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绿色消费与校园生态共同体构建
2021-12-08王鉴雪
王鉴雪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24)
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消费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后疫情下经济复苏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消费是把双刃剑,2019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42亿吨左右,这凸显了中国消费大国背后的环境隐患。从中共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以来,生态文明战略作为国家战略,不但在宏观上指引中国经济由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更对社会个体行为提出微观约束。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时特别强调公众要“开展绿色环保的消费方式” 。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升华。然而,这一进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进步,这不仅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更表现为“人”消费方式的转变[1]。绿色消费是针对传统消费不可持续而提出的新型消费理念,是基于不断涌现的生态危机而提倡的消费方式,其通过规范人的消费行为视角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大学是一个由人—自然—社会组成的典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通过社会活动直接或间接联系在一起,作为独立的校园生态系统,其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和操作性,是人工受控生态系统的最佳选择[2],运用生态整体主义世界观探索校园生态共同体的构建,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选择。
一、大学生绿色消费及其必要性
(一)绿色消费与大学生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中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的消费行为,包括绿色购买、绿色使用和绿色处置三部分[3][4]。绿色消费是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良好生态环境期盼的消费方式,而低碳、环保、节能、循环的绿色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被公众所接受和认可。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绿色消费者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绿色消费者总数达6500万人,占淘宝活跃用户的16%,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0万吨。报告进一步指出23岁~28岁人群绿色消费的扩散速度最快,2011—2015年间,该人群的绿色渗透率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全年龄段提升均值。大学生属于绿色渗透率最高的年轻人群体,其年龄特征和身份特征,使其接受、传播、扩散绿色消费理念的速度、难度均优于一般人群。然而大学生也是消费习惯不稳定的群体,如果不能对其消费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监督,好的消费习惯难以为继。因此,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绿色消费的研究,本文所涉及的大学生绿色消费即指消费主体为大学生,他们具有绿色消费意识,并能够把绿色意愿转化为绿色消费行为,其绿色消费过程体现在产品购买、使用过程、废弃物处理三个阶段,本文主要围绕绿色购买、绿色使用过程进行论述。
(二)大学生绿色消费的必要性
1.物质主义引领的消费异化亟需调整
绿色消费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产物,是对工业文明下物质主义主导消费模式的变革。在物质主义主宰的消费时代,幸福与物质的富足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受物质主义支配,易在个人消费中陷入拜物的消费旋涡不能自拔,正如马克思所言,享乐主义把物质享受提到精神追求之上,使人沦为物质的奴隶而不自知[5]。屡见报端的大学生透支消费背上沉重债务的负面新闻,更是给大学生消费教育敲响了警钟。此外,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是消费异化,这种异化的消费不仅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也是社会危机爆发的根源。温室效应、荒漠化、资源枯竭、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流行病暴发等生态问题的出现,都暴露了人类行为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危害,敲响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警钟,而对于物质无止境的追求所带来的个体心理失衡,这种人的异化也为社会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6][7]。因此,在物质主义主导的消费异化环境下,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若不对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进行及时引导,其将陷入物质的无限追求中,一切活动都将以物质的获取为前提,丧失理性价值判断的能力,降低对社会的关注,忽视对社会的贡献,甚至会沦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的推手而不自知。
2.群体规范影响的跟风消费亟需纠正
大学生活是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的群体生活,且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养成阶段,在消费选择上易受参照群体的影响,群体中指导群体成员行为的非正式规则即群体规范,对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使得大学生在消费购买决策中易产生从众行为,跟风消费和模仿消费比较普遍,而现实中群体规范的影响却常常被低估,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伴随着“00”后步入大学,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 ,其更倾向于以电子支付方式进行消费,线上消费的便捷使大学生跟风消费更易实现,消费超支、冲动消费、过度消费等现象频发。而这种跟风消费体现在消费决策的购买数量、种类以及消费过程等诸多方面,由于消费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目的,因而易产生诸多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大学生进行群体规范再造和绿色消费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以此增强大学生绿色消费感知力,把大学塑造为典型的绿色消费社区,从生理、心理、生态发展需要出发倡导绿色消费,合理安排个人消费。从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的推广现状来看,大学生的环境观念和环保行为不理想[8],大学生仍然缺少节能意识、环保意识。由于绿色消费不具有强制性,消费观念的转变需要教育的渗透和引导。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绿色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等方式呈现,而消费伦理教育、社会教育、责任教育等仍然不足。
3.社会媒体操纵的符号消费亟需扭转
社会媒体信息传播是把双刃剑,既可以带动优质消费,也会对受众消费产生诱导。大学生是信息易感群体,其消费易受商家和媒体信息的诱惑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法国哲学家、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出了符号消费现象,批判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传统媒体的广告对大众消费的控制[9]。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构建了新的虚拟媒介环境,在资本的操纵下媒体信息对消费者形成新型的控制关系,媒体基于商品构建的财力、地位、生活品味等符号不断强化大学生的消费感知,媒体赋予商品的符号价值激发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调查数据显示:62.8%的大学生追求名牌消费,过度追求媒体宣传所赋予的商品价值符号,超前消费、品牌化消费成为大学生追崇的消费理念[10]。
此外,大学生群体处于思想与行为的活跃时期,具有明显的追星倾向,明星代言、明星直播带货等明星指导性消费,使大学生消费不再是单纯的消费活动,而变成追星的娱乐符号消费。在手机等移动工具普及的环境下,商品价值符号、娱乐符号等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又增强了信息传送的有效性,使符号商品信息与消费者实现了无缝衔接,消费者在信息的绑架下极易产生非理性消费。此外,还有一种以狂欢仪式型符号运作的大型消费,在“双十一”“双十二” “618购物狂欢节”中,线上、线下铺天盖地的打折、促销信息,各种预热活动,使购物变成詹姆斯·凯瑞所界定的集体狂欢仪式,购物节上进行狂欢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大学生群体被裹挟着进行各种非必要的支出消费。
综上所述,无论是物质主义价值观主导的消费异化,还是群体规范制约的跟风消费,抑或是媒体信息裹挟的符号消费,大学生作为信息收集和信息加工中的易感群体,消费行为极容易被主体需求以外的外因驱动,产生诸多不可持续的消费行为,这些消费行为在群体生活环境下,会得到加速传播、扩散,形成不良的消费风气。因此,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规范,使其消费行为绿色化、消费意识理性化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一言一行既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规范的示范和引领,对于在青年人中推行绿色消费具有带头示范作用和理念传播价值。
二、大学生绿色消费与校园生态共同体
(一)校园生态共同体的内涵
生态共同体是以马克思生态观为科学基础,以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围绕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核心价值标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11]。
校园生态共同体构建以校园生态文明思想培育为根基、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目标,而师生从思想与行动上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回馈自然是共同体构建的核心要件。校园生态共同体是社会生态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思想是个体动机意识的源头,是个体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大学校园是文明思想汇集和传播的集散地,如果没有文明的教育就如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大学所提供的教育手段、方法主要以知识学习、能力教育、工作实践为主,这使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解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具象应用不足。而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大学生既作为劳动要素以生产者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也以消费主体身份进行消费行为,并且其消费身份要早于生产身份,在校园开展绿色消费的教育和引导,会伴随社会活动实现绿色消费边界的扩张。因此,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是以“生态文明思想培育”为始、以“绿色消费行为”为纽带、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终的过程建设。
(二)绿色消费下校园生态共同体的构建机制
1.参与主体的协同机制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生态共同体构建的行为准则,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人、自然与社会共同构成了人—境生态系统。基于学习意图而聚集的学生群体,作为属人的社会存在物参与社会活动,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作为校园生态系统的社会要素参与其中,学生依托于校园这个自然存在物实现其社会需要,而大学也借助于学生实现了其教育的社会本质,这正是马克思所提出的“人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12]。大学校园生态共同体是建立在师生出于本能、习惯或者相关价值规范制约基础上的,是生态思维与生态行为的联合体,其不是个体的简单加总求和,是通过规则、制度、人的意识等有机形成的整体。因此,实现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校园生态系统的参与主体要从理念、行动上实现协同,大学生、教师、校园工作人员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理念上应达到一致,行动上要实现统一。在绿色消费实践中,多元主体在参与意愿方面主张强制参与与自愿参与相结合,追求多元主体在实践中的良性互动、循环激励,加强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经验分享机制、监督调控机制等的建设,充分释放多元主体开展绿色消费实践的活力,并逐步内化为主体的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思想。
2.行为范式的协同机制
现实中人的行为是以追求最大限度满足个体私利为目的的理性经济人,理性经济人的掠夺索取行为必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看似人类征服自然获得胜利的后果是带来严重的自然报复行为[13]。这种报复究其根源不是“自然报复人类”,严格来说是人假借自然之手报复人类,即“人类报复人类” ,且这种报复不会因为个体获取经济利益多寡决定报复的程度,无论穷人抑或富人亦同样承受[14]。绿色消费是人类考虑自然的承载力而做出的消费调整,然而由于个体行为动机的差异、社会规范的制定、消费主权的崛起等诸多原因,导致个体实施绿色消费的频率和持久性是有差异的,低频率、高便利行为往往是常见的行为习惯或生活方式[15][16]。杜威认为,人的个性来源于个体的自发潜能,在后期经历了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演化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是适应环境、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并逐步形成个体的独立性倾向[17][18]。教育过程就是对个体成长演化过程的改造[19],用教育的力量营造建设生态共同体的情境氛围,个体在与个体、共同体作用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成长为生态共同体的一分子。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具有随机性,行为连贯性较差,并未形成稳定的绿色消费行为范式,绿色消费者占消费人群比重较低,绿色消费个体纵向行为协同和主体间横向行为协同都需要加强。个体行为的纵向连贯性受社会规范、情境氛围的制约,这需要生、校、师的共同努力。而个体间行为横向协同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的相互影响、行为互动,这既受校园文化、群体规范、环境支持、媒体信息等的制约,同时也影响着校园文明的形成。因此,行为范式的协同应从横向、纵向交织的个体行为网络中找到一个着力点,绿色消费是最佳选择,学校从教育支持、环境支持、文化塑造等多个角度加强个体间联系,并强化影响,逐步落实为个体的积极行动。
3.推广范围的协同机制
怀特海认为,宇宙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是诸多要素交织、作用并彼此相互推动的有机共同体,生态整体主义强调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而存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密不可分,整体生态系统的质量、稳定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质量[20]。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当其“超额”消费超过自然的承载力,生态平衡被破坏形成生态负值,而这种破坏的范围和边界随着大学生离开校园向更广阔的社会扩散,生态负值也由校园向更广阔的社会蔓延,当整个社会生态负值超过自然承载力,生态危机即将爆发。然而,若以“绿色消费”取代“超额消费”,同样会产生超越校园向社会扩散的良性机制,实现从校园生态共同体向社会生态共同体的边界扩张。因此,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从范围上应突破校园围墙的边界,形成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大学与大学、大学与社会的生态联合体,在共同体内部成员目标统一的情况下,加强成员间信息沟通、资源分享、经验借鉴、技术支持等,使校园生态共同体形成校际间、校与社会间的交流与分享,实现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交换下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校园生态共同体一旦形成,会作为一种持久、可延续的共同生活形态统一体而长期存在,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承给不断加入校园的新个体,伴随着个体步入社会延伸到校园外,形成更大、更广阔的社会生态共同体。
三、绿色消费下校园生态共同体的实现途径
(一)以绿色教育引领的生态共同体建设
构建校园生态共同体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思维强调人、自然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生态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应用和谐、平衡、联系的观点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21]。把生态优先摆在首位,在从自然索取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这是生态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关键所在。
教育是传播科学发展理念的保障,在绿色教育实践中,国内高校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同济大学自2012年起在研究生中开设跨学科可持续发展辅修专业,从2013年起在本科阶段开设“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公共选修课,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研究中从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角度思考问题。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网络的主席单位,编写绿色经济教材向全世界推广绿色消费和绿色发展理念[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把“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作为学校的重点发展方向,打造生态科技创新、生态伦理研究、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化示范四位一体的校园生态共同体,通过开设绿色教育相关的专业课程、专题讲座、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等,进行绿色教育和绿色文化的宣传推广,并且面向中小学进行绿色教育的推广和宣传,实现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然而,绿色教育在全国高校的推广情况仍不乐观,从目前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高校中正式开设的绿色教育课程比较滞后[23],绿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足。据调查,目前大学生生态意识水平总体上呈现“知易行难”的态势,表现出政府依赖性强、绿色消费意识低、生态责任感缺乏、生态法律意识不强、生态环保参与度低等问题[24]。因此,要推进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从学校层面重视绿色教育,全面开展绿色教育是根本。
(二)以绿色研究推动的生态共同体建设
绿色研究是开展绿色科技创新、绿色教育的理论支撑,也是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的支柱[25]。绿色研究主要分为绿色科技创新研究和绿色管理研究两类。绿色科技创新研究推进了广义的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使包括校园在内的全社会受益。耶鲁大学从事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已超过一个世纪,耶鲁大学设置专门机构开展绿色研究,使绿色研究制度化,绿色研究的专职机构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结合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前沿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低碳减排、节能环保等领域取得一定的创新成果,并借助大学联盟合作平台,进行校际间的横向研究合作,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促进区域内高校间共享绿色研究成果,共同分担可持续发展任务,为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和整个社会生态共同体建设作出重要贡献[26]。清华大学是国内率先提出“绿色大学”建设目标的高校,从1998年至今,清华大学的绿色科技创新研究从三个层次展开,分别是环境治理和环境改善技术研究的“深绿色科研”、降低污染物排放新技术研究的“淡绿色科研”和新能源及环境改善软科学研究的“浅绿色科研”,绿色研究为清华大学绿色教育的实施、绿色校园建设提供了基础,促进了校园生态共同体的形成,且伴随所取得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推进了环境质量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27]。绿色管理研究方面除了前述清华大学软科学研究以外,绿色消费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王建明教授领衔的绿色管理研究团队为代表,该校依托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成立“绿色管理研究院”,从绿色创新、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等多个研究方向开展绿色管理研究,为人才培养、企业绿色化转型、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伴随绿色研究成果的推广,使校园与社会共建生态共同体成为可能。
(三)以绿色消费实践为载体的生态共同体建设
马克思指出个体的发展有赖于实践活动的参与,实践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感受客观世界的渠道。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消费行为已经嵌入宏观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环境外部性特征[28],但学生并未充分认识到自身消费的环境外部性,还有部分同学即便有意识但缺少行动。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应是一体化建设,既要有绿色教育的意识启蒙教育、绿色研究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还要有实践的落实与监督,尤其应注重实施效果评价和制度配套建设。以目前高校推广的光盘行动为例,有些高校采取线下拉横幅、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线上采取校园网发布倡议书形式进行宣传,这些手段对于营造适度消费、杜绝浪费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重视并转化成光盘消费行为却值得深思。作为“中国绿色大学联盟”第一批参与高校,江南大学在校园绿色消费上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中,该校注重以文化人、尤其是以制度设计促师生的绿色文化认同,以能源绿色消费实践为例,该校从2006起实施“能源指标化管理体系” ,建设能源监管平台、能源信息门户、能源服务子系统等进行能源数字化监管,师生的能源消费信息以图表等直观形式进行展示,通过能耗公示、能源足迹、低碳计算等服务功能的设计,加强个人能源消费的管理,引导绿色用能行为。该校数字化能源监管效果显著,使学生绿色消费实践得到强落实、强监督、强反馈,使校园生态共同体建设有所依托,并且该校把数字化能源监管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国内其他高校,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校园绿色消费建设[29]。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象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到“高等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高校绿色消费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化,目的在于实现校园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促进绿色消费行为,走出以绿色消费为契机、以校园为基点向社会扩散的生态共同体建设之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