陵园、纪念馆以及其他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三是历史精神,比如,学校可以成立相关的小组,制定相关的方案对一定区域的遗址、纪念场所等历史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从而从中汲取合适的历史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方便教师教学。中小学可以借鉴这一分类方法,对相关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地分类,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运用历史资源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历史资源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充分利用历史资源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一)重视环境的浸染,利用历史资源营造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生赖以学习和生活的成长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往往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环境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个人的观念和想法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环境的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的环境是传承历史基因的现实土壤和良好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学校要将历史的资源融入教学环境以及校园环境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得历史资源能够深入人心,从而在不经意中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激励学生学习革命先烈身上的美好品质,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比如,学校可以将历史资源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借助清明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以历史为主题的活动,借此契机怀念革命英雄,并布置校园环境。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定的标语,还可以建设主题长廊,设置主题横幅、举办历史展览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历史的氛围中逐渐被影响。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自主营建校园生活,从而使得历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让历史精神能够融入学生的大脑中,帮助学生领悟和理解家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

(二)利用历史资源丰富课堂、深化课堂

利用历史资源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重视历史资源在课堂上的利用,課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问题讨论等多元的学习方式,不断进行学习活动的创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认识和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精神的内涵。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特点,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国歌国旗教育、党风校风教育、历史革命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课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讲历史故事、观看历史影片、唱歌谣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历史革命,传承历史精神。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唱红歌的方式来进行,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第四单元主要是讲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教师在讲完古代历史文化的时候也可以对近代的文化稍加涉及,尤其是革命时代的文化。我国的革命时代的历史文化同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学生需要很好地了解和学习相关内容,教师可以转变学习方式为学生讲一些革命时代英雄人物的事迹,用他们的事迹使学生受到启示,提升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与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采用唱红歌的方式向学生传达革命年代革命者的崇高理想与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引导学生对革命精神进行理解,用革命精神来感染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为国家的富强而不懈奋斗。

(三)重视历史实践,利用历史资源进行生活实践

实践是知识的来源,一切知识的目的也都是为了进行实践。实践与活动对道德法制课程来说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践的作用,教师应当遵循儿童的思维习惯与思维逻辑,引导学生遵循教师的指导,在活动中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进行感悟,从而实现道德与法治的自主建构。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教学综合活动来实现的,这要求道德与法治教育不能够局限于课堂之上。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课堂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效率差,学习内容不充足的问题,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和访问,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在节假日可以带领学生去烈士陵园祭拜革命烈士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心灵产生一定的震撼,使学生对书本上了解的知识能够有一些更加深刻的认识。学生可以以观察、讨论、参观、交流等多种方式展开实践学习活动,通过自我管理、爱护校园环境等各种活动,将历史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历史资源成为学生努力学习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动力。

(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历史文化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因此让学生主动进行自主学习的可能性较小,因而需要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和帮助。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和学习课外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能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课下的时间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假期跟家长参观革命圣地,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如为家长讲一个历史故事,或者听家长讲一个历史故事,采取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小学生对作业的排斥心理,能够使学生可以以更好、更轻松地方式学到历史知识,利用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注重历史文化的学习,将历史精神印刻到自己的心中,形成历史革命意识,接受革命精神的影响和洗礼,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骄人的祖先,灿烂的文化”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适当为学生拓展课外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李大钊的革命事迹、鲁迅的伟大成就、孙中山优秀的革命品质等许多名人事迹以及伟大精神,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课件和图片的应用,尽量少用枯燥的文字为学生讲解,文字过多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利用图片以及丰富多彩的课件为学生进行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的同时要通过为学生拓展知识,让学生学习名人名言、名人事迹,以此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历史革命意识。在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为学生搜集相关的革命资料,引导学生参与动手实践,师生一起将这些资料和照片整理成一本画册,放在教室的读书角内,以供学生自由阅读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可以唤起学生的革命意识和爱国精神,加强学生对革命意识的理解。

(五)创新教学形式开展历史教学

我国的历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那是因为我国经历了漫长的革命时期,学生学习的机会很多,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课本的内容,尽量给学生拓展历史知识。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大多数教师只是为学生进行口头的讲解,这样的讲解方式并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讲解的方式,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口述,而应该多多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在春游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校提议去参观革命圣地,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本土历史资源的调查以及唱红歌的比赛等。这样一来学生会自然而然融入教学活动,从而可以使学生对我国本土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心理震撼,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程。

例如,在学习课本“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单元的时候,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只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而應当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让学生通过歌曲来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也可以借助歌曲向学生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进程,教师还可以在春游的时候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历史文化遗迹,增强他们的实践体验。

综上所述,历史资源是当今时代重要的精神财富,要重视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教师要将历史资源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和自我修养,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人生目标同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联系在一起,与当今时代的中国梦相联系,努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邓慧.本土红色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十四五”成都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1:5.

[2]王圣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本土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261-262.

[3]张永俊.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N].张掖日报,2021-04-29(3).

[4]范成美.红色文化资源的课程开发与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14):60-62.

[5]夏健君.红色资源进课堂的价值分析、资源开发与实施策略述略: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视角[J].中小学德育,2020(8):52-54.

作者简介:

郑如华,山东省菏泽市,山东省郓城县杨庄集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