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社交新语言——表情包”项目活动探析

2021-12-09林汇波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皮皮虾语言文字媒介

林汇波

任務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可采用的内容与方式丰富而复杂,实际教学中学科性内容易于散乱迷失,语言建构无从实现。公开课“网络社交新语言——表情包”为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中的项目活动,课堂流程为:

①教师呈现资料,介绍网络聊天中的表情包,讲述表情包发展史。

②师生互动,给表情包分类,认识表情包的功能。

③教师引导,认识表情包中指向宣泄消极情绪的“丧文化”现象。

④教师给出网络聊天中表情包的正确打开方式。[1]

从该堂课的实际活动看,选题新颖,活动内容丰富,学生参与积极,认识了网络聊天中表情包及其运用。但问题也是存在的,活动中某些教学内容定位不明确:表情包是一种图像符号,该任务群的活动可设定为图像符号的教学?如果教学内容中图像符号可存在也是基本凭借,应怎样自理语言文字与图像符号的关系?

本文对该堂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澄清某些含混的认识,提出矫正性教学设想,以促进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内容的学科属性确定

1.“表情包探究”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习项目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具体学习内容,是把某一具体媒介性活动现象设定为学习项目。网络聊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交流方式,表情包是其重要组成。选择表情包作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学习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跨媒介活动,提升媒介素养,活动构建恰当。

2.“表情包探究”项目活动的语文属性确定

表情包是图像符号。认识表情包,放在美术课可不可以?表情包探究活动能否视为美术学科教学内容?语文学科属“语言与文学”领域,表情包探究设定为语文课,其活动属性就应在语文学科属性视阈下界定。既然是在语文课程范畴下探究表情包,就须明确:语文教学中的表情包探究活动,不是为认识表情包图像符号,而是以表情包认识、表情包在媒介综合运用表达的作用中探究语文素养的提升。

3.活动修正——以言语的方式探究表情包

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表情包项目学习应以言语的方式活动,表现为:

①学生以言语的方式表述网络聊天中的表情包现象,表现经历及观察所得。

②学生以言语的方式为表情包归类,分析其特点,表现信息筛选能力,表现思维品质。

③学生以言语的方式表述如何正确对待表情包及网络聊天,如何正确对待跨媒介的阅读与交流,表现媒介运用素养。

“网络社交新语言——表情包”项目活动,可做如下修正性设定:

活动项目:网络聊天中表情包的探究。

活动目标:通过表情包探究及认识,提高“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力,促进语言建构。

活动过程:

①自主活动(1课时,课外)。学生自主搜集网络聊天中的表情包,梳理表情包发展史,为表情包归类,概括其特点,形成语言文字性报告文本。

②小组讨论(1课时,课外)。在交流中自主矫正,并动笔修改报告文本。

③班级交流(1课时,课内)。选择几个(或几种)表情包,分析含义,探讨怎么用,表现表情包的功能。要求交流语言准确、清晰;选择几个成功使用表情包的例子,试用语言文字代替表情包。写下比较与分析的文字。

④梳理提升(1课时,课内)。师生互动,探讨现实中表情包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负面作用,形成文字性文本报告。

上面的修正性活动设计,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式活动,语言建构突出,学习方向明确,突出表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语文学科属性:学生说与写为活动形式,语言实践贯穿活动过程;活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表现学习主体的积极语言建构。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必修为0.5学分,9课时。因表情包的直观与使用普遍,素材搜集整理方便,项目学习组织较易实现,因而该项目设置课内活动2个课时。

把几部分内容压缩在一堂课内,是授课老师为公开课展示而为的变通性作为,是可理解的。具体常态的教学,就可如上的修正性设计释放为课内两个课时、课外两个课时。

二、辩证对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的语言与非语言文字关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中,涉及多种媒介,非语言文字符号怎么对待,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可先看看该堂课中“认识表情包‘皮皮虾”活动流程:

(片断一):①学生打开有关“皮皮虾”及衍生的各种表情包资料。②学生分析“皮皮虾我们走”表情包系列的特点及运用情况。③教师提出理性对待“皮皮虾”表情包的意见。

从该环节的活动效果看,“皮皮虾”及衍生表情包丰富多样,学生兴趣盎然。但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皮皮虾”图像符号的多种变化,这显然是有问题的。须审视辨析,明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具体项目活动的核心追求内容,明确活动中各种媒介间的关系。

1.初聚焦:“这一类媒介”在“阅读与交流”中的作用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阅读与交流”媒介形式及内容,丰富、综合且复杂,可以是抽象符号如语言文字,也可以是感性形象,如图像、表情包、音视频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须“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既是跨媒介的“阅读与交流”,活动中各种媒介都是合理存在,就必须理解各种语言或非语言性媒介符号内涵及运用。表情包而至“皮皮虾我们走”及其衍生,曾经热传,聚焦“皮皮虾”这一类,设定为“表情包探究”学习项目,是落实“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的可行性选择,理解“皮皮虾”这一类表情包,就成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中具体项目活动的基础。

2.再聚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的语言文字活动

片断一的活动取向,显然集中到“皮皮虾”及其衍生的表情包的认识与使用上。该环节应认识“皮皮虾”,还是以“皮皮虾”的认识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表情包的探究,最终不是为了认识表情包,而是通过表情包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无论是活动内涵,还是核心追求,均指向语言建构。其它符号信息可存在,是凭借,是辅佐,为促进语言发展。

3.媒介间关系:以语言发展为核心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表情包探究活动涉及语言及各种非语言符号,其关系有:

①语言建构是活动本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探究活动以言语的方式进行,表情包可为活动形式之一,但不是必需,还可以有其它活动凭借。而语言文字则是活动表达的必需,活动是语言建构的活动。

②非语言文字符号为语言文字服务。当语言文字表达困窘时,可辅以表情包,以更好地表现语言文字。即表情包在言语中处于辅助与次要地位,服务于语言文字表达。

③不刻意表现非语言文字符号。语文活动中如果以表情包耍酷或炫耀,喧宾夺主,即是偏离语文学习。如表情包探究活动指向表情包认识,那就是非语文活动,须矫正或摒弃。

下面是对片断一流程修正后“说不足”的具體活动:

(片断二)

师:“皮皮虾我们走”虽有趣,却有许多不足,谁来说说?

生1:“皮皮虾”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没有清晰的意思却视为时尚,是危险的。

师:谁来说说网络聊天中应如何看待表情包?

生2:表情包虽可以在聊天中起积极辅助作用,让聊天变得生动有趣,但不足是客观存在的,有些表情包很难表达出真实的意思,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或是容易发生歧义与误会。聊天交流时,最好还是用语言文字,用人人都能清晰理解的规范语言来表达。

师:(对其他学生)记下来没有?……

生2的思辨性表达,表现出一定的思维品质及语言表现水平。活动以语言文字的方式,聚焦于语言建构,既可充分表现对跨媒介活动的认识,同时又表现出其语言素养的提升。

三、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思辨中促进语言建构

语文实践活动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及梳理与探究”,语文核心素养“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复杂,需理性处理其关系,积极促进语言建构。

(片断三)

师:我们的同学喜欢在聊天中使用表情包。这个现象表明我们的同学群体有什么特点?

生:神秘。

师:表情包使用时主要表现哪一类情绪?

生:开心。

师:但有的同学在使用表情包时常表现出消极情绪。这种现象,大家称之为“丧文化”。

生:同学们学习压力大,不开心,这是宣泄。

师:宣泄之后,才能更好地上路,而不能停留于消极状态。

片断中,可看出活动步骤为“提出现象→教师概括→提要求”。看起来似是注重学生思想教育,但有“问答式”及观念灌输倾向,学生被动接受,语言实践性及主体性不突出。下面是修正性活动:

(片断四)

师:我们的同学喜欢在聊天中使用表情包。谁来列举并分析其作用。

(生列举分析)

师:有什么特点?能不能表现出同学们的朝气?

生:主要是开心,还有,就是有神秘感。

师:好。讨论一下,表情包使用时主要表现哪一类情绪?要动笔写出关键词。

(生讨论,动笔写)

生:常表现学习压力大,不开心,这是宣泄。我的表情包关键词是“困境、宣泄”。

生:还常表现出无聊与无奈。我的关键词是“空虚、无奈”。

……

师:好,概括得很好!我在你们的聊天里,看到你们使用表情包时常表现出消极情绪。这种现象,有人称为“丧文化”。“丧文化”是……

大家找一找有这种文化特点的表情包。分析其不足,用三五句话写出来。

(生写)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分析。

(几个学生站起展示)

师:谁来评一评,并说说今后应如何用好表情包。

生:有的同学在网络聊天中所使用的表情包,刻意“装逼”,有回避困难倾向,或是肆意宣泄。这些特点构成了某个消极倾向,虽然起到宣泄作用,但看不到积极进取的内容,这是今后应注意规避的……

这个修正性活动片断表现出下面几个特点:

①正确对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现实生活中的媒介活动综合而复杂,需自主分类,自主思辨,自主分析其内涵,探索其与生活的联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不是概念获得,也不是观念灌输,而是积极参与、经历、体验与探究积累,提升认识。

②提升思维能力。媒介关系及内容的审辨需思维能力,思维渗透于审辨性活动中。审辨活动的表现,即是媒介现象辨析与语言表达,表达语言需具有内在逻辑性,思辨性表达即是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如片断四最后一位学生的表达依“现象→问题→问题本质→解决问题”顺序,显示表达内容的严谨逻辑性。

③促进语言建构。跨媒介活动是重要的语文学习资源,积极实践“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修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以“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课标)。活动以言语的方式探究,表达认识,可实现有效语言建构。

任务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的“表情包探究”项目,是“语文学习而非媒介技术运用”,须“避免重媒介素养轻语言能力”的倾向[2],在语文学科范畴下活动,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活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过程,即是语文建构、语文能力提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公开课:网络社交新语言——表情包[R].福建省高级教师(中学语文)春季培训.

[2]郑桂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语文建设.2021(4):4-8.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中学语文教学‘主动表达活动范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ZJ20080;(福建教育学院资助)]

猜你喜欢

皮皮虾语言文字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不是『虾』的皮皮虾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皮皮虾的标签
过气网红皮皮虾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盐水皮皮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