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辨析为道,促深度理解

2021-12-09孙悦悦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辨析交流情境

孙悦悦

教师要将“德育为先”的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改变“独霸课堂”“掌控话语权”的倾向,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领他们参与辨析活动,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突破自己原有认知,提升学生辨别是非与表达交流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依据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开展辨析活动,能改变注入式教学的现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辨析交流,让他们的观点得到充分展示,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知、行、意之间的顺利转化。热点问题的辨析能矫正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偏差,让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学生融入情境中思考、探索、加工,能充分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提升辩证思维的能力,促进思维水平的提升。

一、科学选择,合理设计

教师要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特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辨析点,引他们去比较、辨别,既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越辩越明,也能给课堂教学增添活力。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资源,创设易于辨别的情境,吸引学生投身辨析活动之中进行辩论,表达自己的见解。

1.依托内容,确立辩题

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借助教材的辨析点引发思考、探究,从而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要由“讲解”变成“辨析”,教师要整理出适合辨析的内容,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如在学习必修四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时,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哲学?在百家争鸣的上百种思想中,是不是所有的思想都是正确的,都能称之为哲学?是不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教师围绕教材,提出“任何哲学观点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凡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等观点,引导学生辩论,让他们通过争辩,能认识到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让学生运用哲学的智慧去思考人类历史问题,能形成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态度。

2.立足生活,解决疑惑

课堂教学要立足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素养提升,教师应用辨析式教学方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设置操作性强的辩题。由于知识储备、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高中生的价值观尚不成熟、不稳定,同时也具有可塑性,所学内容易与他们的观点产生冲突、碰撞。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凸显出矛盾的内容,设计出辨析点,引发学生的价值冲突,能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理论具有理论性、抽象性,对高中生而言存在理解困难,加之时政内容变化快而教材编写滞后产生的矛盾,会令学生产生理解困难,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难点、困惑点设置辨析点,能帮助学生解决疑惑,产生深度的理解。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针对备受争议的“谢师宴”,提出学生的观点“别的同学都在饭店办宴席,我不办的话没有面子”,以及家长的观点“别的家长都办谢师宴,如果不办孩子会有情绪”,引导学生辨析,让他们说说“谢师宴”是由哪种消费心理所造成的。教师引入学生熟知的觀点引发学生辨析,能帮助形成不盲从、理性消费的习惯。

二、依托生情,创设辨析情境

情境,能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感官的刺激,能促进学生的行为投入。情境,能拉近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能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教师要挖掘教材中富有辨析价值的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生活储备以及时事热点,创设辨析情境,促进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1.贴近学情,促进思考

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学情,教师要通过观察、访谈、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现实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并以此为基点创设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四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时,教师创设情境:如果你拥有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并将退休,你会如何安排这笔钱的用途?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旅游享受生活,有的说留给子女,也有的说部分捐给社会、部分自己消费、部分留给子女……教师呈现盖茨的选择:将自己的财产捐给慈善基金会,一分钱也不会留给子女,让他们说说如何看待盖茨的行为。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他们会意识到人要活得有意义,要理性地思考我们的世界与生活,要学习哲学知识。这些生活场景与我们的现实世界相关联,能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而使学生融于辨析情境之中,积极地讨论交流。

2.留有空间,辩证可思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辨析的情境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要稍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辨析的价值,要为学生留有讨论交流的空间,才能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今天你有事赶时间,会选择哪种出行方式?在上下班高峰、下雨天气为何会出现打车难的现象?教师选择从学生熟悉的打车出行入手,引领学生对市场资源问题产生思考,让他们从营运的士、打车人等角度探讨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科学设计,强化启发引导

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素养提升的视角,设计科学多元的活动,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提升他们的辨析能力。教师在设计辨析活动时,既要为他们留有思考、探索、交流的空间,让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凸显,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活动加以引导、调整、优化,以提升活动的效能。教师要精心预设,灵活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让学生聚焦于辨析问题,形成深度的理解。

1.营造氛围,引生参与

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就某一话题展开轻松的交流。如果教师难以放下话语霸权,就会出现机械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形,师生之间呈单向的知识传递,就会缺乏活力,难以形成平等交流、合作讨论的氛围。教师要吸引学生融入同学之间的分享、交流中,主动倾听他人的表达,学会正视他人的观点,并大胆提出见解。部分学生在交流时会“钻牛角尖”,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以致争执不休,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吸引学生融入小组交流中,让他们学会吸纳他人的长处,实现多种观点的碰撞与融合。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时,教师呈现李雷与王鹏的工资条,他们同是包装工,李雷因请假5天,工资比王鹏少了500元。他说:“我与王鹏一样劳动,为何我的工资与他的有差别?”学生在讨论中,有人提出:在公有制企业中,大家同是企业的主人,可不可以按需分配?为什么?教师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充当咨询员的角色,帮助李雷解决困惑,在交流讨论中能形成对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的理解。

2.留时于生,充分辨析

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策略,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思考、讨论,真正地掌握主动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有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对于性格内敛、不善言辞的学生,教师要通过引导,为他们创造机会,先让他们大胆表达,积极融入辨析活动之中,并对他们的闪光之处予以激励表扬,以提升他们的表达自信;而对于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让他们在之后表达自己的独创性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表达,公平地对待学生,即使学生的表达不完全、不深入,教师也不能隨意批评、指责他们,要对他们作出科学的评估,并依此追问,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深入,从而深化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部分学生往往会纠结于细枝末节之处,并进行无价值的争论,会使辨析问题偏离教学主题,课堂教学陷于低效之中。教师要恰当引导,让他们围绕重点处、疑点处辨析,并合理把握辨析的用时,使辨析活动走向高效。

四、围绕主题,做出价值引领

在自媒体时代,学生每天都能接收到海量的信息,既有引领正能量的信息,也有一些不良信息,会影响学生科学价值观念的形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辨析活动的开展,让他们的思维展开碰撞,引发价值的冲突,从而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认同感,使自己的道德观念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辨析的方向,促进学生开展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1.引领辨析,促进生成

教师既要精心预设课堂,引领学生辨析关键内容,也要适时引领学生碰撞智慧,促进课堂生成。教师要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通过追问等方式引导,促进辨析活动的生成。每个学生的认知背景、学习能力、生活体验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对主题内容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奇思妙想”,并以此为突破口,让辨析活动得以升华。如在学习必修二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呢?多媒体呈现“抵制韩货”的游行图片,让学生说说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政治自由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生互动交流中,有学生认为:“政治自由就是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教师让学生围绕这两位学生的观点进行辨析,在辨析中帮助他们准确理解权利与义务、政治自由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2.把握方向,及时调控

为增进学生对辨析问题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收集资料、整理素材,让他们有备而来,辨析就会有针对性,思维也会变得活跃,也不至于产生“跑题”等现象。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辨析不闻不问,采用“放羊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的辨析缺少针对性,影响辨析活动的效果。在学生“偏离轨道”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等提醒学生,并通过问题调节、改善课堂状况,使他们的观点表达得更准确,能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建构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学生辨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概括,让学生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体会。教师要对学生的辨析过程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积极地参与辨析活动、思维是否积极活跃、在辨析时是否从多角度展开分析、在情感认知与价值选择上是否正确。教师对学生的辨析活动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总而言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运用辨析式教学优化课堂,能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理性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辩证思维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辨析交流情境
如此交流,太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正误辨析一例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