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DIO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1-12-08高一歌高博文

工业设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双创构建

高一歌 高博文

摘要:文章基于CDIO理念,以工业设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为导向,观察与透视产业转型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的困境与社会新需求,设计了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搭建双创人才模型、设计培养方案、改革课堂教学、组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资源库、构建全域多维考核体系等举措,全面革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高校工业设计双创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CDIO;工业设计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11-0040-03

1 CDIO理念概述

CDIO理念是教育理念中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CDIO理念中的项目运作主要包括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流程,如图1。它以产品研发到最终产品运作的整个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在主动的、实践的、能动的课程中进行创新思维教学,是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CDIO能力大纲和12条标准是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两个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CDIO理念将学生的能力归纳为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4大方面,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实施团队合作和项目式教学;另一方面,依据CDIO理念,实践标准考核的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性思维提供了一个可借鉴路径。

2双创人才概述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改革急需采取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的发文《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紧接着,从2015年起,鼓励全国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此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培养社会人才生力军。

双创人才是指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素养的人才。传统的教育往往注重提升职业素养,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强化任务完成能力,训练确定性思维。在竞争激烈和快速迭代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具有职业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双创核心素养有别于常见的职业素养,具有双创核心素养的人才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对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往往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市场动向,勇于创新敢于创业,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是适合当今与未来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

3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问题

当今的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大量传统制造产业亟待升级。在这一背景下,众多企业都将目光投向工业设计,期待能够依靠设计创新应对供给侧改革,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摆脱产品同质化现象。所以,近几年我国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工业设计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20年,招收工学工业设计专业和艺术学产品设计专业的本科院校近600所,招生规模也从本世纪初的几千人迅速扩张到近4万人。但是,如此庞大的教育体系并未满足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反而造成了大量企业招聘不到适用人才、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现象。

之所以会产生这一问题,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校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目前各大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结构松散、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脱节、学生缺乏专业系统的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训练及实践能力差、教师实践经验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高校工业设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亟待改变。要想解决工业设计专业的困境,必须从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标准、人才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良和提升,这也是文章研究的目标。

4基于CDIO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意义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创业是工业设计的出路。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全域多维双创人才。CDIO理念十分契合这一目标,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且已经有了二十余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基于CDIO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够明确以学生多维层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之后以目标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架构和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改良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着重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设计项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各项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自主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总之,基于CDIO理念的工业设计专业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够为改善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探索思路和实践参考。

5基于CDIO理念的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此次研究的整体思路是: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了解目前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最新需求,进行CDIO及其衍生理论和在其他高校的应用实践经验研究。同时根据行业标准与职业要求,创建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打造全新的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工业设计课程群以及开放式项目化专业课程。同时在原有的校企合作单位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的基础上,继续搭建和扩展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全面提升专业双创人才教育实力。新方案在大三年级进行为期一学年的试验,实施全新培养方案,并在完成后全面测評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以此来验证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如图2。

6基于CDIO理念的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6.1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模型构建

为了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首先对泰安市周边工业设计对口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调研。结合市场调研得到了工业设计人才需求、CDIO理念的人才要求、行业与职业标准,构建了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模型,如图3。由此可以全面掌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方向,为后续的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6.2全新培养方案的实施与验证

搭建好双创人才模型之后,再进行国内外高校CDIO理念课程改革方法研究,对于课程教学设计、具体实施、效果监测、质量保障等多方面进行考察,梳理脉络,最终决定开展以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CDIO工程化体系课程。通过三个月的反复讨论和修改,制定了全新2021版双创人才培养方案(草案),本方案包含开放式课堂、项目实践、平台搭建、多元评价等四个重要改革措施,如图4。并在大三年级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试验。

6.3实现开放式课堂

在传统面授课程中,教师一边倒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和众多高校CDIO教学模式之后,尝试采用开放式、研讨式、互动式的全新教学模式。同时,每门课程以项目做引导,组建项目团队,推行项目化教学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中,聘请企业导师,采用Teamwork全程导师制教学模式,进行研讨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采用CDIO理念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营”四流程,如图5;成绩评定则采用团队考核加组内评分的方式,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識和创新能力;课程改革模式则在大三年级的《产品形态设计》与《交互设计》两门课中进行了实践尝试。

6.4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学院根据计划与山东省内三家设计类大型企业签署了实训基地协议,聘请了8位企业一线设计师作为外聘教师给学生授课,同时安排学生参与不同的企业设计项目。通过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环节、校企资源共享,同时借鉴企业对于工业设计师的考核要求来健全专业教学体系。另外工业设计专业打造了两个学生创业团队,承接各类三维设计和平面设计项目,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优势,为学生搭建自由训练发挥的创新创业平台,让学生大幅增加实践机会,在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养。

6.5教材与线上资源库建设

根据CDIO理念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宜选择模块化、项目化组织形式的教材。团队编写了适用于《产品形态设计》的教材,并在大三年级首次试用。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师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设网络SPOC和专业资源库,拓展学生的学习维度,这一措施也有利于渗透专业前沿理论与技术,让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同步。团队针对《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搭建了超星学习通SPOC平台,其中专题视频24个、参考阅读资料35个、测试2套、课堂教学案例126个、图片273张。改革后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优于传统形式的教学效果。

6.6构建全域多维考核体系

以成果为导向,创新评价机制。根据培养目标、实践内容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比如生讲生评、生讲师评、组内评分、组间评分、辩论赛加分、论文答辩、项目报告、网络平台在线测试、案例讨论、创新性学分认定等多种考核形式,成绩构成也增加了形成性、过程性、多元主体评价方式,如图6。以此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全方位提升,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6.7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效果

教学改革试运行方案应用于大三年级,经过一学年的实践,学生的各方面水平均有显著提升。根据2016级和2018级两个班的测评结果,以《产品形态设计》课程为例,教学改革后学生的满意度从72.5%上升到93.1%;在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学生成绩的平均分由80.4分提升到85.1分;学生的手绘水平、软件水平、创新性评分均有10-20%的提升幅度;80%以上学生认为内容“有挑战性”,工作量“偏大”,投入时间“较长”;学生获奖作品由每班3件变成每班8件,学生平均参与2.3项企业或工作室实际设计项目。以上数据均能证明,基于CDIO理念的工业设计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7结语

工业设计专业全域多维双创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对于高校来说,双创教育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无论培养对象、课程、师资还是资源,均分散在学校的不同院系和部门,整合所有要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平台型组织。因此未来想要培养双创人才,还需要在创建校内创新实验基地与校外创业实训l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平台牵引互动和学科资源共享,进一步建立在校生共享实验平台资源和参与实际设计项目的便利机制。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仍需要专业教师、学院、学校、企业、社会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和协调配合,这是工业设计专业全域多维双创人才培养的重点及难点所在。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双创构建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