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化发展园林化推进规模化经营致力打造现代林业生产新格局

2021-12-08高扉

花卉 2021年22期
关键词:规模化林业生产

高扉

(长治市林业和草原发展中心,山西 长治 046000)

0 引言

林业的多种效益,既矛盾又统一。林木在其生长过程中能为很多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改善当地的土地条件、防风固沙,在生态圈中有重要地位,这就是林木在发挥着生态效益。但林业生产需要追求经济效益,往往是把牺牲生态效益作为代价,将林木加工成商用。目前林业生产的特点可总结为两种趋势和三种模式。两种趋势即森林资源在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分别呈下降趋势和上升趋势;三种模式,即生态林业模式、林业分工模式、全面经营模式。为现代林业注入景观园林化的新鲜血液,对林业的面貌进行革新是迫在眉睫的。同样,在林业生产大跨步的向前进时,进行规模化的经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景观化发展园林化推进规模化经营定能打造现代林业生产新格局

1 林业生产的现状及问题

1.1 林业建设投入少

山西省的林区大多在偏远地区,而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投入林业方面的资金就会偏少,让林业部门只以公益林的方式开展林业生产,就难免碰到很多经济问题。在林业生产过程中,购买树苗、购买设备、培养专业人才都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但由于经济能力的问题,政府并不能在林业方面投入更多,因此限制了林业生产的发展步伐、减缓打造现代林业生产新格局的进程。当前的不容乐观的林业生产现状又不具备引进外来投资的优势,林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又拉不动外部投资,因此走引进投资这条路也困难重重。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林业建设,在开展建设工作时会通过降低成本、减少引进人才投入这些措施,但低成本的林种,非专业的技术人员将会产生低质量的产品,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

1.2 经营管理不科学

森林资源在经历破坏之后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它迎来了发展期,但发展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只有找出问题才能解决,才能实现林业生产发展新格局。在林业生产管理层面,部分管理者的观念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思想,没有能力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发展林业生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很多适用于以前的方式方法在当今这个时代就会显得比较落后,这就需要林业管理者具备创新意识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否则林业生产发展的脚步将停滞不前。

1.3 技术创新重视低

林业发展中技术投入的多少,从很多地区的林业发展状况可知一二,从树木品种单一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不够,技术人员不能培育出优良的树木品种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此外,生态建设仍在采用大量外来树种,先不说引进的树木在当地是不是能适应环境、正常生长,就引进外来树种耗费的资金也普遍比乡土树种大一些,这样就更难有资金投入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中。还有,林业的管理方面也是停留在过去比较粗犷的方式,为了更适宜现代林业的发展,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也是势在必行的。

2 景观化发展园林化推进的策略

2.1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同一种林木在不同的地区栽种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较大,同时林木的生产周期一般较长。树种的选择性错误,要经过少则几年多则十多年的时间才会显现出来,所以树种的选择是否适宜将影响后面几十年的发展。在进行人造林时必须进行勘测评估,确保当地的土地能为选择的树种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适宜的树木在适宜的土地上生长,相信经过几年的发展如园林一般的林业区就会初现雏形。

2.2 坚持科学培育的方法

为土地选择完适宜的林木后,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培育树木,保证树木健康茁壮的成长。首先,整理土地是栽种树木重要的一环,对林地进行清理后,可以进行块状整地或条状整地,但一定要设置水土保持带,有序的土地分区不仅能降低造林的成本,还能在施工的同时保护环境和植被。其次,进行科学施肥,整理土地的过程中先要施入基肥,通常情况下基肥选择有机肥而避开化学肥料。此外,树种的幼苗期易受虫害、鸟啄,因此需要加强幼苗的保护工作,为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保驾护航,如此科学的培育树木才能完成林业的园林化建设。

2.3 坚持专业人才的引进

为保证林业景观化发展,传统的林业建设理念已不能满足要求,并且建设中技术支持全靠林业培育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局面也是不利的。在现代林业建设中,需要对林区的整体进行分区、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还需要将林区向景区化发展来吸引游客参观,这些就都需要像园林景观方面的专业人才来设计施行。优秀人才的引入才能够使林业发展的面貌焕然一新,进而满足时代对林业生产提出的要求。同时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只有这样林业生产发展才能持续向前。

3 规模化经营现代林业生产

3.1 重视产业发展

依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关注地区特色、整理优势企业名录,着重支持在既在全产业链中处于中坚环节又能拓展林业产业链的优秀企业。首先,对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壮大。如山西省吕梁野山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广度的发展,该公司全产品产业链不断增长,围绕沙棘作为核心产品,逐渐升级到生物医药领域。该公司经过不断研发得到附加值更高、社会效益更好的,多品种、多系列跨行业产品。其次,发掘龙头企业的带动潜力。林业龙头企业是林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市场、联系农户,进而可以促进一个企业得到整体发展。如山西省吕梁野山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带动周边农业发展,给周边农户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直接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再次,使林业企业形成品牌效应。致力形成“一村多品”“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产业布局,促进区域间“抱团”发展。企业联合林区附近的村镇进行合作,村镇提供人力支持,企业加快村镇经济发展。

3.2 优化人员结构

人力资源对于林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精简的、优化的、摒弃不合时宜的管理结构才能保证林业生产健康发展。不同时期所需要的人才方向各有侧重,在不同的产业建设时期需要依据林业技术创新形势和当前的管理需求优化人员结构。在过往的林业生产工作中,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是依据前人的经验,这种依据经验的工作方式低效且费时费力。实际上专人专办简化管理才能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应做好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可根据林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综合性实践技能展开培训,以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3 发展“龙型”经济

龙型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市场或中介组织)为龙头,以利益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具有较长产业链、较强辐射带动作用、较高市场占有率和较好发展前景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林业产业规模化即是将营林(种植抚育树木)、采运(产品采摘和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实现规模化运营,要着力于三个基本要素,即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商品基地。支柱产业:位置优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林业相关度较紧密;龙头企业:有辐射带动能力、有开拓市场、深度加工、附加值高的特点;商品基地:有区域特色、具备规模较大的特定原料林。支柱产业是主导,龙头企业是关键,商品基地是基础。

4 展望现代林业生产新格局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山西省的森林资源同样有限,林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子系统,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更要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个原则。人们不能看到经济效益的林业生产是不能够吸引人们去发展林业生产的,公益性质地去经营林业是会遇到经济问题的。基于此,现代林业生产发展对人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让林业生产展现出具有吸引力的经济效益。

在林业生产建设中,不管是追求建成优美的园林景观,还是追求建成规模化的产业,林业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都应当积极地保持生态友好的理念,积极地维护和完善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点,从而强化不同的切身利益。根据林业建设的生态工程,与其整体的生态工程学科的关注,要来实现对人工防护林或生态稳定性的维持,同时,在林区也要搭建起与生态用水紧密的联系,实现区域防护林恢复和重建,搭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诸多行业并发挥巨大作用,我们也应该尽快将其成为林业生产的助力。因为林木是生物即林业生产是生物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但通过计算机技术调控林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林木的生产提供适宜的条件。此外,通过计算机程控和数控对林产品进行的采运和加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5 结语

森林资源逐渐减少的形势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从开垦森林转化到退耕还林,再然后进行发展林业,进行森林覆盖保护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进行林场保护,现今林业生产的形势越来越好,可以着力于打造现代化林业生产新格局。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占比、调整产业结构等手段来建设成园林化、景观化、规模化的林业产业。通过景观化发展园林化推进规模化经营致力打造现代林业生产新格局。

猜你喜欢

规模化林业生产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land produces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