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9张程川
摘要:作为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日渐成熟,信息化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稳步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专业化人才短缺和医养结合不够深入等。建议改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培养服务专业人才,推进居家社区养老与医疗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老年人幸福养老目标。
关键词: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1-0151-03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提升,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64亿,占全国人口的18.7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预计寿命将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也将愈发突出。根据联合国报告显示,中国老龄化人口预计在2040年达到高峰,占据总人口比例的30%。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传统的故土文化和孝道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大都有着故土情怀和孝敬之心,因此在养老问题上许多老年人都会选择居家养老,不愿离开自己生活的家乡。在此情况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养老服务的主流趋势。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的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政策规划和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加强。同时,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修订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养老机构管理办法》,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設的指导意见》等。当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以社区为依托,由政府规划引领,给予财政支持,通过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推进的,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关爱和保障。
一、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一)服务模式日渐成熟
根据不同时期政策的演变,可将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启动时期(1980—1999年),国家从法律层面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第二阶段是注塑成型时期(2000—2011年),进入二十一世纪,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凸显,国家提高了对社区养老的重视程度,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将居家养老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推进落实。第三阶段是发展完善时期(2012年至今),养老服务政策不断变革和发展,养老服务政策层面的内容越来越细化和明确,各省份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统筹协调推进养老服务的发展[2]。
随着国家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政策性引导和顶层设计的加强,各省份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服务机构、人才引入、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举措要求,有的地方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项领导小组,有的地方深入基层不断推进与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如在“十三五”期间,国家非常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2015至2020年中央财政投入50亿元用于推动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完善城市养老服务的同时深入农村地区,加强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指导203个地市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同时,社区养老服务在不断地进行“升级改造”,扩宽服务项目,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为老年人提供社交文娱活动,提供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并通过志愿者活动、集体活动等形式为老年人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安享晚年。
(二)信息化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稳步发展
近年来,随着5G的发展,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逐步提升,智能化程度不断增强,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建立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为我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智慧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社区养老服务给予老年人精神需求少、统一标准性差的不足,吸收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依托大数据深层次挖掘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统一规范互通联动的健康信息管理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系统等[3]。
截止到2020年7月底,我国社区居家智慧养老试用点已建成394家,其中建设智慧养老示范企业共117家、落实乡镇示范街道225条、打造示范基地52个。当前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主要有家庭+信息化平台+养老服务企业、家庭+信息化平台+智能终端制造商两种模式,前者是通过建立“子女+老人”的信息集成机制缩短子女与居家养老老人之间的距离感,后者是通过定制智能化的终端设备为老年人实时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通过社区居家养老优秀试点累积的经验与养老服务智能化的推动,将会引领着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向智慧化方向稳步发展。
(三)多元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不同层次水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存在差异,比如政府机关退休的老年人希望能够继续为公众服务,发挥自己的余热,基层退休的员工可能更在意回归家庭,享受天伦之乐等。为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各地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积极努力地延伸养老服务的范围,引进第三方企业为社区养老提供便利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根据社区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定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选择性地为老年人开展日间照料室、老年人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服务热线、老年餐桌等服务。比如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山颐养中心,根据老人需求而组织各种活动,如打太极拳、练书法、跳华尔兹舞蹈,跟伙伴们到农场去体验农活,跟工作人员学习做茶,让老人们的生活充实起来。同时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有了不同的形式,比如,“嵌入式”和“互助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与公租房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第三方企业在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享受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也实现了自身资本的良性循环。
二、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配套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中央给予养老服务的财政拨款逐步增加,但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社区居家养老的配套设施仍显不足,一些老城区的老旧社区存在老年活动基础设施不配套、质量较低、环境差等问题,很难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同时,存在城乡之间养老设施资源配备比例失调的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受地理位置、发展水平、交通情况的影响,其养老设施简陋、薄弱。
(二)专业化人才短缺
根据2020年中国养老服务年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大量需要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需求量为1300万人,但是目前在养老行业就业的人数仅有100万人,且多数是一些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且年龄在50岁左右的临时工,具有专业知识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人员仅有4万人。虽然国家不断强调职业养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甚至在2019年“老年学”被纳入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但因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责任重大,许多年轻人不愿意选择老年学专业,导致养老服务工作岗位缺口大,呈现需求量大但供给小的态势。除此之外,因我国现有养老体系不够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职业晋升路径不够通畅,不能满足养老服务人员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三)医养结合不够深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且相当比例的人患有慢性疾病,这也就意味着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日常护理亟需与医疗护理服务相结合。现行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仅仅是遵循就近原则与附近的社区医院进行结合,进行预约上门问诊服务,但因社区医院的配套医疗保健设备不足,加之一些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对老年人的问诊不够深入,从而导致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仅留于表面,医养结合不够深入[4]。
三、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
当前,我国养老模式呈现“9073”结构,即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的比例为90%,在养老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占比为7%,在医院养老的老年人占比为3%。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现就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建议。
(一)加大建设力度,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建议国家从政策层面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及其地位,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要积极投身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对于配套设施不齐全、养老基础设施简陋以及房屋建筑老化的小区进行补建及适老化改建。依法适当简化社区养老设施用地的审批流程,将社区周边闲置可调度的房屋资源改建为养老服务设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发展社区养老事业提供用地保障。同时,利用线上、线下活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公益性的宣传,提升公众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度,消除公众疑虑。出台具体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建议政府应利用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之间养老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扩大配套基础设施等养老资源的覆盖面,促进城乡养老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5]。在落实养老资源分配方面应分工明确、统筹协调,从制度层面明确各部门在养老服务工作方面应承担的职能和责任,采用有效评估机制对养老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设立督察小组,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的发展。以可持续化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为目的,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完善政策、监督实施等方式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水平,满足老年人对平安健康、身心愉悦、安享晚年生活的美好愿景。
(二)加强队伍建设,培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社区养老服务业的工作人员直接影响着养老服务质量,因此社区服务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素质还需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大力扶持技能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人养老服务管理、老年人医疗保健、老年人护理康复等方面的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养老机构联合培养养老服务市场急需的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性人才,以此来满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行业对高水平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养老服务业人才离职率高、职业晋升路径狭窄的问题,应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对考取相关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予以相应的补贴,以适宜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养老服务产业。建立完善职业发展制度规范,拓宽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事业发展空间。仅仅依靠专业护理人员只能满足老年人的部分需求,应鼓励社区建立志愿者组织,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团体参与到养老服务的工作中,并積极为志愿者提供专业课程培训,通过其与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之间分工协调的配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效率。
(三)推进居家社区养老与医疗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医院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深入社区,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合作的多种医养结合模式,开办深度融合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同时提高养老机构医疗设备水平,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对那些不具备医疗条件的社区养老机构鼓励其投入资金提升资质技能水平,或者帮助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定期为老年人提供上门问诊的服务。
依托互联网平台,推进“互联网+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互动平台,利用智能终端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建立个人身体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机制,打破行业壁垒,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与医院的信息共享机制[5]。共享的信息包含老年人个人信息、日常患病情况,并积极探索社区看病、一键转诊、远程住院等便捷化模式,充分利用优化的医疗资源,最终实现养老产业与医疗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人口年龄构成情况[EB/OL].国家统计局网.(2021-05-11)[2021-06-28].
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
t20210628_1818824.html.
[2] 盛见.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J].科学发展,2020(10).
[3] 王贝贝,陈超然,卢光莉,等.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17).
[4] 郭丽娜.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结构性错配及应对[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8).
[5] 黄春梅.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社会福利,2018(5).
作者简介:张程川(1981—),男,汉族,广东陆丰人,单位为武汉大学,研究方向为政府改革与治理。
(责任编辑:马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