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背后的考量
2021-12-08赵丽新
自《烛之武退秦师》被引入高中教材之后,引发了许多一线教师和学者的兴趣,无论是课文解读还是教学案例,说如同雨后春笋可能略有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大家名师还是一线普通教师,对该文的兴趣都表明了这一文章具有不凡的价值。在课文的解读过程当中,虽然各家有各家之言,但是相比较而言,最终的观点都是大同小异。那么这篇课文有没有新的解读空间了呢?前日看到高永利老师的一个观点,引发了笔者的深深思考,高老师认为《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充满智慧的文章,从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开始,到“亦去之”的结尾,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此文,那就是“选择”:烛之武的“选择”决定了郑国之围是否能解除,决定了秦伯的“选择”,当然也影响着晋侯的“选择”。[1]以“选择”来概括本文,无疑是一种突破,而且解读高老师的观点,也发现逻辑丝丝入扣,虽是一家之言,但却值得琢磨。
在这种琢磨当中,笔者进一步思考:烛之武的“选择”背后的考量是什么?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涉及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引到文本理解的哪种水平。带着这样的认识,笔者从选择的理由、选择的逻辑以及选择的隐线三个角度,对《烛之武退秦师》进行了再度解读。
一、选择的理由
烛之武面对是否见秦君这个问题,最终的选择是“许之”;秦伯面对烛之武的来说,最终的选择是“说,与郑人盟”;晋文公面对秦军“还”而做出的选择是“亦去之”。而既然是选择,也就意味着摆在烛之武、秦伯以及晋文公面前的选项并非一个,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从课文来看是各有直接的理由的。拿烛之武来说,烛之武的本意是“辞”,理由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但在郑文公的劝说之下,于是“许之”,郑文公的理由是什么呢?是承认“寡人之过”,且晓以利害:“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正如高老师所言,烛之武的选择,决定了后两个人的选择,因此烛之武的选择最具研究价值。由于文言文高度精炼的特点,文中的对话内容不是十分详细,在郑文公的一句话劝说之后,烛之武的观点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不少学生在解读课文的时候感觉到意外,甚至有学生认为烛之武的立场不坚定。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众所周知,在阅读历史传记类作品时,要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在把握、品读历史的细节中,最大限度地走进历史的真实,让遥远陌生的历史得到鲜活生动的呈现。[2]在笔者看来,《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解读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
就比如说研究烛之武的选择理由,可以发现烛之武“辞”的直接理由是“老”和“无能为力”,如果只说后一句话,那这个理由可能就是真实理由;但有趣的是,在这句话之前却有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郑文公果非凡人,他听出了烛之武的真意,故先责自己之“过”,然后再以“不利”提醒烛之武。其实,作为读者可以想象:在面临“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时候,烛之武绝不可能视而不见,至于其“辞”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真实意图的掩饰,又或者是對郑文公的友善提醒——不能皆事都“急而求”人,而郑文公解其意后便以明言自责(这对于一国之君来说并非易事),于是烛之武借坡下驴,慨然“许之”。
二、选择的逻辑
有人评价古人的写作,说其智慧在于把道理、方法、思想观念、情感隐含于文本之中,不显山不露水。然而,只要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联系文本内容,在细细品味和涵咏之中,便能发现其中所蕴涵的智趣表达和演绎的“山”“水”。[3]这样的观点,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文的解读当中有着生动的阐释。可以说,君臣之间各自一句的对话,演绎了一个生动的场面。如果结合课文的原文再去充分发挥想象,那浮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画面。在这里,其实可以读到烛之武以及其后秦伯、晋文公的选择逻辑。
这个逻辑是什么?课文中其实说的很清楚,这就是“利”。
与“利”相对应的是“害”,古人常说“两权相害取其轻”,这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思想,可以说这种思想在古今中外上至国家大事、下至邻里琐事之中,都起着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无论任何人,只要是在理性的状态之下,都会根据利害关系(而非感情冲动)去判断事物进而做出选择。有趣的是,烛之武是以情感的判断作为选择“辞”的理由的,是以利害关系的判断作为选择“许之”的理由的——这一点在很多解读当中并没有被注意,但在笔者看来,这却是画龙点睛之笔。
很显然,烛之武起初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实际上是站在个人是否被国家重用的角度,表达的是对个人利益的需要。不难读出,烛之武此时确实可能是带有一定的情绪的,当然烛之武并非常人,这种个人的情绪不会影响他对大局的判断,但是对于“辞”的理由却又是十分合适的。郑文公自然也是认识到了原先的做法不对,故而直面烛之武的情感需要而自责。于是第一个逻辑就成立了:烛之武隐晦的“责”与郑文公明确的“自责”相互呼应,满足了烛之武的情感需要。
然而这还只是表面的,作为烛之武,对时局应当是了然于胸的,如果真的觉得自己能力不济,那“辞”的理由绝对不会只是“老,无能为力”;郑文公自然也是认同了佚之狐所说的“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所以并没有从“能力”角度劝说或奉承烛之武,而是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阐明:若“郑亡”,则“子亦有不利焉”。这是一个典型的“覆巢之下,没有完卵”的逻辑,阐释的是“国”与“家”的关系,而这才是利害关系判断的根本。在“利”与“不利”之间,烛之武一定有一个清醒的判断,也正因为这样的逻辑认识,他才慨然选择了“许之”。
三、选择的隐线
理解了烛之武选择的理由与逻辑,再去通读全文,就可以发现无论是郑文公劝说烛之武,还是烛之武退秦师,又或者是最后的晋文公“去之”,其实都在遵从利害关系,判断这一逻辑而做出选择。烛之武跟秦伯对话时,明确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里最能打动秦伯的应当只是一个字——“益”。秦伯原本是为利益而来,然而在烛之武的分析之下,他又发现自己的出兵最后无法获得预期的利益,甚至还有可能对自己的国家造成风险,于是基于利害判断,最终“乃还”。
很多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当中对秦伯退兵感到十分不解,他们认为一国之君统帅大军攻城,却在对方的游说中不发一兵一卒而退兵,完全不合情理。事实上,这一不解的背后,正是没有看到这条“选择的隐线”,也就是对利害关系的审度。反之,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让学生抓住这条隐性的线索,那学生的认识就会超越“攻”(打)与“不攻”(不打)的兵器对抗的认识,转而从决策者的选择依据即利害关系的判断上去解读课文,而做到这一点,也就更能把握《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的脉络。
总而言之,虽然本文篇幅较短,但情节完整,语言精练,尤其是故事中的人物辞令不仅生动而且巧妙,是一篇难得的可以发展与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素养的文章。[4]当然,这样一个发展与提升的过程,是可以建立在以“选择”为脉络的文本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参考文献:
[1]高永利.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选择智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20(4):66-67.
[2]谭志鸿,刘艾国.在细节赏读中唤醒历史——《烛之武退秦师》课例赏鉴[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0(4):34-38.
[3]谢海军.四字巧演绎智趣妙得之——《烛之武退秦师》智趣导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7,000(005):P.33-34.
[4]陈德芳,刘飞.善避其气 方成大器——《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人物语言艺术简谈[J].语文教学研究,2018(4):19-21.
赵丽新,江苏省苏州张家港暨阳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