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形到心,以生为本
2021-12-09李力加
“形”是构建美术学科的基本要素,在儿童美术造型表现教学中,教师对“形”的引导、学生对“形”的认知及把握能力、“形”的基本存在方式、儿童对造型表现方法的习得,是教学的关键问题。儿童对生活物象“形”的认知与掌握程度,因受不同年龄、心理、生理、智力、文化等方面影响,以及受成年人观念影响,会有不同的呈现。对普通公民来说,对物象“形”的认知和理解,均与其自身视觉感知的映像(图式)相联系,即对现实生活物象的形与美术作品的形产生相同的认知。例如,看到美术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之后,普通公民的知觉反应是,立刻将此作品形象与生活中类似的人之形象(形态)相联系或比较。在审视儿童画作品时,一般成人群体会认为,儿童的绘画所塑造的形,也应该基于对视网膜映像图式的再现,即所谓写实绘画。这种普遍的思维方式,使美术教师、儿童以及家长在观念上产生较大的认识偏差。
(一)认同这些人物写生作业吗
湖南朱文智老师的写生教学,尊重儿童自发的、主观的个人感受。作为教师,他很少干预孩子们在写生中的第一感觉,包括如何用笔、线条的组织、形态的把握等,均以写生过程中儿童当时的个人体悟为基础。(图1、图2)
儿童线造型绘画中,形态语言的建立与构成,依赖于每个孩子个人不同的主观意志、心理、生理、意识、认识、思考等,在一系列形象化思维状态作用下进行自主表达。儿童在这种形象化的思考过程中进行造型表现时,笔下的形态痕迹并不只是对生活物象客观的思考,也不是对自然物态“简单的模仿”、记录与“再现”,更多的是带有主观意念的自我表现。每一幅人物写生,是他们内在情感通过这种形象化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外在反应,这包括他们在成长过程和所谓的绘画表现转型期画出的某些“写实”作品。美术教师需要明白,在整个儿童期,儿童在画面上表现出的“写实”形态,与成人美术的“写实”造型有着本质区别。朱文智老师并没有给学生规定,必须用什么样的线条、怎样构图、怎样画等。学生笔下的人物写生,呈现出的样态自然带有主观感受和个性表达。
成人美术训练中的视觉形象要素,点、线、面的组合与构成,形成了作用于人的视觉形态语言。反映在儿童个体身上,是其思想、情感、意图和对生活体验给予的主观形象化表达,这一过程是儿童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完成的。儿童线描寫生绘画作品的形态语言,在形成与表达方式上,基本由两个方面完成:线描与色彩。联结这两个方面的主要因素是由儿童对所感知到的物象之“形”进行全面的理解、构成、把握、发展。儿童围绕着“形”展开的一系列表现活动,是他们心理、生理、人格及全面成长的学科教学检验标尺。成人几乎都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于物象“形”的理解与把握程度,来衡量儿童美术作品和儿童自身能力发展与综合成长。
(二)对“形”的评价决定教学结果
我国美术教师对于物象之“形”的理解和认识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小学、初中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向与水平,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怎么教”“教什么”“对形的塑造指导把握何种分寸”“对作业的评价”“不同年段儿童对‘形的知觉水平”等。尽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20多年,但这一问题至今在美术教学中没有得以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的变革与发展缓慢。
对“形”的理解和认识水平问题,直接影响到全国范围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儿童美术教育的研究层次。在儿童美术教学中,任何问题的产生,其根源都是由对“形”这个具体学科问题有何种认识、理解而生发出来的,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儿童美术教学的评价。一个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毕业,经过八九年美术课学习,再到初中阶段依旧不敢动手画,依旧对于美术学习没有感觉,为什么?他怕画不“像”。孩子们思维中“像”这个概念到底是由哪里来的?就是“形”导致的。这是我国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绝大多数美术教师都不能站在这一高度思考问题,美术教师的认识水平只停留在教学求得课堂作业“好看”的虚假表征上,根本无法达成解决全体学生美术表现“本质力量”的目标,这是当代中国儿童美术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三)画老师
美术活动中,对儿童群体成长影响最严重的问题,是多数美术教学在禁锢儿童的思维。本页这一组作业是朱文智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画老师”的主题写生。在不过分干预、“不教而教”的原则下,学生各自完成对朱老师的线描表现。打通儿童以线造型能力发展的心理瓶颈,是小学阶段学生造型表现学习的重要实践。儿童美术学习中的固化思维是:儿童对形的认识固定了,思维就被禁锢了!
“画老师”写生作业(图3、图4),呈现出学生天性自然释放的表现状态。如果美术教师能够认可学生这些表现,特别是图4这样的作业,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表扬、鼓励学生,说明教师对儿童参加美术活动的心理认识水平达到一定的层面;如果教师批评、打击学生这类作业与表现形式,那就是用所谓的成人美术学科秩序来抑制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
美术表现规则是成人规定的,儿童的自我表现、主观表达,是儿童直觉感受作用下最真诚的心灵(精神)产物。儿童在小学阶段的6年时间里,其造型能力是在主体顺应与同化外来视觉文化信息中发展的,这是儿童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引导性原则。美术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法,需要建立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在保护学生美术表现心理的基础上,逐步引导他们自由表达,而不是强行教导应该怎样画。
儿童美术造型能力的发展,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孩子内心自由发展的。美术教师要给儿童创造这样自由发展的平台,能够让学生乐于在美术活动中保有持久的兴趣,这是面向美育的教育目标,也是常态美术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四)儿童线造型表现的教学指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美术作业一般分课堂教学、课外美术兴趣小组(社团)两种方式来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与课时安排结构,有助于提升小学生整体美术造型表现能力,发展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水平。能够参加课外美术学习小组的孩子,是被老师挑选出来的美术学习“优等”学生(这里的“优等”,并非是具备真正发展意义上的能力,而是以美术教师自己的标准确立的)。这些学生在专门的课外时间学习(兴趣小组或某某社团),能否解决其对于形的认识与表现?其用意和实施的目标应该说都是好的,也能够解决一部分学生美术造型表现的能力,但是以班级为建制的全体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又如何提高呢?怎样的方法更有效呢?
广州华阳小学教育集团附属4个学校,始终把握面向人人、全员参与的原则,在学校课堂美术学习及相关美术活动中,引导学生脱离对美术学科技能的模仿,认识、思考、践行关联学生的生活感受。例如,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画家长”“画老师”的集体活动。全体学生的美术表现与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深化对美术文化的思考,提升审美感知及人文素养水平。
其一,在教学实施中,无论使用哪一类表现性工具与材料,教师都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先给学生创立探究问题的平台,引导儿童自己先摸索、先思考,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要坚持少动手示范或根本不示范的原则。学校美术课堂,需要打破“课”的概念及习惯思维,以单元构成的范式,分课时完成一个主题(议题)下不同的学习内容,如“画同学”“画老师”“画爸爸、妈妈”(画家人)系列主题。(图5至图7)
其二,强化儿童美术造型能力的研究。教师需要创造机会,深入理解与儿童作品相关的心理发展变化的不同特征,包括儿童造型表现时对生活物象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人际交流技能,以及美术活动时的精神状态等方面的特点。在美术活动中,儿童不仅整合了自己心理内部的知觉和经验,也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经验(美术造型表现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与内部自我联系起来。
其三,学生造型表现时出现的不敢画等畏难心理,需要通过专题美术欣赏活动,帮助其确认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与周围环境、与整个外部世界和社会的关系。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同学之间的作业,改变眼光,确立思维方法,认识自己和小伙伴在美术造型活动里的“多元意义”。帮助教师从多角度看待儿童的独特知觉经验,提升儿童的自我表现能力,绝不能出现由美术教师为学生“代笔”的情况。
小结
美术教师要真正了解儿童绘画、儿童心理活动,从这个角度思考美术教育,才能够清醒地得出结论,即儿童在线造型写生中的表现证明,艺术具有一种象征的潜力,不仅可以表征事物的内部事件,也可以表征人际关系,还可以将许多经验、情感、知觉浓缩到一幅(件)作品之中。这是塑造美好心灵的美术教育,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美育目标。
作者简介:李力加,浙江师范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