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园林在城市生态修复中发挥的作用

2021-12-08马菁

花卉 2021年22期
关键词:异质绿地排放量

马菁

(太原市园林绿化建设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0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空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呈逐年上涨的态势,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此,必须加强有效的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有效凸显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将低碳园林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下面将结合实例进行系列分析。

1 低碳园林的概念及其科学性内涵

低碳园林从概念上解读就是通过对城市绿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城市碳氧化合物排放量的园林工程。与观赏性的城市园林过程有所不同,低碳园林的基础建设准则就是降低城市碳排放量,因此,在低碳园林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绿地资源的规划。城市园林工程也属于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主要由市政部门与当地园林局负责。低碳园林能够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基础原理在于低碳园林本身就是低排放的,园林中的绿地资源还能够固定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进而降低空气中这两大类物质的含量,从而起到净化空气、修复生态环境的作用。

低碳园林是属于科学性的城市基础建设工程,其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在绿地建设过程中,合理分配绿地资源,选择适合的绿色植物种类,形成小型生态循环系统。

(2)低碳园林中的绿地资源对于城市中的硫氧化物与碳氧化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够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低碳园林在低碳排放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观赏性,对城市的基建具有积极性影响。

低碳园林的建设过程是持久性的,需要城市基建部分不断地投入资金与人力,因此,在开启低碳园林工程之前,需要根据该市的地理条件、人口基数以及生态环境现状做好低碳园林规划工作。除此之外,低碳园林中的绿地资源需要不断整理与维护,可以派遣专人负责该工作。

2 建设低碳园林的基本原则

2.1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低碳园林建设基地

低碳园林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因地制宜,根据低碳园林建设基地的地理条件以及气候环境,尽量在低碳减排的条件下,做到物尽其用,提高自然环境的资源利用率。在选定低碳园林的建设基地之后,首先需要大规模整理园林基地,主要包括基地清理、水源勘探、绿色资源整理,其中基地清理主要对低碳园林基土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培土操作;水源勘探主要是对园林建设基地的水源位置进行调查,方便后期对绿地以及植物进行灌溉;绿色资源整理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不仅要对园林建设基地的绿色植物种类进行考察与记录,还要对绿色植物的生长条件进行调查,并根据绿色植物的生长习性对绿色资源进行合理安排。除了要根据自然环境进行选择性处理之外,还要根据该城市的文化特色对低碳园林进行美化处理。

低碳园林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因此,低碳园林的位置也就显得的尤为重要。园林部门要根据该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绿地资源分布对建园、建绿位置进行合理原则。比如,可以在城市中心区域规划出一块基地用于低碳园林的建设,然后根据绿色植物对于碳氧化物与硫氧化物的吸附能力合理规划。低碳园林除了要具备净化城市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还要具备一般城市园林所具备的观赏性。因此,在建设低碳园林时,也要融入园林艺术思想,使其在功能性与艺术性上达到一个平衡。建设低碳园林要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规模的绿地面积,并对艺术美观性做一定的妥协。

2.2 重视自然价值,利用自然环境完成园林基础循环

低碳园林工程属于环境修复工程,在基础建设与后期维护过程中,都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而低碳园林建设基础原则之二就是重视自然价值,利用自然环境完成园林基础循环,打造小型的生态平衡圈。低碳园林除了要做到低排放,还要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在低碳园林的建设初期,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利用自然中的生态循环完成园林建设与园林生态系统的构建。比如,在绿地资源原有的生态基础上,新移栽的植物能够较快地使用原有园林内部的生存环境。低碳园林的目的在于修复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在园林基础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比如,可以多使用绿色天然的材料作为园林装饰,也可以使用植物涂料代替化工涂料来降低甲醛排放量。

重视自然价值的首要表现就是尊重自然的原有形态,在建设低碳园林过程中,可以对原有基地内部的自然形态进行适当更改,但是没有必要对大型植物以及景观异质进行移植或者删除。重视自然价值还体现在巧妙应用自然做功方面,比如,可以使用太阳能源为低碳园林供电。低碳园林虽然在日常建设与保养过程中,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但是日常能源损耗问题也是一笔较大的支出,而用太阳能供电,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还能够将多余的能源售卖给大型工厂,并将所得收入用于园林内部的景观建设。大部分园林为了美观性,会进行人工开凿湖泊与河流,而在低碳园林建设中,可以通过景观喷泉的方式代替人工湖泊。在绿植灌溉方法只需要在绿色景观区安装360°的喷灌即可。

2.3 低碳园林建设中要包含景观异质这一特点

低碳园林基础建设原则之三就是要重视景观异质,景观异质属于生态学专业名词,是指在某一景观系统内部的景观要素类型、组合以及属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异性。通俗而言,景观异质就是指在低碳园林内部的不同地点与不同季节都能够展现不同的景观。要使低碳园林具备一定的景观异质性,首先需要在植物搭配上多花心思。比如,可以栽种不同季节开放的花灌木,使低碳园林在不同时间展现不同的景观。由于对于低碳园林具备较高的空气净化要求,园林内部的基础树种还是以乔木为主。其次,还可以通过对园林基地进行布局与设计来展现不同空间的景观性。比如,可以在林木区种植一些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花卉区,可以种植一些观赏性较强的宿根花卉等。

由于季节不同,适合生长的植物也有所不同,低碳园林内部的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补植工作。所谓补植就是补种或者移栽一些树木与花卉,对因季节问题而出现景观空白的区域进行填充。低碳园林除了要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也可以作为文娱活动的一部分,供城市居民日常参观所用。比如,低碳园林管理人员可以选择一些节假日将园林向大众免费开放,这样既能为居民日常增设一些娱乐活动,也可以宣传该城市的文化风采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3 低碳园林在城市生态修复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据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低碳园林在城市生态修复中发挥着重大且积极的作用。低碳园林的三大作用分别是:①降低碳、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排放量;②吸附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净化空气;③低碳园林内部的绿植系统对于水土具有一定的保养作用,防止出现泥石流现象。据生态环境修复实验结果显示,低碳园林的碳、硫等元素的化合物排放量仅是普通园林的0.5~0.75 倍左右,在发挥观赏性作用的同时,低碳园林能够降低排放量。低碳园林内部主要以绿植系统为主,自然景观多于人造景观,绿植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碳氧化物的形成,以此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生态环境的修复更在于生态系统平衡度修复,低碳园林内部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不仅能够对周围空气进行净化,还能有效影响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对于促进大型生物圈内的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

最重要的一点是低碳园林还具备保养水土的功能,生态环境的修复包括空气质量、水土保养、绿植面积扩大以及水资源质量都改善等方面,而低碳园林在实现内部生态系统平衡的过程中,也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功能。比如,低碳园林内部绿植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绿植在生长过程中会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与营养,而植物产生的有机物又能改善水土资源,而且植物的根系具备较强的黏着性,能够使水土资源不会轻易流失。除此之外,低碳园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利。城市快节奏生活的背后,自然环境与人类都付出或轻或重的代价,低碳园林在修复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也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性的影响,提升居民的城市生活幸福感。

4 结语

为了缓解经济发展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害,各大城市选择建设低碳园林工程。在建设低碳园林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重视自然价值以及重视景观异质这三大要求,这样既能降低园林的碳氧化物的排放量,也能够净化城市空气。除此之外,在建设低碳园林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生态环境状况,选择合适规模的低碳园林基地。

猜你喜欢

异质绿地排放量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走进绿地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