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火蚁发生状况及防控应急预案分析

2021-12-08卢婉琳

花卉 2021年22期
关键词:蚁巢红火蚁预案

卢婉琳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广东 佛山 528300)

0 引言

随着红火蚁疫情传播与扩散,城市中公园、校园、住宅区等周边绿化地均有红火蚁出没,主要通过检疫不合格的草皮或外部苗木引进等渠道传播,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打破了生态系统平衡性。基于红火蚁发生状况如何采取有效性防控应急预案,是目前各部门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 红火蚁发生状况

1.1 红火蚁基本特征

红火蚁外形与普通蚂蚁极为相似,且具有多种形态,成熟蚁巢中有蚁后、兵蚁和工蚁,同时存在具翅的雌、雄繁殖蚁。红火蚁外部呈桔红色,相较于普通蚂蚁,其上颚较为发达。一般情况下,普通人难以通过肉眼来区分红火蚁形态特征,需要结合蚁巢特征进行判断。荒地、杂草丛、田埂、堤坝、道路绿化带、和苗木园艺场等场所是红火蚁蚁巢常筑地,成熟蚁巢外观呈土壤堆成的高10~40cm,直径30~50cm 的沙堆状隆起,俗称蚁丘[1]。在初期阶段的蚁巢并不明显,有外部因素干扰蚁巢时,红火蚁则会以最快速度冲出蚁巢,进行群体攻击“入侵者”。

1.2 实际案例分析

2019—2021 年间,广东多地发往云南的苗木被截获红火蚁,通报全国,除了立案处罚涉事花场外,云南出台了停止广东省全境苗木和木材制品进入达三个多月之久的措施,造成广东云南两地苗木和木材加工行业深受打击。与此同时,被红火蚁咬伤者,出现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反复高烧等情况,严重威胁受害人生命。

1.3 红火蚁疫情产生的危害

花场苗木、农作物种子、幼芽、果实、根系等均是红火蚁喜爱的食物类型,对地方林业、农业生产有着巨大影响,同时红火蚁也会对其他生物进行捕食,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由于红火蚁将供电站等公共设施作为蚁巢驻地,导致周边区域时常出现电线短路或设施故障等问题,人类或牲畜受到红火蚁攻击,皮肤表面会产生强烈火灼疼痛感,严重时会出现灼伤般的水泡,8~24h后被叮螫成脓包,威胁人畜安全。

2 针对红火蚁的防控应急预案落实

红火蚁是目前广东地区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主要检查对象,红火蚁对森林植物、人员生命安全有着较大威胁,下面将注重阐述对红火蚁防控应急预案落实,希望能为有效防控红火蚁提供一些参考。

2.1 提升对红火蚁防控工作重视程度

红火蚁作为林业领域的有害生物,关于它的防控,需进一步提高重视度,改善防控水平,消除红火蚁产生的危害。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应当加强防控部门对红火蚁生物的防控重视度。若防控意识不强,将出现形式化防控现象。因此,可从下述两个方面实现高质量防控:①在政府号召下,以相关领导为主,相关部门人员为辅,共同建立应急防控小组,并且就红火蚁的习性、防控手段等内容开展专项交流会,由此提高相关部门人员防控觉悟;②需积极实施动员会,结合每个地区红火蚁的活跃度以及密集度,对其进行联动管理,协同村级组织、县级组织,夯实红火蚁防控基础,特别是密集型区域,更需要加大防控力度,促使经过联合防控后,红火蚁安全事件能够切实得到妥善解决。

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强化红火蚁防控成效,需要对责任主体加以明确,避免出现责任相互推诿导致红火蚁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等情况,明确划分各个部门责任范畴,要求相关人员应积极配合病虫疫病防控部门各项工作开展,促进红火蚁防控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增强各部门之间协调性,使红火蚁防控工作得到深化。践行红火蚁防控快速应急机制,一旦出现重大红火蚁疫情,应立即启动防控应急预案,精准落实疫情防控策略,快速将红火蚁进行铲除和扑灭。同时组织各个部门共同做好红火蚁防控宣传工作,进而达到全面统筹红火蚁防控工作的效果,降低红火蚁疫情对周边居民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不利影响。适当调整对此方面情况的财政投入比例,为红火蚁防控工作开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2.2 科学编制红火蚁防控应急预案及疫情动态监测

在红火蚁防控过程中,为了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卓越成果,还应当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并对当前各区域出现的红火蚁疫情实施动态监测。在应急预案中,应当在政府机关部门的统筹管理下,找到红火蚁扩散的根本原因,并保持集中防控思维,以统一防控标准,认真执行上级部门下达的防控指令,既要加强红火蚁害虫活动范围的有效调查,又要逐步推进应急预案内容。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当切实做好红火蚁疫情监测工作,一要按照上下年度各一次的标准,对其存在区域实施有效检查。尤其是常见城市绿化、苗木花场等,应当尽量配备充足的人力开展筛查工作,一旦发现疫情须立即上报,并等待防控指令。而且还可在其常见活动区域设立多个动态监测点,必要时可安装远程监控设备,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其实施精准化防控。同时,还可将每年中旬作为各防控部门交换应急预案执行与监测的重要时期,这样才能巩固防控效果。

2.3 加大检疫监管力度避免疫情二次蔓延

对于红火蚁的防控,在初次被消灭后,很有可能因残留的虫卵而再度遭受红火蚁的侵害。因此,须加大检疫部门的监管力度,在未见害虫前,对其提前进行消杀处理,使其不具备生存条件,而后还应当及时隔离疫区,经过对红火蚁产地以及途经轨迹等信息的调查,将各地区划分为不同风险程度的疫区,以便集中精力监测重度疫区的防范成果。此外,在疫情防范中,还可根据上级下达的各种防范文件,积极组建防范团队,准备好杀虫剂以及各种防范设施,促使防范人员接到指令后能够立即进行反馈,继而降低疫情蔓延可能性,为后续疫情的二次漫延产生抑制作用。

2.4 选用合适防控方法实现红火蚁全面防控

目前针对红火蚁疫情产业的防控方法主要常用以下几种:

(1)灌巢法。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蚁巢大小来决定单个蚁巢用药量,通常情况下,每巢用药量控制在10kg 范围内,将稀释好的药液全部浇灌整个蚁巢内部,同时按照既定比例完成药液配置,并沿着蚁丘外围施洒宽度约为25cm 的药液带,在蚁丘上直接浇灌药液。值得注意的是,浇灌药液前切记不可干扰蚁丘,避免因惊动红火蚁而使得蚁群将蚁后转离该区域,影响防控效果[2]。

(2)触杀性粉剂处理法。直接灭杀蚁后是此防控方法的核心目标,可实现有效抑制红火蚁蚁群发展的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将药粉沿着蚁丘外周施撒,借助辅助工具干扰蚁巢,让工蚁从巢内冲出,将药粉在工蚁身上均匀施撒,通过带药工蚁与其他蚁之间的接触,达到将传递药物目的,进而毒杀全巢。触杀性粉剂处理法防控成效一般情况下需要在5~10d 后可见,在选用此防控方法时,尽量避免雨天,避免药物被雨水冲刷干净,失去药性。

(3)毒饵法。相较于自行配制的饵药,专用成品饵药在防控红火蚁及灭杀蚁群更加优势,专用成品饵药中含有花生麸、鱼粉等成分,可起到引诱红火蚁的效果,因饵剂普遍毒性缓慢,潜伏周期较长,需要2~6 周看见灭蚁效果。通过饵剂将工蚁从蚁巢引出,并将毒饵搬运回巢内,随着毒饵在红火蚁间分食,进而将有毒成分在整个蚁群扩散,实现对蚁群灭杀。

2.5 对现有红火蚁防控方案进一步完善与优化

结合红火蚁疫情地区实际情况与防控方案落实情况,确认现有红火蚁防控方案是否存在不足与缺陷,根据红火蚁防控布防要求,除了加强针对红火蚁疫情发展态势监测以外,也要明确界定周边地区封锁范围,及时跟进防控目标,避免出现各管辖区防控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地方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统筹部署红火蚁疫情防控工作,对现有红火蚁防控方案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弥补方案潜在缺陷与弊端。与此同时,发挥新媒体快速传播作用,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整合媒体资源,选择以新闻报道、短视频、专家访谈、网络互动等多种方式对红火蚁防控工作进行宣传,一方面促进社会民众红火蚁防控意识提升,减少红火蚁对居民身体伤害,起到与基层共同组织防控红火蚁疫情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宣传将红火蚁防控技术、防控方法及防控知识加以推广与普及,实现红火蚁科学防控,正确引导社会大众认识红火蚁,消除恐慌心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红火蚁防控工作,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红火蚁防控工作中,全面提高红火蚁防控工作水平同时,也能有效将红火蚁防控方案落到实处。

此外,鉴于红火蚁防控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工作,对防控人员工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为了避免红火蚁防控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红火蚁防控工作质量下降,需要加强针对防控人员技术培训,掌握最新的防控技术手段,全面了解红火蚁生活习性与形态特点,确保所制定的红火蚁防控方案具有针对性,进而提升红火蚁防控工作科学性与实效性,切实做到对红火蚁全方面防控,有效控制红火蚁疫情扩散与蔓延。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红火蚁发生状况及产生的危害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有关部门既要提升对红火蚁防控工作重视程度,也要科学编制红火蚁防控应急预案及疫情动态监测,避免红火蚁疫情持续传播与扩散,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控方法,切实做到全面防控,消除红火蚁疫情。

猜你喜欢

蚁巢红火蚁预案
施用茚虫威饵剂后红火蚁的蚁巢迁移及弃尸行为
启东市强化预案演练
0.08%茚虫威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分析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红火蚁来势汹汹 九部门联合防控
小狮子和红火蚁
No.3 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份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药剂灌巢剂量对红火蚁蚁巢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