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手术麻醉前后保持不同卧位对产妇血压、心率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2021-12-09柯丹纯黄素华甘艳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卧位胸闷心率

柯丹纯,黄素华,甘艳军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深圳 518105)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upine hypotensive syndrome,SHS)也叫下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孕产妇在妊娠晚期处于仰卧位时,其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或腹主动脉的侧支循环造成压迫,影响其回心血量,进而导致其出现血压下降、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出冷汗、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2]。SHS 是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术中常见的一种情况,若处理不及时可威胁母婴的健康及生命安全[3-4]。本研究选取了近年来在我院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25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麻醉前后使其保持不同卧位对其血压、心率及SHS 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预防此类产妇术中发生低血压、心率过速及SHS 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随机抽取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 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25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具有进行剖宫产手术及腰硬联合麻醉的指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麻 醉 风险分级为Ⅰ级或Ⅱ级;术前血压、心率正常;认知功能良好且病历资料完整;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内分泌系统疾病;有精神病史;存在肝肾功能障碍;术中因发生大出血导致血压降低。将其平均分为A 组(n=125)与B 组(n=125)。A 组产妇的年龄为20 ~40 岁,平均年龄为(27.34±4.18)岁;其孕周为37 ~40 周,平均孕周为(38.52±0.87)周;其中,初产妇有83 例,经产妇有42 例。B 组产妇的年龄为22 ~41 岁,平均年龄为(28.05±4.36)岁;其孕周为37 ~40 周,平均孕周为(38.70±0.93)周;其中,初产妇有84 例,经产妇有41 例。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产妇均进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对其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术前对产妇进行常规访视,询问其病史,了解其孕期是否发生过SHS。为避免术前产妇的情绪出现较大波动,由护理人员用平车接产妇入手术间,协助其平卧于手术床上,并对其实施心理疏导,充分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入室后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并连接心电监护仪,持续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在麻醉前每隔3 min 测量一次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共测量3 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麻醉前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值。在麻醉前让两组产妇均保持仰卧位,麻醉时使其保持左侧卧位。麻醉后迅速为两组产妇调整体位,将A 组产妇的体位调整至仰卧位,将B 组产妇的体位用调节手术床的方法调整至左倾20°~30°卧位。体位调整结束后为两组产妇测量血压和心率,共测量3 次,取其平均值作为麻醉后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值。两组产妇的麻醉方法、麻醉用药、手术方式基本一致,并由同一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完成手术操作。

1.3 观察指标

麻醉前,比较两组产妇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 舒 张 压(diastolic pressure,DBP)、 心 率(heart rate,HR)。麻醉前后,比较A 组产妇的SBP、DBP、HR。麻醉后,比较两组产妇的SBP、DBP、HR。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头晕、出冷汗、胸闷气短及SHS 的发生率。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 评分。新生儿Apgar 评分的总分为10 分,新生儿的评分越高表示其健康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成组t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前两组产妇血压、心率的比较

麻醉前,两组产妇的SBP、DBP、HR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麻醉前两组产妇血压、心率的比较(± s)

表1 麻醉前两组产妇血压、心率的比较(± s)

组别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A 组(n=125) 122.42±11.91 68.16±10.92 89.48±7.92 B 组(n=125) 118.87±10.85 71.37±9.53 90.64±7.68 t 值 1.113 0.155 0.179 P 值 0.267 0.877 0.857

2.2 麻醉前后A 组产妇血压、心率的比较

麻醉后,A 组产妇的SBP 和DBP 均低于麻醉前,HR高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麻醉前后A 组产妇血压、心率的比较(± s)

表2 麻醉前后A 组产妇血压、心率的比较(± s)

时间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麻醉前(n=125) 122.42±11.91 68.16±10.92 89.48±7.92麻醉后(n=125) 80.16±9.27 56.82±7.21 118.35±9.23 t 值 31.307 9.650 26.641 P 值 <0.001 <0.001 <0.001

2.3 麻醉后两组产妇血压、心率的比较

麻醉后,B 组产妇的SBP 和DBP 均高于A 组产妇,HR低于A 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麻醉后两组产妇血压、心率的比较(± s)

表3 麻醉后两组产妇血压、心率的比较(± s)

组别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A 组(n=125) 80.16±9.27 56.82±7.21 118.35±9.23 B 组(n=125) 106.18±10.26 73.23±10.13 88.33±9.22 t 值 21.039 14.756 25.727 P 值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头晕、出冷汗、胸闷气短发生率的比较

B 组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头晕、出冷汗、胸闷气短的发生率均低于A 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头晕、出冷汗、胸闷气短发生率的比较[例(%)]

2.5 两组产妇术中SHS 发生率的比较

A 组产妇术中SHS 的发生率为48.00%(60/125),B组产妇术中SHS 的发生率为3.20%(4/12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5.860,P<0.001)。

2.6 两组产妇新生儿Apgar 评分的比较

A 组产妇平均的新生儿Apgar 评分为(9.04±0.54)分,B 组产妇平均的新生儿Apgar 评分为(9.11±0.60)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SHS 的发生原因是孕产妇的子宫增大,导致其下腔静脉受压(严重时可造成下腔静脉的血流完全阻断),使其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导致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出冷汗、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5]。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术中发生SHS 的风险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进行剖宫产手术需为产妇应用麻醉药物,在麻醉药物的作用下可导致其腹部肌肉松弛,盆腔肌肉、韧带的张力下降,无法发挥支撑子宫的作用,导致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造成严重的压迫,减少回心血量,进而引起SHS[6]。有研究指出,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麻醉后若保持平卧位,其SHS 的发生率可高达80%[7]。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麻醉后,B 组产妇的SBP 和DBP 均高于A 组产妇,HR 低于A组产妇,P<0.05。B 组产妇术中恶心呕吐、头晕、出冷汗、胸闷气短和SHS 的发生率均低于A 组产妇,P<0.05。这说明,对于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来说,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前使其保持常规的仰卧位,在麻醉后使其保持左倾20°~30°卧位能显著预防其术中发生低血压、心率过速及SHS。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麻醉前让产妇取平时感觉舒适且常用的仰卧位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对其造成较大的影响。在麻醉后迅速调节手术床使其保持左倾20°~30°卧位能显著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避免其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可预防其发生SHS。

综上所述,与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前后均使其保持仰卧位相比,在麻醉前使其保持仰卧位、麻醉后迅速调节手术床使其保持左倾20°~30°卧位能有效预防其术中发生低血压、心率过速及SHS。

猜你喜欢

卧位胸闷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躺着就心痛!卧位型心绞痛怎么破
离心率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