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急就篇》看儿童启蒙教育
2021-12-08谢其颀
谢其颀
内容摘要:《急就篇》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被完整保存下来的一部童蒙识字教材,全篇分为“姓氏名字”“器服百物”“文学法理”三部分,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儿童启蒙教育思想,细数下来具有文学知识、人文思想、诗意审美和规范书写的启蒙功能。这也给我们语文启蒙教育以丰富的启示,语文要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进行立德树人的语文德育教育、将音乐融入语文古诗词教学同时也要注重书法教育走进语文课堂。
关键词:急就篇 蒙学 启蒙教育 语文启蒙
在我国古代,秦汉时期能够至今完整保存下来的识字写字教材,只有西汉历史家史游亲自编撰的《急就篇》该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学的一本文字书,有助于学童识字、提高知识、开拓视野,在古代常被人们用作文学启蒙教育的综合性课程教材。《急就篇》全文分为“姓氏名字”“器服百物”“文学法理”三部分,儿童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当时历史条件下比较全面的生活及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可见,《急就篇》在当时的文学启蒙教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与意义,其工具性、人文性与丰富的特点,使得古时候的儿童在进行文本学习与背书诵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知识素养的提升,还可以提高审美、品位人文,因此其对儿童进行的文学启蒙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学知识启蒙功能
(一)生字较密,集中识字
据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统计,《急就篇》共34章1244字,其中只有335个重复字,在编排过程中将生字的密度非常高。从识字教学的角度看,《急就篇》不是单纯地以字形、字类编排,而是遵循了一定的启发学童的编撰宗旨、切合实际需要的取字观、分别部局且不相互混杂在一起的分类编排思想以及便于记诵的蒙童接受观,这使得《急就篇》开始向有意义的识字层面发展,符合蒙学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便于集中识字。
(二)知识面广,注重实用
颜师古在《急就篇注叙》里曾说这书“包括品类,错综古今”。《急就篇》里面有百余个姓,400多种器皿,100多种动植物,60多种人体器官,70多种疾病和药品,还有官名、法律知识、地理等等,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真不愧是儿童启蒙界的百科全书。而且史游自己在文章开头就说此书是“奇觚”、“努力务之必有喜”,《急就篇》确实知识面广,注重实用,史游对知识技能的教学非常重视,想要传递给儿童的有关物质世界的知识是相当广泛、全面以及注重实用的。
开篇用短短的39个字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急就篇》这部书的性质和学好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紧接着第一部分采用三言介绍“姓氏名字”,如“痛无忌、向夷吾、闳并?”等;而后转入第二部分用七言介绍“器服百物”,包括生活日用服饰、瓜果植物、飞禽走兽、农副产品、疾病药物医学教育等,如“肠胃腹肝肺心主,脾肾五藏膍齐乳”等;第三部分仍然使用七言介绍“文学法理”,包括文学作品、国家官职的设置、法令执行及为官之道等,如“官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等;最后用四言来歌颂汉朝的盛况,展现浓浓的家国情怀,如“汉地广大,无不容盛”。
二.人文思想启蒙功能
虽然《急就篇》主要是为了让儿童学习写字,获得一些器物的知识,但是也没有忘记进行思想教育,学童们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就能开启心智,得到人文思想的各方面启蒙。
(一)追求美好的思想启蒙
在《急就篇》的全文各个位置,无不表达着古人对美好生命、美好品德以及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具有追求美好的人文思想启蒙功能。
对美好生命的向往在篇中具体体现在如下,“卫益寿”,益寿有延年的意思;“周千秋”,千秋亦欲长生不老;“邓万岁”,万岁有如同千秋的意思;“许终古”,终古意为继往开来不废绝;“殷满息”,满息是说后代子孙多,生生不息;“续增纪”,增纪,即增寿,是说年高。这一系列字的认识都展示出古人对美好生命的向往,孩童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既能认识字,也能体会到生命的生生不息的意蕴,养成一种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怀。
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在篇中具体体现在如下,“史步昌”,步昌是说出类拔萃,气势磅礴,欣欣向荣;“朱交便”,交便就是善于与人沟通,让每个人都方便舒适;“柳尧舜”,尧舜意为依照尧舜的法则行事并以此自警;“柘温舒”,温舒是说他温裕而安舒。这一部分字的认识都展示出古人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孩童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也能受到美好品德的熏陶,感受到正直、美好、善良、坚强的等优秀品德的力量,养成一种优良品德的思想情怀。
對美好未来的向往在篇中具体体现在如下,“翟回庆”,回庆是说福喜方来;“任逢时”,逢时意为遇太平盛世;“由广国”,广国是说能为本汉王朝扩张领土;“芬薰脂粉膏泽筩,沐浴揃搣寡合同,襐饰刻画无等双,系臂琅玕虎魄龙”,本章介绍精工制作的化妆用品和佩饰,这是旧时妇女的生活写照,也是汉代王公贵生活的写照,带有豪奢夸饰的意味,儿童在学习完之后能够萌发一种通过学习、做官、生活、工作和为国奋斗过上美好生活的理想态度。
(二)勤俭节约的思想启蒙
“饼饵麦饭甘豆羹”,麦饭和豆羹都是农村农民的家常菜;“老菁蘘荷冬日藏”,秋种蔓菁,至冬老而长成,又收获蘘荷,一起收集储藏,以备冬天食用;“梨柿柰桃待露霜”,梨子、柿子、柰、桃这四种果实都需要霜和露水才能成熟,夏天就等露,冬天就等霜;“园菜果蓏助米粮”种植在园圃中的蔬菜和水果是穷人为了避免饥饿而当饭吃的,所以说是助米粮。作者通过描写瓜果食材粮食的来之不易,开花结果的过程漫长,来揭示应当勤俭节约的思想情感,让孩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的道理。
(三)热爱劳动的思想启蒙
劳动的思想是中国人民上下五千年一直以来坚守的行为和思想,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动力源泉,在蒙学教材中注入热爱劳动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童的劳动积极性以及为国为家劳作的思想,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贳贷卖买贩肆便……取受付予相因缘”本章讲述了丝麻葛布的生产与交换过程,讲解了商人应该如何在市场上做买卖,突出了商业伦理、市场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从而展示出热爱商业劳动的人文思想启蒙功能。
“稻黍秫稷粟麻秔,……园菜果蓏助米粮”本章讲述了古人对百谷的种植、栽培、优化、采集、保鲜、贮藏、精加工等等的步骤,主食副食花样多,菜园果蔬样样齐,呈现出一派丰足的农家乐景象,从而展示出热爱农业劳动的人文思想启蒙功能。
“袍襦表里曲领帬……完坚耐事踰比伦”,此句详细的讲衣着——长袍短衣,便服官服,袍襦袴裈,护膝围裙,针缕补缀;履舄鞜裒,靸鞮袜巾,裳韦不借,完坚耐用。接着,讲了衣、裳、袴、裈、鞋、袜的加工制作,孩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知受到劳动与制造的魅力,从而展示出热爱手工业劳动的人文思想启蒙功能。
此三章的文字印证了汉代庄园劳动的巨大生产力,商业劳动、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一家农户通过代代相传就能自我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把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都做出来,是真正的劳动创造,对此类文字的学习,可以能很直接体现出劳动启蒙的人文思想。
(四)求学上进的思想启蒙
中国读书人自古就把人生的价值定位在做官和当大官上,努力奋斗的结果就是个人事迹的发扬,做一个好官、清官、有才干的官,然后反馈社会、服务社会。在蒙学教材中对这群国家未来的栋梁进行求学上进的思想教育,让孩子们懂得“智能通达”“砥砺身”的好处,其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善良的,能够充分体现这种求学上进的思想启蒙。
“列侯封邑有土臣,积学所致非鬼神”,这句是说被封为列侯的,获得所封之邑的土地,因此而成为有土之臣,而能享受这样的王侯之荣禄,那都是个人勤学所得,并非有什么鬼神之力,也不是命运安排的,直接点明了在为官之路的过程中求学上进的重要作用;“治礼掌故砥厉身,智能通达多见闻”,就算开始担任太常属官,尚未高贵显赫,宜谨慎整饬自身的言行,钻研学问,砥砺德行,才能获得智谋和才能,才能明白通晓;“名显絶殊异等伦,抽擢推举白黑分,迹行上究为贵人”,凭借自己的砥砺努力,才能因此取得如此的成果,受到德才兼备的提拔,终会成为贵臣。求学上进的思想启蒙也要把握度,《急就篇》在这部分描述中有点偏重于讲“利禄观”,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正確引导处于蒙学阶段的孩童形成正确的仕途观。
(五)遵纪守法的思想启蒙
“忧念缓急悍勇独,迺肯省察讽谏读”,这句话是说无赖的人平时如果不检点自己恣意行凶,必定窘迫困厄,发生危急之事后才反躬自省,学习讽谏之语,考虑改过,还不如一开始就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秩序,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坐生患害不足怜”,这句是说平白无故违法犯罪危害社会,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在案情真相大白、证据确凿的前提下,当惩就要严惩,铁案不容推翻;“不肯谨慎自令然”,自己不谨慎,导致违法犯罪,又能怪谁呢;“依混污染贪者辱”,靠近猪圈、厕所的人则容易被污染,贪污受贿者必然招致惩罚受辱。第二十七至三十这几部分,通过描写依法办案的原则、组织机构、责任方、审理的手段、过程、效果,一来是展示办案过程的缜密慎重,二来也是告诫正在学习这一部分的孩童要慎独,不要触犯刑律,不要贪污,要遵纪守法,作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爱国爱家的思想启蒙
最后一章反映了汉代武帝以后恢宏的政治经济文化局面。“汉地广大,无不容盛……圣贤并进,博士先生,长乐无极老复丁”,汉王朝幅员辽阔,兼容并包,国强民安,风调雨顺,万物繁茂,粮食丰盛,无病虫害,汉王朝里道德才智高的人都积极进取上朝做了官,人人快乐无比,长者还能免除税收。第三十一章展示了汉王朝的太平盛世景象,内容上带有总结性,学童在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全方位地感受到家国的繁荣昌盛,向学童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爱家思想教育,展示出丰富家国主义人文思想。
三.诗意审美启蒙功能
(一)整齐押韵
《急就篇》在形式上具有简短整齐、押韵对仗的特点。《急就篇》全文根据“分别部居不杂厕”的原则,分类编成,逢双句押韵,气韵贯通,朗朗上口,便于学童诵读。《急就篇》采用的七言句居多,三言次之,间以四言,整齐而不呆板。在用韵方面,《急就篇》用三言、四言隔句押韵,稍长一点的七言每句押韵,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虽有少数句子当今读来已不押韵,这是由于古今读音有异,绝大部分句子读起来是朗朗上口的,具有精炼、押韵、节奏鲜明和句式整齐的诗意审美特点。
(二)文辞优美
全篇除了姓氏名字外,大多像诗一样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读来让人回味无穷,书中形象栩栩如生。“锦绣缦[糸毛]离云爵,乘风县钟华洞乐,豹首落莫兔双鹤,春草鸡翘凫翁濯”,这四句话把古代丝织品上的刺出吉祥动植物图案描绘得活灵活现,一句便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栩栩如生。有的锦绣缦 上刺绣的是长离、孔雀在彩云中翱翔,有的是乐师在海鸟乘风形状的支架旁敲击钟、磬演奏动听的音乐,有的是豹首锦上的文彩连著兔子和双鹤,还有的是春天的草地上雄鸡高高翘起尾巴,诗意画面感十足,简短的文字却能展示出如此自然生动的画面,以及展示编者追求自然美、生态美的诗意意识,具有浓浓的诗意审美启蒙功能。
四.规范书写启蒙功能
《急就篇》作为一本蒙学教材,书写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是其宗旨之一,教材的编写自然要规范标准,史游撰写本篇时使用的一定是当时最通行的标准字体,《急就篇》所用字体为草书,即章草,章草是草书的鼻祖,也是草书的萌芽阶段。章草的特点是厚重、淡然、古朴等,既保留着隶书的风格,但也加快了隶书的书写速度,字与字之间不相黏连,对规范字体的写法具有建设性的作用,《急就篇》除了能帮助儿童进行百科全书式的识字,同时对儿童初学书法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五.《急就篇》对语文启蒙教学的启示
根据一些古代文献记载,蒙学教育专门针对八到十五岁年龄段之间的“幼童”,相当于我们今天从小学到初中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是为更进一步的成人教育做准备,是成人教育的基础。它主要是基于启蒙,使儿童在早期的教育阶段,具有一种语文特色的感觉,奠定了语言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了解了一些关于自然、社会、历史和生活的简单基本知识,了解了人生的一些基本原则。从现在来看,蒙学教育阶段的这一教学目标与当今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也大致相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样阐述语文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我们应该怎么将《急就篇》的四大启蒙功能运用到中国现代语文启蒙教学中呢?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曾说:“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有两个重点: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基于这两个关键点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点关于语文启蒙教育的启示:
(一)语文要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与《急就篇》中注重实用、知识面广的文学知识启蒙功能有相通之处,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用语文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急就篇》对我们的启示是让语文教学内容活起来,把学生的生活融入语文课堂,要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来确定教与学的内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充分体验和加深理解。同时语文教学的内容要贴近社会现实,不能超越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将生活教学内容融入语文课堂,使学生既要置身于课堂,也要仿佛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二)立德树人的语文德育教育
课标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急就篇》的人文思想启蒙功能也是起到这样一种德育教育的思想功能,语文课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不断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将德育教育与语文课堂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的核心战略性举措,这就启示我们要不断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的可用于德育教育的素材,系统剖析教材蕴含的人文思想情感。教师要合理渗透和设计,强调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为实现“德育”教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因此很有必要将其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三)音乐融入语文古诗词教学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尤其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把握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来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这与《急就篇》中诗意审美启蒙功能互相照应,语文诗歌也具有精炼、押韵、节奏鲜明和句式整齐的诗意审美特点。中国古典诗词历来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意志和思想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本身就很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其他乐理知识来理解内容、产生感情共鸣。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用歌曲来融入教学环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读点诗词的的节奏,帮助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思想主题。
(四)书法教育走进语文课堂中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努力构建开放而活力的语文课程,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写字是小学语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结合书法教育,构建开放、有活力、动态的语文课堂,充分开发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打下良好的汉字书写基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以识字、写字为基本要求,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审美要求,落实好书法文化教育。教学内容可以是古典诗词、诗词、好的文章和句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相应的图片,可以将著名艺术家展示的作品图片印刷发行给学生学习与临摹。学生要掌握最基本的写字规范,一笔一画地写字,并从铅笔到签字笔、钢笔,再到毛笔,对待每一个字都要用心、细心、耐心去写。
参考文献
[1]管振邦.颜注急就篇译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黄仁贤.中国教育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3]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4]赵松涛.《急就篇》再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9.
[5]沈元.急就篇研究[J].历史研究.1962,(03).
[6]丁毅华,陈国忠.《急就篇》的史料价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119-122.
[7]朱子辉.蒙学传统与百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16,36(06).148-155.
[8]王凌皓.中国传统蒙学的教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05).8-11.
[9]钱荣贵.史游《急就篇》的编撰思想及其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3),112-120.
[10]陈璐.《急就篇》研究综述[J].世纪桥.2015,(10).95-96.
[11]林鹏,李思航.从《急就章》看书法的传承[J].参花(上).2017,(10).132-133.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