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改良的筋膜皮瓣修复术对创伤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12-09周宝林王丽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危象皮瓣筋膜

胡 勇¹,周宝林¹,李 庆²,王丽娟³

(1. 珠海仁和骨伤医院,广东 珠海 519020 ;2. 佛山市南海区仁和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3. 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广东 珠海 519020)

创伤骨科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其接受手术治疗后易发生切口感染[1-2]。以往临床上常采用传统筋膜皮瓣修复术对创伤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改良的筋膜皮瓣修复术在治疗创伤骨科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本文对2019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珠海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80 例创伤骨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用改良的筋膜皮瓣修复术对创伤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9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珠海仁和骨伤医院收治的80 例创伤骨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精神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对治疗的配合度较低。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0 例/ 组)。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7例、13 例;其中年龄最大的70 岁,最小的20 岁,平均年龄(44.23±3.20)岁;其中受伤原因为发生交通意外的患者有20 例,为遭受机械伤害的患者有12 例,为被烧伤的患者有8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8 例、12 例;其中年龄最大的71 岁,最小的21 岁,平均年龄(44.30±3.19)岁;其中受伤原因为发生交通意外的患者有21 例,为遭受机械伤害的患者有12 例,为被烧伤的患者有7 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为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的筋膜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方法是:清除患者创面上坏死的组织及炎性组织,对其创面进行反复冲洗及消毒处理。于其腓骨肌腱后缘取筋膜皮瓣,先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随后以腓动脉肌间隙穿支为蒂做皮瓣。在保证皮瓣血运状况良好的前提下对腓动脉皮支进行夹闭、离断及结扎处理。对腓动脉皮支进行精细游离处理,将皮瓣移植至皮损区域。妥善放置负压引流管,对切口进行缝合及包扎处理。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筋膜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方法是:清除患者创面上坏死的组织及炎性组织,对其创面进行反复冲洗及消毒处理。于其小腿后外侧取筋膜皮瓣,先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随后充分剥离皮瓣。将皮瓣移植至皮损区域,妥善放置负压引流管,并对切口进行缝合及包扎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参照相关标准将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的判定标准制定如下:治疗后,患者的移植皮瓣成活,且无溃疡、感染等情况,其伤口愈合良好。2)血管危象。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血管危象的情况。3)手术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4)移植皮瓣的感觉分级。采用Mackinnon-Dellon 标准将治疗后两组患者移植皮瓣的感觉功能分为S1 级、S2 级、S3 级和S4 级。S1 级:患者的移植皮瓣无感觉;S2 级:患者移植皮瓣的神经分布区出现深痛觉;S3 级:患者移植皮瓣的神经分布区出现触觉、浅痛觉;S4 级:患者移植皮瓣的神经分布区出现触觉、浅痛觉,且二者无重叠感。5)移植皮瓣发生坏死的情况。在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 个月的随访,记录其移植皮瓣坏死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80.00%),治疗后其血管危象的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管危象的发生率(15.00%),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对比(±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n=40) 100.45±16.63 69.79±7.56研究组(n=40) 71.63±14.39 46.36±3.85 t 值 8.288 17.467 P 值 0.000 0.000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移植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的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移植皮瓣感觉功能分级为S4 级患者的占比(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中移植皮瓣感觉功能分级为S4 级患者的占比(57.50%),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移植皮瓣感觉功能分级的对比[例(%)]

2.4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移植皮瓣坏死发生情况的对比

在随访期间,研究组患者移植皮瓣坏死的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患者移植皮瓣坏死的发生率〔15.0%(6/40)〕,χ²=3.914,P=0.048。

3 讨论

创伤骨科疾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缺损[4]。在进行筋膜皮瓣修复术时,需要先对创面进行清理,随后使用皮瓣对创面进行覆盖修复。在取皮瓣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对皮瓣供应区的损伤[5]。在进行传统筋膜皮瓣修复术的过程中,患者的皮瓣供应区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在术后,其皮瓣供应区远端可出现感觉功能受损的情况,严重者可发生血管危象,从而可严重影响其预后。在进行改良的筋膜皮瓣修复术时,施术者主要是根据创面的实际情况制取皮瓣,术后移植皮瓣易成活[6-7]。有研究指出,相比于传统筋膜皮瓣修复术,改良的筋膜皮瓣修复术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术后血管危象、移植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更低等优势[8-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较高,其手术的时间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治疗后其血管危象的发生率较低,其中移植皮瓣感觉功能分级为S4 级患者的占比较高,随访期间其移植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低,P<0.05。这与杨晓社[10]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与采用传统筋膜皮瓣修复术相比,用改良的筋膜皮瓣修复术对创伤骨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其移植皮瓣的成活率,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血管危象及移植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危象皮瓣筋膜
颅底筋膜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受不得凉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警惕甲亢发威可致命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