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外环线绿化景观提升项目施工管理关键技术浅析
2021-12-08黄兴
黄兴
(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89)
1 工程概况
科学城外环线(广汕公路、永顺大道、新桂路、新阳东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核心区域,是国家首个森林城市群——“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组成项目之一,全长约10km,改造面积约13 万m2,以“山水柔城、科创彩环”为设计主题,对广汕公路、永顺大道、新桂路、新阳东路4 条道路沿线中央绿化带、人行道外侧绿化带、交通岛及重要景观节点进行升级改造。
该项目以“一园四带八节点”,即1 个口袋公园、4 条道路景观带、8 个特色节点为总体布局,梳理4 条道路沿线植物空间环境,增加开花植物、丰富景观层次、强化景观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城市雨水收集垂直渗透系统”“一种低养护持久景观生态沟渠”等6 项关键技术,合理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在有条件的区域打造下沉式绿地和植物缓冲带,将道路景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打造清爽整洁的道路空间,营造花开缤纷、舒适宜人的景观氛围。
施工主要内容包括:绿化、园建、电气、排水工程等,升级改造道路沿线中央绿化带,人行道外侧绿化带、行道树绿化带、交通岛及节点并对破损设施及城市家具进行整体提升。种植多花风铃木、大腹木棉、红枫、凤凰木等乔木650 株,红继木、花叶女贞球等灌木16355 株,片植多花杜鹃、彩叶草等地被124685m2,粉花夏槿、红叶四季海棠等时花871m2,修建园路及平台1787m2,新建四角亭1 座,新建月亮门1 座,布置景石767 块等。
2 项目施工重点难点
(1)季节性施工难度大,项目开工时正值南方高温酷暑期,既要防高温又要防台风暴雨,需要科学做好施工进度安排,编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季节性施工与预防措施等专项方案。
(2)苗木质量要求高,乔木均为全冠苗,苗木修剪量小,苗木种植后缓苗、生根、成活、养护都造成极大困难,景观效果持续保持难度较大,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状况制定相应的养护措施,以提高苗木种植成活率。
(3)亭子、石拱桥、拱门、景石配置等园林建筑的营造技术和铺贴要求高,需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好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验收的程序,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优良。
(4)口袋公园周边居民楼较多,排水不畅,存在挡土墙滑坡安全隐患,需要因地制宜,引导雨水排泄,确保挡土墙的安全与美观加固。
(5)文明施工和环保要求高,施工位于城区,施工场地作业面小,周边居民、工业区、人流车流量大,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噪声、材料运输、机械进场、扬尘控制的管理。
3 项目施工关键技术
针对施工中重点难点以及景观要求并结合施工场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技术创新技术,主要创新点及特色包括:
3.1 置石和生态植草沟植物配置技术
通过亭子、石拱桥、拱门、景石、植物、园路等元素巧妙搭配,浓郁的岭南气息呼之欲出,将生态与景观融合一起,打造城市中的生态自然的休憩场所,不仅为周边居民提供放松心情的绿洲,同时还能焕发城市活力,增强当地的整体绿化景观效果。
3.1.1 置石技术要点
景石摆放须制作样板段。直观总要求:景石摆放立面高低起伏,疏密有致,大小变化,平面前后错落、曲折迂回,石块摆放平正、稳定,与硬景搭接成为一体、植根其中,与植物搭配协调、自然,严禁成堆成团或凌乱随意。为保证该项目置石效果,在石头的埋、选、尺度、趣味、类型等方面精心考究布置。
(1)“埋”:置石下端须埋进土壤至少10cm。置石施工顺序,先开挖、挑选好最佳观赏面、埋下去至少10cm 后,保证石头的自然均衡。
(2)“选”:①选正确的地点。景石适宜作为视觉的焦点,放置在环境多变的地方;②选合适的石头。选择石头的材质和正确观赏面。最佳观赏面的选择应该注意三个方面:形状、纹理、颜色。
(3)“尺度”:该项目置石注意不同空间尺度。尺度感对于置石是十分重要的,置石工程开始时,必须先对所处空间进行分析,根据石头本身的体量大小来确定石头与路边行人的距离,从而获得最佳观感效果。最佳距离应该由人的观看视角来确定。
(4)“趣味”。该项目置石讲究趣味,体现在布局、立意、构图和实用性四个方面。布局趣味可分为宏观布局和微观布局两个方面。宏观布局:指尺度稍大的空间布局,主要以“起、承、转、合”作为全园置石的主导思想。微观布局:指小尺度空间内的布局,强调“先立宾主之位,再定远近之形”,要讲究主次关系,不可杂乱无章,随意搭配。立意趣味,要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发挥置石的艺术作用。构图趣味,构图要考虑到石头表面的纹理观感和石头外形,根据石头表面的纹理和外形,对构图能起到一定的指导。实用趣味,对于置石,除了观赏性外,更多的要考虑如何让置石景观与参与者发生互动。做到“可观、可游、可赏、可用、可互动”,获得“回归自然”的喜悦。
(5)“类型”。该项目分别采用孤置类、対置类、散置类、搭配类和器物类五种置石类型。该项目采用三块景石的摆放原则,确定场地后,根据石头的尺寸,决定石头离路边的距离。采用“立、平、卧”的方式灵活放置。布局宜以突出主石为要,常见的是中间主石,两侧宾。三块景石组合摆放,要有进退,做到高低不平,大小搭配,虚实结合,埋入土中的程度根据景石实际情况或浅或深。放置时,整体要均衡,立面高低错落,每一块石头的高度尽量不在同一条线上,采用不等边三角形法则。
3.1.2 生态植草沟植物配置技术要点
生态植草沟设计成梯形状,沟渠两边呈阶梯状布置植物,分成三个区域依据地势及功能布置相适应的植物。
(1)一区的植物主要为芒属植物,其抗旱、耐涝、去除污染物能力均较强,且植物较高,形成中心景观;翠芦莉和千屈菜的耐涝能力较强,植株较高,故将其种植于易受水涝的一区。建议选择水生植物品种:苦草、花菖蒲、再力花、萍蓬草、旱伞草、千屈莱、梭鱼草、宽叶泽苔。
(2)二区种植细叶芒、花叶芒、晨光芒、斑叶芒等植物。耐涝能力也相对较强,根系分布较广、植株无明显的杆径,遭受大量降雨径流时不易倒伏,能够有效防止土壤遭受侵蚀。
(3)三区植物为吉祥草、铜钱草、金边麦冬、石菖蒲,抗旱能力较强,且植株较为低矮,有效抵抗雨水径流的冲刷,对周围的堰体起到较好的巩固作用,同时可与其他植物一起营造较为立体的景观。这样可以在丰水季节有效疏干地面径流,在干旱季节可以为绿化植物提供水源。
3.2 生态植草沟施工技术
采用下沉式绿地种植水生植物,形成花溪,并结合生态植草沟、生态树池、透水铺装的应用,将大部分雨水滞留,加强城市道路及绿地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缓解排水不畅,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3.2.1 生态植草沟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线→基槽开挖与整平→30cm 碎石层→铺设土工布反滤层→30cm 种植土回填→种植植被
3.2.2 施工技术操作要点
由下而上分别是盲管、30cm 厚碎石、透水土工布、生物过滤介质、植物及配套的溢流井。沟槽开挖依据设计要求及施工图纸开挖沟槽,开挖后应及时清理底部及侧壁的石块、树根等,以防止破坏土工布,土工布开挖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沟槽侧壁稳定。
(1)溢流井砌筑。生态草沟溢流井流口采用砖砌皮篦式雨水口,增设落底0.3m。施工中溢流井需遮挡,防止泥沙进入。
(2)沟底盲管和碎石层。碎石层厚度300mm,分层回填,盲管厚100mm,盲管的上半截打孔并用透水土工布包裹,该结构有利于多余水分的排出,避免植物泡水受淹造成根系受损。
3.3 挡土墙施工技术应用
采用新型柔性软瓷材料铺贴,减轻挡土墙的承重,降低土体滑坡安全隐患。
3.4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采用变频给水设备及喷淋装置,形成雾化效果,既能保证花镜植物的养护,又能形成云雾缭绕的景观,还节约了绿化用水,起到了节能减排作用。
3.5 专利技术应用
为控制施工噪声和扬尘污染环境的影响,避免在居民休息的时间施工,并投入多台高压喷雾机在施工期间喷雾,既防止扬尘,又起到了降温的作用。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应用5 项专利技术和一项工法,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情况如下:
(1)在新阳东路、新桂路施工回填土壤时,运用专利“一种利用城市绿化垃圾生产多效生物药肥的制备方法”改善土壤基质,提高开花乔木种植成活率,确保开花时花色艳丽,达到景观设计效果。
(2)在新阳东路“口袋公园”施工过程中,运用专利“一种货架式园林绿化摆花装置”,确保时花运输时不被损坏,保证时花质量,创造高质量的景观效果。
(3)在广汕公路“旱溪”景观施工时,运用专利“一种低养护持久景观生态沟渠”,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形成生态草沟、花溪等下沉式绿地景观,有效控制了排水不畅。
(4)在永顺大道绿化景观的施工时,运用专利“一种防止地面沉降变形的雨水收集渗透系统”进行微地形的改造与雨水的收集与排放,有效控制了地面径流。
(5)运用专利“一种有限空间铁杆真叶树的种植装置”在“口袋公园”进行有限空间的苗木种植,形成微景观的效果。采用“雨水收集垂直式渗透系统施工”工法对“口袋公园”的地形改造与雨水收集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
4 结语
该项目引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通过对下沉式绿地、生态植草沟、生态树池、透水铺装的应用,加强城市道路及绿地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对于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城市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体”,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希望本文可以给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