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谚语文化内涵对比
2021-12-09宋冰
宋冰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一、谚语的内涵
(一)谚语与俗语的区别
俗语包括谚语、俚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因为其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以及生产劳作所得,所以广泛流传于民间,最终形成了一种成型的特用语句。谚语属于俗语,但不是所有谚语都是俗语,俗语与谚语其实可以理解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俗语与谚语均都来自于民间,是人民大众劳作的产物,不同之处在于,俗语涉及的范围一般包括人的思想、社会现象以及具有劝诫性的方面。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等。而谚语,多是来自于时令、气节农耕等方面,其特点是通过短小精悍的语句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二)谚语与成语的区别
成语是语言中长时间使用并推敲出来的固定短语,它是一种语言单位,比词的含义更丰富,却更简洁精炼易用。成语大多为四个字,三字及四字以上的也存在,有的甚至包括两部分,中间用逗号隔开,类似于谚语。例如:金玉满堂、海阔天空等都是四字成语;闭门羹、莫须等都是三字词语;而不费吹灰之力、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就是四字以上成语。成语相对比谚语来说,在生活中使用的稍微少一些,因为成语的说服力强于谚语,多用于书面正式的场合。总而言之,谚语和成语在表达意思范围、表达对象以及作用意义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在使用时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妙用它们。
二、中俄谚语文化内涵的异同
(一)俄语谚语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俄罗斯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粹。由于中俄两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中俄两国的谚语例子相似,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两种语言在谚语的选择、心理态度以及对爱恨情仇的解释上都有所不同。同时,受国家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具有传承俄罗斯文化、发展俄罗斯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语言不仅是交流的手段,也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俄罗斯谚语的转述特征与其生活方式有关。他们没有亚洲中国人的含蓄、日本人的勤奋,也没有欧洲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精以及美国人的梦想,他们干练勤勉,浪漫勇敢、善良坦率、好客幽默且赋有同情心。其中,“Чем богаты,тем и рады.”(我们会请你吃我们所有的。请不要客气,请随便吃!)、“Хлеб-соль!”或者“Хлеб и соль!”(欢迎你吃一些。我希望你胃口好。)这是他们热情好客的最真实体现。同时,它也反映了一定的历史文化。俄罗斯是一个著名的战斗国家。他们勇敢善战,因此这类谚语不乏,比如,“Хлеб будет,так и всё будет.”(只要有面包,一切就都会有的。)源于战争时期,它不仅反映了俄罗斯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更能看出俄罗斯人的乐观精神。“Язык до Киева доведет”(有嘴就能到基辅)讲的就是基辅罗斯时期最初接受基督教的历史。再比如,“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 быть”(如登天堂)意味着幸福和满足。“Семи пядей во лбу”(脑门七寸宽)形容非常聪明。这两条谚语表明,七这个数字在俄罗斯人心里有着特殊的情感。而“Чем дальше в лес, тем больше дров”(入林愈深,木柴愈多)则是俄罗斯人对自然环境的总结。
(二)汉语谚语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中国谚语的内容实际上是汉族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和共同理解。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的人类艺术和民族文化。在田野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些事物的深层含义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从而绘制出中国文化的地图。例如,“寸苗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六月不热,粮不收”“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梨花白种大豆”。在这些谚语中,巧妙地运用了“麦、谷、米、大豆”这一类劳作词汇,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也完美地诠释了中国文化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根据语言和民族文化的相关特征,中国的例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世界传达某些哲学,增加人们的阅读兴趣。汉族的人民有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谚语中对许多事物的描述反映了生活中的某些特殊含义,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强烈陈述,是不可分割的汉族文化认同的形成。谚语通常包含一些哲学表达,为后代提供深刻的警示,表达方式大多短小精悍,传达思想,这种表达方式比较简单具体,所以能更好的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有一种美的价值。同时,例如,有时例子包括“蛇头上的苍蝇”“狗咬尿泡”“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一定程度上也有相关参考人物。 这些例子运用比喻,使人们清楚地理解其中包含的含义。语言是人类智慧的集合,它使人们可以轻松理解某些想法。
基于以上特点,谚语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这充分体现了各界学者想要更好地理解中国谚语的深度和广度的愿望。每个人都可以在谚语中找到思想和意义的细分,并可以向世界展示更多相关的哲学表达。理想情况下,具有丰富思想概念和理论的哲学思维可以激发人们对学习其他语言的好奇心。我们不仅要从单一的角度理解例子,而且要从多个角度全面、现实地看待相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不断拓展视野,欣赏从多角度传递给我们的思想和意识。
(三)汉俄谚语的语义异同
俄汉语言之间存在重大的文化差异、语境感和话语能力,两者之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个国家的谚语意义相似,因为谚语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对人类生命和智慧的提升,而最重要的是世界人类的生活和思想也存在共性。其中相似的谚语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结构上都相符。比如:“Куйжелезо,покагорячо”(趁 热 打 铁 )、“Дай ему палец,потребует всю руку”(得寸进尺 )。上述俄汉谚语的类比告诉我们,俄汉谚语中不乏有相同的含义,从一方面表现出人类的统一,也表现出不同种族在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性格和文化上的相似性。谚语是对世俗智慧的宣扬,表达对世俗的兴趣、思想、价值观和感情,在世界上传播公共智慧、人生经历、哲学真理和道德。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所以在谚语的内容上难免有相似之处。俄罗斯工人阶级长期经受压迫的痛苦,勇敢地与敌人作战。中国人民也经历了长期的被压迫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战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蒙受了极大的屈辱,屡遭考验。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相似的经历,使他们在观念等很多方面也具有相似性。
而不完全相似的谚语在意义和其他形式上相似,但语 言 形 式 不 同。 例 如 :“Волков бояться, 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Ум хорошо , а два лучш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Лучше быть головой кошки, чем быть хвостом льва”(宁为蛇首,不为龙尾 )、“Заяц не ест траву у своей норы”(兔子不吃窝边草)。我们不难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喜欢用狼、狐狸、猫、鸡等动物形象作为比喻,而中国人更喜欢用兔子、龙、蛇等。“Ум хорошо,а два лучш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中国“诸葛亮”是聪明才智的象征,恰好与俄语中的Умхорошо一词意义一致,因此在这句谚语中,中俄两国表达的都是赞美智慧的含义。谚语侵蚀着各国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智慧,团结不同文化的人的力量是取之不尽的,这是人类文化进程中不可取代的宝贵遗产。
三、影响汉俄谚语文化内涵的因素
(一)地理位置方面
自然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的自然孕育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产生也离不开自然。由于地域和气候差异导致的中俄两国的自然状况也不尽相同,同时动植物的性质与种类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一些与地域气候相关的谚语在俄汉互译中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出原本的文化含义。
例如:汉语中“雨后春笋”,俄语中与之相应的是“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这句话的本意是雨后蘑菇,例子中俄罗斯用蘑菇,中国用春笋,这是因为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中俄两国所生长的动植物的种类与性质也不同,这种表达方法虽然所用具体事物不同,在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但所折射的科学哲理与含义却大同小异。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四季鲜明,春季气温升高万物复苏,天气气温和降雨等自然条件都适宜种植农作物,等到秋天,农作物的生长期结束,农民就收获了粮食。所以也就有了“春天不忙,秋天无粮”这样的谚语的由来,而俄语中相应的就是“Кто не работает, тот не ест”译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两个谚语说的是同一件事同一个道理,但中国谚语暗示了中国的季节变化以及相应的农业规则,而俄语译文没有表达出汉语谚语中暗含的农耕文化,若将此句译为“Весна не сажает, а осень не собирает”(春不种,秋不收),这样就可以将原句的文化完美地表达出来。大部分谚语都是基于自然的,所以在中俄不同自然条件的影响下,这些随自然所产生的俄汉谚语也都有了差异,在俄汉谚语互译时应重视这一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多的恢复原句中所表达的意义与文化,这样既能快速地让读者理解含义,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俄谚语的交流和融合。
(二)文化背景方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中俄之间的地域、社会和民族心理存在差异,且这些差异对文化影响很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汉谚语的互译。在俄罗斯人们喜欢用盐和面包来接待客人,以此表达他们的热情好客。例如:“ Встречать с хлебом и солью.”(用盐和面包盛情欢迎。)在俄罗斯人们的生活中面包是重要的饮食,因此与之相关的谚语非常多,其中不乏有“Покуда есть хлеб да вода——все не беда”(只要还有面包和水,一切就没有什么大不了。)、“Горька работа, да сладок хлеб”(劳动虽苦,面包香甜。) 又如俄罗斯的谢肉节,人们烧草祭祀太阳,祈求好天气,逃离寒冷的冬天,希望春天早日到来。同时也有许多关于谢肉节的谚语 : “Не всё коту масленица, будет ивеликий пост”(猫儿也不是天天吃荤 )这些谚语都与俄罗斯的风俗习惯相关。在中国各地也有很多习俗,人们去他乡作客时常常会说“入乡随俗”,与之对应“В чужой монастырь со своим уставом не ходят”(不应当把自己的规矩带到别的修道院去。)这句俄语译文中明显没有描述中国风俗的特点,而是按照俄罗斯文化的特点进行翻译的。中俄两国有关动物与信仰的谚语也数不胜数。比如俄罗斯人认为 :“Жить Богу служить”(人生在世,听命上帝。)、“От Богу отказаться к санане при стать”( 背离上帝就是靠近魔鬼。)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人对上帝有着崇高的信仰。而中国人对佛教有着一定的尊重与理解,所以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За добро добром платят, а за художник худом)无论何事,坚信善恶终有报的道理。再如:“Близ норы лиса на промыслы не ходит”(狐狸不在窝边干坏事。) 这句俄罗斯谚语来源于狐狸在俄罗斯人心中的形象是很聪明,但狐狸在中国人心中非常的狡猾,所以中国人常说“狐狸尾巴藏不住”(Лисьего хвоста не спрятать)。
中俄两国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下形成了各自的谚语,这些谚语从形成到广泛流传于民间起就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民族心理深入人们的生活,我们以及学者在解读翻译俄汉谚语时要慎重对待两国民族文化特色和差异,着重注意民族心理这一影响因素,在翻译时不仅要明确表达出原语的含义和文化特征,更要注意中俄两国其中隐藏的心理活动,尤其在对事物的好坏、善恶解读时,应选择读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观念来翻译,这样可以避免歧义或误解,促进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交流也能更好地促进中俄关系的顺利进行与和谐。
四、结语
综上所述,谚语作为人类语言和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种复杂且浓缩的文化,其不仅是各国文化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同时也受文化的影响和约束。我们在使用和翻译谚语的过程中,要给予中俄两国存在的不同点更多的重视,并且详细的了解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互译。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和俄罗斯谚语所描述的内部文化信息,我们应以合乎逻辑和适当的方式传达出来,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前提下使用谚可以在精神上、智慧上和道德上激励更多的学者学习和研究谚语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