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人员加速康复体系建设的探讨
2021-12-09何劼田建全汪涛陈安文
何劼,田建全,汪涛,陈安文
随着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全球一体化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日益趋深。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突发安全事故增多、新型传染病疫情防控以及暴力恐怖袭击不断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也为全球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新的课题。因此,多国的军队通过单独或联合行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来解决安全威胁,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根据任务目标不同,分为重大自然灾害及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重大活动“三防”医学救援备勤、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以及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等几大类[1-2]。军队卫勤保障人员作为面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一线主力军,面临任务突发性复杂性强、环境未知、完成任务时间紧迫、事故因素风险持续存在、后勤补给困难重重、待保障人员众多等压力特点,导致其在躯体、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出现应激反应。因此,如何从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支持、团队凝聚力及向心力、自我认同及效能感等多方面给予卫勤保障人员支持,将是行动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卫勤保障人员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全方面的健康则是重要环节,笔者就如何建立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人员加速康复体系进行探讨。
1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前的准备
近十多年来,加速康复外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目的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解决围手术期的各种问题,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3]。加速康复外科的优势在汶川地震的伤病员救援中充分体现,从早期救援、分诊后送、加快手术到心理治疗,全方位的干预措施降低了受害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4]。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一线卫勤保障人员的健康受到高温、高寒、体力透支、心理高压、水电解质紊乱等全方位挑战,影响其战斗力可持续生成。因此,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解决非战争军事行动围任务期的卫勤保障人员健康问题,提高其可持续作战能力,减少非战斗减员,具有重要作用。
1.1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预案的拟定及完善
为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我国于2006年1月发布并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年11月,《军队处置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颁布并实施,成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纲领性文件。2007年11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提供法律支持。结合我军卫勤工作实际,为提高卫勤保障快速反应和有效保障能力,原总后勤部依据国家和军队相关法律法规拟制了《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卫勤保障应急预案》,从分级、分类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2]。作为部队进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的行动准则,该预案在维护人民生命、国家和军队安全稳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各级卫勤机构设置和承担任务有了较大改变,后期应充分应用卫勤理论专业知识,系统有效整合各级卫勤力量,结合新形势进行超前任务想定,不断完善卫勤保障预案内容。另外,应在预案内纳入卫勤保障力量的医学防护、应急救援等措施规则,避免无谓减员。
1.2 卫勤保障人员的平时卫勤保障训练及演练
1.2.1 实战卫勤训练 为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实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必须在平时的卫勤保障训练演练中做到“战时怎么用,平时怎么练”。训演练前,应根据不同任务进行充分想定,编制预案,避免为训而训、以演代训。训练和演练过程中,根据天气、作业环境、实际任务不同随时做好保障任务,切实提高卫勤保障指挥员应急指挥能力和作战员规范化操作能力。比如在新冠病毒感染暴发流行早期发生医用口罩短缺问题时,应调动军地力量,充分发挥军队组织能力和地方的便利条件等优势,最短时间集结物资做好一线指战员防护。医护人员进出病房,应严格按照《穿脱衣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避免院内感染。
1.2.2 严格训练管理 2003年非典期间,小汤山医院医务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由中央军委紧急从全军医院抽调组成,这次非战争军事行动完成后,工作人员无一例发生SARS医院感染,其中军队的严格组织管理控制院感措施功不可没[5]。文职人员作为军队工作人员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卫勤保障任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平时训练和演练,需充分调动文职人员参与任务的主观能动性,适应军队严格的组织管理程序,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1.2.3 加强体能储备 卫勤保障人员的健康体魄是进行任务的前提。随着第二版军事训练大纲的颁布实施,以及部队实战化训练要求,体能训练和考核已成为全军指战员最基础的军事训练科目。所以,正确的体能训练也是卫勤保障人员能够适应高强度非战争军事行动保障任务的体能储备前提,不过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训练方法,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2 卫勤保障人员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的调动
突发疫情、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军事演习、反恐等等多样化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给卫勤保障指战员执行任务造成诸多难点:人文地理环境差异、工作场所条件落后、防核化生专业护具不足、后勤补给困难、疲劳和心理应激等等。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应积极解决困难,充分发挥卫勤保障指战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2.1 工作轮换及后送机制
绝大多数卫勤保障对象人数众多,医护人员工作繁重,容易出现超负荷运转。美国海军“舒适”号医院船于2007年赴南美和中美洲进行了5个月的人道主义救援,展开床位250张,治疗98 000例,手术1 100例[6]。我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7”人道主义医学援助,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单日就诊量高达1 796人次[7]。周期长、期望高、需求多的保障任务会造成医护人员工作精准度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引起生理和心理问题。因此应在有限的条件下,及时总结实际情况,根据需求保障人员流量安排恰当的岗位和保障人员数量,并建立有效的轮换机制,保障指战员身心健康,促进战斗力可持续发展。另外,应建立顺畅的后送机制,根据需要将出现状况且短期内难以再次投入任务的指战员进行后送,避免问题加重。
2.2 医学问题
2.2.1 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 在不同的任务环境下,常常会有后勤补给困难的问题,造成任务前方食品种类不齐全,导致卫勤保障人员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引起相关疾病。另外,卫勤保障人员在“三防”任务中通常要着防护服,穿脱不便,加上透气性差,经常出汗较多,却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严重时会造成休克和猝死发生。因此,营养学专业人员应在平时加强营养素全、携带方便、食用便利、口感较好的功能性食物研究。任务执行过程中,卫勤保障人员要及时补充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制剂,避免缺乏症发生。另外,在补充水分方面,需饮用功能性饮料,避免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2.2.2 传染性疾病 任务援助地点的疫源情况会引起卫勤保障人员发生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疟疾等。一项研究显示[8],在2003年抗击非典过程中,北京医护人员感染情况的分析提示,3月2日至5月31日,医护人员因院内感染导致发病的有572例,最多的一天有50例医护人员确诊。在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感染中,截止2月11日,已报道有3 019名医护人员感染[9]。美军在参加伊拉克和伊朗的军事行动中,发现女性、缺乏冲水马桶是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因素,居住环境封闭、工作环境压力、对病原体接触增加也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10]。因此,要在平时卫勤训练中落实感染控制培训制度,提高卫勤保障人员感控意识,加强感控队伍建设,并在出发去任务地点之前及时进行疫源情况调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执行任务的卫勤保障人员发生聚集性感染。
2.2.3 肌肉骨骼损伤 创伤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引起减员的主要影响因素[11]。创伤可以发生在任务中的任何时间,包括工作、训练过程中和休息时间,并且创伤会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在这其中,最常见的是肌肉骨骼创伤,包括骨折、关节扭伤、肌肉韧带受损等等。另外,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引起的颈腰椎劳损和腱鞘炎急性发作的比例也较高。我军通用体能测试项目包括3 000 m长跑、30 m蛇形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男子39岁以下)、曲臂悬垂(女子39岁以下)、俯卧撑(男女40岁以上),旨在全面测量军人的核心肌力与肌耐力、爆发力、灵敏性、有氧耐力等指标,然而在平时的应试性训练过程中,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也不断高企。因此,应在体能训练前进行体适能评估,了解每名官兵的有氧耐力、体脂含量、肌力与肌耐力、柔韧性、爆发力与协调能力,根据能力分级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避免疲劳损伤的发生。另外,必须了解卫勤保障人员发生伤害的疾病谱以及造成这些伤害的机制,制定降低伤害发生率的策略,并进行早期干预以使指战员重返工作岗位。
2.2.4 心理问题干预 由于保障任务、环境、团队凝聚力以及个体因素会导致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人员出现焦虑、恐怖、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心理应激障碍[12]。在保障团队中配备心理学专业人才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解决心理问题对于保护卫勤保障人员心理健康、增强任务适应能力非常重要。在围行动期,可以采用心理知识培训、虚拟现实体验等方式强化卫勤保障人员的抗压能力,在行动期及时了解其出现的心理、家庭等问题并及时干预,行动结束后要对任务进行总结,避免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的发生。另外,利用军地联动等方法手段解决一线官兵家庭困难,增强社会荣誉感也是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有力举措。面对重大任务心理的康复需求可能比生理的来得更早,并持续更长,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明确,应该是卫勤人员加速康复亟需关注的重点。
2.2.5 其他 皮肤直接暴露于外界,因此在执行保障任务过程中,卫勤保障人员经常出现皮肤疾病。在潮湿炎热的环境中,真菌及细菌感染多见,而湿疹样病损常出现在干燥环境中[13]。在需要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大量汗液浸泡皮肤会引起皮损,口罩和护目镜也会引起皮肤压疮。防晒、保湿、保持清洁以及防护贴片等适当的预防性措施对于减少皮肤疾病非常必要。另外,包括表现为腹泻的肠易激综合征也有发生,需要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3 卫勤保障人员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后的康复
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结束后,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并安排参加卫勤保障任务的指战员到军队的疗养中心实施康复疗养,以便能从高负荷的工作中恢复,早日重返平时工作岗位。任务后康复内容应包括进行全面医学体检、营养学评估和营养补充、心理学评估和疏导解决可能存在的PTSD等心理问题、适当的体育运动促进体能恢复、必要的康复治疗促进疾病恢复等。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彰显我军在新时期新阶段应急作战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卫勤保障作为其中重要一环,能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通过人道主义援助提升大国形象。卫勤保障人员是执行卫勤保障任务的主体,建立合适的卫勤官兵加速康复体系对于维护其战斗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