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引流术治疗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1-12-09袁明忠陈自强刘渊杰王晓彬郭志远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引流术开颅脑血管

袁明忠,陈自强,刘渊杰,刘 星,袁 秋,王晓彬,郭志远,谢 超

(四川荣县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100)

脑血管淀粉样病是一种以痴呆、精神异常、行为异常及多发性脑叶出血为典型表现的独立性脑血管疾病。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脑血管淀粉样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当脑血管淀粉样病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行为异常或精神异常等临床症状时,需警惕其发生脑出血。脑血管淀粉样病相关性脑出血具有出血范围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在对脑血管淀粉样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血肿清除手术期间,难以控制其出血量,常因血肿巨大、脑疝形成等因素而导致患者死亡[1]。近年来,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引流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对脑血管淀粉样病相关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中[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8 例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用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引流术治疗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 年4 月至2020 年12 月期间四川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 例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患者。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s)

组别 性别 平均年龄(岁,出血量[例(%)]男[例(%)] 女[例(%)] <30 mL 30 ~60 mL >60 mL对照组(n=29) 16(55.17) 13(44.83) 61.37±1.24 5(17.24) 13(44.83) 11(37.93)观察组(n=29) 17(58.62) 12(41.38) 62.08±1.35 6(20.69) 15(51.72) 8(27.59)χ²/t 值 0.3516 0.3516 1.3374 0.1153 0.4156 1.321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x± )s

1.2 纳入标准

1)经颅脑CT 检查确诊发生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2)临床资料齐全,其家属同意让其接受手术治疗;3)年龄在18 岁以上。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2)存在精神障碍;3)临床资料不全;4)患有其他类型的脑血管疾病;5)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1.4 手术方法

1.4.1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对本组患者进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对其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对患者脑部的血肿进行定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注意避开其脑部的主要功能区。在血肿对应头皮处做一个5 ~7 cm 的切口,制作骨窗,切开硬脑膜后,用脑穿刺针对血肿腔进行穿刺,用吸引器吸除血肿。对手术部位进行止血处理后,放置引流管。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止血、脱水治疗,严密监测其颅内压,并为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3]。

1.4.2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法 对本组患者进行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引流术,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对其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血肿中心对应的头皮处做一个长约2 cm 的切口。用电钻进行钻孔,吸出血肿中的部分血液(不得超过总量的70%)。向血肿腔内注入2 万U 的尿激酶。在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对硬脑膜进行常规减压处理。取患者脑部皮层造瘘处的血管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随后进行常规关颅操作。手术后2 ~3 d,注意观察患者血肿的引流情况。对于残余血肿较大的患者,经引流管为其注入尿激酶[4]。

1.5 观察指标

手术后,统计两组患者血肿的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肿的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上对自发性颅内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发现,患者发生脑血管淀粉样变是此病常见的诱因。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脑血管淀粉样变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是由淀粉样物质在软脑膜和大脑皮质小动脉中层沉积引起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的发生与患者存在颅内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均有关。研究发现,约有30% 的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患者在发病时可出现痴呆、精神异常、行为异常的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其病情可发展为脑梗死,进而可危及其生命[5]。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患者的年龄较大,其免疫力低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风险,手术后易出现出血不止、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引流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手术期间,确保手术切口的长度为2 cm,手术中部分清除血肿,经引流管在患者的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有利于残余的血肿缓慢地溶解并排出,从而逐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6]。手术中控制血肿的清除量可避免患者的脑组织发生塌陷,降低难以控制的出血风险,减少手术的创伤。在引流期间为患者注射尿激酶,可持续溶栓,确保患者血肿的清除效果[7]。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引流术治疗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的效果较为理想。手术后,患者血肿的清除率较高,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引流术开颅脑血管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专家告诉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都要注意些啥?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