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研究

2021-12-08冯炜雯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江苏

冯炜雯

【摘  要】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此,论文首先阐述了实施鄉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对当前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城乡均衡发展的路径,以期改善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Abstract】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t present, many areas in China have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th the proposal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firstly expound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deepl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current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paths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Jiangsu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关键词】江苏;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均衡发展

【Keywords】Jiangsu;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12-0043-03

1 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乡村地区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需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同时应该包括乡村地区的繁荣富强。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乡村地区经济、环境等各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就江苏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十九大报告对此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具体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社会文明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城乡地区不平衡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还不够充分,农村地区现实状况与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有较大差距。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农业发展、激活农村潜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实现乡村地区快速发展。

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已经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乡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乡村地区的发展既直接关系着我国总体发展水平,也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主要目的,既要改善农民外在生存环境和物质条件,又要提升农民精神内涵,加快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着力于改善农村社会治理环境、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从而实现农村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最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立足中国乡村发展实际,探索出的一条乡村建设道路,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发展国情的伟大战略,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农村发展问题、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这对于实现农村地区精准脱贫、推动乡镇企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放眼世界范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乡村发展落后、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而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化解这一矛盾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1]。

3 城乡不均衡发展的原因

3.1 “城市偏向”的单个增长极理念

增长极理论认为,现实中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实现平衡发展的,经济增长是从一个或若干个经济增长中心的优先增长,并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选择某一区域作为增长中心,而区域之外的地区发展则会受到抑制,因此出现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城市偏向”的单个增长极理念则认为城市是经济增长的中心,而城市以外的农村地区主要是为增长中心提供基础原材料以及劳动力资源,城市作为增长中心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再逐渐向周围地区发展扩散,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城市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青年涌入城市,城乡发展逐渐演变成单向度的城市化发展,城市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的发展,这种单向城市化回流效应又进一步拉开了城乡发展的差距,导致城乡发展更加不均衡。

3.2 城乡二元化、城乡要素单向流动的结果

城乡二元化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简单来说,城乡二元化指的是城乡地区户籍制度、资源配置制度以及其他方面存在差异。户籍制度虽然在一定时期有效限制了城乡地区人口流动,但是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乡村地区越来越多的资源也倾向城市,而户籍制度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中生活成本较高,生存压力较大,城市中非自然增长人口越来越多,这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贫富差距。此外,理论上来看城市发展能够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但是实际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在不断加大,这与农村地区政策刺激不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以及城乡二元化等有直接关系,难以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导致城市发展越快,城乡之间差距扩大,使得乡村地区仍存在滞后性问题[2]。

3.3 工農及城乡关系演变规律的影响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化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工业发展一方面需要城镇作为载体,城镇化水平随着工业发展而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工业发展阶段国家将重点放在工业上,对于农业及农村地区的重视度不足,与此同时,随着工业水平的提升,城镇经济不断繁荣,乡村地区逐渐衰落,城乡发展逐渐不均衡。

对于我国实际国情而言,在建国初期,我国整体经济萧条,城乡发展差距不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为尽快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政府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基础,但是与此同时也拉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以及工人农民收入的差距。21世纪以来,政府逐渐提高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各项政策制度不完善,农民工待遇依然难以有效提升,城乡不均衡发展问题依然存在[3]。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城乡均衡发展的路径

4.1 推动江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地区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可以通过推动江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活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首先,推动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融合发展。随着现阶段人们对于农产品需要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江苏地区农村产业需要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变化不断调整变化。一方面,江苏农村产业需要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严格把关,重视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农产品从种植到最终运送至消费者手中应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根据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完善,充分挖掘农产品价值,推动江苏乡村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拓宽农业产业链,积极开发乡村资源,以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4]。例如,江苏省东台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因地制宜,积极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特色小镇等,东台农业产业实现了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东台西瓜、永丰林草鸡蛋等成为当地著名农产品的代表,不仅实现了传统种植业的成功转型,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其次,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进江苏乡村地区科技进步。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对于江苏乡村地区同样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以科技引领乡村产业快速发展。第一,加快江苏乡村地区信息化建设,除了基础的网络设施,还需要将现代化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解决农民农业种植技术难题、农产品销售困境,为农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第二,提升江苏地区农民信息技术水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振兴,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知识型农民队伍,因此,需要在江苏乡村地区成立以农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为主的农民学校,培养一批懂得农业种植技术、善于进行农产品经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型农民队伍,为推动江苏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5]。

4.2 加强江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江苏地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江苏地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树立农民正确的信仰、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以易于广大农民接受的形式渗透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使农民群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的熏陶,在实践中转化为崇高的道德信仰,提升乡村思想道德水平,焕发乡村新的精神风貌。

其次,弘扬优秀家训家风,形成良好的乡村民风。家训家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载体,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因此,江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弘扬优秀家训家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江苏地区乡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弘扬家训家风活动。例如,开展家训名篇解读活动、评选“先进个人”“和睦家庭”活动等,还可以将优秀的家训家风以歌舞、小品等形式展现出来,在丰富乡村地区精神文化活动的同时,弘扬家训家风,使乡村地区形成民风淳朴、乐善好施的乡村民风。

最后,加强江苏地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江苏地区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乡村地区经济振兴,也要实现乡村地区精神文化振兴。提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要加强乡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民参与文化宣传和休闲娱乐提供必要的场所,例如,建设乡村文化礼堂、乡村娱乐活动中心等,使其成为农民学习、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要丰富江苏乡村地区精神文化活动,开展以展现江苏新农村、农民新面貌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等,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活动[6]。

4.3 提高江苏地区乡村治理水平

首先,充分發挥江苏乡村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功能。乡村地区基层党组织要严格把控政治导向,向广大农民群众传达党的重要方针政策和发展路线,团结农民群众重要的政治力量,为乡村治理各项政策和工作计划的稳步推进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础。此外,基层党员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谨记党性教育和党员日常行为规范,维护党风党纪,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战斗壁垒作用。

其次,基层党组织要立足乡村发展,完善江苏地区乡村服务体系。一方面,基层党员要深入农村基层,切实了解农民群众生活生产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另一方面,要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通网上办公服务,为农民群众办理各种事项提供便利,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与基层农民的沟通对话,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最后,采取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治理模式。江苏地区通过自治激发农民治理的内在动力,充分落实农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使广大江苏地区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乡村管理和决策当中,通过法治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日常行为以法律为底线时刻约束自己,当自我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通过德治引领农民群众形成积极向上、文明道德的民风,最终实现乡村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4.4 城乡空间融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首先,促进江苏城乡资源双向流动,包括资金流动和劳动力流动。资金流动方面,需要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将城市资金引入农村,采取必要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向农村地区流动,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劳动力流动方面,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鼓励广大乡村青年返乡创业,吸引城市人才走进乡村地区参与乡村建设,实现江苏城乡资源双向流动。

其次,促进城乡空间融合,实现教育、医疗、福利保障制度等城乡一体化。一直以来,城乡教育、医疗以及福利保障制度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成为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向江苏乡村地区配置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逐渐缩小城乡地区资源差距,保障江苏农村地区农民能够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权益,实现城乡空间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7]。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新时代乡村发展开创了新局面,乡村地区在未来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城乡均衡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为推动江苏城乡均衡发展,需要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城乡空间融合这4个方面进行,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以马龙区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1,41(12):171-173.

【2】王友燕.城乡融合视阈下的乡村产业振兴——以株洲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8):235-236.

【3】本刊评论员.乡村振兴,关键是振兴乡村产业[J].中国食品工业,2021(Z1):1.

【4】钱晓明,王冬.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N].苏州日报,2020-12-29(B03).

【5】郭媛媛.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J].山西农经,2020(19):27-28.

【6】曾巧云.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对策[J].新农业,2020(15):87-88.

【7】强毅,郭顺.城乡均衡发展视阈下宁夏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实现路径[J].经济论坛,2019(7):127-134.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