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生态理性培育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关系研究

2021-12-08杨东明

关键词:理性培育文明

杨东明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343009)

2020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这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十九届五中全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的因素是最活跃的因素,农村人力资本的提高是关键所在。从培育农民生态理性的角度,探索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全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

1.生态理性的内涵

苏格拉底说:“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2](P9)理性,作为哲学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依据所掌握的知识和法则,对事物、现象、过程和关系进行抽象思维,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的意志和能力。生态,是指生物有机体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从生物学的视角,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促使生态伦理学的兴起。生态理性正是科学吸收生态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成果,从哲学的视角,对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进行深层反思所形成的思维范式和实践法则。具体来讲,它是指人从和谐共生的维度把握人与自然本质关系的思维向度,及由此引导出人与自然交往活动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

人的理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就人与自然关系的澄明,理性的深化呈现为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人被动地依赖自然界的生存理性,到近代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界对立的科技理性、经济理性,再到当代可持续发展诉求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理性。马克思的生态观是生态理性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从实践是人与自然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出发,将人、社会、自然界三者的发展,有机统一到人的实践活动,引导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扬弃了近代以来人们所奉行的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习近平生态文明理论,从普遍联系和科学发展的视角,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等思想,丰富了生态理性的科学内涵,是新时代培育农民生态理性的理论遵循。

2.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

农民生态理性的形成,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把自然界当作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经济理性,依然普遍存在于农民的思想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背离。因此,培育农民的生态理性,是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

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是指通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显性教育手段,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转变等隐性渗透手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实践观,使他们在生产生活中,自觉做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具体而言,农民生态理性培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界本质关系的根本观点,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认识论依据和方法论前提。在自然观的培育上,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理论基础,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视域,使农民认识到自然界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否定人的能动性的天然自然,也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论调下附属于人的工具存在,而是不断生成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人化自然,这个自然界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人以及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在人与自然本质关系上,使农民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以及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前提,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人的活动又必然会影响自然,“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3](P21),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生成。

(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观是在自然观的引导下,人们所形成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和规范,对人与自然交往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整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对于自然界是否应被纳入到人的道德关怀对象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利益作为道德评价的依据,强调道德关怀只适用于人际关系,否定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非人类中心主义虽主张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但它单纯强调自然的整体利益而削弱人类的利益,追求人与自然绝对平等,实际上将人的主体性消解在自然之中。生态理性立足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立场,将人的社会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勾连起来,并把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和谐看作人的社会关系和谐的前提,人只有达成“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4](P63),不再把自然界当作索取的对象,尊重和关爱自然,才能确保人与自然构成的有机体和谐发展,这就将人的道德关怀对象从他人、集体、社会延伸到自然界。所以,生态理性所培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观,它使农民不仅重视人的生存发展,而且重视自然界一切事物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权利,以是否有利于促进有机体的发展,作为与自然交往行为的道德评价标准。

(3)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共赢的价值观。价值尺度是衡量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尺度,价值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需求的关系,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价值评价的理论体系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上,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的价值创造活动起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观点,集中反映了生态理性所倡导的价值观,即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共赢中实现科学发展。生态理性的培育,使农民认识到必须综合考虑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在三者统一中实现价值创造。人们通过改造自然进行价值创造,不仅应考虑人的经济利益和物质需求,也应考虑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空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共赢,充分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所以,将合乎人类共同利益和合乎自然界生态平衡两个价值目标统一,来规范和引导农民的经济行为,能使农民始终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去进行价值评判。

(4)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实践观。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实践过程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人能动地改造自然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求,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应有之义。然而,自然界作为实践场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生态理性培育所提倡的实践观,要求人类应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即代际公平的角度,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6]新发展理念为原则,既突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又强调提高保护生态环境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农民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改造、利用自然,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通往马克思所说的“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7]

3.农民生态理性培育的方式

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农民生态理性的养成,需要政府、社会、个体三方面协同推进,尤其是政府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坚持人才资源是农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大对农村的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完善农村教育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民生态理性培养的可靠平台。在培育方式上,一是通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显性教育手段,利用教育这个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向农村学生和农村劳动者传播生态科学知识,普及生态文明理论,提高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科学知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二是借助绿色生态经济推广引发生产方式转变、完善生态法制建设规范农民的行为方式、宣传生态文明理论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隐性渗透手段,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道德观、价值观、实践观,贯穿农民生产生活的全过程,让农民在浓郁的生态文明氛围中,养成生态文明的理念。

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及现状

1.人力资本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分析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时提出,人的能力及素质提高是促进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形成。一般来讲,人力资本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等非物质资本的总和。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是指政府和个体对农村人力资源(即农村劳动者)进行长期投资的过程,投资主要包括正规教育、职业培训、医疗健康、劳动力迁移等方面的投资,其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的体能、知识、技能、就业迁移等综合能力。

2.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一,人力资本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引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虽然目前物质资本在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大于人力资本,但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增强。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村劳动者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容易接受现代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劳动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本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新工具的使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及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人力资本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再到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综合素质越高的农村劳动者,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思维方式,能更好的适应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并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为,从而使农村经济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8]的发展理念下稳步推进。

第三、人力资本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202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9]文化素质高的劳动者,他们的思维和生产行为更容易突破传统农业模式的束缚,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市场的变化,他们的生产资料配置和市场信息收集的能力更强,能较快融入农业产业链,劳动生产率更高,这样带来较高的收入。同时,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农民从农业生产到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转移也更容易,他们通过从事非农业生产,能获得较高的非农产业收入。

第四,人力资本是农村劳动力平稳转移的助推器。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的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巨大压力,劳动力供求状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19年已经超过60%”[10],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面对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就业门槛不断增高的形势,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水平,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要求,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这对我国剩余劳动力平稳转移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3.农村人力资本及其投资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立的发展模式,“重工轻农”的观念,教育和健康投资的滞后,严重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造成人力资本的投资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密切相关,包括基础教育、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等方面投资。虽然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政策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普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倾向于城市的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教育资源分配的天平也倾向于城市,致使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都相当落后。而教育投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快速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因此造成目前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

第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劳动者的体能及健康状况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现实基础,健康的身体不仅是劳动者提高劳动能力的前提,还是他们提高认知能力的前提,健康资本是衡量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参数。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农民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过度透支身体健康,造成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相对较差。而与此同时,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不足,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农民享受的公共医疗服务水平低。在这两方面影响下,健康状况成为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突出问题。

第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区域不平衡。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依靠其工业化、城镇化的经济发展优势,带动了农村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转型。在城乡一体化战略布局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升级到更高的位阶。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普遍缓慢等因素的制约,无论政府、市场还是农民个体,对人力资本投资意识不强,教育、医疗、劳动者迁移投资明显不足。

第四,农民人力资本自我投资观念滞后。在教育和健康投资上,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农民教育投资主要集中在子女接受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方面,其投资的目的更倾向于子女未来能向城市转移。农民普遍忽视自身教育和健康投入,忽视成人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健康投资。农民对人力资本投资目的性不明和积极性不高,使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明显滞后。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破解当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缓慢的有效途径,而投资的主要方式是教育投资,通过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健康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力迁移能力等。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依托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培训、农村医疗健康培训,培养农民的生态理性,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方向。因此,梳理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内在关联,对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有效路径的思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方向。

三、培育农民生态理性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必然要求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说:“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11](P168),人力资本能否有效积累,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而言,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健康等方面的投资,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先决条件。而农民生态理性的培养,通过提高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在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二者在目标追求上是一致的,因而,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必然要求。

1.生态理性培育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先导

纵观人力资本提高的历史进程,其实质是人的理性不断觉醒的过程。在人与自然关系上,20世纪的西方社会,由于生态危机的加剧,资本主义所宣扬的科技理性遭到普遍质疑,人们在对科技理性的价值原则和道德原则批判中,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向生态伦理学的转向。生态伦理学的转向,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西方社会缓解生态危机问题、寻求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出路。随着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西方各国相继确立,生态型产业和产业的生态化,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兴生态产业链的出现,服务于资本主义产业需求的人力资本投资,在投资的方向、内容和目标上,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从经济理性到生态理性的转换,这一转换是内嵌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的。农村经济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必然跳出传统经济理性的视域去审视人力资本积累问题。出于农村经济社会向生态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问题势必牵涉到劳动者的生态道德素质。而当前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生态理性,与社会转型的人才要求存在着巨大的落差。生态理性的缺失,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缓慢的突出表现,又是制约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症结之一。所以,从提高农民的生态理性入手,这是化解农村人力资本问题坚冰的触发条件。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通过培养农民科学发展的理性思维向度及实践能力,它对于农民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迁移流动和健康状况等问题的缓解,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素。因而,从人力资本积累历史经验的归纳和现实路径的研判两方面来看,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是促使农村人力资本跨越式提升的先导。

2.生态理性培育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内在要求

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教育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渠道。从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事实判断来看,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投入,重构劳动者的知识结构,提高劳动技能,使其适合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这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旨归。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生态道德素质是农村劳动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因而,从知识结构重构的教育内容来说,生态文明的观念和理论理应融贯于农村各级各类教育中。而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其着眼点正是培养劳动者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既是生态理性培育的核心要义,又是人力资本知识链上的重要一环,内在逻辑上的相通,促使生态理性的培育和人力资本教育投资融会贯通,互为表里。所以,从农村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事实判断来看,生态理性培育是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内在要求。

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判断来看,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价值取向必须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发展生态型产业,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从人力资本投资上,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同样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过程。只有始终关注劳动者生态理性的培育,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始终沿正确的方向加以开展,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合格的建设者。所以,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考量,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内在要求。

3.生态理性培育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有力杠杆

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过程受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政府、个体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且这些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相互叠加的。生态理性的培育,既是上述方面形成合力的黏合剂,也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的有力杠杆。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费投入,完善人力资本利用和培养的政策法规,动员社会各界重视并广泛参与人力资本投资,宣传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的思想观念,这是推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举措。预期目标是否达成,应对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来加以衡量。农村劳动者是否具备将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融为一体的生态理性,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指标。这些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因素,围绕生态理性的培育,在内容、目标上表现为互文性关系。在生态理性培育的黏合下,形成一个自我指涉的闭环。在这个闭环内,农民生态理性的提升,使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种因素在相互交融中不断自体再生并形成一股合力,推进人力资本的积累。

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政府作为最重要投资主体,居于主导地位。个体在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并且个体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微观基础,因为人力资本积累最终体现在现实的、具体的个体身上。人力资本积累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存量增量、人力资本的迁移能力、劳动力的健康资本,以及劳动者自我投资观念等因素,这些因素归结起来,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的过程,激发劳动者作为经济发展内生变量的作用。在这个培养人的过程,无论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还是个体积极性的发挥,让人力资本投资对接新产业格局,融入新业态,是政府和个体力量寻求自我衍生的契机和作用发挥的动力。政府和个体只有注重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才能激活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从而不断向全社会释放出提高人力资本的动能,构建出动态发展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

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否有效推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关节点在于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理清生态理性的培育对于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机理,才能使生态理性的培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切实推动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四、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机理分析

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条件、内在要求和动力的分析,可见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种必然联系突出表现在生态理性的培育对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理论上深化对生态理性培育的认识,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厘清生态理性培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机理。

本文侧重于从人力资本增量、人力资本转移、健康资本和自我投资四个方面,分析生态理性培育所起促进作用的机理。

1.农民生态理性培育影响农村人力资本增量的机理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9年我国农村人口约为5.5亿[12]。从人口基数上来看,农村依然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然而从年龄、性别、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等结构来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当前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十分不合理,真正适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农村人力资本大量外溢,造成大量土地因无人耕种而荒芜,威胁农业正常生产,制约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的高低,是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直接反映。通过教育投资,提高现有劳动力的素质,是化解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提高增量的主要途径。

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出发,培育农民的生态理性,是将农村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培养农民的生态理性,对于农民个体来说,就是要提高他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使他适应农业产业结构向生态产业转型的需要,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形成就业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相协调的局面。培育农民的生态理性,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有着非常明显的溢出效应。它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整体质量,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所以培育农民的生态理性能有效缓解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的矛盾,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增量。

2.农民生态理性培育影响农村人力资本迁移的机理

随着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各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虹吸效应”[13]依然明显,导致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而农村劳动力的外溢,虽然宏观上促进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微观上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但面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挑战,整体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者,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其边际效益是逐渐递减的,这使他们试图通过向城市迁移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

培育农民生态理性,是农村人力资本迁移投资的一种有效手段。“所谓人力资本迁移投资,是指通过花费一定的成本支出来实现人口与劳动力在地域之间或产业之间的迁移与流动,变更就业机会,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自身的偏好,创造更高的收入。”[14]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赋予他们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开阔他们的视野,改进他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态道德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的合理流动。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使他们掌握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和生产技能,发挥生态科技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转型的推动作用,既可减少人力资本外溢的资本流失,又能依托农村生态产业,吸引城市人才反哺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实现人力资本迁移的双向合理流动。

3.农民生态理性培育影响农村人力资本健康的机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现代人的健康素质内容包括:身体、智力、心理、文化、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健康人力资本与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增产增收、农民收入提高之间成正相关。不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化农业,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保障。

培育农民的生态理性,使农民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理性的培育,农民在生态文明理论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产业。这种循环经济,减少了人为的对自然界的破坏,制止了生产活动污染环境问题的发生,为农民生产活动提供一个优美的生产环境,在实践中促进农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生态理性的培育,让农民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即适度消费的观念。农民在生活中自觉选择对环境破坏小,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生活消费品,妥善处理生活废弃物,为自己提供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绿色健康生活和消费观念的养成,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强化农民的健康意识,使他们重视对健康资本的投入,在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中,推动人力资本的积累。

4.农民生态理性培育影响农村人力资本自我投资的机理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要完善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储备人力资本;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农民身心健康。但政府投资的作用能否发挥,关键还在于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只有当农民形成强烈的人力资本投资意向,从个体方面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才能真正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

培育农民的生态理性,对于转变农民的投资观念,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理念,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方面,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推动农民对子女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基础教育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农村基础教育各阶段的受教育者得到良好的教育,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储备人才。所以,农村家庭越来越重视子女的基础教育,加大子女教育的投资力度。其次,推动农民对成人教育、职业培训的投资力度。加大自身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提高,都有明显的回馈效益。培育农民的生态理性,激发农民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业生产技能的意识,通过生态理性的培育,提高他们受教育的水平和技能水平,促进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推广,以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提高收入水平。第三,推动农民加大对健康的投资力度。生态理性的培育,鼓励农民爱护和创建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医疗健康投资的增加,既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活动提供健康的人力资本,同时改善自己的医疗卫生条件,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减少治理费用的支出,提高生活质量。总之,生态理性的培育,对农民人力资本自我投资的观念形成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农民生态理性培育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呈正相关性,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体,都要充分意识到生态理性培育的意义和价值,加大对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持续投入,充分发挥教育在生态理性培育的主渠道作用,为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创造条件。总之,将农民生态理性的培养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向,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路径和长久之计。

猜你喜欢

理性培育文明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