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默齐致 触物无阂

2021-12-09刘伟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项伯樊哙项王

刘伟生

《鸿门宴》作为经典中的经典,从历史真相、作家情感、文本形态,到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被历朝历代的读者们作过无数的阐释。但“经学无底,史学无边”,笔者注意到,《鸿门宴》中的两个“默然”,前后对照,意味深长,既关乎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刻画,也表征司马迁驾驭语言的能力与《史记》有无相生的艺术,具有无声胜有声的功效,不失为有益且有趣的解读视角。

一、“默然”词义及在《鸿门宴》中的语境意涵

“默”字具有“静默”“暗暗”“私下”“隐居”“黑暗”“思考”等义项。考察含“默”字的词语,或许也有助于我们对“默”及“默然”的理解。如“默存”“默坐”“静默”“默运”,是总说身体状况;“默察”“默窥”“默视”“默听”“默吟”“默读”“默语”“默口”“默记”“沉默”,关乎感官;而“默想”“默念”“默省”“默思”“默虑”“默神”“默计”“默忖”“默揣”“默悟”“默祷”“默哀”“默稿”之类,则表征心思了;还有“默求”“默允”“默许”“默认”“默示”“默送”“默传”“默礼”“默教”“默契”“默化”等,更涉及明确的人际交流。近乎“默然”的还有“默尔”“默默”。“默默”还可以组词组句:“默默无言”“默默无声”“默默无闻”“默默不得志”“默默然不慧”。

搜索完“默然”可能的词义后,再看《鸿门宴》中的“默然”: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1]P311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1]P312

不难判断:这两个“默然”都属于人际交流中比较特殊的应答方式——不应不答、沉默不语。《孔雀东南飞》中的“府吏默无声”近似,方复山称这类词语为“不答语”,并将其类分为表情式、行为式、心理式、语境式、描摹式、服从式、逆反式、抒情式、敬畏式、总括式等十余种方式。[2]其实不答也是答,不答之答更难于归属为非此即彼的表情或心理。《荀子·劝学》篇曾说:“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3]P13-14荀子认为急躁与唠叨都不对,君子回答问题应该像回声一样,有响有应,一问一答。《鸿门宴》中刘邦与项羽的“默然”是不响不应,算非正常的应答方式。当然也兼指静默不语的立身状态,以及更深层的意涵:他俩此时此刻默不作声的心理活动,乃至一惯的行事方式与品性才情。

二、“默然”间的刘、项心理与才情

《鸿门宴》中的两个“默然”,小则描述言语、表情,中则体现心理、性格,大则关乎胸襟、谋略。在刘邦,是万千心事不便言说的无声表达,其间有机变的个性与敏锐的能力,有任人信人的心胸与谋断,有规模宏远的志趣与愿望。而项羽的“默然”,可能是纯然无感的麻木,也可能是自信者的大度,其间有狂妄无视,有刚愎自用,有不屑权谋。

先看刘邦,他“默然”的背景是项羽大军压境,项伯连夜私见张良,张良再将项羽的计划原原本本告诉刘邦,刘邦大惊失色却又无可奈何,可张良还要一再追问是谁建议距关王秦,此时此刻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对付项羽,刘邦危在旦夕,却又一筹莫展,自知无能为力,只能默不作声。

所以这表面的“默然”中,深隐着刘邦复杂微妙的心理情绪:对当时形势的紧张甚至惶恐,后悔当初错判了项羽的实力,埋怨那些怂恿自己距关称王的人,面对张良的追问既自感窘迫又急切地希望张良能帮自己出谋划策,甚至还有莫名的無奈与烦躁。

该沉默时不出声,该示弱时不逞强,该求助时不犹豫,这其实也能说明刘邦的性格中有谦卑隐忍、能屈能伸、机警善变、知人善任的素质与能力。这样的品质在接下来与项伯约为婚姻的行动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从前此后此的言语与行动中我们甚至读出了他撒谎抵赖、唯利是求、狡诈权变、圆滑世故的一面。《淮阴侯列传》写到,当韩信平定齐国后派人向刘邦请求封齐国假王时,刘邦先是大怒并大骂:“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而等张良踩着他的脚在耳边提醒他要防止韩信生变并建议“不如因而立,善遇之”后,他立马醒悟,但改口不改声气,继续骂着说:“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1]P2621这种活灵活现的描写,更能看出刘邦狡诈的本性来。

再看项羽,前日还因刘邦将他这个战功显赫的霸王拒之关外而怒火中烧,等项伯一通游说,刘邦亲自登门谢罪之后,立马复归平静并主动宴请刘邦一行。宴会间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波澜起伏,范增那边是屡屡暗示、杀气腾腾,刘邦这边则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只有项羽“默然不应”。

项羽此时的心境,也难于捉摸。是疏于戒备还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次会面会影响他的未来?是狂妄无知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还是自信磊落不屑使用非正当手段?是举旗不定犹豫不决还是镇定自若泰然处之?我们今天知道鸿门宴这么重要,可当日的当事人包括刘邦在内未必能看得这么真切,势强气雄的项羽感受更平缓,处理起相关事宜来也有更多选择的方式,他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不但如此,项羽的性格品质也不会那么简单纯一。单从这“默然”的表现,便可见出他既有重情重义、大度慈厚、豪爽直率、真挚坦诚、光明磊落的品性,也不乏胸无城府、色厉内荏,粗糙大意、少谋寡信、糊涂幼稚的特质。整个《史记》中的项羽,既宽厚仁慈,又残暴成性,既果敢坚决,又优柔寡断,一面胆略过人、才气非凡、英武神勇、霸气淋漓、憨直耿介,一面沽名钓誉、自矜功伐、粗疏浮躁、刚愎自用、乖戾残暴,是种种矛盾性的有机统一体。

钱钟书先生曾广引《陈丞相世家》中陈平语、《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语、《高祖本纪》中王陵语与怀王诸老将语,及《项羽本纪》相关记载,感叹《史记》叙写的项羽性格错综复杂,光“风云之气”与“儿女情长”还不足以概括:“‘言语呕呕与‘喑噁叱咤,‘恭敬慈爱与‘骠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嫉贤妒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刓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4]P450-451

还有比较刘邦与项羽的理想抱负的,说项羽不但暴虐不得人心,而且从无统一天下之志,而刘邦规模宏远,天下不归于一绝不停止。(参凌稚隆《史记评林》)且不说据《史记》所载刘邦、项羽都有帝王之志,若不以成败论是非,以悲剧结局的项羽又何尝不是杰出英雄。他最后谢绝亭长好意,放弃生还机会,并以爱马相赠的言动,实如清人姚苎田《史记菁华录》所言“粗糙爽直,良可爱也”[5]P636。或语或默,或喜或怒,在有无相生的言语与情态中,人物的形象与性格跃然纸上,这都要归于司马迁高明的艺术造诣。

三、或语或默有无相生的文章技法

司马迁的艺术造诣研究者众,我们且看他如何通过或语或默的遣词技巧与互见迭出的叙事手段来达成前后照应、有无相生的效果。

《史记》的遣词造句,语默间出、讲究称谓、斟酌措辞、总成体系。

刘邦“默然”前后都曾急切地询问张良“为之奈何”,期间还将责任推诿给他人,并骂劝他称王的人为“鲰生”。这一骂一默再一问,活画出了刘邦的急迫。钟惺说此时的刘邦:“仓皇中倔强”,明知不足以敌项羽,但口中不愿示弱;吴见思称这种笔法:“一边惊惶,一边埋怨,写得十分危急”;姚苎田更高度评价:“一笔夹写两人,一则窘迫绝一,一则从容自知,性情须眉,跃跃纸上。史公独绝之文,《左》《国》中无此文字”。[5]P592项羽“默然不应”范增暗示之前,因刘邦一顿褒扬与谢罪,信口说出曹无伤告密之事,“默然”之后,有范增出召项庄,嘱称“君王为人不忍,……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从“不然,籍何以至此”的答语,可知项羽的初衷是要在谦卑的刘邦面前洗白自己,而范增称“君王为人不忍”则虽部分符合项羽此时的状态,更是为了激发项庄的斗志。语默间出的话语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与性格,也影响着叙事的节奏。

言说的技巧与谦卑的态度常常在称呼中体现出来,《鸿门宴》里,刘邦称张良为“君”为“公”,称项羽为“将军”,自称为“臣”,显然是为了讨好谋士、礼敬强者。项羽作为事实上的强者,周边的人或称其为“将军”,或称“项王”,或称“大王”,或称“君王”,多表敬意,并非一统,甚至有违事实,所以清代学者梁玉绳质疑这些称呼有失史体:“羽时亦未王,故沛公称羽‘将军,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凡书‘王者三十八,似失史体。”[6]P201司马迁这样外理,或许正如凌朝栋所言,“是要在这里营造出一种氛围,烘托出项羽不可一世的、令人敬畏的主宰天下的盟主身份,使项羽的形象更加高大,鹤立鸡群”[7]。

刘邦的谦卑当然还体现在他的措辞。说“戮力攻秦”,以示同一阵营;说“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轻轻掩饰自己的功劳;说“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以愤慨之情进一步拉近与项羽的距离。吴见思说:“一件惊天动地事,数语说得雪淡,若无意于此者,故项羽死心塌地。”史珥说:“虽只是寒温语,而婉约凄咽,却有无限精神,项王一片雄心自涣然冰释矣。是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韩兆琦先生也说:“刘邦生性好大言,好侮人,今说话用此等腔口,盖一生中仅此一次。”[5]P593-594可见这辞令之妙,古今学人交口称赞。

不仅如此,《鸿门宴》中人物话语是围绕主题构成体系的。以“沛公入关”一事的解释为例,先是张良建议请项伯游说项羽,再是刘邦向项伯作解释,接下来是项伯替刘邦到项羽那里求情,然后才是刘邦亲自登门谢罪,最后还有樊哙的大段陈词。这五段言辞或善意提醒,或谦抑委婉,或直言指斥;或劝之以功,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陈之以义;但都指向刘邦不敢也没有背叛项羽这一中心思想。它们合组成一篇有理有据有情有义的游说词,也折射出刘邦集团精诚团结上下一致的风貌。

郭预衡先生说司马迁“尤善锤炼语言,于人物的立身行事、神情口吻,皆能随物赋形,显其神韵”[8]P219。诚非虚言。

叙事也是有无相生的有机整体。《鸿门宴》里,刘邦话多,项羽话少。刘邦的话,前有张良告知情报后的反应及与项伯约为婚姻后的请托,中有向项羽的谢罪,后有辞行的周密安排,前后三次说“为之奈何”,可见整个都是求助者的姿态。项羽一开始有大怒,说要击破沛公军;当项伯建议善遇刘邦时,项羽没直接说话,司马迁用了“项王许诺”四字;鸿门宴上的项羽先是“默然不应”,再是应付项庄的“诺”,接下来有与樊哙的简短对话,最后当刘邦偷偷溜走后,他才问了一句“沛公安在”,并坦然接受张良代赠的礼物。整个《鸿门宴》里最“默然”的就是项羽了,感觉这决定楚汉相争结局的宴会与他这位关键人物毫无关系。

便是与樊哙的对话中,樊哙话特多,项羽话特少。樊哙的出场是要在非常时期承担非常使命。当张良感觉到刘邦有生命危险时赶紧出来召见樊哙,承担保卫刘邦职责的樊哙即便不在席间也早已心急如焚,看到张良出来,直问当前态势,当得到“甚急”的肯定答复后,他本能地拔剑,口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也都惜墨如金,但正是这一连串紧促急迫的动作与金刚怒目的形象引发了项羽的警觉与好奇,他由本能地“按剑而跽”,到平和地询问“客何为者”,到再三地“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完全是欣赏者的眼光与口吻。可司马迁安排樊哙的不止是项羽般武夫的任务,还让他总结陈词,将张良谋划,项伯铺垫,刘邦预演的,内含个人态度、破秦原委、怀王盟约、沛公作为、应享待遇、事件性质等诸多意涵的入关辩护,汇聚为涛涛不绝的义正辞严的辩护词。这一大段话从樊哙口中吐出,读者们想不到,项羽也想不到,而且听后无话可说,只能重归“未有以应”。司马迁就是这样让项羽从怒发冲冠一步步变成理屈词穷的。

再往外看,《项羽本纪》里,鸿门宴前后项羽的话都不少,独鸿门宴上话少。鸿门宴前,《项羽本纪》开篇就提到项羽跟他叔父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一句话见出其宏大胸襟与粗疏性格。斩宋义前,项羽也说过一大段义正辞严的话,完全可以看作他力挽狂澜的理据。鸿门宴后,项羽也说过不少话,期间还主动单挑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1]P328可惜刘邦不接招。兵败垓下时话尤其多,先有听到四面楚歌后与虞姬的唱和,再有率众突围时与部下的约言,最后还有乌江边上向亭长的致谢与故人面前以头相赠的慷慨。项羽说过的话,全篇加起来,也没有在垓下说的多,而且这些话,说得细、说得准,有盟约、有骚辞、有咒语,或与美人泣别,或示麾下战功,或谢善人善意,或愤天其亡我,感天高地厚而托身无所,写尽了英雄失路之悲。

如果再看远一点,你会发现《项羽本纪》里的刘邦极力奉承项羽,《高祖本纪》里的刘邦却列数项羽十条罪状。这种篇间的有无相生,就是后人总结的“互见法”了。“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9]P28刘知几说这种写法有“断续相离,前后屡出”的弊病。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确实有这样的特征,就整本史书而言,也难免断续与重复,但对单个传主本身的塑造而言,材料的取舍至为重要,而互现互文的现象又岂止限于狭隘时空中的个体之间,放开来看,天地间的相互照应原本无所不在。

余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有”“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还相互转化。有无相生的手法,让人物或语或默,让事件或断或续,于篇内铺垫衬托,于篇间对比互见,让《史记》具有传神之功,成为文史双臻的史家绝唱与无韵《离骚》。

从有无相生推衍出来的本末有无之辨、言意之辨、老庄与圣教异同之论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命题。《世说新语·文学》篇还记载了那个著名的“三语掾”的故事,前半段以“将无同”回应了儒道异同的问题,后半部分则还延伸到了言意关系。从“得意忘言”,到“语默齐致”(《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第七》僧肇注),到“不立文字”,再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诗品·含蓄》),更见出佛学的本土化进程及其对文学尤其诗歌的影响。

除了文学文化的价值,由“默然”引发出来的语言智慧与人生况味也非常丰富。从老子的“智者不言”,到魏晋的“有意无意”“无可无不可”(用孔子语),到郑板桥的“难得糊涂”,都是偏道家的理念。回到儒家,还是要名正言顺,人际互答更当如荀子所言“君子如响”,“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荀子·劝学》)。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方复山.浅谈文言文中的不答语[J].语文教学通讯,1991(11):15-16.

[3][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韓兆琦.史记笺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清]梁玉绳.史记志疑[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凌朝栋,凌璐丝.《史记》人名称呼变化与叙事之关系——以《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称呼的变化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5):58-64.

[8]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9][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项目研究: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书目导学教育模式建构与实践》(2018431)]

猜你喜欢

项伯樊哙项王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猛人樊哙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亚父之死
《鸿门宴》中的两个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