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教学手记
2021-12-09丁海斌
对我来说,教学更像是一种探险。因为,即使你拥有了一种教学的本领,但当面对不同的孩子时,一样会受到挑战,甚至束手无策。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会练就自我的创新能力,甚至会带来一些惊喜和收获。我的教学手记,便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积累的。它是在教学的碰壁中、在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中产生的,也是我个人的一种教学体悟,分享给大家。
一、表达
孩子画不好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画好的能力,而在于“自我评判”所形成的障碍。自我否定,亦步亦趋,最后只能沮丧地放弃。所以,儿童画画前的“状态”调整,在我的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发现自我否定的孩子,在家庭成长环境中,常常夹杂了成人过多的要求、纠正或评判,促使孩子表现在绘画学习中不能自主、自我地进行自由表达。作为老师,要帮助孩子破除障碍,建立轻松自由表达的心理状态。比如,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观照一下自己;感受一下你的手握笔时的力度,感觉一下胳膊以及双肩是否放松;画画前,问问自己是否紧张或有什么担心,尽可能地让自己放松下来。
二、对与错
我会告诉我的学生,画画没有对错,或者要学会将错就错。但是,将错就错并不是乱来,而是你要认真地看、认真地感受,它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的,要真诚地“犯错”。这时,每一笔都由眼睛看到、心理感应到、手去应和,它才会充满生机、充满合理性。这里没有科学的准确,只有你观察以后的心理的准确、感受的准确。
去画生活里那些物品的时候,去专注于眼睛所观看的,去看那个瓶瓶罐罐的弧线是如何转折的,那根衣纹的线条从哪里开始出现,又到哪里消失了,它的表面是怎样的纹理。物体变大或变小了没关系,胖了瘦了没关系,但该有的部件一定要有,不能“缺斤少兩”,不要放过蛛丝马迹。
当儿童全力以赴,心随手运时,会“犯错”,但这种“犯错”是儿童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看到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三、创造
创造是个伪命题。创造很多时候其实来源于人的视觉经验和记忆,或者来源于老师引导的一种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是成人总结出来的认知方式,只是把常规的视觉经验打破,看上去特别而已。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或多种认知的办法,如替换、嫁接、借形想象、仿生运用等,但这些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创造,无法实现心灵的开启和内在的自觉。同时,大多数所谓创造性的课程,普遍注重儿童头脑的训练,注重如何想,而忽略视觉与心灵的沟通。
我认为只有打通视觉感受与心灵的关系,才可能有望实现创造。因为基于每一个人的视觉感受与心灵产生碰撞时,心与物的对应所产生的偏差、变化、联想都不可知,都可能生发出儿童自身性灵的创造力。
创造如何教?创造本不能教,教出来的也谈不上是创造。但我们可以引导儿童感受,启发儿童观看。视觉带给人心理的反映,启发创作不断进行下去。这便是我们所说的“生发”,没有范本,没有预设,不知所以而慢慢生成。前提是,一个人面对画布时,真正地把心安在其中,才会产生不断创造的能力,所以状态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像”与“不像”
像和不像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这如同我们每个人的口味,有人喜欢甜,有人喜欢辣。孩子们也一样,画画时,有的表现粗犷,有的细腻写实,这些都相互不可替代,都应该得到尊重。只是“像”更容易被理解和认同,“不像”更难以评价。我更愿意鼓励孩子的不同差异,找到自己闪光的地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刻在面临抽象的事物,经过感受而做出判断。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块桌布、一件衣服的颜色,听到一种鸟的叫声、一首音乐,我们看不懂也听不懂其内容,但却能做出判断。这都源于我们的直觉和感受,而直觉和感受并非仅仅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而是早已在自然的倾诉、生活的甘苦、交游的人情中传达给我们了。
儿童的绘画不是画像,而是画美,画得自由自在,画得有儿童的趣味,这是非常重要的。美要建立在情感“真”的基础上,真实的、真诚的心态,还要引导孩子立足于感受,去感受那些柔软、坚硬、细致、美丽、高贵……是眼睛看到、心里感到、手对应到,一切自然而然,才是最好的。画画就是要“胡画”,没有“正经”,让孩子大胆地表达。一切创造源于对固有规范的“破坏”。破坏是孩子的天性,那里有他们自由的世界,应该得到鼓励。
五、引导与鼓励
孩子们的直觉——世界本就如此。干预越小,人直觉发挥的力量越大。实际上老师能教的甚少,而调整一个孩子的状态、激发兴趣、引导观看的视角和多种可能是最重要的。
引导孩子的整体感觉——用笔力量的大小、感受材料的特性、调整身心的状态,这看似画画之外的“非技法”,恰恰对于画画至关重要。它能够促使孩子去根据自己的感受探索。模仿和追求一种绘画效果,往往离绘画的本质更远。
当孩子说不会画的时候,一定有一个成人给的“标准答案”在作怪。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孩子破坏、改造,将错就错,破除障碍。让孩子专注外界传递给自己的感受——那些柔软与尖锐、苦涩与美好,并沉浸其中,专注于当下所带来的美的心境和体验,陶冶情感,不拘泥于表面的结果,便是艺术对于儿童最好的陪伴。
作者简介:丁海斌,艺术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