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互联网下的AI交互旅游产品
2021-12-08周莉
周莉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68)
1 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多元化转变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在旅游中的游览形式更多趋于“自助”模式,如购票、入场、导览等……随着网络的普及,目前的传统模式逐渐会被“淘汰”。把北京传统旅游向智能旅游方式优化升级是必然的趋势[1]。在移动端从功能到智能机性能一次次的跨越发展,使游客所携带的MI 眼镜成为景区的数据收集载体,通过AR、VR 等技术,将景区展现在游客的眼前,打破游客以往旅游途中所受到的限制,以多种方式呈现出不同景区独一无二的文化内容,重现景区历史,从而全方位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在这片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度上蕴含着大量的瑰宝,然而如何能更容易被年轻人接纳,AI 和AR 技术将成为关键。AI +AR 文化旅游的互动体验模式能够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让文化在虚拟融合场景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实现历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2 AR 应用的交互设计分析
2.1 AR 应用的对比分析
由于目前的增强现实技术(AR)应用的特点,在教育与娱乐两大类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技术方面,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地理位置信息,AR 应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2]。为能更好地展现历史文化,从传统的传播手段转向三维物理坐标中的虚拟影像,这对设计者设计应用时,给与了一定的要求: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用户能最清晰地理解产品传达的文化内涵。
3 立体式移动终端MI 眼镜
3.1 立体式移动终端MI 眼镜的功能
MI(More intelligent),更加智能的产品,通过MI 用户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场景中,在场景中它可以提供用户的位置信息和周围所处的环境状况,并提供具体的实体物的方位和具体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便利和详尽的认知。另外MI 所产生的虚拟场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做出调整,实现互动。
根据前期的用户调查研究报告中,除了必需所具备的功能外,用户还考虑到价格、外观、电力、便携、舒适度以及隐私安全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如表1 所示)。MI 眼镜的外观设计首先便考虑到了便携性和轻巧性,所以该产品的电能消耗并不多,电力方面除了本身所具备的电力支持,还可以支持充电宝充电,同时MI 眼睛的镜片也可接受太阳能充电,这在外出游览时大大减轻了设备的重量,所以很大程度上,MI 眼镜和普通的墨镜相同,并不会带给用户过大的压力。MI眼镜所具备的云服务可根据用户设立私人端,个人在使用语音或账号密码登录后,便可进入到个人服务端,确保个人隐私受到保护。
表1 其他影响AR 设备使用方面的因素
3.1.1 导航
MI(More Intelligent)眼镜基于AR 识别技术,实现厘米级高精度定位。在大型景区,博物馆内提供增强导航、导览服务,提升游客游览体验。AR 高精度导览,对封闭空间和外部空间都具有超强导航性,可在封闭区域实现厘米级定位,并且提供AR 实景路线功能(如图1 所示)。常见的实现位置定位的方法有:基站定位、地标定位、GPS 导航、WiFi 定位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像识别定位也得以实现[3]。
图1 MI 眼镜下的AR 实景路线导航
3.1.2 导览
在导航过程中,AR 导航导览提供AR 持久化展示的功能,只需要对导览区进行一次扫描,用户便可在任何时候体验该AR 内容。导航一旦对位置进行了确定,定位到周边的各种景点和特色事物时,便会出现详细的解读和介绍,如酒店的评级和风格、价位、空房数目,以及附近的餐饮、交通,都会在MI 眼镜的智能屏幕上显示。
在非导航的状态下,MI 不仅可以提供附近地理位置的信息,还可以进一步根据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进一步进行延伸,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查询自身的动态,还可以对接下来的行程进行规划,通过语音或者手动操作调节舒适的视角来进行全面的浏览,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线路。
3.1.3 云服务
云端服务可根据用户的个人兴趣,提供扩展功能。云端提供AR导航导览的定位辅助检索功能,同时存储所有AR 内容数据,可以在线管理和运营AR 内容,无需重新发布新的搜索产品就可以快速更新AR 导航导览的AR 内容。通过MI 眼镜,随时随地获取景点、酒店、餐馆、博物馆、胡同、娱乐等信息,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周边,更快解决需求。
3.2 立体式移动终端MI 眼镜的设计
MI 眼镜融合了场景化能力,为景区打造包括互动导览、导航、文字视频讲解、景点复原在内的全流程交互过程。该产品能够促进景区从传统景区向全新融合沉浸式体验景区转型,融入AR、VR 景区的概念,为游客提供更加精致的旅游路线和旅游体验。
MI 眼镜的外观设计需要满足轻巧、便捷、简单的设计要求,镜片具有自适应调节能力,在用户戴上MI 眼镜的时候,镜片会根据测量眼睛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使眼镜更适合用户的眼睛。并且会根据光线调节镜片的遮光程度,在室内和室外的透光程度会根据光线的变化而变化[4]。
打开MI 眼镜的智能系统,仅需轻击眼镜左侧面的开始按钮,就可以进入语音交互系统,再次敲击两下就可以关掉。语音系统开启后,语音系统拥有打开其他的权力,便可以进入全系统控制;敲击眼镜MI 眼镜右侧面便可以打开视觉界面系统,但也可以直接在语音交互系统中开启或打开视觉界面。
3.3 MI 眼镜的交互模块
3.3.1 简洁的交互界面
交互展示的界面,成像与眼镜前40~50 厘米左右,界面设计简洁但能找到相应的需求界面,同时可以配合用户语音交互,不再仅局限于通过手势去完成交互过程,却能为用户展现清晰的信息导览(如图2 所示)。
图2 简洁的MI 眼镜交互界面
3.3.2 智能的交互语言
语音交互形式具有叙述、对话两种主要形式。当用语音来叙述文字时,能够对界面内其他信息提供详细的描述。纸质地图和普通电子地图常以文本的形式对地图内容、专题背景进行补充介绍,然后大量文字的出现会造成用户的阅读负担,同时降低信息传输效率。在多媒体环境下,受限于屏幕空间的有限性,大面积的文字也会占用表达空间。
(1)声学前端技术
语音唤醒是作为MI 眼镜与用户的主要触发方式。即使是在设备休眠的状态下,语音唤醒技术也能检测使用设备的用户发出的唤醒语音指令,从而使MI 眼镜快速地切换模式,开启人机交互的工作模式。该技术要解决两个指标:唤醒率和误唤醒率,机器在理想情况下要做到“只要呼唤百分百会响应,没有呼唤绝对不乱响应”,例如发出指令“购买故宫门票”,界面便会显示购票界面,并展示相关的折扣购票、儿童购票和游览人流量等(如图3 所示)。
图3 MI 眼镜语音交互界面
(2)语音识别技术
如何识别意图,需要对语音识别结果进行分析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将用户语音输入映射到机器指令,用户可以通过说出一些满足包含特定单词或短语的语法结构的语句,来调用意图。如用户:明天北京天气如何?MI:明天小雨转雪,温度2-0℃。其中用户在进行对话时,设备从对话语句中提出到关键词,并把时间,地点等重要关键词编制成连贯性对话。
(3)对话理解功能
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媒介在不断进化,自然语言对话作为新一代的人机交互媒介,从MI 眼镜可以进行自然语言的对话分为两种类型:任务型对话,聊天性对话。任务型的交流对话主要以完成用户的特定任务为目标,语言可简练明确,用户表达交互意图更为明显,例如用户通过语音对话完成酒店住宿和机票的预定等任务。聊天型对话不具体帮助用户完成某个具体指向的任务,而是通过用户与设备之间开放式的对话,安抚用户情感或满足闲聊和娱乐的需求。
3.4 MI 眼镜应用场景
3.4.1 基于MI 眼镜下的戏曲文化传播
面向社会群体的戏曲传播,要以普及化、趣味性、通俗性为指导方向,让游客使用MI 眼镜中的AR 技术作为辅助的前提下,体验传统戏曲的魅力,拉近传统戏曲与大众的距离,这不仅有助于扩大北京文化旅游的受众群体,也有效地扩展了传统戏曲的范围。针对北京古戏台,利用MI 眼镜AR 技术扫描,从而生成3D 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叠加融合,增强感官体验,感受传统戏曲京剧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MI 眼镜的全息投影功能可以虚实结合,游客在虚拟场景中可以与虚拟戏曲人物进行互动、娱乐,以及获得实时的文化体验。
3.4.2 基于MI 眼镜下的馆内智能导览
当游览特定的展馆,如博物馆、科技馆、项目窗口展示馆等时,找不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展览或者景色而导致游客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降低了旅游的体验感,增加展馆的拥堵。另外,展馆的展品繁多,在不允许接触或翻看展品的情况下,不容易直观全面地了解展品的内容,现有的馆内导览系统大多数只能根据现场游览内容,扫描展品二维码选择相应的语音或者视频讲解,或者直观地观看,不能将讲解和现场画面进行很好的匹配、融合,更不能高速实时、快速便捷地将产品相关的音频、图像、视频或者三维场景呈现在游览者的眼前(如图4 所示),降低了游览者参观游览体验。
图4 MI 眼镜下的博物馆内游览AR 展现
(1)基于MI 眼镜下的馆内展品实时讲解
基于MI 眼镜下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展品的旁边将不再是一个二维码,需要游客使用手机扫描对应二维码,进入相应的程序,通过语音或者文字、视频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讲解,每个展品的铭牌内部会置入芯片,当MI 眼镜靠近展品一定距离之内,便会感应到芯片,随即触发讲解模式,从历史、结构开始介绍,同时会有立体三维图360°进行展示,当对展品没有兴趣便可以走出展品的感应范围,进行下一个展品的讲解,全程不需要再拿手机进行扫描等操作。同时想查找其他与展品的相关的信息可以直接进行语音互动,便能轻松解决问题。
(2)基于MI 眼镜下的三维展品复原
目前在大多数的博物馆文物展览是以玻璃橱窗的形式,使人们在观赏文物时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固定地观赏到它的某些面,无法360 度细致的观赏展品。游客与文物之间完全没有交流,大幅度地减弱了游客观赏历史文物的代入感和体验感。
3.5 特色与创新点
MI 眼镜基于AR 技术能够实时地将虚拟模型/场景与现实环境融合,构造“在场感”,为解决游客近距离接触古迹、古文化提供平台。对于多数人而言,旅游或是为了游览美景,或是为了寻找历史,或是吃喝玩乐拍照炫耀,而MI 眼镜刚好满足这一切需求,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作为一款普通的可调节度数的眼镜,或是转化为墨镜,满足一款眼镜的基本需求。在旅游过程中,比如去圆明园,游客只能看到废墟遗址,但是通过MI 眼镜就可以看到场景复原;又例如去故宫参观,只会看到大大小小的房子,通过MI 眼镜可以实时讲解每一间房子的故事,讲解每一个门匾的意义;又如游客想了解北京的庙会盛况,但是没有赶上庙会的日子,通过MI 眼镜就可以看到庙会中各种活动的场景再现。于景区而言,增加景区收入、吸引游客、宣传景点、古建保护、历史传承等等,让北京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与时代融合,更好地传承下去。通过AR 技术可以实现场景复原、历史穿越、实时点评,也可以宣传北京当地更多的文化,以招商吸引投资,还可以促进周边产品的消费。
4 结语
在2019 年中国已经进入了5G 商用时代,随即而来的便又是一场AI 产品的出现,超高清视频类业务被认为是5G 时代的先期落地产品,5G 将支持4K/8K 实现不卡顿的观影体验,并助力VR/AR 打造高度沉浸感和强交互的应用场景。5G 的大带宽特性和5G 智能手机的普及对AR、VR 等数字经济与智慧旅游相融合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MI 眼镜便是在这样的时代下孕育而生,游客可以通过MI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实现“智慧化”移动体验、异地体验、四季体验,同时,将每一个MI 眼镜的数据通过全覆盖通信网络汇聚到智慧景区“大脑”——数据中心,通过可视化的数据,让游客的MI 眼镜做到“为我所用”的私人定制使用的智能移动端产品,从而进一步实现游客“智能体验”、景区“智能管理”、产业“智能转型”、消费“深度发掘”等目标。MI 眼镜在未来旅游业中的应用,将会把更全面、更宽广、更深入的北京文化推向大众,让传统的北京文化与新时代更好地结合,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