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精细化管理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工程

2021-12-08张静

花卉 2021年22期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精细化

张静

(广州市花都区市政园林建设管理中心,广东 广州 510800)

0 引言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不断扩大森林面积,不断提高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我们既要着力美化环境,又要让人民群众舒适地生活在其中,同美好环境融为一体引自习近平2018 年4 月2 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

1 节约型园林和精细化管理概念

1.1 节约型园林概念

节约型园林,就是指“以最少的地、最少的水、最少的钱,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园林绿化模式”。节约型园林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化,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环境改善,满足人民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最大限度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并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1.2 精细化管理概念

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生活化、以高效为主的管理概念,涵盖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领域,蕴含许多管理学的知识。通过对这种概念的相关把控和理解,运用到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也将降低整个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项目的预算成本,可以有效促进和提高施工的综合管理水平,及整个工程的质量,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居住和经营环境。

2 节约型园林和精细化管理关系

节约型园林并不是指品质差、后期养护弱的作品,更不是一个与低成本园林绿化雷同的作品,而是社会发展、人们的素质进步、城市景观建设不断更新背景下的探索。

精细化施工管理,是保障节约型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手段,精耕细作、结合实际、尊重科学,选择优良适生植物。

在日常施工中,两者紧密结合,并尊重客观实事,尊重科学,可以达到显著成效,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

3 当前园林绿化工程存在问题分析

鉴于当前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和发展现状,其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和管理漏洞,主要表现在:

3.1 部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在设计阶段,部分设计人员投机取巧,复制别的工程相似方案,或者盲目追求高造价,乱用成本高昂的植物,比如在偏远的高速公路两侧种植大面积鲜花,路口渠化岛种植高大树木等。而一些施工单位,由于传统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园林工程技术性和严谨性不强,风险小,利润高,只不过是种种花、浇浇水,因此将一些被称为“城市农夫”的绿化施工人员大量掺入施工队伍,他们缺乏深度理解设计图纸的能力,缺少植物栽培技术的系统知识,致使施工质量大打折扣,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一个好的设计或创意,需要施工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否则,理想中的艺术效果也是空中楼阁。

3.2 施工规划不合理,作业不规范

在施工阶段,有些施工单位经验不足,施工规划安排不合理,导致工期严重滞后,甚至为了应付所谓的“检查”,先将地表种植完成,待“检查”过后,将地表植被迁移或清除,再进行管线等地下施工作业。更甚者为获得更多利润,苗木选择规格小于设计标准,园建材料选择劣质、不环保的,造成景观效果和设计意图大相径庭,更是浪费材料、污染环境。

3.3 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现实中,有些主管园林绿化工程的领导并非本专业人士,为了所谓“政绩”,对工程提出不专业意见,某些施工与设计人员,一味迎合或迁就领导意见,忽视植物生长特点,实施大规模大树迁移,反季节种植,追求“大树进城”“一夜成景”的效果,忽视专家论证的意见,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3.4 滥用“历史文化”

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也是需要有文化的沉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这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人文景观是一个场所的灵魂,在设计中,要注重景观特点和个性的挖掘和保护。但现实中,有些设计师不分地点场合,处处打上历史文化的标签,滥用历史文化,丧失个性,千城一面,没有精心的挖掘、选择和梳理,一味地求大求全,处处做大文章,这是对设计项目极不负责的表现,更与节约型园林精神相违背。

4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应对策略

园林绿化工程应以精细化管理为主,并将国家对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4.1 工程方案设计环节

在方案设计环节上,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因地制宜确定绿化方式,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合理配置。合理选择植被品种,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建立科学的树种选择与评价标准,防止“乱种树”现象,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倡导节约务实绿化风气。推广可持续低维护的城市绿化模式,因地制宜,科学采用疏林草地、乔灌草搭配等多种绿化形式。统筹考虑建设和维护成本,选用推广抗性强、养护成本低的植物品种。严格控制反季节种植、大规模迁移、行道树换种等现象。从根源上,制止不切实际、不尊重客观科学、铺张浪费的行为。并以植物多样性和专业性为原则,合理选择植物品种。

同时,利用好城市的文化和历史,结合场地特色,合理规划,强化城市空间特征和文化内涵,强调城市本土文化,大力表现和推广城市的风貌特色,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打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

4.2 工程方案审批环节

在绿化方案的审批环节中,严格按当地《城市绿化建设导则》所规定的植被比例建设,坚持适地适树种植原则,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按当地《绿化树种推荐名单》选择合适的植被。

同时,对于重大园林绿化项目,建设方案必须开展科学论证,进行专家咨询,充分征求市民意见并做好公示,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树立正确政绩观,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为民情怀、历史情怀、文化情怀贯彻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4.3 工程施工建设环节

在园林工程建设环节中,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建方人员,必须有专人对接,全程跟踪,实施专业化质量施工和管理。牢牢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实行精细化管理,精益求精,规范实施各个流程操作。

4.3.1 做好工程开工前的技术准备

要做好施工的基本图纸研究及相关的施工方案研究。对相关城市园林景观施工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施工的细节需要审查到位,并且需要做一些如实的施工记录,对相关施工管理方案的更改及时,并充分考虑相关外界因素对施工项目带来的影响,及时进行调整。

4.3.2 施工部署及主要部位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需要进行相关工程测量及运算,才能够开展后续的工作,结合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施工方法等条件,全面部署施工任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定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4.4 工程竣工验收环节

在工程竣工验收环节中,严格按照按当地《城镇绿化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审核报审图纸和绿化施工面积是否相吻合,除了到现场检查苗木种植比例、密度、种植水平、苗木成活率及绿化施工质量,还要测量实际面积,以及做好工程竣工资料工作。

4.5 工程养护环节

在工程养护环节中,工作可分为两部分:①保护。在精细化管理背景下,园林绿化维护首先包括植被和植被覆盖的维护。植物保护措施一般包括除草、灌排、砍伐、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应该注意的是,有病虫害的树木可以直接连根拔起。但是,如果发现大量病虫害并进行化学防治,则必须仔细选择化学消毒剂,以尽量减少化学污染。在现场维护方面,主要根据实际干湿地形和气候条件进行维护。确保绿化植物能够保持营养和健康;②管理。搞好园林绿化管理,必须加强园林人才的培养,提高园林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实现园林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园林的精细化管理。积极落实相关园林管理制度,积极设计和完善相关管理安排。

4.6 大力推进节水、节地、节能,绿化垃圾再利用

积极推进微灌、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设施,推广各种节水技术,逐步淘汰水车过一片淋等老旧灌溉方式,大力发展推进海绵城市理念,将蓄水、集雨方式实施到各个园林绿化建设中。以科学的养护方式扩大园林绿化综合效益产生,有针对性地研究和采用改善树木生长立地条件措施,如透气水砖铺装、安装透气、透水管等有效的养护管理方式,保障树木正常良性的生长。

城市用地日益紧缺,用地矛盾日益加剧,应大力提倡建设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等节地园林建设,这样能够一定程度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总之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做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积极推进绿化垃圾废物循环利用,例如利用搅拌机剩余的混凝土,重新塑成为“假山石”;铺路剩余的石块、砾石可作为创意新兴图案的园林铺装;对于修剪下的树枝,干枯的树木、落叶、树皮等与其焚烧或作为垃圾处理,不如将其回收利用作为园林的生物性肥料。

5 结语

“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源,仔细分析事物内在联系及规律也,精心设计,细微执行,自然天成。精细化管理是保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提倡节约型园林,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建设园林绿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精细化管理搭配节约型园林是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之路,必定成为未来园林绿化发展的新趋势。

猜你喜欢

节约型园林绿化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节约型园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