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初探
2021-12-08白喜本
白喜本
我国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单位,主要的工作是为公共服务,通过国家拨款进行资金提供,并且作为财政重要开支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占据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存在一定的社会服务职能,管理和运行都和人们的工作生活存在关联。在具体经济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不仅要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还应该充分地给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带动国家经济发展,新时期下如何进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设置,直接关系国家建设质量,为此笔者进行下列分析和建议。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基本概述
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即事业单位在管理流程中明确的经营目标,给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经济活动产生巨大作用。经济管理创新要引进创新价值,争取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为主,优化多种类型经济事务的进展。对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借助经济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能够提高一定的工作活力,完成事业单位现有资源的巧妙优化,对经济管理内容进行更新,落实短期经济效益目标。针对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要明确战略方针,设置发展计划,科学安排融资活动。在经济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有待提高,所以事业单位管理者要加大经济管理力度,加强经济管理,保证信息传递时效性。除此之外,对于作业环节的组织,应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存在的价值和优势,在经济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学习型组织结构,为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由此妥善转变经济管理模式,保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相关思考
1.经济管理目标组成内容
一是资金筹集。资金筹集成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出现巨大变化,对应的事业单位也在进行科学调整。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可是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下,国家经济压力会有一定的提升,所以事业单位应该落实资金筹集,延伸资金产生渠道,与投资单位进行深入沟通与互动,使得投资者积极参与投资活动,给事业单位提供更多的资金,以此为基础减少财政单位的经济负担。
二是单位投资。在事业单位运用资金过程中,应该关注投资管理的重要性,以自身发展目标实现为前提,控制资金运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为后期的投资活动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单位投资包含多个项目公司需求的资金投入、设备资金投入和人才招聘资金投入,对以上内容加以科学管理,不断给事业单位运行和发展提供经济效益。
三是成本支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包含成本支出的内容。事业单位工作方式出现变化,应该和经济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完善与优化成本支出管理方案,确保资金科学使用,将成本投入减少到最低。现阶段事业单位可以把信息技术运用在经济管理中,提高工作水平,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缓解事业单位开支压力,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内容体系。
2.经济管理目标参考标准
市场经济制度在不间断的变革中,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目标要进行适当的改革。可是全新的目标不可以偏离具体标准,不然会产生绩效不高和投入与支出不符合的一系列问题,所以要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的设置参考标准进行明确。
一是设置成本管理目标标准。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不仅要作用在社会服务与公益事业上,还要作用在自身发展与支出方面。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和运作成本存在密切关联,若运作成本比较高,势必会出现资金动力匮乏的现象,也就是说在经济管理目标明确中,要重视成本管理。新时期下,管理者不可局限于传统的运行模式,而是要提高工作质量,争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在公共事业中。准确而言,公共事业的资金投入,不仅要考虑平时工作的开销,还要研究成本组成内容,明确开支比例,保障成本与产出之间形成科学的关系。
二是设置分配资金管理目标标准。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相对特殊,进行社会服务是事业单位的本职工作。对应的资金分配工作和成本管理存在紧密的关联。一般来讲,资金分配包含内部分配和外部分配,前者是多个单位之间的分配资金情况与工作者的收入分配情况,后者是单位运作和公益事业投入的资金比例分配,两项分配内容均是事业单位的难题,不管是内部分配还是外部分配,都应该设置分配资金的管理目标。第一个维度是事业单位了解收入情况,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把科学鼓励当作辅助力量,激发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主动性,挖掘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才能。第二个维度是为人民服务,思考现实需求,明确科学的比例,保证内部成本和公益事业投入的成本获取合理的效益,适应单位发展和人民服务需求。由此确切编制事业单位分配管理的目标,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3.设置资金筹备管理目标标准
即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可是在资金来源丰富多样,且流动模式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只是依赖国家开支是不科学的做法。因此事业单位要凭借特殊的公益属性,拓展资金筹集途径,包含社会捐赠、技术支撑、政策支持等,在公益事业体系内引进更多的资金。由此一方面增强人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提高社会资金的保障度。事业单位在运用这些资金过程中,要保证资金运用的透明与公平,记录资金的具体流向与收益。如果选取贷款的筹资方式,管理者要考虑到筹资的回报和利息,关注自身具备的偿还能力和贷款性价比,更好地达到资金筹备管理标准。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质量提升的有效对策
由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思想滞后、缺少预算管理的意识,以及经济管理体系不够完整,影响着经济管理质量的提升。所以,新时期下,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提升经济管理质量,对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善,确保经济管理结构全面和規范。
1.更新经济管理思想
新时期背景下,事业单位要全面研究内部发展环境和外部发展环境,更新与时俱进的经济管理思想,保证事业单位的发展与社会建设环境相适应。事业单位要秉承持续发展的观念,把利润当作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以获取利益为基础,全面增强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为高校的经济管理工作做铺垫,保证经济管理工作具备制度化和科学化。与此同时,采取合理的内部管理模式,强调无形资产管理,对无形资产进行全方位保护,使无形资产的价值得以提升。事业单位形成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加人力资源成本,定期安排职工参与培训工作,构建完整的薪酬机制。通过人性化管理思路,充分激发职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职工工作潜能,更好地为事业单位服务。
2.增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的内容包含预算编制以及预算控制,强化预算管理手段,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保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项目顺利运作。首先,应该对预算管理高度重视,对预算管理进行宣传和推广。其次,规范预算编制,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足够高,切合实际地把预算工作落实,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管理者要综合多个单位的运作情况,把各个单位和预算编制融合在一起,赋予预算编制工作全面性与规范性,同时在编制期间考虑到事业单位的发展方针和财务运作情况,设置完整的预算编制方案,提高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最后,在得到预算方案批复之后,工作者要结合批复内容认真执行,每一个工作岗位人员都要凸显工作职责,强化财务预决算的审核与研究,及时找到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防止预决算工作出现偏差。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应该关注经济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地设计经济管理工作内容,立足于经济管理参考标准,完善经济管理结构体系,规避事业单位运作风险,更新经济管理思想,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综合质量,确保事业单位可持续化建设。(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和平镇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