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习作评改中的应用探析

2021-12-08黄爱丽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利用微动画习作

黄爱丽

(仙游县实验小学,福建 仙游 351200)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写”,对于习作是否符合要求心中无数。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批改的习作,学生往往只在意分值,只是粗略地浏览教师的评语与建议,造成教师辛苦付出的期望值与学生作文能力的真正提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的习作与教师的评改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这种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评改模式亟待改革。基于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习作评改注入新的活力。[1]微课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时间一般在8-10 分钟左右,能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正好弥补传统习作评改单一的缺点,为小学习作评改搭建灵活的互动交流平台。

一、微展示,掌握评改核心指标

习作评改具有系统的评价体系,不同文体的习作具有不同的评价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习作评改的核心要求。可根据习作的主题,从选材、中心、表达、结构谋篇等方面,制定评价量化指标。通过微课展示评改核心指标,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配上动画突出重点,还可以辅以教师的解说演示,视频简短,省时高效。同时,教师既可以系统地指导,也可以依据学生水平分层次指导。例如,学生习作中错别字较多,教师可专门制作一节小微课,讲述错别字现象闹出的笑话故事,让学生明白习作中写错别字的危害;再通过微课动画提示,教给学生不写错别字的小窍门。

习作评改训练要从低年级抓起。低年级学生喜欢生动直观的动画,教师可以在每次习作评改课前5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些存在问题的句段,利用微课进行动态展示。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找出习作中是否有病句、修辞不当、错别字、层次不清、内容表述重复等问题,再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评改方法。通过长期积累,学生便能分辨出错误点,逐步掌握习作评改核心指标,做到习作练笔及评改时心中有数。

二、微问诊,直指习作共性问题

在习作评改反馈时,首先要反馈的是习作的共性失误。传统的习作评改,多以教师的口述为主,缺乏实际案例,学生常常一知半解;或运用投影仪展示习作,往往本末倒置,学生将注意力转向猜测习作的作者,损害负面习作例文作者的信心与热情。

基于此,笔者采取微问诊的形式,设计以下习作评改环节:首先,将学生具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制作成微课,在微课中加入动画虚拟的作者,以文字加音频的形式展示。这样既保护作者的信息,又直观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接着,出示习作核心指标,引导学生扮演“医者”,依据指标“问诊”作文,找出共性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开“处方”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最后,再对习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示范修改,并讲解修改的依据,学生观摩如何寻找习作的问题,依据的是什么样的核心指标。运用修改符号、动画等形式演示习作修改,让学生动态、清晰地掌握习作评改的全过程。

例如,教师在指导评改《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为话题的习作时,发现学生习作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我读了什么书”“书里写的内容”之类的内容长篇大论,本应重点强调的“阅读的过程和读书体会”却没有写出来,或表述不清晰、不完整。因此,教师选择几篇具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习作制作成微课,依据习作评改核心指标“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或读书体会”,对该篇习作进行动态评价。首先,教师以动画故事的形式将评价过程一一呈现。接着,在微课中插入修改小精灵,指出问题所在,讲述修改要点,配以解决方法的演示,激发学生评改的兴趣。最后,在微课结束时布置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修改另一篇具有共性问题的习作,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习作核心指标,并在今后的习作中意识到问题所在。同时,在全班集体修改同一篇习作时,学生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集思广益,既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在互相借鉴中共同进步,同时避免教师灌输式评改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

三、微练习,丰厚语言表达技巧

习作评改不能只着眼于内容,更应关注语言表达形式。在习作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增加新鲜的语言知识,学生的“写”只能停留在固有的水平,难以得到突破。基于此,可利用微课设计练习,以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精彩的活动》为例,利用微课练习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习作评改。

(一)聚焦个性语言,呈现范例

利用微课呈现学生习作中有个性、有亮点的精彩句段。微课中可以加入优秀作者的头像,用学生同伴的作文作为学习的典型范例,更容易引起共鸣,也激发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以体会习作成功的喜悦。例如,教师先选择一篇学生的优秀习作《拔河比赛》,设计微练习:找出习作中如“温暖的阳光与激烈的欢呼融为一片”“那根粗壮的绳索在我们的力量带动下,一寸一寸地朝我们挪来”等精彩语言。在微课制作时,将“温暖的阳光”加粗,将“一寸一寸”等习作中所有新鲜感、精彩的语言文字改为红色,并插入相应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这篇习作的精彩之处。

(二)体会表达妙处,学习技巧

微练习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美感,使学生在视听上受到审美熏陶,激发学生将优美的文字、真实的内心感受流于笔端。《精彩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本单元学到的“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自己经历过的一场活动。将活动写精彩的要点是能利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画面感,让人身临其境。然而很多学生在作文中还是记流水账,从头写到尾,不知如何应用方法。教师可将学生习作《拔河比赛》中的片段整合提炼,设计微练习:哪个片段运用了“点”的描写?哪个片段运用了“面的描写”?哪个片段既有点的描写又有面的描写?

例1:“同学们的手像一把大钳子一样,紧紧地抓住绳子不放。”(面的描写)

例2:“同学们使出吃奶的劲,像一头头斗牛似的死命地往后拉。有的同学肌肉紧绷,筋脉突出,一会儿工夫,脸上就渗出了汗珠。”(点面结合)

例3:再向右看看,只见赵思佳把眼瞪得圆圆的,咬着牙,汗从头发上“跳”下来。(点的描写)

教师录制视频讲解,在微课中插入拔河比赛的图片或视频,再以慢镜头回放,帮助练习“点”的描写,使接受能力、观察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够掌握点面描写的具体方法,改善薄弱环节,学习把文章写生动的要点。

四、微互动,创新多元评价模式

传统习作评改中,教师是主角,学生被动接受评价,双方缺少互动。教师可利用微课创新习作评价模式。首先,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评价,邀请他们一起制作评改微课程。家长可以在家阅读孩子习作,然后录制习作点评微课程,教师再利用微课展示学生、家长、教师三种不同身份的人对同一习作的修改成果,[2]全班共享。利用微课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评改兴趣,弥补传统习作评改的缺点,实现多元化习作评改。[3]例如,《微笑让生活更美好》习作评改课,可在课前邀请学生、家长,按照各自的标准进行点评,并录制亲子习作评改对话微课,既为亲子交流创设机会,又为习作多元评价注入新鲜的血液。教师、家长、学生对同一篇习作进行点评,并录制微课视频,将三种不同身份的评价结果在微课中展示。课堂上,让学生聚焦有“微笑”含义的句子,根据三种评价结果,找出不同之处并谈感悟。还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评改人身份,并说说理由。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习作的不足,训练习作评改思维,形成良好的内部驱动力,也增进家校沟通,促进生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习作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表达情感的需要和手段,也是不断学习他人和自省的一种手段。

猜你喜欢

利用微动画习作
做个动画给你看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动画发展史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