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文道统一”教学策略探索
2021-12-08郑敏
郑敏
(福安市实验小学阳泉校区,福建 福安 355000)
教育不仅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更承担着培养人的重要使命。表现在课程内容上,其价值特征要充分反映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1]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旨在让少年儿童继承革命文化,学习革命先辈精神,培育爱党爱国情怀。对于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儿童立场,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如何让当下的学生对年代久远的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产生认同和共鸣?二是语文立场,如何做到文道统一,意言兼得,让语文学习和思想教育相得益彰?
一、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及其编排特点
(一)课文存在时代鸿沟,难以理清认知矛盾
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学生往往比较困难,原因是当下学生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心智所想的,与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所描写的人物、事件都相距甚远。有些革命人物,学生虽耳熟能详,却是学生心目中的“神”,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感知已经模式化、脸谱化,学生的真切认知无法与课文中人物的行动和思想达成统一,学习时无法产生真实的感受。
如《朱德的扁担》一课,讲述的故事学生根本没有经历过:扁担是什么?草鞋是什么样的?斗笠不只是跳舞时使用的吗?井冈山是旅游景区,怎么会缺粮食呢?没有粮食,怎么不花钱去超市买呢?诸如此类问题,学生没有生活经验或印象。他们往往会产生一些疑问,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的作者不在战斗现场,没有拍摄视频或照片,怎么能知道故事的那么多细节?五壮士真傻,先向敌人投降,保全性命,再想办法逃脱也是办法呀。《军神》中的刘伯承不打麻药挨了“七十二刀”,这怎么可能?因为时代不同,学生不能感同身受,产生认知矛盾,导致课文在学生的眼中变得“虚化”。
(二)教材突出年级特点,兼顾学段衔接渐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课文贯穿六个年级,内容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突出年级特点,兼顾学段之间的相互衔接、循序渐进,旨在让学生不断从鲜活生动的革命人物身上汲取爱党爱国和民族文化力量,逐渐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高尚品质和社会基本道德品质等。[2]各年级的编排方式有所不同,一年级到三年级主要以单篇呈现,如一年级的《我是中国人》,让学生了解祖国首都和国旗;二年级的《吃水不忘挖井人》等伟人故事,旨在激发学生对领袖的敬意;三年级的《手术台就是阵地》等英雄模范故事,弘扬英雄精神。从四年级起,逐步增加篇幅,还集中设置主题单元,如四年级上册的“家国情怀”、五年级上册的“爱国之情”、六年级的“革命岁月”等。同时,在课后设置“阅读链接”,如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课链接阅读《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五年级下册《军神》一课链接阅读《丰碑》,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一课链接阅读《十里长街送总理》等,体现“读一篇带一篇”的编写理念。另外,从五年级起,设置“红色经典”整本书阅读等实践活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看似散落,其实相互映照,形成整体。教师需要厘清内容,明晰关联,方能教得适切有效。
二、基于儿童立场的“文道统一”教学策略
(一)基于儿童立场,理解革命文化
教育需要有立场,即要表明“是为谁的”。教育是为了儿童且是依靠儿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的立场即是儿童立场。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应当时时想着学生、引领学生。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创作背景往往是战火纷飞、贫穷落后的旧时代,与社会主义新时代截然不同,这使学生与课文之间产生难以跨越的沟壑;从课文内容看,许多人物的行为不符合现代学生的认知逻辑,学生容易产生情感疏离。为避免教学的被动式灌输,教学时应当秉持儿童立场,立足学生已有情感和价值观,探求多维认知路径,多方搭设认知桥梁,以填平沟壑、拉近情感,让学生学有兴致、学有所悟。
1.以儿童生活经验为本,找准知识联结
杜威指出,任何教学都始于儿童的生活经验,要将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观照儿童的生活经验,才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兴趣,让知识变得有意义。教学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善于找准学生已有经验与教材内容的连接点,变陌生为熟悉,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
以《八角楼上》为例,为了让学生体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活的艰苦,以及革命先辈们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学生可感知的“油灯”这一事物,设计以下导课环节:
师:认真观察画面,毛泽东面前的桌子上有什么?他正在干什么?
生:桌子上有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毛泽东正在写文章。
师:油灯是干什么用的?毛泽东为什么用油灯?
生:油灯是天黑时照亮用的;可能是因为当时井冈山还没有电灯吧。
师:当时井冈山还没有通电,只能用油灯来照明。请比较你们在电灯下写作业的情景,说说你的感受。
生:油灯很昏暗,让人眼睛不舒服;油灯的光线很弱,容易写错字。
师:比起现在,当时井冈山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结合插图,细看毛主席的穿着与简陋的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生:毛泽东穿的衣服很单薄;房间很简陋;桌椅很旧。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毛主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革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在茅坪村八角楼上工作的毛主席。
以上教学案例,以学生可视可比的“油灯”作为突破口,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道联结的桥梁。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背景联系越紧密,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刻。
2.以儿童思维特点为本,直观消除隔阂
小学生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消除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与学生的隔阂,在背景讲解、故事场景再现、词句理解等教学环节,使用直观媒介很有必要。灵动鲜活的直观媒介,可还原久远的革命生活,将抽象的文字以学生能意会感同的形式呈现。同时,直观媒介资源以丰富的材料、翔实的史实,奠定学生语言文字品味之基,并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染。[3]
以《朱德的扁担》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出示扁担和朱德挑粮的图片,认识扁担。在理解环节,读到“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时,播放影像,介绍井冈山的地理状况,理解词语“会师”;读到“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时,出示井冈山山势图,结合“五六十里”“山高路陡”等字词,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理解“非常难走”;读到“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时,先观察图片,认识“草鞋、斗笠”,感受红军生活的艰苦,感受朱德平易近人等品质。以真实可感的直观媒介情境作参照,阅读障碍迎刃而解,时空隔阂也自然消除。
3.以儿童兴趣爱好为本,深化内在感受
儿童爱好参与活动。感受革命人物的品质,仅靠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因此,教学时要注重学习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依托地方革命教育基地和网络革命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学生喜爱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知行合一,多侧面、多维度地挖掘革命人物的崇高精神世界,丰满人物形象,让学生获得深刻而全面的感受。
如学习《朱德的扁担》后,教师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了解革命先辈们用过的文物,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获得情感体验,深化对课文描写的艰苦生活的认知。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后,通过学习强国APP,组织学生观看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的视频,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小英雄雨来》后,可让学生阅读原著,更全面地了解人物。今年是建党百年,教师可结合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如红歌大合唱,辉煌百年图片展、书画展,诗词朗诵会,课本剧展演等,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多维度体验,在实践中深化感受,逐渐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基于教材编排,践行文道统一
统编教材采取“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教学中,若只注重某一方面,将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或语文要素课,将造成双线缺失;若过于强调某一方面,重思想性轻语言性或重语言性轻思想性,将造成双线失衡,这都是不科学的。只有以思想教育为引导,以语文要素为抓手,双线和谐并进,讲究文道统一,方可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真心落实教材承载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把握文本,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的核心概念,也是语文教材训练的基石和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教材采取人文素养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体系,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自然决定了每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重点价值取向。因此,为使革命传统教育不成为机械的灌输、空洞的说教,应紧扣语文要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落实“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先归纳“立下读书志向”“听到中华不振”“体会中华不振”三件事,再联系过渡段,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如,《手术台就是阵地》对应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重点段教学可作如下设计:(1)默读课文第二节,分别画出描写战斗情况的句子和白求恩大夫表现的句子,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2)默读后谈体会,通过“几发炮弹、烟雾”等词语,体会战斗形势的紧张;通过“敏捷、十分镇定”等词语,感悟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品质。(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战斗的紧张和对白求恩大夫的崇敬之情。(4)迁移学法,自主默读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这样教学,紧扣语文要素,习得语文学习方法,积累语言,突显语文学科特征。
2.品词析句,感受人物品质
《文心雕龙·知音》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学作品离不开语言描写,精彩的语言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展现作品艺术魅力。读者通过品析语言,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物的品格。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也要借助语言文字,理解内容,品悟内涵,以体会人物品质。
如《军神》一课教学,一方面,围绕描写刘伯承忍受剧痛接受手术的词句,抓住“一声不吭”这一细节,对比“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及抓破床单等描写,逐句品读。再联系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对话“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想象手术中刘伯承的可能心理活动:“我是军人,我可以忍受得住,我一定能战胜手术的剧痛!”体会刘伯承镇定、沉着、坚毅的品质。另一方面,抓住描写沃克医生内心变化的词句:一开始是“头也不抬,冷冷地问”,检查伤势时先是“愣住了”,继而表现出“一丝惊疑”,判断他是军人后“目光柔和下来”,激动难抑,由衷赞叹:“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体会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然后引导思考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学生就有所感悟,深化对“军神”的理解。革命英雄人物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了,学生自然会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3.前勾后连,整体融通观照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采取主题单元和层级编排,此外还有课后阅读链接、主题实践活动,分散在语文园地中的革命成语、楹联、诗文等,交织成网状立体的课程系统。教材使用要树立整体视角,教师要提升整合教材的能力,前后勾连,整体把握单篇教材、课后习题、单元语文园地等内容,统筹关照推进教学,实现教育资源综合价值的最大化。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课,如果只学单篇课文,学生对英雄的感受体验就不够深刻,会单纯地认为黄继光遥不可及,是个特例,影响其对英雄的接受和认可。纵观教材,教师要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统整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黄继光》课文的“学习提示”安排的“再读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的学习任务;二是课后“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的阅读内容;三是整合当下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英雄事例,开展阅读实践等。以学习一篇文章带动一类文章、学习一个人物带动学习一群人物,有助于将学生对英雄的认知思维推向更为全面广阔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