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波段强脉冲光治疗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临床疗效分析
2021-12-08张荣利
张荣利,高 妮,高 琳,李 凯
面颈部毛囊红斑黑变病(erythromelanosis follicularis faciei et colli,EFFC)是一种独特的侵犯毛囊的红斑性色素沉着病,常累及上颌区及耳前,为界限鲜明、对称性色素沉着斑,其上可有毛囊性丘疹、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1]。好发于青年男性,一般自幼发生,病情持久顽固[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角质剥脱剂、角质溶解剂、脱色剂等,但是药物治疗主要针对于毛囊性丘疹,对红斑、色素沉着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
强脉冲光(intense puls light,IPL)技术不断成熟,其可用于改善面部色斑如雀斑、脂溢性角化、色素沉着斑等色素问题,也可改善如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期玫瑰痤疮等血管问题,提示其可能用于色素与血管问题并存的EFFC。在色素及血管治疗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且方便、快捷,不良反应小。近年来出现的双波段IPL因其波段覆盖了血红蛋白及色素的吸收峰,因此对血管及色素相关疾病疗效更好,但在此病的治疗中无相关文献报道。因此,笔者针对不同波段IPL治疗EFFC的疗效进行分析,回顾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皮肤科2010年1月—2020年1月采用不同波段IPL治疗EFFC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皮肤科门诊明确诊断为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且行IPL治疗的患者共98例,Fitzpatrick皮肤分型Ⅲ~Ⅴ 型,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人口统计学、病程、摄像、治疗程序、结果和随访的数据。
98例患者中男67例,女31例,平均年龄(20.16±4.78)岁(15~56岁),平均病变(10.78± 4.91)年(3~30年),患者行强脉冲光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IPL M22 590(590~1 200 nm)治疗组48例,双波段IPL M22vascular filter(530~650 nm和900~1 200 nm)治疗组50例;各组患者的人口学特点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人口学特点
1.2 治疗
1.2.1 激光治疗仪及能量参数 IPL设备(M22,以色列Lumenis有限公司)集成用于表皮冷却的蓝宝石冷却系统,包括了2个波长波段:宽谱(590~1 200 nm),以及针对血管波长的双波段(530~650 nm和900~1 200 nm)。其中M22 590 nm(波长590~1 200 nm)治疗组参数选择:能量密度15~20 J/cm2,脉冲持续时间3.0~6.0 ms和脉冲延迟20~40 ms;M22vascular(波长530~650 nm和900~1 200 nm)治疗组参数选择:能量密度12~18 J /cm2,脉冲持续时间3.5~6.0 ms和脉冲延迟20~40 ms,使用优化脉冲技术(AOPT)。
1.2.2 治疗方法 ①治疗前进行面部照相,评估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毛囊性丘疹严重程度;②根据患者的年龄、肤色、皮损性质及部位、IPL照射反应调整治疗参数;③治疗时在治疗部位皮肤上均匀涂抹冷凝胶,厚度为 1 ~ 2 mm,首次治疗在一侧耳前较隐蔽的部位试一个光斑,1~2 min 后观察局部反应,以治疗区皮肤微红,患者感觉微热为适宜能量密度。病变较重患者延迟反应较重,应延长观察时间,用治疗头轻贴皮肤依次治疗皮损区; 治疗时患者感到轻度灼痛,局部皮肤轻度潮红、水肿属正常反应;治疗时每个光斑重叠10%~20%;④治疗后立即去除冷凝胶,清洁面部,立即冰敷20~30 min;⑤共治疗5次,每次治疗间隔为4周,治疗期间嘱患者严格做好保湿防晒,防晒霜指数(SPF>30, PA> ++)。
1.2.3 疗效判断标准[2]: 临床症状评分,毛囊性丘疹、色素沉着及毛细血管扩张分别按无、轻、中、重记为0~3 分。疗效指数(I)=(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疗效指数根据皮损消退面积进行计算。痊愈为皮损消退≥90% ;显效为皮损消退 60%~89% ;好转为皮损消退 30%~59%;无效为皮损消退 0%~29%。有效率=痊愈+显效。末次治疗完1个月后进行满意度评价,根据患者对面部光滑度、色素、血管扩张程度改善情况,以及皮损面积消退情况进行满意度评分,评分分为4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M22 590组:痊愈5例,显效23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58.33%。M22vascular组:痊愈9例,显效31例,好转1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0.00%。相较于M22 590治疗组,M22vascular组疗效更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图2)。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者色斑、毛细血管扩张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毛囊性丘疹积分虽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且M22vascular组在治疗后色斑、毛细血管扩张改善程度优于M22 590 组(P<0.05,表2)。
表2 两组不同方法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前后皮损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不同方法治疗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前后皮损评分比较 (,分)
注:M22590治疗前后色斑、毛细血管扩张对比,☆P<0.05;M22vascula治疗前后色斑、毛细血管扩张对比,△P<0.05
组 别 色斑 血管扩张 毛囊性丘疹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M22590 组 2.03±0.80 0.77±0.53☆ 2.12±0.91 1.25±0.74☆ 1.58±0.93 1.50±0.91 M22 vascular组 2.05±0.75 0.68±0.57△ 2.55±0.64 0.53±0.51△ 1.70±0.88 1.13±0.69 P值 >0.0 <0.05 >0.05 <0.05 >0.05 >0.05
图1 M22 590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
图2 M22 vascular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
2.2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灼热、潮红未计入不良反应。其中M22 590组术后出现1例色素沉着。M22vascular组1例出现紫癜,术后1个月出现色素减退,于术后半年恢复正常;1例出现水疱,术后1个月出现色素沉着,于术后3个月基本消退。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均未明显影响继续治疗及疗效判定。
2.3 满意度调查
M22 590组患者非常满意4例,满意25例,一般17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60.42%。M22vascular组非常满意8例,满意33例,一般9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82.00%,两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EFFC是一种发生于耳前、耳后,逐渐延伸至上颌部、面颊、颈部的边界清楚的红棕色斑片,该病于1960年被北村等学者报道[3],好发于亚洲中青年男女,男女之比约4:1。目前,EFFC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病情持久顽固,尚无一种方法可以根治。其组织病理表现主要为角化过度和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加,毛囊口扩张,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周围少许炎性细胞浸润。基于EFFC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目前治疗主要为药物对症治疗,可适当改善患者面部毛囊性丘疹[4,5],但效果缓慢,需长期外用相关角质剥脱剂、脱色剂等,易于引起色素减退或皮肤敏感等问题,患者医从性差,疗效慢。而靶向血管及色素相关的光电疗法可能为该病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近年来许多学者把目光集中于激光治疗EFFC,在临床上尝试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均取得一定的疗效。Li等[6]报道使用赛诺秀585 nm染料激光和1064 nm双波长激光治疗1例难治性EFFC患者,疗效显著。也有学者报道使用58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EFFC取得显著效果[7]。由于病例数较少,无大数据统计,疗效不确切。
IPL作为一种宽光谱光,包含了400~1 200 nm光谱不同波长的光,穿透深度不同。在治疗血管性病变和色素性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IPL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特定波长的强光被皮肤中不同的色基吸收后可产生不同的效应,对于色素性皮肤病、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老化均有良好效果。血红蛋白可以优先吸收某些波长的光,尤其是418 nm、542 nm和577 nm的光,这些光会转化为热,导致血管壁萎缩、坏死、消失,并且血红蛋白的二次吸收峰谱范围为800~1 100 nm,也可用于靶向皮肤深处的血管[5]。同时IPL可以使富含黑素的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空泡变性,组织内巨噬细胞将碎片排出,黑素小体迅速移行至皮肤表面,并随着细胞碎屑脱落改善色素沉着[8]。IPL同时对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均有效,而且热作用可能会加速基底细胞分化,改善毛囊角栓。既往在改善面部血管扩张、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等疾病中均取得明显效果[9]。从本文试验结果看,M22 590 nm可有效改善EFFC患者皮损处血管扩张和及色素沉着,且对毛囊性丘疹有稍微改善。治疗后仅出现1例色素沉着,满意率达60.41%。治疗过程中无水疱、烫伤等发生,安全有效,且治疗后无需防水,无明显误工期,可作为EFFC治疗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随着双波段IPL的出现,即精准光(530~650 nm 和900~1 200 nm;500~670 nm 和870~1 200 nm,500~600 nm)。相比于590~1 200 nm的IPL,双波段IPL( vascular)覆盖了初级和次级血红蛋白吸收峰光谱,对不同深浅、粗细血管作用更佳,同时短波段对黑素吸收更好,且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的风险相对减少。文献报道关于双波段IPL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较普通IPL效果更佳[10],但是少见在EFFC治疗中的报道。从本试验结果看,相较于M22 590nm治疗EFFC,M22vascular组疗效更为明显,患者满意度大大提升。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非常熟练,根据患者肤色和皮损严重程度严格掌握治疗参数。术后相对于宽光谱强光来说更容易出现红肿、水疱,术后必须长时间冰敷,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中个别患者出现术后水疱、紫癜,给予处理后未形成瘢痕,其中有2例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1例出现暂时性色素减退,均在6个月内缓慢恢复。此外,两组患者治疗中疗效欠佳者主要表现在毛囊性丘疹改善不明显,后续治疗中给与联合果酸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这与相关报道一致[11]。
总之,EFFC是一种慢性的易复发疾病,临床治疗相对困难,IPL治疗EFFC可改善患者面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色斑等,而双波段IPL对治疗色素沉着和血管扩张疗效更为显著,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