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发展现代农业之浅见
2021-12-08郭兴嘉
郭兴嘉
敦煌市草原工作站,甘肃 敦煌 736200
敦煌既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传统的农业县市,全市辖8个农村乡(镇),56个行政村,农村人口近10万人,占全市20万人口的50%。2020年底,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9.9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821元,与“十二五”末14 310元相比,增长45%,年均增长9%。全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 887户6 405人已实现稳定脱贫,脱贫完成率100%。
一、农业发展现状
(一)依靠政策引导,推进农业发展
多年来,敦煌市对农业重点产业都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出台了多项产业发展意见和奖励扶持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近2 000万元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农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设施农业为主的高效瓜菜、以葡萄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以良种牛羊为主的草畜养殖为支柱的发展格局,敦煌市也被命名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市上还把农业开发、水利建设、扶贫等项目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增加资金投入。如2019年和2020年,全市共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3 000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 400余万元,为农业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二)依靠科技示范,提高产业效益
敦煌市特别注重依靠科技发展农业产业,全面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科技服务,围绕新品种筛选、新技术推广等,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据统计,近年来先后引进推广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物联网+”等农业实用技术20余项,推广火焰无核、杜泊等种养业品种56个,引进推广各类新机具4 900台,发展高效农田节水1.73万hm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87万hm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4%以上,综合机械化率78.31%。同时,稳定农业科技队伍,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推行竞争激励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全市形成了市有农业服务中心、镇有家林牧服务站(中心),村有农民专业技术员,组有农业技术服务队的服务体系。
(三)依靠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产业水平
围绕葡萄、瓜菜、肉羊等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水平。全市共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18家,入社社员达1.61万人,其中创建省级、部级示范合作社分别达到36家、6家。发展家庭农场106家,流转土地面积达0.12万hm2,其中创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8家。建成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达5.3亿元;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创建“三品一标”农业品牌,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树立品牌形象,全市累计取得“三品一标”认证14家,其中“敦煌葡萄”和“敦煌李广杏”列入“甘味”县域公用品牌;“敦垦御枣”“臻璞红地球葡萄”和“金杏园李广杏”列入“甘味”企业商标品牌。
(四)依靠新农村建设,整治人居环境
敦煌市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安排资金近4亿元,全力保障整治活动开展。分类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5%;持续推进“垃圾革命”,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市清运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配备保洁员260名,建成日处理能力5吨的垃圾焚烧处理站,创建“清洁村庄”56个;扎实推进“风貌革命”,打通农村居民点消防通道776条,完成1 542户土坯房新改建,建成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2个;全面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十三五”期间,争取资金1 100余万元,建立“以旧换新”回收机制,年回收废旧地膜1 000余t,废旧农膜回收率、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80%以上。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一)水资源短缺
敦煌属内陆极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紧缺,农用水灌溉近2.67万hm2农田,虽然推广农田节水灌溉面积1.33万hm2,但农户受习惯性使然,大水漫灌现象依然严重,河水不足只能靠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导致恶性循环。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敦煌农业特色产业化刚刚起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产业链条延伸不到位,加工整体水平不高。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敦煌农业基础设施虽然在不断加强和改善,但总体基础薄弱,尤其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保护工程和防护林网建设等还不完善,抵御风沙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四)规模经营化比率低
敦煌市目前虽然涌现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了一些规模经营,但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只占农户承包面积的23%。大部分耕地还是农户各自独立耕种,距离实现规模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尚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在留守农村的多是一些年纪较大,文化水平不高的中老年人,他们受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影响深,固守已有生产、生活方式,怕担风险思想较为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因此,农户的现代农业意识亟待提高。
三、发展思路和措施
(一)发展思路
坚持资源保护优先,节水环保优先,绿色品质优先;以特色林果、高效瓜菜、优质肉羊、旅游农业为支柱,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敦煌特色的农业品牌,把产业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多种社会功能有机融合,努力建设环境宜居、功能齐备、健康富裕的美丽新家园。
(二)发展措施
1.聚神凝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特色林果、高效瓜菜、草畜产业,是敦煌不断调整种养结构,逐年培育发展起来的三大农业支柱产业。
在林果产业上,敦煌葡萄因其果形端正,色泽鲜艳,肉嫩汁多,风味香甜,绿色营养等,被授予“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中华名果”称号,产品远销国内外。因此,敦煌葡萄要以国内外高端消费市场为产品定位,通过扩大基地、更新品种、完善设施、统一标准,逐步全面实现种植良种化、技术标准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品牌国际化。
在瓜菜产业上,由于敦煌降水少,光热资源丰富,瓜菜品质突出,竞争力强,所以,瓜菜产业要以设施节水种植和特色、精细瓜菜生产为重点,优选品种,规模发展;围绕沙州镇、七里镇两个城区,建设设施蔬菜产业带;在郭家堡镇、转渠口镇等远郊乡(镇),建立大田瓜菜产业带;紧紧依托黄墩农场蜜瓜外销优势,以黄渠镇、转渠口镇为主,重点发展敦煌蜜瓜,建设敦煌蜜瓜外销基地。合理布局建设一批专业果蔬批发市场。
在草畜养殖上,敦煌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有近4万hm2可利用草场,每年还有千万人的旅游消费市场,因此,发展以肉羊为主的草畜产业空间很大。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生产布局,在全市选择3~5个规模养殖场,大力引进道塞特、德克赛尔、杜泊等纯种羊,建立种羊扩繁基地,向其他乡(镇)和农户提供种羊。以建设设施养殖小区和千家万户设施养殖为重点,在郭家堡镇、转渠口镇、黄渠镇、肃州镇建立良种肉羊养殖基地;同时探索“企业加农户”等经营模式,发展扩散式的肉羊养殖基地。
2.突出特色,实现观光旅游农业品牌化。敦煌境内旅游景点众多,每年到敦煌旅游的人数以千万计,因此,发展以“走进敦煌、感受人文、享受生活”为主题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是走向现代农业之路的不二选择。近几年,敦煌的观光旅游农业也在探索中起步和发展,但由于缺少整体规划的指导,配套服务设施不足,整体服务水平偏低,开发旅游产品新项目能力弱,难以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因此,要依托敦煌独特的丝路文化和农耕文化,努力开发打造“可览、可品、可居”的观光休闲体系。在党河灌区,发展以特色农家院、采摘园和农家客栈及杏花节、梨花节等为内容的观光旅游农业。在阳关灌区,发展以葡萄文化、鲜食葡萄为主题的观光旅游农业,主要包括阳关葡萄休闲长廊、葡萄庄园、休闲垂钓园等。通过加强统一规划,强化管理,不断推出新颖的主题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创立敦煌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品牌。
3.提质增效,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近年来,敦煌农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总结出了以“行政线、技术线、示范线、市场线”四线,“适时开园制度、分级销售制度、质量追溯制度”三制,“农资投入处方化、品牌管理规范化”两化,简称“四线三制两化”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措施,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网格化管理,不断强化政府主导、科技支撑、利益连接、农户联动的作用,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不断完善行政线、技术线的工作责任制和积分考核机制,通过建立样板园、示范地,示范带动全市种养业标准化技术100%全覆盖;以市场销售、终端利益倒逼推动生产过程中标准化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全力打造名优特农产品品牌,“三品一标”产品规范执行率达到90%以上,全市85%以上农产品规模经营主体纳入国家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注册。
4.增筋强骨,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注册数量虽多但带动能力弱、发挥作用小的现状,要有针对性的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入手,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工程”,组织对新型经营主体管理者开展系统的培训和提高;由政府出面聘请第三方对合作社等进行财务审计和规范;淘汰并清理一批空壳社,僵尸社;在全市每个村每个组都重点培育一个能够带动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农业主体,引导他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订单农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组成招商团队主动对接市场,贯通上中下游产业环节。
5.延伸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目前敦煌的农业龙头企业大都规模小,装备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加工深度不够、研发能力低,更缺乏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因此,要支撑起产中、产后的短板和短腿,必须围绕敦煌葡萄、蜜瓜、肉羊等优势产业,按照培育和引进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建设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3~5个叫得响、效益好的优势产品和优势品牌。同时,引导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等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全市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率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