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风景园林设计如何展现自然景观特征
2021-12-08邢炜君
邢炜君
(太原国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0 引言
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的内涵更加丰富,功能也越发完善,针对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也在不断升级,风景园林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得到各界的广泛认知。为了突出风景园林的景观特征,风景园林的设计模式和设计理念必须要有所调整,在之前的工程设计模式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风景园林美观性不足,特征不显著,在生态理念和人文理念的影响下,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要侧重于突出其景观特性,让人们感受到风景园林景观的自然美,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持续动力。下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1 风景园林文化内涵
现阶段,社会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也更加注重生态和文化建设,这已经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自然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风景园林中,包含大量的植物,这也是园林工程中的主要元素,通过植物的搭配以及与地形地貌的结合,可以形成各种美观性十足的景观,自然景观的塑造,充分体现出了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在现阶段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部门要多方面的考虑问题,需要在保证风景园林美观性的同时,体现出文化特色,改变千篇一律的景观模式,从概念上来看,风景园林文化,主要是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利用这种方式,突显园林景观的特点,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在这种模式下,也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播,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辨识度,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强化,也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2 风景园林设计原则
2.1 多样性原则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种类必须要保证多样性,这也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果违背这个原则,风景园林的美观性和观赏性就会明显下降,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单一的物种,在景观塑造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最重要的是,如果风景园林中植物种类过少,无法形成独立的生态体系,会大幅增加病虫害侵蚀风险,对城市的生态建设非常不利,风景园林的作用也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基于此,风景园林中要尽可能多引入各种植物,利用多样性的物种,形成各种生态景观,保证风景园林重要作用的有效发挥,这也是设计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2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主要是指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树立合理的设计规划理念,促进风景园林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在风景园林中,各种植物是园林的核心元素,园林的生态功能,主要依靠这些植物来体现,基于此,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的关注物种的生态情况,如果植物的生长特点与地方环境不符,就会导致植物长势不良,一些植物甚至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在这种情况下,风景园林的生态功能会被严重削弱。基于此,在植物的选型环节,设计部门一定要慎重,不能盲目地引入物种,需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结合分析结果,选择植物类型,保证植物的稳定生长。
2.3 整体性原则
风景园林功能强大,在项目的规划设计环节,需要重点的关注园林功能的完善性,这也是规划设计的重点,所以风景园林必须要保证美观,而且园林景观要与城市的整体风格相一致。在这个基础上,风景园林的作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否则,城市的发展就会因此受到直接影响。整体性原则是指风景园林的景观元素,要与城市风格和周边环境充分相符,不能过于独立,更不能违背当地的文化。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全面考虑问题,注重信息获取,做好实地勘察,结合周边建筑的颜色以及风格,确定风景园林的整体风格,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在风景园林建设完成以后,与城市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这也是设计单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4 因地制宜
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不能过于盲目,必须要根据园林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调整和优化技术体系,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否则,就会削弱施工新技术的作用,无法达到预期的园林工程建设效果,甚至会导致园林工程功能受损,美观性下降。在园林工程中存在大量的元素,除了植物之外,还存在许多园林景观,比如假山、湖泊等,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势环境,尽量减少对原生态的改动,除了要暴露当地原有的大型树木之外,对于坡地、洼地等,也要进行利用,比如对洼地进行拓展,形成人工湖,对石头进行雕砌,形成假山或者其他造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园林工程美观性的提高,而且还能达到降低工程建设费用的目的,整个园林工程浑然天成,人工痕迹较少,审美价值十足。
3 风景园林设计中自然景观特征的展现策略
3.1 保证物种多样性
在当前的一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工程的功能不健全,主要表现为植物类型单一,物种的缺失,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影响,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应和美观性功能,导致城市形象受损。在生态理念下,工程的建设方向要有所调整和创新,对原有的建设理念进行改进,针对性地增加植物品种,保证物种多样性,利用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协调生长,形成独立的生态群落。在物种的选择过程中,规划部门要结合地方气候特点,对比植物的生长习性,尽可能避免引入外来物种,而且,要注重物种的季节性搭配,一般来说,在冬季,许多的园林绿化工程都会出现缺乏生气的问题,针对此种问题,可以植物选型过程中,选择一些长青植物,包括松柏树等,在增加物种数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观赏性。
3.2 融入城市人文情怀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人们的审美特点和生活都存在很大差异,人文性各不相同,为了打造优质的风景园林项目,充分体现出人性化原则,就需要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融入城市人文情怀,发掘和分析地方文化,把这些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充分融合,通过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加速地方文化的传播,而且风景园林更加具有辨识度,使风景园林美观性十足,更加符合当地人的精神审美。人们在风景园林中观光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其中的文化沉淀,解读景观中蕴含的文化信息,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进一步突显地域文化,实现风景园林功能性作用的有效拓展。
3.3 合理进行植物搭配
植物搭配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也是自然景观塑造的主要措施,如何才能保证植物搭配的合理性,是景观设计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此项工作难度非常大,涉及生态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问题,必须要对此进行全面分析。在植物搭配方面,要根据风景园林的地势以及空间功能,种植相应的物种,比如在风景园林的外侧,要种植花卉,给行人带来更强的观赏体验,花卉要密集,呈现一定的形状,而且颜色要尽量统一,避免给人们带来杂乱无章的感觉。在风景园林中的道路两侧,要设置一些低矮灌木,起到道路分隔的作用,使风景园林更加具有层次感,而且灌木较低,不会对行人产生压迫感。植物的搭配要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感,通过颜色、高低落差,进行合理的搭配设计,打造出更多的植物景观,给人们带来更佳的观光体验。
3.4 合理利用再生资源
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需要不断革新,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态势保持一致性,唯有如此才能打造出更加优质的风景园林,实现自然景观特征的充分体验。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各领域中都得到充分落实,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此,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引入可持续理念,注重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保证风景园林各项功能的同时,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进一步体现风景园林的生态特色。比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环节,在风景园林中设置蓄水箱,收集风景园林中多余的雨水,在雨季,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在旱季的时候,利用这些水资源对植物进行灌溉,达到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而且在丰富的水资源作用下,植物的生长态势更佳,进一步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特征,有助于风景园林生态性和美观性的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风景园林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对风景园林的科学规划,可以进一步突显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生态性,这也是设计规划部门的首要任务。实际上,风景园林景观设计难度很大,不能过于盲目,导致许多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案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无法体现自然景观特性,基于此,在当下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环节,设计部门要合理的加入人文理念,融入地狱性元素,进一步的完善风景园林功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观光体验,以优质的风景园林项目,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