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办”遗存的抗战时期铜质证章

2021-12-09沈天鹰董源格

理财·收藏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洛阳

沈天鹰 董源格

在洛阳市老城区南关贴廓巷中段,有一座清道光年间(1821—1850)洛阳富商庄氏所建的大宅院。院子坐南朝北、三进三出,互相连通,青砖红柱,古色古香,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从1938年初冬到1942年春的近3年半时间里,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设在国统区洛阳的公开办事机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驻洛办事处(以下简称“洛办”)的所在地(图1)。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果,广泛动员民众,争取国民党上层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并投身抗战,先后在南京、重庆、上海、西安、武汉等14个城市公开设立了八路军驻各地的办事(或通讯)机构。1938年春华北沦陷后,日军又相继侵占了豫北和晋南。洛阳为豫西重镇,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此时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由郑州迁至洛阳,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在洛阳设立八路军办事处。

1938年7月,中共中央在延安著手洛办的筹备工作。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委派统战部负责人刘向三同志担任办事处处长,并向他亲自布置工作任务:一是发动群众,为开展武装斗争做准备;二是积极开展国民党上层的统战工作;三是协助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同年10月,八路军驻洛通讯处成立。不久,通讯处升为办事处。洛办实际工作重心主要为开展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以及交通联络和人员护送工作。在此期间,毛泽东亲自发来电报部署指导工作,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徐海东等也先后亲临洛办指导工作。特别是刘少奇同志先后3次来到洛办,并重点开展了对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统战工作,就国共双方军队协同作战,共同保卫洛阳、西安,减少军事摩擦,释放我军被俘人员等许多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解决。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共关系不断恶化,洛办已无法继续开展工作,经请示党中央批准,工作人员于 1942年2月撤离洛阳返回延安。至此,洛办终结了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1975年4月,洛阳博物馆工作人员对位于老城区贴廓巷 35号的洛办旧址(图2)进行调查,在南关派出所征集到一批洛办遗存物,包括军用工具、枪械部件和各种证章等。经调查,这是1971年7月洛阳大旱,当地居民对洛办后院水井进行淘挖时意外发现的。9月,文物部门对洛办旧址与水井(图3)进行全面清理,共发现抗战文物120余件,其中证章60枚。经文物部门考证和鉴定,其中一级品8件,三级品1件。

证章是各种奖励类、纪念类、凭证类、标志类徽章的统称,多由铜、铁、合金制作而成。金属质地的证章,可分为勋章、奖章、纪念章、像章、国徽、党徽、校徽、厂徽、帽徽等数十种。洛办遗存的证章,皆系铜质凭证类证章,以证明佩戴者所属单位、职务等身份。此类证章在当时广为流行,从政府、军队到学校、社团,几乎无所不用。基本以铜材制作,可批量生产,做工较精细,不易生锈、损坏,且不易仿造。洛办遗存的这批证章,归纳为45种,分属43个单位,其中部分证章(主要是军队)的正面或背面标有启用时间,最早的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最晚的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而洛办的起止时间为1938年10月至 1942年2月,即证章的使用时间绝大部分在洛办存在的时间内。

日本全面侵华不久,华北、华中大部分地区沦陷,西北和西南是抗战大后方,洛阳正处于华北、华中沦陷区与两个大后方之间。对中共而言,洛办是连接延安与华北、华中根据地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枢纽,且与豫东、皖北、鄂北等地存在情报关系;对国民党来说,洛阳既是西北和西南大后方的前沿阵地,也是靠近华北和华中前线的后方基地。从这些证章所属单位的分布情况来看,多数在豫、陕、晋、冀、鲁、皖、鄂,亦即河南及周边省份,少数在桂、湘、北平等较远地区,基本反映了洛办开展工作和人员往来的地域范围。据不完全的资料统计,途经洛办的我党、我军人员约70批、1400 余人。另外,河南地下党向各抗日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党员、青年,他们往来于国统区与解放区之间,其中许多人员需要由洛办换装(更换不同的身份)。

综合当时形势、洛办的位置及工作任务,就基本厘清了如此数量和种类之多的证章留存于当年洛办的主要原因。现将部分珍贵证章记述于后:

第十八集团军证章(图4、图5)

2枚,直径均为3厘米,证章版式略有不同。1937年8月22日,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此证章系第十八集团军总部所属单位人员佩戴,洛办归属总部领导,工作人员来往频繁,留存下此证章。

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证章(图6)

直径3.1 厘米。1938年10月,第十八集团军驻豫通讯处设立。次年1月,改名为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系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设在国统区洛阳的公开合法机构,下设秘书科、交通科、机要室、电台室、警卫排等。直至 1942 年2 月撤离,曾先后有100余人在办事处工作。洛办规定,所有官兵外出时须服装整齐、佩戴证章、严肃军纪,以免国民党军宪借故滋生事端。

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证章(图7)

直径3.3 厘米。1937年9月,驻西安的“红军联络处”奉命先后改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和“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领取、采购、转运军用物资。陕办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破坏活动,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成为出入延安的重要门户和桥梁。陕办和洛办有着密切的工作关系。此证章是人员调动时遗存在洛办的。

抗大五期第一分校毕业证章(图8)

直径3.3 厘米。“抗大”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的简称,1937 年初由“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改名而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规定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1938年12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晋东南成立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1939年9月18日,抗大第五期(即一分校第一期)在山西省壶关县神郊大庙举行了毕业典礼,毕业学员共计 3200 多人。1939年11月,分校奉命转移,次年1月抵达山东。这枚证章证实了洛办与山西、山东方面存在的交通联系。

朝鲜义勇队证章(图9)

直径2.8 厘米。1938年10月,经国民政府批准,流亡在华的朝鲜民族革命党、朝鲜民族解放同盟等共同在汉口组建了朝鲜义勇队,隶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朝鲜义勇队积极参加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队中有很多中共党员。1938年底,朝鲜义勇队第二支队二分队移驻洛阳,队员中的中共党员组织关系也转到了洛办。国共关系紧张时,洛办常以朝鲜义勇队的名义转送过往人员。1941年9月,洛办20多名工作人员在朝鲜义勇队的掩护下安全撤回总部。

东北救亡总会证章(图10、图11)

2枚,直径均为3.1厘米,证章版式略有不同。东北救亡总会,简称“东总”,1937年6月20日在北平成立。“东总”实际上是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周恩来同志关怀、领导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组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高举抗日救亡旗帜,吸收各界代表人物和东北流亡同胞,并邀请东北抗联加入。“东总”在洛阳设有分会,个别会员曾一度编入洛办工作。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抗敌宣传队证章(图12)

直径3.1厘米。军事委员会是国民政府最高军事统率机关。1938 年1月,军事委员会成立政治部,周恩来代表中共出任副部长。4月,以郭沫若为厅长的第三厅成立,主管抗日宣传动员工作。8月,在武昌宣布成立10个抗敌演剧队、4 个抗敌宣传队和1 个孩子剧团。这些文艺团体,名称上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头衔,但实际上是由中共领导的以宣传、演出方式进行抗日宣传的文艺团体。尽管许多团体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摧残,但仍坚持到了抗战胜利。其中,第十队与第四队先后于1939年和1941 年来到洛阳,第四队部分队员曾编入洛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文化工作委员会证章(图13)

直径3.2 厘米。1938年10月,由中共长江局周恩来、董必武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协商,在湖北樊城建立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主要成员有胡绳、臧克家、陈北欧、孟宪章、李伯余等共产党员。臧克家曾说:“整个五战区的文化工作,全在共产党和进步分子的领导和影响下,甚为活跃。”大批沦陷区的热血青年纷纷投入五战区的文化抗战中,一度聚集了千余名流亡青年。1939年初,国民党加紧反共,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被勒令解散,公开的共产党人被迫撤离。這枚证章是洛办转移进步青年时留下的。

陇海铁路工会证章(图14)

直径3.3厘米。陇海铁路工会,是富有革命传统的组织,早在1921年11月5日,“洛阳陇海路同人俱乐部”(即工会组织)就已正式成立。1921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人发起陇海铁路大罢工,并取得胜利。1939年1月,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秘密经洛阳到确山竹沟组建中共中央中原局,离开前曾向陇海铁路洛阳总支部要了5名党员做机要工作。刘少奇此行是以“八路军上校”身份秘密前往,这枚证章应是陇海铁路工会党员在洛办换装后留下的。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晋豫区办事处证章(图15、图16)

边长2厘米。此证章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晋豫区办事处所有。1937年底,国际友人埃德加·斯诺(美国)、路易·艾黎(新西兰)与爱国民主人士刘湛恩、胡愈之等人在上海发起工业合作运动支援中国抗战。1938年8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以下简称“工合”)在汉口成立,属半官方组织,孔祥熙任理事长,路易·艾黎任技术顾问。1940年7月,“工合”晋豫区办事处在洛阳成立。“工合”是与洛办关系最为密切的外围组织,在山西和豫西设有许多事务所。路易·艾黎曾3次到过洛办,协助向华北前线的八路军转运物资、弹药和钱款。这枚证章是洛办与“工合”紧密团结、共同抗日的历史见证。

暹华日报证章(图17)

直径3 厘米。《暹华日报》由泰国进步华侨萧佛成和陈景华于1907年在曼谷创办,包括华文版和暹罗文版。华文版由萧佛成任主编。《暹华日报》一方面积极宣传进步思想,一方面又致力于改善暹罗(泰国)华侨的境遇,在当地影响较大。这枚暹华日报证章,之所以遗留在洛办,有两种可能:一是暹华日报记者通过洛办往来于抗日前线之间采访;二是暹华日报工作人员回国参战,在洛办换发军装后遗留下来的。这是广大爱国华侨关心、支持祖国抗战的重要证物。

舞阳自卫日报社证章(图18)

直径3.3 厘米。舞阳日报社是全面抗战期间,由中共地下党领导的进步青年建立的文化宣传组织。该社从不同角度报道抗战消息,宣传抗日主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贡献。

河南十一区剧团证章(图19)

直径3.1 厘米。河南十一区剧团,全称“河南第十一区抗战话剧团”,是由 19 名青年在河南第十一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所在地陕县(今三门峡市陕州区)建立的。日军全面侵华后,举国上下要求团结抗战,中原大地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广大爱国青年组织剧团宣传队,上街下乡宣传抗日主张,激励团结抗战。河南第十一区抗战话剧团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他们曾演出《黄花曲》,引起巨大反响。

国立艺专证章(图20)

边长3.5厘米。1928年,在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倡导下,以林风眠为校长,在杭州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29 年,改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8 年,国立杭州艺专与北平艺专合并,成立了新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简称“国立艺专”,校址暂设于湖南沅陵。1939年至1942年,国立艺专几经辗转,由贵阳、昆明、四川迁至重庆。这枚证章应是国立艺专学员途经洛办奔赴延安途中遗留下来的。

保定私立育德中学校证章(图21)

直径3厘米。保定私立育德中学,位于河北保定。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陈幼云等13名中国同盟会会员组建而成。辛亥革命前夕,河北省同盟会以学校为总机关,吸收各界进步青年入会,积极开展反清活动。1921年,共产党人邓中夏在学校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建立中国共产党保定育德中学支部。作为保定党组织的发祥地和领导中心,育德中学为革命输送了大批人才,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枚证章是该校学生经洛办时留下的。

北仓女中证章(图22)

边长3.2 厘米。北仓女中原名“河南私立第一女子中学”,1921 年,由近代教育家张中孚等人联合创办于开封。1930 年,改名为“河南私立北仓女子中学”。日寇侵占开封后,北仓女中先后迁至南阳、内乡、镇平等地。学校受五四运动思想影响,以“输入新文化、改良社会、教育家庭”为宗旨,实行开放、民主的管理模式,在进步教师指引下,组织秘密读书会,学习马列著作和革命理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北仓女中支部。1935 年以后,陆续到延安、竹沟参加革命的北仓女中学生达 100 余人。这枚校徽正是该校学生通过洛办前往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战的有力佐证。

伊川吕小证章(图23)

顶边长2.6 厘米,腰长4厘米。伊川吕小是“伊川吕店完全小学”的简称。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共党员张思贤任校长。1938 年前后,中共豫西特委在该校举办“党训班”“游击战干训班”,教员多毕业于延安抗大和陕北公学。作为红色据点,伊川吕小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学生,为各根据地输送了许多抗日骨干力量。

伊川县第五区教职员证章(图24)

直径3.1 厘米。1937年9月,中共豫西特委组建了伊川县委,开办教师训练班,豫西特委书记吴芝圃亲自为学员作报告,努力壮大当地党组织。洛办建立后,伊川党组织通过洛办向各个抗日根据地输送了许多青年党员和进步学生。

伊川县师证章(图25)

顶边长3 厘米,腰长3.4 厘米。遗存洛办的系列证章中,有3枚是属于伊川县的,即伊川吕小证章、伊川县第五区教职员证章和伊川县师证章,充分展现了伊川党组织为根据地输送进步青年的积极成效。

洛阳县建筑业工会会员证章(图26)

直径3.2厘米。民国时期的洛阳县《县章通则》中规定:“凡在本区域内经营本业者,均应为本会会员,推派代表出席本会,称为会员代表。”各行业工会会员由政府备案,既有效地控制了会员的来源,以免有奸商混杂,影响工会声誉,又加强了对地方商业的控制。这枚证章曾起到过掩护洛办人员往来的作用。

洛阳干粉公会证章(图27)

直径2.6厘米。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禁止国统区的青年到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参加八路军或新四军,为防止国民党的检查,洛办要求新到的参军人员,把证明以前身份的物品留下。现遗存的洛阳干粉公会证章共有9枚,是遗存证章中单种最多的,同时说明洛阳干粉公会曾有多人经过洛办前往根据地。

洛辦从成立至撤离,前后历时3年多,是全国坚持时间最长的办事处之一,被誉为“红色枢纽”“抗战前哨”。除以上所列,另有军事委员会伤兵慰问组证章、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证章、军政部第一六一后方医院证章、陆军机械化学校毕业证章、河南省农业改进所证章、河南邮区职员证章、安徽省政府来宾证章、北平文声社出入证章等来自不同系统和单位的证章,其相关背景和流传细节仍需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洛阳
《洛阳十三朝之唐朝·洛阳十三朝之后晋·洛阳十三朝之三国》
呵,洛阳铲
古今经纬上的洛阳(下)
观书法展有记
硬脖子的洛阳令
“洛阳不翻”唇齿留香
第34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圆满收官
洛阳新出土《姚异墓志》考释
类比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