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价值的变革

2021-12-09

关键词:人工智能价值人类

孙 婧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人工智能作为极具颠覆性的新兴技术正引领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它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使学校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相继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与正在完善的《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等文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并通过的成果文件《北京共识》,均全面体现了国内与国际社会在顶层设计上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理应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层面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到底对学校教学实践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些影响引发了怎样的教学价值的转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中的人工智能是指是由计算机、脑科学、哲学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该学科旨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和延伸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及技术,这些方法、技术将借助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等智能载体应用于社会生产中。

一、“人工智能+教学”的已有研究

近年来,学者们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过程中所凸显的问题展开众多研究,本文将从理念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师角色、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评述。

(一)理念与目标

学者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学理念应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丰富教育的育人价值。由于对人工智能缺乏全面的了解,人们会深受“技术崇拜论”的影响,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导致在教学中过分注重技术理性,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的育人价值①,因此,有学者呼吁应改变技术理性主导下重器轻人的教学偏差,明确教学要培养具有多维能力之人的教学理念②。

人工智能时代应确立哪些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何种能力,国内外学者和机构都进行过论述。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应从简单的知识传递转向多元能力发展,包括创造精神、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③。也有学者提出智能时代应培养4C能力,即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④。王竹立提出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选择知识以及对知识“零存整取”的能力是智能时代最为关键的能力⑤。加拿大学者乔治·西门斯提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智能时代建立联结的能力至关重要。深度学习研究领域的多位学者与机构均认为智能时代应着重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即使用先前所学知识来支持学习新知识或在相关文化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⑥。

(二)教学内容

学者们围绕知识的生产和分类进行了论述,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固化的知识将减少,利用智能技术或终端生成的知识属于理性知识。乔治·西门斯认为知识可划分为硬知识和软知识,智能技术使知识的半衰期从10年缩减至18个月,软知识在固化前则已被修改或替代,导致硬知识减少,软知识增多⑦。Mayer将知识分为事实、概念、程序、策略、信念五类,深度学习的过程包括建立这五种知识的相关网络⑧。王竹立将知识划分为三级结构,分别来源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联想,并认为从知识结构来看,计算机和物理网络目前主要以来源于理性认识的知识为主,不具备完整的一级结构知识,更不具备三级结构知识⑨。

学者们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来源更加多样和精准等新特征,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内容应从单一、标准走向多元。有学者指出,现有的以学科为中心进行设计的教学内容人为地割裂了知识的整体性,人工智能时代学习者不仅需要独立的学科知识,还要获得跨学科的、成系统的知识,以满足学习者全面发展的需求⑩;教学内容必须打破传统上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的选择和组织模式,通过课程统整、项目学习、活动课程等方式弱化知识之间的边界,以问题或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获得关键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角色

人工智能时代,在技术的参与下,传统教师的“传道、授业”功能几乎可以完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教师角色是否会消失?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围绕如何加强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合作,以及如何发挥教师独有的育人功能等主题展开研究。

首先,教师要增强人机合作意识,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挥各自优势。教师与人工智能要实现优势互补,人工智能可以将教师从繁琐、机械、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教师有价值的工具和伙伴。教师要有运用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具备新的数字技能,以更有意义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即具备人—机协调能力。

其次,教师要发挥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独特育人作用。《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报告指出,教师应做人工智能无法完成的工作,如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等,教授学习者获得那些可能不会被机器取代的技能和能力。项贤明提出,道德、情感等是人工智能难以超越人类的关键特质,教师要具备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哲学与审美素养、基于批判性式思维的创新素养等。苏令银认为,教师具有的指令性“指导”角色将逐渐削弱直至消失,承担的“教育”角色(诸如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情感感化、信念确立、德行养成等)将会凸显。刘德建认为,教师的专业性不再体现在知识上,而是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的陪伴、个性的尊重、潜能的挖掘等更加人文的层面,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评价

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之一的人工智能为教育教学评价带来深刻变化,然而,这种教学评价看重的是能够以数据表现的标准化能力或素养,而不重视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将受过教育的人用一组统计数据来表示,人被当作可以被计算的物体来对待,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被缩减了。鉴于此,学者们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评价应更关注个体特征与差异化发展、更关注个体知识运用和创新的能力,形成兼顾结果与过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另外,也有学者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留痕和无可篡改性,可以全面呈现学习者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成绩单,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评价报告,从而完善教学评价。

目前围绕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学者们提出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构想,并关注到人工智能将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冲击。然而,已有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讨论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鲜少有研究对人工智能的本质进行剖析,进而探讨其对教学价值的影响,即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无疑,“人工智能+教学”的已有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审视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价值的转变。

二、人工智能时代对学校教学的主要影响

1956年约翰·麦卡锡在达特茅斯会议中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考过程和模拟行为,旨在探索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进入了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的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自动化、国防安全、教育教学、能源电力等众多领域,并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点。至此,学界认为人类社会开始迈向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社会发生了多层面的转变,也延及教育教学领域,对学校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工智能时代将带来教学空间的改变。近年来,以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基础,各级各类学校纷纷筹建智慧教室,打造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空间而形成的一种教学形态,它能够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智能监测、分析和智能决策,利用信息与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师精准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在智慧课堂营造的智慧教学环境中,纸笔等介质被各种电子设备(如电子书包和电子白板等)所取代,集成可穿戴设备、全息成像、智能传感器、机器人助教、智能图书馆等构成智慧课堂的重要元素。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提出了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等要求。

人工智能时代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学习方式变革创造了条件,泛在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泛在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所需信息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课堂、学校的边界,学生可利用正式与非正式的课程学习资源根据自身需求主动学习。人工智能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化。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学习程度与偏好进行诊断与评估,精准推送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并能实时优化其学习策略。如学生在智能终端上利用智能学习软件进行学习,现有的智能学习软件能利用智能算法快速检测学习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为学习者量身定做最适合的课程,同时能智能追踪学习的全过程,并为学习者定制个性化的测试题。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式的改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单向学习为开放式学习,变标准化学习为个性化学习。

人工智能时代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定位。2018年11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中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其中之一即智能教师助理替代教师日常工作中重复、单调的工作,留给教师更多时间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2019年联合国发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报告也提出构建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师共存的“双教师模式”。人工智能可以承担教师的部分教学任务,如传授固定知识、批改作业等,让教师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专注于培养学生的高层次能力和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在教学实践中,已有智能机器人进入大中小学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过程,并承担起一些工作职责。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介入也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内容和模式。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因此传授知识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师生可以平等对话、共同探讨进而生成新知识。此外,教师将拥有更多富余时间在课下与学生相处、交流沟通,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师生关系将更为平等。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特殊要素进入学校教学领域,给教学带来形式、内容、方法、空间等巨大改变,尤其是对教学的两大主体,人工智能将逐步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些改变激发我们审思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价值。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价值的变革

如果说在农业时代与工业时代人类生产技术的发展还处于“无智能”或“前智能”阶段的话,那么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之高级阶段的今天,技术的发展就进入到了“智能”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即“人工智能”的出现。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农业与工业时代及信息化的早期阶段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智能互动,开始出现于人与人工智能机器之间,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可以说,人工智能推动了人对自身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引发了教学价值的变革。

(一)人工智能推动人对自身认识的深化

人工智能是一种仿造人脑的结构机制,人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使“类人脑”机器拥有理性智能,能模拟人脑进行逻辑判断并按照最优化处理逻辑去思考。这种技术的发展既让人的主体性地位受到挑战,同时也推进了人对自身认识的深化。

1.人的主体性地位受到挑战

随着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狂飙突进,人的理性的作用被不断放大。在此境遇中,人的主体性地位也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似乎具备无限的认知能力,可以依托自身认识来把握无限的世界。从笛卡尔的“我思”、莱布尼茨的“知觉单子”到康德的“统摄主体”、费希特设定非我的“自我”,人的主体性地位似乎达到了巅峰。费希特甚至断言,“人类的世俗生活的目的,就是人类在这种生活中自由地、合乎理性地建立自己的一切关系”。可见,哲学家们认为可以通过自身的思想认识一切事物,进而获得绝对真理。经由这种乐观的理性主义的洗练,人们形成了这种意识:理性是人的本质,人可以借助理性打造“方舟”从“此在”抵达“彼岸”。于是,人逐渐从自然、神性的挟持中突围而出,愈益凸显自身的能动性,甚至借助理性试图获得对世界的掌控。从培根的“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再到萨特的“人是自我选择的存在物”,概莫能外。可以说,运用科学技术成果提升人类的理性思维、增加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一直是人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是这种思考和努力的进一步体现,它是一种人类放大自身理性能力的高阶工具,不仅提高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加了人对自然的支配能力,对于提升人类主体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人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把人带入异化的更高级阶段,“一种不能在它的劳动过后把自身确定和实现为永恒主体的生活的空虚”。因为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人类智能,而当人工智能的作用被特别凸显,人的要素就会从整全经验中淡出,“所有事物的无感受之客体”倾向也会在实践中蔓延,从而让人的能动性被弱化,也让人的主体性地位被消解。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表面浸透的合理性,却极有可能在实践活动中导致“人的全面异化”。

2.人对自身本质的进一步认识

面对主体性地位的不再稳固,人必然会重新思考自身的本质,即:“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我们对人的思考应该从本体论意义上出发,即回到原点。首先,肯定人的理性的价值。理性是科学技术变革的潜在动力,既推动社会的发展,亦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理性实现了自由,而自由恰恰是主体的存在。”Alpha 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之后,人们不禁担忧:人类会不会终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尽管人工智能在逻辑思维等理性领域可能已经超过了人类的极限,甚至似乎可以覆盖人的理性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理性价值消失。事实上,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它表征的都是人类某种理性的延伸,是一种工具理性的物质化,而促进人类发展的理性具有多重内核,还包括实践理性、交往理性、生态理性等。换言之,“当理性是实践理性、交往理性、生态理性等合理形态时,当把工具理性置于正确的位置合理地应用时,理性就会是‘属人的’生活方式的‘原动力’”。显然,人工智能不具备多重理性能力,而这也让人的本质和价值得以凸显。其次,认识人的感性的独属。目前,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感官的模拟仍处于机械化阶段,还无法产生完整的人类知觉和情感。“如果心当真是一台计算机,它的运算必须用语法来定义,然而,意识、思想、感情、情绪以及心理的所有其他特征远非语法所能包容。不管计算机的模拟能力有多强,按照定义,它也不能复制那些特征。”这种极为强大的逻辑运算能力与较为低劣的自主行动能力之间的冲突被称为“莫拉维克悖论”(Moravec’s Paradox)。在此意义上,人类的整体智能在感性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普适的标准和限度。换言之,人始终是人工智能的价值尺度。最后,确立人的本质在实践。在马克思看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换言之,人的本质是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确证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人在实践活动中会做出选择和实现自由意志,这也让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人工智能则是按照固有程序进行选择并作出行动,精确而机械地执行逻辑运算指令。它虽然复制并强化了人的大脑的部分能力和局部功能,但执行的是人类指令且不会考虑社会意义和价值,无法进行真正的实践活动。以此观之,人工智能根本无法完全模拟并超越人类,更无法消解的人的价值。可以说,人的价值不仅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被真正消解,反而会被进一步明确和强化。

(二)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价值的转变

随着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发展对人自身认识的深化,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学价值应有怎样的转变,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要界定什么是教学价值,首先要回答什么是价值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学界从未停止对价值这一概念的探讨和辨析,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给出了许多定义和阐释。价值的“关系说”是目前学界较为主流的观点,它同时强调了人的需求和事物的属性,并考虑了实现价值的手段和方式以及实施效果等。因此,在给教学价值下定义时也应从价值的“关系说”这一角度去考虑。我国教育学者们也曾对教学价值下过定义。叶澜提出教学价值是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是研究教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王本陆认为,教学价值问题是学校教学的目的追求和行为规范问题,包括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目标、教学伦理原则、教学评价标准等问题。可见,教育学者们在界定教学价值时也都遵循了“关系说”这一逻辑起点,既强调了育人目标,也关注实现育人目标的方法和评价标准等问题。本文中的教学价值主要指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以及实现育人价值的方法,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价值转变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发挥人的优势,从而促使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自身的价值。本文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

1.建立培养“人类独有能力”和“人工智能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

康德认为,“理性是寻求知识的最高的统一的综合能力”。人类理性的发展让知识不断增量、技术不断革新,从而研发出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随着人工智能表现出越来越强大的能力,其在某些重要领域——模式识别、语言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开始占据优势,甚至愈益表现出超越人类的趋势。长此以往,人类的本体价值将会丧失,从而陷入盲目的工具理性崇拜中,臣服于人工智能的“万能性”,依赖智能机器而生活,变得懒惰、丧失思考的意识和能力,甚至走向享乐主义。已有众多学者表示担忧:人工智能是否会终结人类的理性思维,人类是否终将被机器替代?无疑,这应是重构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目标时应首要考虑的问题。

尽管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已超越人类的能力,但我们依然具有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优势,如人的创新、批判、审美与共情等素养。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学目标应着眼于发挥人类的优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类独有能力”和“人工智能能力”。其一,“人类独有能力”是指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协作性沟通、审美性素养等。事实上,人工智能的一切能力都是人类赋予的,是对人类某些能力的放大和延伸,但并没有完全覆盖人类的所有能力;目前来看,人类独有能力是人工智能无法拥有的。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学目标应适当调整重心,从关注人的语言和逻辑能力向培养创新和审美等方面转移,即增强对人类独有能力的培养。其二,“人工智能能力”是指强化过的人类理性思维能力,它是对人类思维局限的补充和完善,如深度学习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等。相较而言,一般的人类理性思维是片面的、有限度的、呈线性发展的,而人工智能能力更为全面、发散,能够基于各基础学科知识的支持,综合判断并解决复杂的理性问题,如在医学成像领域引入人工智能,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快速地完成健康检查,还可以帮助影像医生提升读片效率,降低误诊概率并通过提示可能的副作用来辅助诊断。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惊人,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消解人类对自身能力的信任,为了避免这一点,人类需要反向学习人工智能能力。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学目标的重心将会有所调整,即建立培养“人类独有能力”和“人工智能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对人类独有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人们寻回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对人工智能能力的培养则有助于人们适应人工智能催生出的新型生活样态及处理可能出现的种种新问题。

2.建构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特征的多元教学内容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更新迭代、技能的改进变革会不断加速,这会逐渐消解现有的确定的知识和通用的技能,让人处于不断变动的生活境遇之中。换言之,人若是仅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无法以之为基础进行联结、迁移和创造,则将很快被社会淘汰。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隐藏着巨大的技术和伦理风险,如开发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不均衡,在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产生智能鸿沟,人工智能的伦理缺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思考研发人工智能的初衷是什么,即回到原点审视人工智能的价值和意义。人永远是技术的原点,也就是说,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哪个阶段、何种程度,都应为人的发展服务,为创建公平、和谐而多元的社会服务。鉴于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内容不能停滞于对基础知识的传递、基本技能的训练,而要进行适切的调整,即建构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特征的由概念、方法和价值三维度知识组成的多元教学内容。

概念性知识主要指各学科中的基本观点、原理、事实等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对人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形成初步的认识,是培养学生形成高阶素养的基础和前提。与传统教学内容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时代所要求的概念性知识应是围绕人和人工智能进行搭建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活而存在的,例如,教学内容应包括人的价值和优势、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等。方法性知识是指有关获取、鉴别、迁移、存取、连接和建构知识的方法等内容,旨在让学生学会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和促进自身良序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形成高阶素养的方式和途径。在人工智能时代,算法必然促进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效率,知识的增量必然远超当下。在这种情形下,教学内容应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合理获取、鉴别和建构知识的方法,如可以进行深度学习,并向人工智能反向学习,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能力等。与此同时,学生获取教学内容的途径将由书本、课堂和图书馆扩展到网络、媒体和人工智能。因此,网络信息检索、批判性思维养成、数据分析、多媒体产品创作等也应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价值性知识是有关意义、思想、情感、态度与道德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对人的存在和时代境遇形成较为完整的伦理认识,是高阶素养的内涵和表现,如自我价值的重建、人工智能的价值和问题、人工智能伦理的缺失和建构、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和风险等。相较于概念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可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人类独有能力,凸显人的定位和价值。当然,人工智能时代教学内容的更新是侧重点的转移,而非放弃对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3.塑造“师-机-生”三维师生关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基于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学习程序不断涌现,不仅为学习者创造了泛在学习的环境,也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与此同时,人机协同教学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学者认为,人机协同教学已跨过AI代理(替代教师的重复性工作)阶段,进入AI助手(教师增强AI自动化处理)阶段;在可见的未来,人机协同教学将会迈入AI教师(AI增强教师创新)和AI伙伴(二者相互社会性增强)阶段。这意味着教师的角色和定位将发生极大的转变,传统师生关系也将面临解体。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学校应推动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即“师-机-生”师生关系。

在新型师生关系中,人工智能扮演着与教师相似的角色,成为“类主体”,并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将基础性教学任务移交给人工智能,如学情分析、学习引导、问题纠正等;自己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高阶素养,如价值判断、审美素养、共情能力等。以是观之,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将人工智能能做的事交给人工智能去处理,将适合教师做的事让教师去处理,而适合人机合作做的事则由人机协同处理。如此,学生可借助智能机器自主学习概念性知识,发展基础能力,如识字、掌握基本运算规则、模仿外语发音等。教师则能更有针对性地发挥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审美情趣等。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志趣等,定制人工智能“私人教师”,真正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由二维转变为三维,人工智能将由工具转变为类主体,三者之间存在互动协同关系。在“师-机-生”三维师生关系中,学生可以像探索者一样开展自主学习,平等地和教师进行对话、研讨,共同创造知识,从而实现自身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我们不仅要警惕教师地位的消解,也要避免教师对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合理地看待并运用人工智能,让“师-机-生”三维师生关系可以稳定运转。

4.实施个性化、多元化的动态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目标指向、框架指标、师生发展等方面,是极为复杂的过程。事实上,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评价教学过程时不能用简单的、实体的和线性的方式,而必须用动态的、复杂的方式,在不同教学关系的维度上,来寻找教学评价框架的内容和指标。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动态多元的方式对实施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但并未获得合适的技术手段的支持。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会愈发凸显、教学方式会更加多样,这会倒逼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即建构出个性化、多元化和动态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人工智能采集监测数据、确定教学评价指标,并建立可量化评估的评价模型。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教学多元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精确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精准调整;他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动态追踪和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效,给予学生个性化诊断。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建构动态性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也可被认为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包含的信息具有去中心化、真实、可追踪和透明等特性。相应地,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学生评价系统能赋予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主体以相应权限,让他们能够进入系统实施评价且实时获得反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的动态化。基于人工智能的学生综合评价系统能够对学生的各项指标进行追踪记录且每一项记录数据具有时间戳,如学业发展、德育发展、心理状况、教师评价等,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既给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携带着未知的技术和伦理风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学的目标、内容、师生关系和评价方式等必然会发生转变。这需要我们认清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教育教学变革做好充足的理论储备。

注释

①徐晔:《从“人工智能+教育”到“教育+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5期;宋灵青、许林:《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与边界——以知识学习为例》,《中国电化教育》2019年第6期。

②马鸿霞、朱德全:《器以载道与学以成人:智能化时代教学价值的逻辑理路》,《中国电化教育》2020第4期。

③王本陆、千京龙、卢亿雷、张春莉:《简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建构》,《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年第4期。

④赵慧勤、王兆雪、张天云:《面向智能时代“4C能力”培养的创客课程设计与开发——基于STEAM理念的实施路径》,《远程教育杂志》2019年第1期。

⑤王竹立:《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5期。

⑥F. Marton and R. Sajlo,“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Outcome as a Function of the Learner’s Conception of the Task,”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vol.46,no.2,1976,pp.115-127;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Education for Life and Work: Developing Transferable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21st Century,”2017年6月20日,https://download.nap.educartdownload.cgi?record_id=13398,2020年7月15日。

⑦王志军、陈丽:《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5期。

⑧孙妍妍、祝智庭:《以深度学习培养21世纪技能——美国〈为了生活和工作的学习:在21世纪发展可迁移的知识与技能〉的启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

⑨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6期。

⑩原昉、乜勇:《智能时代泛在学习的基础和教学支持服务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价值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下一幕,人工智能!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