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共融 以劳树德
——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12-08李斌
李斌
(福清市滨江小学,福建 福清 350300)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学会做人为核心的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特征。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劳动教育的实施阵地之一,应突出五育融合以课育劳,以体验促成长,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情境中,触发对生活的感知,丰富对情感的体验,提高对道德的判断能力。笔者尝试建立“五学”教学模式,通过“导学、引学、自学、辩学、践学”五个环节实施劳动教育,促使学生的劳动素养落地。
一、导学:链接生活经验,前置学习任务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其社会性发展和优良品德形成的前提。小学生天真质朴,对生活充满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然而,在家长以“学习为重”理念的影响下,一些学生没有机会感受劳动,甚至受到“不会念书就只能去干重活”的错误观念的误导,行为上表现为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劳动的育人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也逐渐被淡化、弱化。[1]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立足学情,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回忆生活经验,通过布置前置性的预习作业,在任务驱动中明确学习目标。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我来做》一课中,明确参与家务劳动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是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设计线上与线下劳动PK 赛。课前,让学生“采访长辈,寻家务劳动真经”,参与“家务劳动体验,人人争当劳动解说员”的前置性活动。通过前置学习,学生劳动对产生初步体验,在“劳动PK 赛”中,能将叠被子、择菜等常见家务劳动的秘诀娓娓道来,远比教师生搬硬套微课更加高效。
二、引学:立足实际学情,把握兴趣特点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学生在家长包办生活的溺爱环境中长大,大多数学生的劳动能力较差,劳动意识较弱。同时,传统的劳动教育,往往以说教为主,或是简单的动手实践,缺乏必要的教学引导。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差异,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如谈话、图片、猜谜、情境创设、歌曲、游戏、影视资料等,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例如,四年级下册《白白的大米哪里来》一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在分享与交流中体会农业劳动者的辛苦,懂得尊重农民,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对农业劳动的探究,激发对农民的尊重与感恩之情,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何把与城市生活距离较远的农业劳动拉近到课堂中呢?找准兴趣点是关键。教师播放一首在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的《干饭人之歌》,使学生对“饭”的主题充满兴趣,在轻松的交流讨论氛围中,自然切入本课的核心问题:“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接着,学生自主探究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水稻种植过程,课堂参与度高,学生积极性强,教学气氛活跃。
三、自学:自主探究学习,体验道德情感
“品德生成的过程是道德主体不断探究的过程,体验式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品德生成。”[2]体验式探究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感。小组合作学习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深度体验、探究互动,学会合作解决问题,筛选、整合信息,逐步获得对劳动知识的认知,道德与法治课堂被真正交还到学生手中。
例如,四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核心任务是要求观察生活,发现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感受这些劳动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萌发对劳动者的尊重与感恩之心。如何把对劳动者的认识与感恩融汇于一节课中呢?教师组织学生开启“最美劳动寻访之旅”的体验活动,并将学生分为“劳动地图组”“劳动列车组”“劳动行李箱组”。其中,“劳动地图组”负责介绍祖国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劳动类型,“劳动列车组”负责搜集在劳动发展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劳动者,“劳动行李箱组”负责发现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各小组根据本组的任务,分配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角色,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学生在劳动主题的驱动下,开展项目式体验,在对劳动人民的工作、贡献、精神品质等进行层层深入的探究后,自然萌发对劳动的向往之情,激发对劳动者的感激和尊敬的情感。
四、辩学:思辨问题情境,形成价值判断
道德与法治是生活化的德育课程,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生活问题,产生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认同,更重要的是学会用这些价值认同与判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提升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教师应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进时事热点,如规则与自由、道德与法治、权利和义务等众多矛盾,引发学生讨论与争辩,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两难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3]在渗透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反馈同样的问题:“妈妈说,学习的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做家务劳动?”“奶奶说,我只要好好学习,劳动这种小事不需要我来做。”家长经常说:“你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去扫大街!”清洁工、城市普通建设者的劳动,成为家长们唯恐避之不及,甚至成为用来威胁孩子的手段。这些现象真实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那么学校做任何形式的劳动教育也是徒劳无功。因此,可设置“心灵邮箱”“家庭小剧场”等,通过录音或者拍摄短视频的方式,让学生选择立场,讨论这些问题背后孩子和长辈各自的想法。然后尝试换位思考,体会生活中人们对于劳动在认识和表达上的误区,反省自己言论的失当,进而交流再遇到类似情况时该如何面对,如何与人有效沟通。在一次次追问与层层递进的环节中,学生直面道德两难问题,学会用正确的态度解决问题,不仅培养正确的劳动观,还启迪辩证思维。
五、践学:拓展延伸课堂,实现知行合一
孙彩平教授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实践智慧。”[4]实践智慧源于生活,又反刍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劳动观,不是将劳动意识束之高阁,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劳动,尝试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真正将劳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德育活动,拓宽课堂的广度,提高劳动教育的效度。
例如,劳动教育与学校“耕读园”计划相结合,让学生在各班分配的“责任田”小菜园上种植农作物,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在劳动中体验劳动者的辛苦,感受劳动的美好,感知粮食蔬菜的来之不易。或走进劳动研学基地,认识劳动生产的方法,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的自觉性。还可以家校合作共育,鼓励亲子共同劳动,制定家务劳动清单,并通过校内显示屏滚动播放,让参加劳动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总之,道德与法治是源于学生生活的课程。教师要始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为指导,发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渗透作用,“五学”共融,以劳树德。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情感,落实劳动教育,让劳动意识深入童心,劳动思维启迪童智,劳动情感涵养童真,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