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三维向度
——从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谈起

2021-12-08

关键词:列宁协会马克思主义

曹 芸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与民族振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纵观世界历史,一个民族如果缺乏文化自信,没有强大的民族文化为其提供精神支柱,终究会走向没落或者被其他民族所同化;相反,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往往伴随着振作起来的民族精神与逐渐坚定的文化自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应有之义。[1]但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力有增无减,蕴含着西方价值观的文化商品带来了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等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潮,使我们的文化自信受到严重冲击。

在社会主义历史上,无产阶级政党遭遇文化危机不是偶然现象。有学者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虽然使自己从文化霸权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从而拥有了文化话语权,但由于在旧社会被剥夺受教育权利长期遭受文化压迫,使得“他们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的幼稚性”[2](P134)。十月革命后这种“文化幼稚性”在苏维埃俄国的一种典型表现就是,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大肆宣扬文化自治,主张在纯净如“实验室”般的条件下建立“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列宁意识到文化阵地在巩固政权中的重要性,通过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错误思想,他间接阐述了在无产阶级文化的理论指导、政治领导、与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上的观点,从而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推动了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回顾一个世纪前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派”之间的思想斗争,对新时代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发展由来与思想主张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君主专制的统治被推翻,思想文化领域也得到了极大解放,各种群众性文化教育组织纷纷成立,文化教育活动随之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群众性文化组织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应运而生。成立之初,它只是当时俄国为数不多的具有管理职能的文化教育组织之一。十月革命后,巩固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迫切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迅速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因此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专门签发《关于设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法令,规定有关“阶级的——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文化教育组织”,都“具有充分的自治权”[3](P165)。依据这个法令,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在文学、戏剧、音乐等各个文化艺术领域都进行了独立自主的探索,开展了生机勃勃的活动,其成员也急剧增长。据统计,1918年全俄共有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组织147个,到1920年初就发展到了300个,参加人数最多达40至50万人,直接参加协会所属各种工作室活动的达8万人;随后两年协会发展到全盛时期,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组织机构;它还拥有《无产阶级文化》《未来》《熔炉》等数种杂志,仅1918年它所发行的刊物就占到当时全国杂志总发行量的3.5%,可以说超过当时任何一个文学或艺术团体杂志的出版发行量。[4](P151-153)

与此同时,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也吸引了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关注,他们争相加入,并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取得了协会的领导权,由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观点渗入了协会的组织原则和价值导向,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引向了一条错误的发展道路。波格丹诺夫是原俄国前进派集团的领导人,这个组织成立于1909年,在其创立纲领中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文化”“无产阶级的哲学”等口号,其领导人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缺乏进行社会革命的文化基础和政治觉悟,只有创造并在工人群众中宣传新的无产阶级文化才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必要的精神力量。在控制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后,这一主张迅速被确定为协会的主要任务,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主要成员及其思想主张由此也被称为“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的思想主张主要包括:

一是主张无产阶级应当自己创造“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他们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和群体各自拥有不同的文化,彼此之间是独立的、封闭的,无产阶级文化也应当是没有混杂任何其他阶级文化杂质的“纯粹的”文化,它是属于工人阶级的特殊文化,不需要也不应当被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运用和理解。无产阶级文化只有无产阶级自己才能创造出来,因为只有无产阶级创造出独立的精神文化才能给予阶级以完整教育,才能坚定地把它引向集体的意志和思维,才能凝聚起摧毁资产阶级文化的伟大力量。

二是在政治上提出了“自治”要求,认为文化组织与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之间是彼此独立存在的平行实体,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作为群众性文化艺术组织应当取得与无产阶级政党及工会平等的地位。“他们以维护无产阶级独立的文化创作事业为借口,坚决反对苏维埃政治联盟的监督和领导,并宣称如果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在无产阶级国家没有特殊的独立地位,就是对工人阶级的文化价值的极大侮辱,是对其文化自决权的否定。”[3](P172)

三是拒斥一切文化遗产,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当从零开始在真空的环境里通过“实验室式”的方法生产创造出“纯洁的”不受污染的无产阶级文化。他们无视现实斗争的条件和要求,轻视人类文化遗产,甚至根本否定过去一切精神和物质的文化瑰宝,幻想通过一些“特殊人物”在实验室里就能够取得无产阶级文化的彻底成功。这些主张表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领导人极力想在思想上、组织上摆脱党的领导,脱离人民群众并割断文化的历史联系。

二、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坚决批判

作为一个广泛的群众性文化组织,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立的初心在于联合党内外知识分子把从事新社会文化建设的工人组织起来,这对于新生政权的文化教育事业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列宁起初对它予以充分支持和肯定。随着“无产阶级文化派”后来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宗派主义、虚无主义以及政治自立的倾向,列宁敏锐地意识到这些思潮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指导地位的否定,任其泛滥将严重危害新生政权的文化发展方向。但由于国内战争的爆发使他无暇过多顾及文化工作,直到1920年秋国内战争即将结束之际,以列宁为首的俄共才着手从组织上整顿无产阶级文化协会,从思想上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错误。[5](P3)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和利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列宁同“无产阶级文化派”展开了坚决的斗争。

1.揭露“无产阶级文化派”经验批判主义的哲学立场

列宁首先揭露了“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实质,指出其代表人物波格丹诺夫在哲学立场上信奉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奥地利以及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马赫主义。上个世纪新旧交替之际,由于物理学上的大发现冲击了以往物理学中的经典定律,出现了所谓的现代物理学危机,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利用物理学界的混乱加剧并扩大了这种危机,使之成为颇为流行的反科学论调。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宣扬世界的构成要素既非物质也非精神,而是人们的感觉经验。与马赫持相同立场的阿芬那留斯发表了《纯粹经验批判》,因此马赫主义又被称为经验批判主义。这一理论试图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将事物之间的客观差别仅仅视为感觉经验的不同。从这一立场出发,该理论认为一切科学只不过是涉及经验世界的各种假说,只有方便与否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他们主张取消现象范围以外的存在和本质问题,试图建立一种超越唯物与唯心对立的所谓中立的哲学。作为经验批判主义在俄国的代理人,波格丹诺夫用这一理论来阐释文化问题,将感觉经验作为文化的本质内涵,指出文化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不同阶级和群体有不同的“阶级经验”,无产阶级文化就应当是无产阶级阶级经验的总结。[6]可见,波格丹诺夫的用意是用马赫主义的认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而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

针对波格丹诺夫等人大肆鼓吹所谓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哲学等概念,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哲学实质指的就是马赫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无产阶级的艺术”“无产阶级的文化”等词语“正 是 用 来 掩 饰 同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斗 争 的”[7](P287),“波格丹诺夫在‘无产阶级文化’的幌子下偷贩着资产阶级的反动观点。”[7](P347)早在1908年,列宁就曾专门著文批判经验批判主义所谓的中立原则不过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达形式,其实质不过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与休谟不可知论的翻版。1910年,列宁又在多篇著作中再次强调,马赫主义实质上是打着经验批判主义、经验一元论等等各种各样的幌子来维护哲学唯心主义的思想派别,前进派对无产阶级文化、无产阶级哲学这类概念的解释实质“其实指马赫主义,——任何一个头脑清楚的社会民主党人都能立即识破这个‘新的’代号”[8](P201)。毫无疑问,文化是有阶级性的,但文化本身并非只是狭隘而孤立的阶级经验,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之上。“无产阶级文化派”将无产阶级文化界定为阶级经验的总结,实质上割裂了它与政治经济等社会其他领域的联系,否定了文化的物质前提。列宁认为,这在本质上是在文化艺术领域否定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导致文化艺术工作者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淖。在“破”的同时,列宁也正面回应了苏维埃共和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问题,即“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在吸收和改造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7](P351)。

2.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政治自治要求

“无产阶级文化派”在指导思想上用马赫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则提出了所谓的“自治”要求。在波格丹诺夫等人看来,“如同工人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工会是它的经济组织一样,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是无产阶级文化创作的阶级组织。”[4](P146)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文化组织与政治组织、经济组织之间是彼此独立存在的实体,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应当取得与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会平等的地位,而不是处在后者的监督之下。在这一主张下,1918年4月国家教育委员会讨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性质和它同党中央及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关系问题时,协会的领导人强烈坚持协会的独立性,要求取消教育委员会对文化协会的监督和领导,在他们一再要求下,会议删去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应向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汇报工作”这句话。[4](P120-121)此后协会领导人又多次发 表声 明,认为苏维埃政权是由多个阶级组成的“政治联盟”而不是纯粹的无产阶级专政,因此无产阶级文化事业拒绝接受这个“政治联盟”的监督和领导。

这种论调迎合了当时许多小资产阶级和无政府主义者的趣味,迅速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派”的主流思想。鼎盛时期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员多达四五十万人,可以预料,如果这支庞大的文化建设力量脱离党的领导,必将给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带来巨大损失。列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1920年10月全俄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专门召见了教育人民委员卢那察尔斯基,向他说明了协会服从党和教育委员部领导的必要性,委托他在大会上代为转达。但卢那察尔斯基却在大会上支持了“无产阶级文化派”不受监督的自治要求,甚至表示允许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派遣自己的代表参加教育人民委员来发挥作用。对此列宁十分愤慨,当即主持起草《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决议草案,明确指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一切组织必须无条件作为教育人民委员部的辅助组织,必须完全接受苏维埃政权和布尔什维克的领导,必须使自己的工作服从于无产阶级专政这一任务。[9](P167)此后不久,俄共中央委员会也发表了致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公开信,重申了党在文化事业领域的领导地位,在协会会员中引起了较大影响。列宁一方面支持“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创新和艺术创作,一方面坚决回绝其领导人错误的政治自治主张,要求它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经过一次次的思想论争,列宁的正确思想教育了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广大会员,群众逐渐认清了文化自治背后的思想实质和政治企图,使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步入了国家建设的轨道,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组织规模也大幅减小,慢慢走向了衰亡。

3.驳斥“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历史虚无主义

作为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虽然由社会存在所决定,但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在历史延续中不断继承和积累,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而不是单纯地被社会存在所规定。马克思指出,人们从来不是随心所欲地或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0]文化的进步更是如此,任何文化都是在继承以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的批判性创造性发展,这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1]“无产阶级文化派”无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断章取义地理解马克思的观点,主张在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必须和以往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文化传统断绝关系,因为过去拥有的一切都不是无产阶级创造出来的,都没有反映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阶级经验;只有在真空的环境里通过“实验室式”的方法才能创造出“纯洁的”的无产阶级文化,同时为了保证无产阶级文化不受污染,应当杜绝一切非无产阶级出身的人员参与无产阶级文化建设。

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拒斥文化遗产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给予了尖锐批评。他以嘲讽的语气指出,试图脱离其他阶级的知识分子单靠无产阶级自身的力量就能够解决无产阶级文化建设的所有问题,这是“十足的杜撰”[12](P774);在真空实验室中追求所谓“纯洁的”无产阶级文化也十分荒谬,“其情景就像从前古代女神从大海的泡沫中出现一样。”[13](P247)列宁认为,文化的延续有其内在的特殊规律,无产阶级文化事业从来不会从天而降,也不是在所谓专家的头脑中杜撰出来的,而是建立在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只有对以往全部知识进行确切了解、不懈学习和充分借鉴,才能合乎规律地发展无产阶级文化。他指出,作为无产阶级文化的主要代表,马克思的学说之所以能够击中革命的工人阶级的心灵,正是“因为马克思依靠了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坚固基础”[14](P281)。这些论述表明,在无产阶级文化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上,列宁坚定地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诠释无产阶级文化的内涵,自觉维护无产阶级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与无产阶级文化派拒斥一切文化成果的历史虚无主义展开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及时教育了广大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正确引导了苏维埃俄国的文化发展方向。与他同时代被誉为苏共“党内头号思想家”的布哈林十分看重这场文化领域斗争的意义,认为列宁正确地预见到了人们由于热衷于不切实际的讨论而忽略绝对必要的群众性文化需要的后果和危害,在这一意义上,“列宁是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战略家行动的。 ”[14](P250)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斗争不仅在当时影响广泛,对新时代通过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来达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具有深远意义。

三、从列宁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看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三维导向

“19世纪已经过去,马克思恩格斯点燃的革命火种开始燃烧,文化也将在烈火中寻求自己的定位。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继承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自觉——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15](P63)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思想斗争可以说是列宁文化自觉意识的集中体现。如今马克思与列宁开创的事业正在中国蓬勃发展,全球化背景下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依然需要从列宁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论争中汲取智慧,找到文化强国的原则与规律,才能将承继自列宁的文化自觉意识转化为全社会高度的文化自信。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

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文化事业中的指导地位的批判在当前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的指导思想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围绕指导中国发展的文化指导思想问题先后出现了儒家思想论、西方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主张。实践证明,这些主张都不符合中国文化实践的客观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初,思想界也曾争论过它能否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近百年后的今天,这一争论并未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而尘埃落定,相反,仍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舶来品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和断裂,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和指导思想只能是本土的儒家或其他传统思想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观点与俄国“无产阶级文化派”有一定相似之处,即都试图割裂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取消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近一个世纪的革命建设实践已经证明,唯一可能而且实际对中国文化建设起指导作用的只有马克思主义,这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及其在中国发挥作用的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最高层次的指导思想,它不是以纯粹的原生形态而是通过其中国化的形态产生影响,因此只要在中国寻找到正确运用它的具体形式,它就能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并正确指导中国社会发展。陈先达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革命者接受,原因在于它不是要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而是被作为科学的宇宙观和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6]历史已经证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同时它们也深深植根于中国本土,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现代文化的创新。可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并不是冰炭同炉不可兼容,相反,它可以为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提供价值观和方法论,也可以为我们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取得对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事业的领导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指导下展开的,离开马克思主义,我们的各项事业必然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步入歧途。文化事业不可能脱离政治纲领而遗世独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要就是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明确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文化领域的各种创造性活动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但它归根到底“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不可能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去中国化”。[17](P143)以文学艺术创作具有不同于政治的特点为借口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会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动摇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

总之,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而且必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根基,坚定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各项文化事业的指导和引领。

2.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列宁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脱离党的监督和领导要求政治自治的思想对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依然具有重要启示。“文化自信不单纯是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问题。”[17](P97)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18]作为领导一切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根本保证。

文化自信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9]在文化建设领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其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是在领导民族解放的艰难困苦中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产生的自信。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用先进文化凝心聚力,团结带领不同阶层不同战线的人民大众实现思想觉醒和理论创新,并不断以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推动其他领域各项事业向前发展。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仅推翻旧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开创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宗旨,把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把党的建设始终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持续推进。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党对文化事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决定性力量。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开拓者,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不同历史时期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形成了高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榜样。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今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又在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战争中形成了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这些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经典剪影。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积累的革命和执政经验、取得的历史成就、沉淀的深厚底蕴和精神财富,锻造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一个世纪以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快速崛起和平发展愈益打破“西方中心论”的偏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才能够不断提升和增强。

历史和事实雄辩地证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也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对贬低、诋毁优秀传统文化和质疑、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无法坚守我们的文化自信。削弱或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会再度丧失文化自信的底气。

3.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文化派”无视这一规律试图创造所谓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列宁对此曾进行过尖锐批评,这一批评在今天依然有其积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根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世代祖先的不朽智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活水源头。

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却并未销声匿迹,相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西方价值观的渗透,部分人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斗创造的革命文化竭力诋毁,而且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恣意矮化、丑化,甚至以“愚昧”、“奴性”、“丑陋”等词汇来描写我们的民族英雄。对历史的虚无主义理解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虚无主义。这一思潮企图通过解构民族历史,颠覆文化传统,否认革命的正当性,诋毁历史的正确走向,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否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制造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这种错误思潮严重威胁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严峻挑战。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历史的继承和发展。为此要全面认识和辩证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列宁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非常重视对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但并非全盘吸收而是采取批判的态度对文化遗产进行“扬弃”,改造性地加以利用,主张要“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在其专政时代的生活和斗争条件的观点,去发扬现有文化的优秀典范、传统和成果”[13](P309)。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需要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既不盲目崇拜,又不全盘否定,而是着眼于新的时代特征,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充分汲取传统历史文化的营养和智慧,推出体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总之,文化是民族精神之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会有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否坚定文化自信,关系着国家能否兴盛、文化是否安全和民族精神能否独立等重大问题。回顾列宁在一个世纪前与“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思想交锋,其观点依然振聋发聩。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我们依然需要借鉴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经验,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消除文化自卑、重拾文化自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人们的精神信仰,成为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

猜你喜欢

列宁协会马克思主义
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拉美有多少“列宁”?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