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剖宫产手术产妇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09周晓娜张竞超吕红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酸钠芬太尼血浆

周晓娜,张竞超,赵 莉,吕红艳

(贵州省人民医院麻醉科,贵州 贵阳 550002)

绝大多数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手术后切口疼痛较为严重,会对其术后恢复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其及早下床活动及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因此,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后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其疼痛至关重要[1-2]。本文主要是探讨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对接受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进行镇痛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7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单胎妊娠且进行胎心监护的结果无异常;具有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指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风险分级为Ⅰ级或Ⅱ级;年龄为20 ~40 岁;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心、脑、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有麻醉药物过敏史或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史;对进行椎管内麻醉存在禁忌证或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观察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32.8±5.1)岁,平均孕周为(37.1±2.0)周,平均体重为(72.0±7.6)kg。对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33.4±5.3)岁,平均孕周为(37.3±2.2)周,平均体重为(72.2±7.9)kg。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产妇均进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对其均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方法是:术前让其禁食禁饮8 h,进入手术室后为其开通静脉通路,并快速为其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由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生产)200 mL。指导产妇取左侧卧位,经L3-L4间隙对其实施蛛网膜下腔穿刺。穿刺成功且见脑脊液流出后,向蛛网膜下腔内注入0.75%的罗哌卡因(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 mL+脑脊液1 mL。完成上述操作后迅速将产妇的体位调整至左倾30°的平卧位,待测试其腰麻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6左右时开始进行手术。术后对两组产妇均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subcutaneous analgesia,PCIA),使 用的镇痛药为舒芬太尼(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25 μg+格拉司琼(由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 mg,单次按压剂量为4 mL,锁定时间为10 min。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术后镇痛,方法是:将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放在产妇一侧肋缘至髂嵴间侧面的腋中线区域,通过扫描获得腹横肌平面图像。在对局部进行消毒铺巾后,将20 G 的神经阻滞针放在超声探头的内侧,在超声图像的引导下穿刺至腹横筋膜层面,待确认针尖未在血管内后向此处注入0.375% 的罗哌卡因20 mL。之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向产妇的另一侧腹横肌平面内注入罗哌卡因,完成腹横肌平面阻滞。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具体的操作方法同上)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术后镇痛。双氯芬酸钠栓(生产企业:湖北东信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20060;规格:50 mg/ 支)的用法是:术后将1 粒此药塞入产妇的肛门内,置入的深度为2 cm 左右,12 h 后再塞入1 粒,共用药2 次。

1.3 观察指标

术后6 h、24 h 及72 h,比较两组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的评分。VAS 的分值为0 ~10 分,产妇的评分越高表示其术后疼痛越强烈。比较两组产妇术后48 h 内舒芬太尼的用量及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拔除导尿管的时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12 h 及24 h,比较两组产妇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cortisol,Cor)的水平[3]。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的比较

术后6 h、24 h、72 h,对照组产妇平均的VAS 评分分别为(2.8±0.8)分、(3.2±1.1)分、(2.6±0.7)分,观察组产妇平均的VAS 评分分别为(2.0±0.6)分、(2.4±0.7)分、(2.1±0.4)分。术后6 h、24 h 及72 h,观察组产妇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

2.2 两组产妇术后48h 内舒芬太尼的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的比较

术后48 h 内,观察组产妇舒芬太尼的用量和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48 h 内舒芬太尼的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的比较(± s)

表1 两组产妇术后48 h 内舒芬太尼的用量及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的比较(± s)

组别 舒芬太尼的用量(μg) 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次)观察组(n=35) 18.0±4.6 9.1±2.2对照组(n=35) 40.8±6.6 20.4±3.1 t 值 5.62 6.12 P 值 <0.05 <0.05

2.3 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

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及拔除导尿管的时间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h,± s)

表2 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时间的比较(h,± s)

术后下床活动 术后肛门排气的 术后拔除导尿管组别 的时间 的时间观察组(n=35) 10.5±2.1 24.1±3.2 26.4±2.5对照组(n=35) 10.6±2.2 24.2±3.3 26.3±2.2 t 值 0.87 0.54 0.82 P 值 >0.05 >0.05 >0.05时间

2.4 术后12h 及24h 两组产妇血浆IL-6、CRP、Cor水平的比较

术后12 h 及24 h,观察组产妇血浆IL-6、CRP、Cor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详见表3

表3 术后12 h 及24 h 两组产妇血浆IL-6、CRP、Cor 水平的比较(± s)

表3 术后12 h 及24 h 两组产妇血浆IL-6、CRP、Cor 水平的比较(± s)

指标 组别 术后12 h 术后24 h血浆IL-6(pg/mL) 观察组(n=35) 101.1±7.1 108.5±7.2对照组(n=35) 108.8±8.6 159.3±8.2血浆CRP(mg/L) 观察组(n=35) 27.8±4.3 33.4±4.2对照组(n=35) 32.4±5.0 56.7±5.1血浆Cor(nmol/L) 观察组(n=35) 431.2±31.2 450.1±30.2对照组(n=35) 451.1±29.7 578.4±30.5

2.5 两组产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在观察组产妇中,术后发生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的产妇分别有3 例、4 例,其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0.0%。在对照组产妇中,术后发生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的产妇分别有5 例、3 例,其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2.9%。两组产妇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比,t=0.23,P>0.05。

3 讨论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是指在两侧腹内斜肌与腹横肌间的筋膜平面内注入麻醉药物,以有效地阻断经过此平面的感觉神经。近年来,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在剖宫产手术产妇的术后镇痛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往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时,多采用盲探法进行穿刺,以定位腹横肌平面。采用该方法定位腹横肌平面易出现穿刺失败、穿刺针损伤肝肠、药物注入腹膜内、盆腔血肿等情况[4]。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在麻醉科的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逐渐取代了盲探法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可大大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成功率[5]。双氯芬酸钠栓是一种强效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合酶和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和缓激肽的合成,进而可发挥镇痛、解热、抗炎的作用。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后,可被直肠黏膜直接吸收,起效迅速且药效维持的时间长[6-8]。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对接受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进行镇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程度,减少其术后舒芬太尼的用量,改善其血浆IL-6、CRP、Cor 的水平,且不会影响其术后恢复的时间。

猜你喜欢

酸钠芬太尼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