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智慧养老现状及其对策探析
2021-12-09宗瑞雪詹丹雨
宗瑞雪,詹丹雨,张 帅
(滁州学院,安徽滁州 239000)
一、智慧养老背景描述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状况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低出生率、低生育率、低死亡率更是加快了老龄化趋势。预计2040年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国家在出台政策减缓老龄化速度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服务质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模式自然也与养老产业结合,形成新兴的养老方式。2019年10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根据大会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54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50 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了全体网民的13.6%;互联网持续向中老年人群渗透,大约有1.16 亿老年人是互联网使用者,数量极其庞大[1]。虽然老年人的占比总体不多,但是老年人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立一个成熟的养老模式,对老年人未来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
(二)滁州市老龄人口情况
由图1 可知,根据老龄化社会定义,滁州市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水平,即有可能成为老龄社会。滁州市人口老龄连年增加已接近20%,在老龄化水平之上,并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据老龄办预估,至2025年,我国老龄化将达到五分之一;到2033年即将突破4 亿人。中国20 世纪迈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主要为社会福利型养老机构,无法有效满足有效需求。
表 2006—2019年滁州人口数量 单位:人
图1 2006—2019年滁州市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
(三)智慧养老的发展背景
20 世纪之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资源问题和老年化问题日益严重,供给资源不足,科技水平较低。但是,进入21 世纪后我国飞速发展,计划于21 世纪20年代基本建成智慧健康养老体系,建立智慧养老产业,打造全新的智慧养老品牌。左美云[2]认为,智慧养老是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的融合,从老人生活起居、娱乐健康等方面实现智能化和个性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智慧养老有良好的未来趋势。如今,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智慧养老版图,政府保底购买的市场运作机制,政府建设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长信平台,对市场推波助澜,完善互联互通统一规范的智慧养老系统。安徽省滁州市为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智慧养老体系。根据发布有关文件,结合该市实际情况,管理和监督智慧养老服务,符合条件的智慧养老服务三级中心按照办法进行申领。为实现此项政策,各个部门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大力发展,以求早日实现。
二、滁州市智慧养老应用现状
(一)智慧养老应用的普及程度低
通过走访滁州市养老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及社区,根据发放的问卷进行样本统计整理,得出老年人对智慧养老设备的接触情况,以及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最主要的关注因素。如图2 所示,半数以上的老年人不了解智慧养老设备,占比达53.53%,侧面显示了智慧养老的普及程度较低,养老设备仍未广泛应用于老年人的生活之中。
(二)智慧养老观念淡薄,老年人相关认识不足
图2 老年人接触智慧养老设备情况
智慧养老是传统养老与互联网、5G、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融合,无论对于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来说都是较为新鲜的概念,加之媒体和社区对智慧养老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老年人对于新型的养老思想和智能设备不够了解,养老传统和养老观念仍处于保守阶段,居家养老模式仍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3]。对于新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养老等概念了解甚少,在养老时一般仍然选择子女抚养和养老院,认为智慧养老和新型社区养老和自己无关。此外,一些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家庭老人认为智慧养老产品是富人所能享受的,不愿再为子女增加困难和负担。老年人人数在不断增加,而老年人得到的关注却始终不多,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爱心机构和志愿服务更是少之又少。
(三)智慧养老资源严重短缺
智慧养老资源需求量超过资源供应量,即供不应求,这其中有三个问题是最需要解决的。首先,智慧养老经费不足。政府对智慧养老的补贴力度不够,资金得不到满足,智慧养老服务业也就得不到发展。不但普通老人完全享受不到智慧善老服务,而且智慧善老服务质量也较低。其次,没有新鲜血液加入,缺少接受正规职业培训和专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来创新发展智慧养老服务业,服务形式内容过于单一,不但造成的老龄化人口服务跟不上需求,甚至有些保守。最后,养老设备建设不够健全,还没有完全覆盖到,导致智慧养老难以拓宽发展。近几年,滁州市政府有开展养老服务,不过由于缺乏经验与管理规划,无法使智慧养老成为全市性的养老服务。
(四)智慧养老政策落实仍需加强
目前安徽省政府对养老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的养老保障,智慧养老的一些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这使得智慧养老政策无法有效实施,没法为老人的生活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我国目前对养老服务类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少专门针对这方面的法规。没有这些法规作为保障,智慧养老实施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在实施过程中就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政府应促进养老企业与事业单位或高校的合作交流,促进智慧养老产品的研究与研发,为滁州市老人提供方便、全面的智慧养老应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一)智慧养老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统领
1.安徽省应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广东省政府对于养老的高度重视,体现在生活、饮食、健康、心理等多方面规范化养老机构。滁州市政府可从广东省的养老建设中学习借鉴。
2.统一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规划
将有关养老的部门全部统筹规划,设置集中处理养老问题的办事中心,让老年人办事有地方,能解决问题,减少各部门之间责任推诿现象的发生。设立老年人项目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与养老相关的各项数据,促进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信息进行合理利用与深度研究,使养老产业和养老质量并行发展。
(二)智慧养老需要体制的完善来保障
1.通过智慧养老和建立的相关信息平台
建立相关信息平台,可以让老人安心享受养老服务,无需年轻人时刻看顾。对于空巢老人、残疾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可设置一个危险评估等级进行重点关注,且对于重点老人要定期探望、定期问候。
2.构建完善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向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售前售后服务。建立专业化的服务团队。智慧养老服务业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政府应重视这一新型职业,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加强相关服务业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强度,通过老年人的体验评价等设置奖惩制度,建设高水平的服务团队。
(三)智慧养老的发展需要市场运作
1.拓宽智慧养老渠道的发展
首先智慧养老渠道需要拓宽发展、需要市场的运作。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动员,同时也需要民间资本的投入,并由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组织管理。监管部门可以由中立的诚信大机构担任,而这也需要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根据滁州市养老情况制定合作形式,这其中非盈利组织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志愿者组织也是很有必要的。各社区可鼓励志愿者教导老龄化人口如何去使用智能化用具,通过智能化工具由高校解决问题。
2.带动老龄化产业链的发展
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发展。由于智能设备的方便性和快捷性,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提供智能商品。不同于以往,现在老龄化人口的文化程度基本在初中甚至高中以上,对智能设备的需求相较以往会更高,操作更易上手。这就带来了新兴的市场领域,如智能手环、智能血糖仪、智能音箱等,这些智能设备已逐步融入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老年人的各种身体变化,与其他年龄层的人口相比,也会有更多关注的特殊需求,这些需求通过智能设备可以更为轻松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